- 相关推荐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1
一、教材简析
《猴子种果树》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课。这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课文情节生动,故事经过的结构相似,但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朗读,表演,由扶到放的方法,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明白道理。
二、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阅读”项目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课特点,我在教学中侧重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中小动物的兴趣,让他们进入课本情境中,与小动物们“对话”,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在角色体验中大胆地读、说、议,从而感悟本课的寓意。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过程:
一、贴图激趣,引发话题
1、师贴示猴子图,说:“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你们熟悉喜欢的朋友,她是谁呀?”(生齐说:猴子,师板书“猴子”)
2、师追问:在你的印象中,猴子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生谈猴子的特点:调皮、聪明、灵活、可爱等)
3、师激趣:小朋友,尤老师今天介绍的这只猴子很爱劳动,你看,它呀正在——————种果树呢!(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齐说:种果树,教师随后板书)
4、齐读课题,师质疑:读了这个故事题目,小朋友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过渡:小朋友真会动脑筋。不过,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得把课文好好地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求答案吧。
[上课伊始,由学生平时熟悉喜欢的猴子引入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让学生对课题质疑,有效增强了学习动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3)想一想:猴子种果树,最后结果怎样?
2、指读要求后,生自读课文。
3、读后讨论:
(1)猴子种果树结果怎样?(师板书:什么树也没种成)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指生读第九自然段、生齐读第九自然段。)
4、过渡:那么,当初猴子又是怎样种果树的呢?
5、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生读后回答,猴子种梨树很心急)
⑴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⑵谁来当当“心急”的猴子?怎样读才能把猴子的“心急”读出来?(练读、指读、评读、齐读)
6小结过渡:小朋友,从第一自然段小猴种树的情形看,小猴应该可以吃到梨子的,可是故事结果却是(指板书师说: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教学理念:叶圣陶说:“只有把儿童置于有趣味的`好奇心的情境中,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考。”此教学环节未按课文原有叙述顺序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追溯故事因果,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㈠角色朗读,小结学法
1、师过渡: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飞来了,乌鸦是怎样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师板书并贴出乌鸦)
2、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3、讨论上述问题,师随机板书:(梨五杏四,你有这个耐心吗?我可等不及。)
4、理解“梨五杏四”“农谚”(师介绍)以及指导学生找出文中有关句子回答。
5、指导朗读:
⑴乌鸦是怎样对猴子“哇哇”说的?你觉得该怎样读呢?(指生读,评议再读)
⑵猴子想的话,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它没有耐心呢?(生自己练读,指读、评议)
6、分角色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师读提示语,男生读“乌鸦的话”,女生读“猴子想的话以及猴子的动作”,读时可用动作表示。)
7、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说说:此时,若你在场,你想说些什么呢?
8、小结学法:读读、想想、演演、说说。
〔教学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中特别强调读者的个性体验,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说出自己的体验”等,此环节的教学旨在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演演、说说”,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㈡小组合作,体验交流。
1、过渡:猴子有没有吃到甜美的杏子呢?后来它又分别听了谁和谁的话?(师贴出喜鹊、杜鹃)又发生了一些怎样的事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自学。
2、出示要求:根据刚才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4~8自然段。
⑴自由朗读第四到第八自然段。
⑵用“——”划出喜鹊、杜鹃的话,用“ ”划出猴子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
⑶在组长带领下,分角色朗读、表演,并向小动物们说说心里话。
3、小组自学,讨论交流。
4、各小组汇报交流:
(1)指名1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相机板书:“杏四桃三,你等得及吗?”“我也等不及。”“桃三樱二,你不着急吗?”“我还是等不及。”)
(2)其他小组评朗读,补充交流想说的话。
5、(指着形象生动的板书)再读一读三种鸟说的话以及猴子的想法后,引读第八自然段。
6、提问:读了这一段,你又知道了什么?你又想说什么?
〔宋朝学者朱熹提出,教师只是引路之人,他强调教给学生“为学之方”。对于结构相似的段落,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合作,既能大胆自由地体验感受,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感悟寓意,拓展思维。
1、教师小结后,再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此时,小猴心里肯定会想什么呢?(我种了这么多树,怎么什么也没种成?)让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2、学生口头练习填空:
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是因为()。
3、到这儿,你又想对这只猴子说什么话吗?你读了这个故事,心里有没有受到什么启发?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像小猴一样?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五课后找同学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
〔语文之熟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通过上一环节的感悟诵读,角色体验,学生已进入情境,成为许多小动物中的一员,他们情绪高涨,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和独特见解,进一步领悟寓意已水到渠成。〕
桃三樱二,你不着急吗?
