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时间:2024-06-13 16:31:1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1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可同时利用视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听范读。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动画认读生字。注意“泞”为鼻音四声。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体会“荆棘”的意思。

  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

  读一读第一小结。

  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

  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他在哪里?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动画认读生字词: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注意,冒: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3、全班汇报。

  注: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叔、锋。

  注: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分开来指导。如: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目()米()峰()低()酒()宁()。

  冒()迷()锋()滴()洒()狞()。

  2、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拓展学习。

  1、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拓展学习,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过桥》。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2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部分生字。在品读课文中理解“热腾腾、焐”等词语。

  2、运用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小鸟的“快活”,进而体会“父亲”的爱鸟之心,从而激发学生的爱鸟情怀。

  一、课前谈话:

  二、引出“快活”

  我今天也带了份礼物,那就好是“快活”

  板书“快活”

  三、导入课题。

  带上笑脸,快活地接受这份礼物吧。快活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听音乐:听出谁很快活?快活的音乐把快活的小鸟带入了我们的课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小鸟有关的课文。

  四、初读课文,感知“快活”

  1、带上快活的心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有没有发现“快活”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好几次。

  找带有“快活”的句子,用“”划出来。

  3、交流。

  知道谁很快活?板书鸟、父亲、树(画树)。

  五、品味鸟的“快活”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品味鸟的“快活”。赶快到课文中找找吧。

  1、出示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读一读,指什么时候鸟最快活?

  朗读: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2、()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指名说说。

  3、体会鸟的'“快活”: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1)自由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2)在指名反馈中,相机引导理解“一群一群”、“焐”“热腾腾”等词意。

  “一群一群”(能跟小伙伴一起过夜多么高兴啊!)。

  “焐”把你的感受带进句子中吧。

  是啊,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鸟儿门就会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那么你觉得冷的时候,谁来焐过你?被人焐的感觉真温暖,那就用你的手去焐焐你的小伙伴。多么温馨的场面,你们的心里一定暖暖的吧。来,小伙伴一起读读这句,感受鸟儿那份暖意。

  (3)朗读句子,读出鸟的“快活”。

  4、课间操。

  快活的鸟儿们,现在已经天亮了,让我们快活地飞一飞吧。唱起来吧。

  5、挖掘“担心”,侧面体会父亲的爱鸟。

  唱歌跳舞快活吗?在这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出示句子: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2)自由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随机教学生字“猎”和多音字“中”

  “一瞬间”是多长时间。

  你能感受到父亲说这话时的心情吗?(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不高,飞不快,容易被猎人打中,所以父亲很着急。)。

  (担心)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这句话。

  我看到你脸上的表情了,你多么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啊!

  此时,父亲的内心感受有很多很多,请你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受,读一读。

  (4)知道朗读父亲的担心、紧张。

  6、提升情感。

  出示: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1)比较指导朗读:分别用快活和担心的语气对比读父亲说的两个句子。

  (2)语言训练:父亲为鸟的()感到()。

  当小鸟快乐的时候,父亲就喜悦。当小鸟危险的时候,父亲就担心。

  此时,父亲和鸟就像什么一样?

  此时,小鸟一定会更加快活。板书。

  你们说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

  (课件出示)句子“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为什么高兴呢。

  下节课再学。

  讨论。

  读最后一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六、指导书写“味”和“夜”。

  1、这节课要送你们两个字:

  2、什么笔画最难写。

  3、试写。

  4、反馈。

  5、同桌互评。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学会“蜘蛛、探险“等词语。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内容。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作者童年的愿望。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学习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换位思考,加强与文本对话。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童年的梦是一条五彩的何,童年的梦是一道七色的路,童年的梦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的梦是一个美妙的世界。本文小作者的童年,也有一个色彩斑斓的梦,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要将课文读准确。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学习生字。

  (1)认读词语:蜘蛛、蚂蚁、探险、蝌蚪,为“蛛”、“蚁”扩词。

  (2)认读词语:屁股,提醒学生注意“股”的第六笔是横折弯。分别扩词。

  (3)认读生字:搬、骗。注意“搬”的写法。分别扩词。

  (4)复习巩固生字。

  (5)比一比,再组词。

  搬()骗()蚂()蚪()。

  般()偏()妈()抖()。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指读诗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意思。

  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写出了作者的愿望。

  第二部分(2—4):写“我“成为爸爸后的想法。

  第三部分(5):表达了作者想实现愿望的急切心情即对拥有这样的爸爸的真诚呼唤。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复习字词,读词。

  探险蜘蛛织网蚂蚁屁股蝌蚪吹胡子瞪眼骗人。

  2、回忆文章可分几部分理解?

