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中班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散文活泼欢快的情趣,理解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小雨滴的语言和形象美。
2.感知雨滴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萌发对雨天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下雨的声音、教师教学资源、挂图。
活动过程
导入:播放音频(下雨的声音)。
师:“刚才小朋友听到了什么声音?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那谁能告诉我,雨是从哪里来的?(幼儿回答)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基本部分:
(一)欣赏儿歌第一段,并出示《顽皮的小雨滴》相应画面
1.师:这是什么样的小雨滴?从哪里能看出顽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初步感知雨滴的顽皮)他们都是怎样顽皮的呢?我们接着往下听?播放散文诗第一段。
2.师:刚才诗歌里说,小雨滴娃娃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后,都到哪里去了?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挂图贴在黑板上。
3.师:(1)雨滴娃娃是怎样到树上的?(跳)谁来做个跳的动作?
(2)落到了屋顶上。
(3)挤进了草丛里。(找几个孩子做挤得的动作)
总结:雨滴娃娃就像咱们小朋友一样,都喜欢争先恐后的到处去玩玩。你们说小雨滴顽皮吗?接下来他们又会到哪里去呢?
(二)欣赏第二段和第三段
1.师:(1)雨滴娃娃把妹妹的'伞当成什么了?你们喜欢玩滑梯么?小雨滴也很喜欢。
(2)接着他们又到哪里去了?这会他们又把池塘当成什么了?你们觉得小雨滴快乐吗?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总结:小雨滴们很快乐,到了很多地方玩,这些顽皮的小雨滴还会到哪里去呢?
(三)欣赏第四、五段
1.师:(1)观察图片。小雨滴溅到路人身上时,表情是怎样的?是不是很顽皮?
(2)小朋友玩过捉迷藏吗?那你是怎么玩的呢?
总结:回顾雨滴娃娃都到了那些地方(结合黑板上的挂图)
(四)一起完整欣赏诗歌,启发幼儿将小雨滴的顽皮可爱样子表现出来
(五)表演游戏
老师表演云妈妈,幼儿表演雨滴。边表演边说诗歌。
结束:
师:顽皮的雨滴娃娃还想到更多的地方去玩,我们一起去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阅读图画书,能仔细观察图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自己,懂得欣赏自己,理解“做自己才最快乐”。
3、理解词:炫耀
活动准备:
1、小猪手偶一个
2、PPT《小猪变形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猪手偶)
今天赵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呀?
请幼儿跟小猪打招呼。
在你的印象里小猪怎样的?它最喜欢做什么事?
二、PPT演示第一部分“学长颈鹿”
1、第一幅
可今天这只小猪他快乐吗?为什么?
2、第二幅
于是小猪跑了出去,他碰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他的'表情怎么样?在想什么?
小猪在想什么?
3、第三幅
小猪在干什么?
他要学谁?
4、第四幅
小猪路上遇见了谁?在干嘛?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他们在聊些什么?
5、第五幅
发生了什么事?
师:看来长颈鹿的生活不适合我,我要去找更刺激的探险。
这回小猪想到了什么好主意呢?
三、PPT演示“学斑马”
1、第六幅
小猪在干什么?它会顺利吗?
2、第七幅
它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它是怎么跟大象炫耀的?(理解“炫耀”:觉得自己做得很棒,于是向别人夸奖自己)
教师完整讲述
四、PPT演示学大象(多幅同时出示)
它在学谁?是怎么学的?小猪向袋鼠怎么炫耀自己?它成功了吗?(请你用简单的话完整地回答吗?)
