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中班美术活动《交通工具创意画》
二、教学目标:
1、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不同交通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外形特征。
2、大胆发挥想象,能创意作画。
3、能正确收拾绘画工具。
三、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实现已认识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
2、物质准备:勾线笔、水彩笔、图画纸、音乐《梦幻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表现不同交通工具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外形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活动,讲解法,操作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
观看班级布置的“交通工具展览会”导入。
1、提问:你们看展览会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呀?这么多交通工具,你们都知道这些交通工具分别有哪些用途吗?
2、如果让你设计一辆未来的交通工具,你会怎么设计?幼儿观看图片,说一说有哪些交通工具和他们的用途。
幼儿说一说自己向设计的交通工具。通过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对交通工具有进一步的了解。
让他们自己说一说想要设计的交通工具,为接下来的绘画活动作准备。
二、分小组讨论。
1、请你们和你们的好朋友一起讨论,开动脑筋想一想,你想要设计什么样的交通工具。
2、请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自己想要设计怎样的交通工具。幼儿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想要设计的交通工具,并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构图也更加明确。
三、幼儿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根据想象,动手画一画,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2、想一想怎么样才能设计得和别人不一样。幼儿根据想象绘画。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四、作品点评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说说你最喜欢的作品幼儿与教师一起交流。通过交流来巩固。
七、教学反思: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处处都能看见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对幼儿来说,对于交通工具是不会陌生的,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可能有些幼儿天天都要和交通工具“打交道”,因此,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共鸣。我先带着孩子们观察、讨论了车子的基本结构,孩子们举手发言非常热烈。在讨论未来的车子会有哪些变化、会增加什么功能时,孩子们也充分发挥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但在绘画的时候,还是有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于是我提醒孩子,车子有车身,先画一个你想象中车身的样子,然后你想这辆车会有什么功能,把自己的想象添加在车子上就好了。孩子们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2、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找小猫》歌曲音乐,幼儿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
2、猫妈妈头饰、小猫头饰若干。
3、布置“猫咪快乐之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直入主题,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在音乐中带领幼儿做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场地。(跑、 走、爬等,活动身体,烘托气氛)教师提问:
1、还记得《找小猫》这首歌曲吗?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歌曲)
2、师幼一起演唱歌曲,为游戏做准备。
今天,猫妈妈和小猫咪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吧!(通过扮演小猫,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圆圈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并要求幼儿能够遵守,初步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猫藏,妈妈来找。介绍游戏规则: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小猫躲好后不能乱动。
2、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玩游戏。(教育幼儿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3、伴随音乐玩游戏。(进一步熟悉游戏规则,并为下一步情境游戏做铺垫)
三、在“猫咪快乐之家”玩情境游戏,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充分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玩游戏。
唱到哪一句开始躲?躲好后怎么办?(通过提问强化游戏规则)妈妈找到几只小猫?找到小猫后引导幼儿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伴随音乐玩游戏,进一步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再次为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智能提供了机会。)
3、教师和1名幼儿来找小猫,增添游戏趣味性。你在哪儿找到小猫的?小猫咪你们藏哪儿了?和小伙伴们说一说!(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初步学习使用方位词,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藏的具体空间方位。)
四、教师小结:
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真开心,妈妈最喜欢和你们玩游戏了,因为妈妈最爱你们!你们爱妈妈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游戏玩累了,一起伸伸懒腰,我们到外面晒太阳吧!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教师将音乐磁带投放在“娃娃家”,鼓励幼儿自由随音乐进行游戏。
中班教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1)教学目标:
1、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3)教学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二、 说教学方法
1、活动发现法:本活动的教学思路是孩子们玩玩具城的`各种玩具,通过玩一玩,发现玩具的不同和相同点。
2、 比实验法:通过幼儿往不倒玩具中装入不同的材料来发现会发生的现象,并小结得出结论。
3、 师做对比实验:教师拿两个透明的不倒玩具一个装入滚动的玻璃球另一个装入橡皮泥做对比实验。
三、 学法指导:
