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时间:2024-06-12 11:19: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是围绕一定主题而举行的班级成员会议。你知道如何准备一个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欢迎大家分享。

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习有关法律常识,增强自我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

  活动准备:

  1、队员搜集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及案例。

  2、教师准备有关案例及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月17日

  活动形式:

  交流讨论、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语

  队员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栋梁,也是父母的希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课前,队员们都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谁能用你掌握的知识与事实来证明一下。请一位队员上来说一说。

  课前队员们已经学习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现在,我想考考你们实际运用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

  (一)捐款助人

  1、讲述案例:有一个叫小王的队员,他的父母离异,而且都不愿抚养他,他只能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家庭条件非常不好,但从不跟队员说起。一次学校将组织队员秋游,中队里只剩他一人没交钱。但他却不肯将原因告诉别人。邻居小明知道后,向全中队队员说了这位队员的家境,提议全中队为他捐款。当小明把钱交给他时,没想到他却拒绝了,而且狠狠地瞪了小明一眼,低头抽泣着冲出了教室。

  2、进行分组:

  出现了这种情况,小明感到很委屈,小王觉得更委屈,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为小明打抱不平的队员请坐左边,同情小王的请坐右边。谁来担任法官。请双方准备一下,选出代表我们进行辩论。

  3、小结:大家乐于助人,帮助队员的心是好的,但却在无意之间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对这位队员的心灵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王红不愿意别人知道她家的情况,这是她的权利。小明不应当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公开别人的隐私。

  有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看来,掌握一定的法律常识还是非常必要的。将会使我们避免一些误会,少一些遗憾甚至悔恨。

  (二)超市风波

  1、队员演示案例:前几天,我们学校的几位队员去超市买东西,大家挑完商品正准备付款时,被保安拦住了。硬说他们身上藏了超市的东西,要搜身。周围站了许多围观的人。保安强行翻看了这队员的口袋,结果什么也没搜到。

  2、请队员们评价超市的做法。如果你就是那几位队员中的一员,你将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小结:超市的做法是极不正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和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通过刚才的讨论,看出队员们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还是不错的,也很乐于助人。强有力的事实证明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

  三、续演小品“手表不见了”

  1、情景剧表演:

  下课了,一位同学正在教室里哭,大家围上来,关心的询问得知他的手表放在铅笔盒中。刚才他去厕所,回来后发现手表不见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想为他出主意。

  2、请同学们结合成小组讨论,怎样帮同学找回手表。并将小品续演下去。

  4、续演小品

  5、教师小结

  表扬尊重别人的人身权益,不侵犯人身自由的做法。通过大家对案例的分析,对小品的续演,看得出大家已经学会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学会了尊重别人的人身自由及隐私权。

【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教案,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相关文章:

大学法制教育班会教案03-07

法制教育教案06-24

预防流感主题班会教案05-26

法制教育优秀教案11-11

中班法制教育教案11-11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08-06

法制教育课的教案03-16

《预防煤气中毒》主题班会教案09-26

“珍爱眼睛,预防近视”主题班会优秀教案11-18

预防校园暴力主题班会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