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5-20 08:26:4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常用【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常用【3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做螃蟹夹球的游戏活动的时候,发现他们对球很感兴趣,直到下课了就还抱着球舍不得还给老师,所以就萌发了让他们学习投篮的念头,但仅仅是让他们学习投篮,可能部分孩子的积极性还不够,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闯关活动,还可以培养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和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投球,增强幼儿的手臂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手眼协调性的发展,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喜欢并能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较能自觉的遵守体育活动规则和要求。

  3、培养幼儿敢于克服困难的习惯,能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胜利后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带球爬行、投篮方法。

  2、教学难点。

  学会及掌握正确的投篮方法。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胸饰共20个;小皮球20个;数字卡片0至10各2张;红色和黄色旗帜各一面;小树1棵;《土耳其进行曲》。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运动:开火车。

  (二)激趣导入。

  师:宝贝们,你们看那棵树上有些什么呀?

  (各种漂亮的动物胸饰)

  师:喜欢吗?

  师:我们只要通过一个闯关活动,就可以带走自己的小动物了,宝贝们有信心吗?

  (三)学习投篮

  1、幼儿自主探讨投篮方法。

  2、抽幼儿试投。

  3、教师讲解示范。

  (1)双手胸前投篮:双手抱球在自己胸前,两只脚分开,可以前后,也可左右分开,然后眼睛看着篮球筐,对准球框把球投出去。

  (2)手头上投篮:双手抱着球,高过自己的头顶,像前面一样把脚分开,然后对准球框投球。

  4、学生练习投篮。(学生练习时,教师指点,引导孩子把球放回圈内)

  (四)游戏活动。

  1、闯关规则。

  (1)从起跑线快速跑20米从框中取出与自己身上数字一样的篮球。

  (2)双手抱好,然后爬过去,一定要把球保护好,掉了要赶快捡起来继续爬。

  (3)最后站到圈里把球投进去。每个宝贝有3次投球机会,只要有一次进了就算闯关成功。然后把篮球放到框里,就可以从树上摘下你最爱的动物了。并举起动物向下一位幼儿挥手,下一位小朋友看到前面挥手以后开始闯关。闯关成功以后进入闯关成功区等待自己队友。

  (4)三次都没投进的小朋友,回到自己队伍最后面,等其他小朋友完了再一次闯关。

  每队最后一名小朋友完成后就挥舞起自己对的旗帜。

  看看哪一队最先取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2、抽生示范。

  3、配乐闯关。

  师导语:宝贝儿们都锻炼好了本领,现在我们就去闯关吧!(教师吹口哨,闯关开始,闯关过程配置音乐。)

  (五)活动总结。

  1、引导孩子说出闯关成功地方法。

  师:(边揉腿边和幼儿聊天)宝贝们今天开心吗?为什么?(配置音乐)

  2、总结:那我们喜欢的小动物是不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得来的啊。所以啊,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今天我们班的宝贝儿都是最棒的,我们自己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老师相信宝贝儿们会越来越棒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的是体育活动课《活力宝贝大闯关》。意图是增强幼儿的手臂力量,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和手眼协调性的发展。

  作为大班年龄的幼儿,都完成了本节课所预设的活动关卡。在闯关的过程中,通过跑、爬、投等环节,培养了幼儿身体、手眼协调性发展。还培养了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在智取篮球的这一关中,巧妙地把数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在“玩中学”的效果;在闯关的过程中,设置了一定难度的障碍,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另外,在活动中,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和要求,培养了幼儿的团体合作精神。最后闯关成功,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知道了要成功必须得靠自己努力。

  我认为在活动中,让幼儿产生新鲜感,保持活力热情,是本次活动的关键。首先我用幼儿喜欢的动物胸饰,吸引了幼儿注意力,让幼儿对活动产生了好奇,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和新鲜感,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本次活动中来。游戏中各种关卡的设置,也是结合了大班幼儿年龄的特征,有些关卡设置的有一定难度,但是都是幼儿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从中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现实让幼儿主动探索投篮的方法,然后教师讲解,幼儿自己练习。但是在让幼儿自主交流方面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不够深入。听课的老师给我的意见是语言童真童趣化方面还亟待加强。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记住故事题目、理解故事内容,通过合理的猜想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2、养成安静倾听故事的习惯。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活动教具、蚂蚁头饰三个、独木桥一座、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蚂蚁的话引出主题

  二、引导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猜想,并通过“模仿”加深对故事印象

  1、第一次猜想

  蚂蚁:秋天是旅行的好季节,我们蚂蚁三兄弟也去旅行了,可是我们在旅行中遇到了困难,请小朋友想想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幼儿第一次猜想完后听录音)

  2、第二次猜想

  蚂蚁大哥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等幼儿猜想完、听完录音后模仿蚂蚁大哥的动作、说话)

  蚂蚁二哥、蚂蚁小弟也有办法引出……

  三、边操作教具边完整讲述故事一边

  教师:小蚂蚁很聪明想出了那么多的`好办法,我们小朋友也很能干!蚂蚁:这样吧我们把旅行表演给你们看吧!

  四、请几组幼儿上来表演

  要求:把蚂蚁的话讲完整

  五、延伸活动

  将蚂蚁头饰、表演道具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在记录表上用多种方式记录豌豆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感受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豌豆荚若干、记录笔、小盒子、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认识豌豆。

  师:你们看一看桌上的`小盒子里有什么?豌豆荚是什么样的?(给幼儿观察)

  师:豌豆荚里面藏的什么?(豌豆)

  二、讨论记录豌豆数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盒子。

  师:这是盒子,我剥的豌豆应该放进哪个盒子里?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讨论记录方法。

  师:除了用点子记录表示豌豆的数量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三、操作活动:“数豌豆”,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也来剥一剥,数一数豆荚里有几里豌豆?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每个豆荚里得数量一样吗?

  四、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师:今天,你们今天剥的最多的是几粒?最少是几粒?

  师:我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吃豌豆,就来数一数,看看还有没有比3粒更少的,比9粒更多的。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中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经典)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精选]09-14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经典)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