六、附板书
猴子种果树杏四桃三,你能等得及吗?
(喜鹊图)
(杜鹃图)
梨五杏四,你有这个耐心吗?
我可等不及
我也等不及
我还是等不及
(乌鸦图)(猴子图)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本剧的表演,故事的续编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想象、说话能力,从中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
教学难点:表演中的细节部分,如语气、表情、动作等。
教具准备:猴子、乌鸦、喜鹊、杜鹃头饰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开始学习了《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课文讲了猴子种了一棵什么果树?(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种后怎么做的呢?(天天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二、学习第九小节。
1、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梨子呢?(没有)课文的哪一小节告诉我们猴子没有吃到梨子?(打开书本,指名读第九小节)
2、激疑过渡:猴子为什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三、创设情境一:
淼苗电视台将把《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故事拍成童话剧,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小演员。根据剧情需要,本篇童话剧将分上、中、下三集为了拍好这幕戏,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剧本,好吗?
(一)拍摄上集(2~3小节,以扶为主)
1、自读课文,看看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是怎么对猴子说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2、讨论:需要几个小演员?(3个:乌鸦、猴子、旁白)
3、我们来对对台词。(男生:乌鸦;女生:猴子;老师:旁白)
4、我们该给主角配些什么动作呢?分三人小组分角色怜惜。
5、比一比哪组最勇敢,指名一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当评委。(表演同学戴头饰)
6、指名同学评议。给第一组评奖。
7、在评议基础上分三人小组再次排练,师巡视指导。
8、再次指名小组表演。指名评议,评奖。
(二)拍摄中集(4~5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表演时要注意的。
2、三人小组排练,师巡视指导。
3、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4、评议、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排练)
(三)拍摄下集(6~8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人小组进行排练,师巡视指导。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3、评议,颁奖。(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再次排练)
四、再次学习第九小节。
1、默读课文,思考: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3、讨论:
(1)为什么这只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因为这只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
(2)它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它做事没主见,没耐心)
(3)同学们,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怎么做呢?
五、创设情境二:
淼苗电视台的导演想在此基础上拍摄续集,但由于剧本还没着落,于是想把这任务交给小朋友完成,有信心吗?先请大家准备一下。
指几名学生讲故事。评议。
六、作业:
把《猴子种果树》的上、中、下集以及续集讲给家人听。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3
—、质疑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自主研读:
(一)、学习第一小节
过渡:读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下面就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读完以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是啊,这只小猴子,刚种下梨树苗,就等着吃梨,真心急!自由练读、指名读
4、问:这只小猴子会对着梨树苗着急地说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小节
(多媒体演示)师述:就这样梨树苗慢慢地成活了,这天,小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了,突然,耳边传来了说话声。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1、(多媒体演示)、乌鸦说了什么呢?(出示乌鸦的话)读一读,想一想,有什么地方不懂?
2、交流:什么叫“农谚”“梨五杏四”
3、指导朗读乌鸦的话。
(三)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小猴子听了乌鸦的话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的第三小节。
1、生自由读课文。
2、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现在你知道猴子为什么拔掉梨树改种杏树了吧?指名回答。
(四)学习第四、五小节
过渡:猴子拔掉了梨树改种杏树,结果怎么样呢?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喜鹊和乌鸦的'对话)
1、生自由练读
2、同桌互读。
3、分别指名读。评读。
4、师生配合给画面配音
5、现在,你知道猴子为什么拔掉杏树改种桃树了吧?指名回答。
(五)学习第六、七小节
过渡:下面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读课文的六七两小节,读完以后四人一小组交流一下,然后推荐两个同学把课文的内容演一演。听明白了吗?
1、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2、指名表演、评、
3、生自由读课文六、七两小节。
4、再指名表演。
5、第三个问题谁来解决?
(六)学习第八小节
1、引读:可是猴子哪里知道_________________,一连几年__________,就这样,这只猴子拔了________________,拔了—_____________
拔了_________________
到头来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媒体演示)看着空空的树坑,小猴子满脑子的疑问,他在想什么呢?指名说
3、小朋友,你能告诉它吗?
三、课后延伸
第二年春天,小猴子又来种果树了,这次,他种了什么呢?课后,请小朋友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猴子种果树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猴子种果树07-03
优秀教案设计01-06
黄果树瀑布优秀教案04-19
《老山界》教案设计优秀05-26
《桥之美》教案设计优秀12-14
《唯一的听众》教案设计优秀11-22
《邓稼先》教案设计优秀03-29
有关猴子的成语08-10
果树实习总结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