  二、深入学文,理解内容。

  快速读文:思考:我的愿望是什么?

  小组合作学习第2、3、4、小节,在读中感悟、体会,加强朗读的指导,注意现实与想象两种画面不同语气的.处理。

  注意区别“我要……”“我一定不……”这是想象和现实对立的生活画面,联系生活经验读,边读边想。(板书这两个句式。

  想象部分:轻松、快乐、天真、感兴趣;。

  现实部分:生气、郁闷、讨厌、不高兴。

  体会“跟”、“给”、“带”这几个词语的意思。(板书

  在第四节中,感悟“先……再……”的句式,齐读这句诗,也可以仿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结诗歌的内容。

  三、表达情感,课堂小练笔。

  小组交流,评议结合。

  仿照课文,说出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把刚才说的或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陪孩子玩。

  等我也长了胡子给孩子讲故事。

  做个这样的爸爸。

  说话算数。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习一个部首“皿”字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简单了解课文内容,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了解过一些国内外名人,爱迪生、牛顿、瓦特、李时珍等。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名人。

  2、出示图片:他叫法布尔,是法国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他是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一生的经历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在他的实验中有一个很的实验叫做"毛毛虫实验",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法布尔是怎样用毛毛虫做实验的。

  (板书课题:毛毛虫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97页,仔细听老师读课文,听后告诉大家;法布尔是怎样用毛毛虫做实验的?

  师读课文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2、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同时把本课生字用笔圈出来。

  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4、你认为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法布尔毛毛虫实验的过程。

  5、生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法布尔是怎样用毛毛虫做实验的?(师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词语)

  边缘:什么是边缘?找学生摸摸自己桌子的边缘。再到黑板上指一指花盆的边缘。

  厘米(用手比一比多少是20厘米),松针:说说什么是松针?

  筋疲力尽:(筋疲力尽是什么意思?毛毛虫为什么会筋疲力尽?)

  教师指导朗读。(随老师读这一部分,仔细听加点字的读法。)

  6、这就是法布尔做的毛毛虫实验。(板书词语:实验)

  那他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呢?(因为毛毛虫有跟随者的习惯.它喜欢盲目的跟随前面的毛毛虫.)

  请同学们看课文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板书:盲目。理解词义:眼睛看不到东西,比喻缺乏目标,情况不明,或对事物认识不清楚。

  三、识记生字

  1、这几个词是我们本节课要认识的词语,你对能读下来么?试着读一读。指名领读。

  2、在这些词里藏着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想办法把这些生字找出来吧。(“验”、“盲”、“缘”、“针”、“疲”、“尽”、“厘”、“盆”、“亡”)

  3、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它们呢?

  实:结构,组词,造句。

  验:与捡、检区分。组词。

  盲:盲字就是眼睛死亡了,坏掉了,就变成了盲人。组词。

  亡:近义词是死,合在一起死亡。(成语:亡羊补牢)

  缘:组词。

  厘:结构。形声字。

  针:针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右面的十就象针一样尖尖的组词

  疲:累了的时候就象有病了一样.形声字,组词。

  尽:象形字,像手持炊帚刷器皿之型,表示器皿中的饭菜已经吃完,因此。尽本义指完,现在多指全部用尽。多音字,组词。(成语:一言难尽)

  盆.:结构。皿字底。你还认识带着个偏旁的字吗?(盘、蓝、篮)

  4、这些字你记住了么?下面我来考一考大家(开火车读字卡组词)

  5、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语(诚实、经验、血缘、针对、死亡、疲劳、尽头),试着读一读吧。指名领读。

  6、毛毛虫回家:出示词卡生举字卡(死亡、花盆、尽头、实验、松针、盲目、针对、果实).