在这次活动中一改老师说教幼儿被动的听的学法,让孩子们变成主体,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材料来制作玩具,并让幼儿间交流一下成功经验并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
2、自由探索
师交代任务:让幼儿在玩时看看能发现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让幼儿自由说说发现什么秘密教师并进行小结:小朋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3、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玩具中装有东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可以幼儿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1)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
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4、 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5、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4
游戏生成:此游戏方案的设计是以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感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材料以塑料圈为主,其他的辅助材料目的在于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材料可以是灵活多变的;游戏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随着幼儿的想法而进行;背景音乐也可做适当调换;这样这个游戏就充满了新鲜感,使得幼儿百玩不厌。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和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
3.通过多种游戏形式,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帮互组、乐于动脑等良好的品质。
4.可在游戏活动中向幼儿渗透知识教育,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灵活选定。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塑料圈、兔宝宝头饰、兔妈妈兔爸爸大灰狼头饰各一个、胡萝卜及胡萝卜种子道具若干,背景音乐若干。
活动内容:
第一部分——大灰狼来了
幼儿扮演兔宝宝,教师扮演兔妈妈和大灰狼,播放音乐《小兔乖乖》,全体以塑料圈为道具按音乐情节表演舞蹈和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塑料圈的喜爱,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等教育。
第二部分——播种和收获
组织幼儿将塑料圈摆成“羊肠小道”,带领兔宝宝跳过“羊肠小道”到山上播种胡萝卜、浇水、施肥及收获,可以走、跳过圈,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了解作物的生长与收获,体味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如《春雨沙沙响》、《劳动最光荣》等节奏欢快的儿童歌曲)
第三部分——自由玩圈
教师鼓励和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新,挖掘塑料圈的多种玩法,可自己玩,也可以多人合作玩,可以拼图,可以用身体绕圈......这一部分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由空间,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人这一现代教育理念。
第四部分——组织幼儿结束游戏
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幼儿“开汽车”回教室等等,可以看情况而定。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游戏体会和心得,教师从中抓住和发掘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欣赏
诗歌,初步理解歌词内容,感知春天动植物的变化,感受春天到来的喜悦。2、学习朗诵诗歌。活动准备:1、图片6张《春雨、春雷、小蛇、红花、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运用生活经验回忆春天的季节特征。
1、以春雷远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播放春雷响声。)
师:听,是什么声音?春雷响了,天气会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这是打雷的声音,雷声一响呀,就是告诉我们在下雨了!天空中飘着雨滴,天上飘着朵朵乌云。。。
2、讨论春天的季节特征。
师:你们知道春天的大自然是什么样的吗?(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的进行表达。)
师小结:春天到了,桃花开了,小动物都出来游戏啦,碧绿碧绿的草地,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景象!真是漂亮极了!
二、欣赏诗歌,并学习重叠词“轰隆隆”“滴答答”“呼啦啦”。
1、出示挂图,让幼儿进行欣赏挂图。
师:请小朋友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谁来把你所看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师:这幅图还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春天的电话》。请小朋友仔细听朱老师把这首诗歌念一遍,听一听,春天都有谁在打电话呀?他们在说着什么呢?
2、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倾听。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诗歌的名字《春天的电话》)
师:春天来了,都有哪些变化呢?我们来听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教师进行播放诗歌。
3、教师进行朗诵诗歌一遍。
师小结:这首诗歌是表达春天的一种气息,带给我们一种大自然的美,也是自然界中的音乐。
三、进行熟悉诗歌。
师:诗歌里说到什么了,把你们听到的说出来。
师:春雷公公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雷公公打电话,轰隆隆,轰隆隆)
师:冬眠的什么小动物别惊醒了?(冬眠的小蛇惊醒了!)
师:春雨妹妹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雨妹妹打电话,滴滴答,滴滴答,)
师:春雨滴滴答,谁发芽啦?绿绿的`草儿发芽了!)
师:春风姐姐打电话,发出什么声音?(春风姐姐打电话,呼啦啦,呼啦啦,)
师:春风吹起,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红红的花儿开放了,美丽的春天到来啦!)
四、进行集体朗读诗歌。
1、教师先带幼儿集体那朗诵诗歌,个别、分组进行朗读诗歌。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呀?我们一起有感情地念一遍儿歌吧!
2、教师进行小结朗诵的结果。
师:我们要学习用不一样的声音来念儿歌,什么时候声音轻轻地,什么时候声音是重重地?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吧!
春天主题区域活动教案??什么花儿开
中班秋游活动: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9-14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精选)中班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