五、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
小猪又打算学谁了呢?它是怎么学的?(小猪在自己的脚上绑了两个大弹簧,然后踩着弹簧,一蹦一跳地出门去了。小猪跟鹦鹉打招呼,“我是一只了不起的袋鼠!我能跳得跟房子一样高”。“你不是袋鼠”鹦鹉尖叫着说,“你只是一只踩着弹簧的小笨猪,再说你也跳得不高。”鹦鹉真没礼貌,小猪气坏了,一心想跳给鹦鹉看。他跳得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六、师幼共同阅读――PPT(学袋鼠、学鹦鹉)
七、阅读小结――做自己最快乐
八、集体完整阅读欣赏图画书《小猪变形记》,介绍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等。
中班教案 篇3
涉及领域:音乐
活动目标:
1、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2、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的“红绿灯”大卡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歌唱身边的工具给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
1、复习歌曲“粉刷匠”。
师:请小朋友先一起来复习一下歌曲“粉刷匠”。
2、体验身边的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二)在参与歌唱,与同伴交流,创编歌词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1、学唱新歌《计算器》。
(1)倾听教师范唱。
师:你都听到了什么?原来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2)集体说歌词并完整学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点音符。
2、创编新歌词。
⑴ 说说学习上还有什么工具。如:“我的电脑……,上网游戏看新闻,一按鼠标就知道”等。
⑵ 说说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浆机、榨汁机等”,说出它们的作用,并替换原有歌词后,再进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编的歌曲,同享活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
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在歌曲的最后两句,教师还可以启发幼儿做出各种表示友好的动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时,用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后半部分时,用欢快的情绪表示同伴间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只有回归幼儿生活,选择其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为探索活动的对象,让幼儿在这其中获得建构数经验,使数教育更能关注孩子的基本经验、当前需要和热点话题,活动才更有价值。当前,我班正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在区域及集体活动中都涉及到了门牌号的概念,由此引发了孩子们对自己家的门牌号的关注及兴趣;同时有部分孩子不住在高层,对住高楼缺乏一定的经验。考虑到孩子当前的兴趣点、实际情况以及门牌号和孩子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掌握之后又能回归于生活中继续实践这几点因素,我实施了本此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一、情境感知,理解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二、实践操作,在巩固和运用中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和楼层、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感知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愿意积极思考,在交流、互动中努力解决找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门牌号找到正确的房间位置。
活动准备:
楼房平面示范图一张、楼房平面图人手一张、写有楼层号和门牌号的书信若干、标有幼儿门牌号的大头贴若干、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感知(复习楼层及房间的数数方法)
1、数楼层时从哪里开始数?
2、数房间时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数楼层时要从下往上数,数房间时要从左往右数。
3、幼儿贴照片,住高楼。
4、介绍一下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间。
二、情境感知(感知门牌号和楼层及房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1、问题引出:只有楼层号没有房间号的信送给谁?
2、得出结论:送东西或者找家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写上楼层号和房间号,这样才不会搞错。
3、学习看门牌号的方法:“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房间。
三、幼儿操作
1、根据门牌号找家。
2、交代要求:
①看“0”前后的两个数字。
②数的时候注意方向。
四、集体检验。
1、介绍一下自己找家的好办法。
2、幼儿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
1、关于活动现场:
①照片的发放时机。活动预设时,照片本应该在活动之前就交与幼儿手中。在教师邀请孩子住高楼时,幼儿直接操作。但现场执教时,我交代了要求之后再分发照片,拖慢了环节的开展。这样的调整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节奏,对孩子思维的思考上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日后的教学现场,教师更应冷静思考,调整心态,更好地做好课前的准备。
②操作时对于幼儿的指导。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的指导非常必要和有效。!.快思.教案网!这是师幼之间一对一交流的好时机。但在本次活动中,我对孩子们个别指导的机会很少,偏向于对孩子操作结果对错的分类摆放。以后在处理指导环节时,教师可先收集一部分幼儿做好的结果,选择适当时机至前摆放,一方面不影响指导,另一方面也让先操作好的孩子有检验同伴操作的时间。
2、关于如何解释几零几这一概念的斟酌。
一开始,我采取的表述是第一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层楼,第三个数字表示的是第几个房间。但这样的解释过程中我发现不知如何解释中间的“0”这个数字。而且,第一和第三这样的概念,也需要孩子们运用到左和右两个方向的区分。所以,我换了一种方式:“0”前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层楼,“0”后面的数字表示住在第几间,以“0”作为一个间隔符来解释,这样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似乎更加容易理解。
3、关于幼儿操作错误率较高的原因。
执教活动之前,我了解了孩子对于数数方向的掌握情况。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从哪里开始数。但在操作门牌号的第几层第几间时,我发现孩子对于横向数数的错误率较高。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反复思考过,原来平时教学中,牵涉到数数时,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习惯,从左到右的点数,教师也习以为常了,不会用教学化的语言——从左到右来小结。因此,当活动中我以这样陌生的语言小结时,模糊了孩子至前的经验,有的孩子左右不分,不知道教师小结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由此产生了横向数数时错误率较高的现象。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到:无论是开放抑或平时的教学,数活动的语言一定要来源于孩子的小结,或是孩子们熟悉的言语,教师对幼儿行为背后的思考一定要更为深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食物的来源。
2.认识各种谷物。
活动准备
1.米饭、面条、窝头、豆腐、玉米棒子、谷穗、谷子、黄豆、麦穗、麦子的图片。
2.豆浆机、前一天泡好的黄豆。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认识食物和谷物。
教师:小朋友谁能说说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出示米饭、面条、窝头、豆腐、玉米棒子、谷穗、谷子、黄豆、麦穗、麦子的'图片。
幼儿回答,教师给予正确答案。
教师将黄豆和适量的水放入豆浆机,为幼儿演示制豆浆的过程,等豆浆不烫请幼儿品尝。
2.食物的来源。
教师:谁知道米饭、面条、窝头、豆腐这些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请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
教师:这些食物是由玉米、谷子、黄豆、麦子变成的。你们猜一猜哪种食物是从哪种谷物变来的?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连一连。
教师给予指导、纠正、讲解:米饭--谷子,面条--麦子,窝头--玉米,豆腐--黄豆。
教师:小朋友们再想想你们平时还吃过什么食物?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请幼儿回家收集资料,带回来与同伴分享。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2、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 的意义。
3、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 笔 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师:谁能一下子找到两个数字宝宝。
幼: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4和5,4在紫色的格子里,5在蓝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
师: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几呢?老师告诉你们,每个格子里只藏着一个数字宝宝,10里面有几个数字宝宝?所以灰色的格子里藏的是谁?
