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
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
教学难点:测量“人字梁”中哪条线段的长。
设计理念: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还原数学的真实。
教学准备:三角尺。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
揭示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
同桌交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等。
二、讲授新课
1、理解“人字梁”的高
2、测量“人字梁”的高
3、理解三角形的高
4、测量三角形的高
教学例题:
出示“人字梁”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中的人字梁有多高呢?会量吗?
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
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长?
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
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
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示范画三角形的高,边画边介绍三角形高的生成定义。
结合黑板上的图,揭示高、底的有关知识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
教学试一试“:
巡视测量方法
指名口答共同校对
师指图1:它的高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
从另两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高吗?
那么一个三角形有几条高?
演示作出另两条高
对于图3钝角三角形的另两条高,可稍作介绍并演示。
如果有见过的,可以让其介绍。
讨论、交流:
互相在图中指出起点、终点
互相指所要量的线段(中间1条)。
与人字梁下面的横梁互相垂直。
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
交流测量方法以及人字梁的高。
观察作图过程。
交流:对三角形的高、底的理解。
独立阅读书中的一段话,加深理解高、底的知识。
分组讨论。
交流讨论情况。
独立量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并记录。
检查、订正。
同桌互相指,并说明谁是谁的高(或底),明确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
观察、交流:
也可以作高。
交流:有三条高。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想想做做”第2题
“想想做做”第3题
“你知道吗?”
“想想做做”第1题
巡视学生作图情况适当提示:
指图3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谁能指出它的两条直角边?
除了这两条高,你还能画出它的另一条高吗?指名画图巡视检查
能随便剪的吗?
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你打算把高与哪根小棒的长度比较?
为什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比这根小棒短?
提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哪条线段最短?边提示边画示意图?
了解了三角形的什么特性?
出示做好的三角形,指名拉,说感受
独立完成,展示交流画图方法。
直角三角形。
互相指出两条直角边。
(以第一条直角边为底,高是第二条直角边;如果以第二条直角边为底,高就是第一条直角边)
独立作图,互相检查。
独立阅读 弄清题意。
交流对题意的理解:
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看图、分析:
与两边的小棒比较有困难。
垂直线段最短。
独立阅读交流获得的知识
交流生活中的例子。
四、评价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举例说明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交流感受,评价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高】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06-03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分类》06-0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三角形拼图》含反思04-06
五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06-02
高铁安全标语10-07
高情商伤感的句子04-26
形容文化高的成语10-16
四年级数学教案12-12
高铁宣传标语03-27
高管辞职报告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