  四、快乐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实、验、盲、盆、针、尽、亡,请同学们给这几个字分分类,选出两个字,写盆和针.

  2、一边范写一边说写法.

  五、课堂总结

  在法布尔的毛毛虫实验中,毛毛虫因为盲目跟随结果无一幸免都死掉了,若有一只毛毛虫敢于寻找新路,它们的结局会怎么样?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花盆边缘实验盲亡盆针尽

  厘米松针

  实验盲目缘疲

  筋疲力尽

  亡羊补牢

  一言难尽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5

  一、教学课题:

  美在学习中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出学习中的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乐学好学意识。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进一步弄清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方法,体现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改革宗旨。

  4、渗透美育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分组完成学校校门设计,手工作品制作等工作,评出优秀作品,准备参赛。

  2、准备录音机,朗读带,投影仪,影碟机,电视机等电教器材。

  四、活动形式:

  分组进行擂台赛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语:教师提出方法、要求,设奖等情况。

  〈二〉组织比赛:

  1、每组必答:

  ⑴在“美”和“丑”之间,你怎么选择?(满分1分)

  ⑵用一句话评价大家的选择。(满分2分)

  ⑶说出带“美”字的.词语(各组不重复)。(满分2分)

  ⑷投影显示问题:(逐行显示)

  下列词语或句子,各指什么美?(每题2分)

  a、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b、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c、对不起,请原谅!()

  d、拾金不昧()

  2、抢答题:

  ⑴欣赏歌曲《什么是美》,然后抢答:

  歌曲中指到了生活中的哪几种美?最后一句歌词是(满分2分)

  ⑵听录音带

  教师播放课文《春》的朗读磁带(片断),谈谈你的感受。

  ⑶看投影,作简要评说

  教师放一组学生作品投影片。

  ⑷看投影,快速记忆

  (说明:②——④题思考2分钟,回答1分钟,每题满分2分)

  ⑸“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这是一则广告中的句子,请简要分析意思。(满分2分)

  3、才艺展示题:

  (说明:①凡参与者,不管回答是否出众,奖该组全体同学一分。②出题后,可思考1分钟。回答2分钟。)

  ⑴投影:水、作文本、自行车

  请讲一则故事,分别用上片中三个词,注意不准简造句。

  ⑵展示你所设计的学校校门示意图,并加以解说。

  ⑶入新闻录相,汇报你所写的新闻述评,

  〈三〉算总分,发奖

  〈四〉教师小结。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沈、芳、院、寺、凋、枯、原、约、袄”9个,积累词语7个,听写句子1句。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要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9个,积累词语7个,听写句子1句。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要养成爱动脑的习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揭示课题,指导朗读。

  2、质疑。

  3、这个故事讲的是哪个大名人的故事?(沈括)。

  4、学生字:沈。

  5、教师简介沈括。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讲了沈括的.什么故事?

  2、学生交流。

  3、你觉得沈括是个怎样的人?(爱动脑筋,善于实践)。

  三、学习课文。

  1、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沈括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呢?读读课文,直线划出有关句子,说说理由。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课文:

  (1)学习第二节。

  生字:枯萎。

  说理由。

  指导朗读,重点“真的”,换一个词语(果然)。

  (2)为什么说“真的”,学习第一节。

  生字:寺、凋。

  理解古诗的意思,找出相应的句子。

  指导朗读。

  3、齐读1、2节。

  4、师:沈括和小伙伴一起上山看桃花,他有没有找到答案呢?用曲线划出原因的句子。

  5、交流,理解课文最后一节的意思。

  6、学习生字“飕”,记住字形,为什么妈妈让沈括带上小棉袄?

  7、指导朗读。

  四、拓展:课后说一说:你对哪些自然现象产生过疑问,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五、练习设计:

  比一比,组词。

  芳()菲()寺()枯()萎()约()。

  防()排()持()故()矮()钓()。

  放()悲()特()苦()委()均()。

  板书设计:

  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

  爱动脑筋,善于实践。

【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05-15

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05-26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07

二年级语文教案11-12

一年级活动课教案12-05

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3篇05-05

《北京》二年级语文教案07-13

二年级苏教版教案语文12-08

二年级语文找春天的教案01-14

小学二年级语文年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