二:数字排序
1、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10个数字宝宝,请你给数字宝宝排队,你会怎样排?
幼:我会把2排在1的后面,顺序:0123456789,老师写在黑板的白纸上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谁会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倒数:9876543210
2、师:你们看,张老师又把数字宝宝重新排了下,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的排列方式:02468
师:下面的格子里师数字几呢?
幼:13579
师:你们知道张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吗?老师告诉你幼儿:02468是双数、13579是单数
3、继续在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用数字排列出的不同的图形
师:数字宝宝还可以这要排列呢!
(1)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
小总结:数字不但可以横着、竖着、圆着或三角,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
4、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手机
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师:闹钟上最大的数字是几?闹钟上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12、时间
师:你知道妈妈的手机号码吗?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张老师家里也有数字宝宝呢!请小朋友看看,找找
(1)、药瓶
师:药瓶上面的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幼儿:上面的数字是提示喝几毫升……
师:药不是随便吃的,医生说吃多少,我们就吃多少。
(2)、日历
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
(3)、页码
师:页码有什么用?
幼儿:页码可以帮我们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在哪一页?
师: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我看着页码就能很快的找到我要看的.故事在哪里。
(4)体温计
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
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
师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1、师:你们猜猜如果把这些数字宝宝和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
师:这只小鸡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幼:由数字0、3、2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数字几是小鸡的什么?
师总结: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
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
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
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
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3、6、
(3)、数字组成的猫,
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3、7、2、6……
2、让幼儿观察大人用数字画出的画——交通工具
师:刚才这些画都是小朋友画的,你看大人也用数字宝宝画画呢!
师:大人用数字宝宝画了什么?(飞机、汽车、船)这些都是什么?(交通工具)
师:请你找找公共汽车里有数字几?
3、观察老师的作品——魔术师
师:张老师也用数字宝宝画了一副画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张老师用了9个数字宝宝画了一个魔术师。请你找一找,把9个数字宝宝找出来。
“8”帽檐“0”眼睛“2”眉毛“7”脖子“6”鼻子“3”耳朵“4”“1”“9”
师:哪个数字没用过?
幼儿:数字“5”
五:活动延伸: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性能。
2.了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布衣、雨衣、一块棉布。一块塑料布、塑料桶。
2.用于试水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伞、纸袋等。
3.音乐磁带和cd。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
1.教师:准备好两个塑料桶,将一块塑料布和一块棉布分别固定在桶的上方,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我把水浇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引导幼儿猜想)
2.请两名幼儿分别将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儿验证猜测。
--教师:桶里的水漏下去了,哪个桶里没有水漏下去?为什么?
二、进一步实验。
1.教师将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来,让幼儿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渗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教师:怎样才能把布里的水弄干呢?(拧、挂起来晒。烘干、吹风等)
--教师:怎样把塑料上水弄干?(抹一抹就干了。当场让幼儿试一试)
三、观察、比较雨衣和布衣。
1.观察雨衣讨论。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什么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么感觉?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一件布衣服我们来感觉下,它和雨衣有什么不一样?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门吗?为什么?你喜欢怎样穿它?
四、猜猜那些东西能装水。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龙雨伞、纸袋等,让幼儿猜猜这些东西能不能装水。
2.请幼儿装水试一试。
活动延伸:
听歌曲,《雨,雨,走开吧》,并学唱。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不要直接告诉幼儿布和塑料的区别在哪里,引导幼儿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水,建议教师提醒幼儿戴围群和护袖,避免幼儿因为国语专注而把衣服弄湿。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认识紫色、桔黄色、绿色,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3、幼儿能运用颜色大胆创新作品。
活动准备:
1、足量的红、黄、蓝三色颜料,透明口杯,棉签若干,调色盘。桔子、茄子、白菜图片各8个。
2、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2、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用刚刚带来的颜料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
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红+蓝=紫色3、交代实验要求,请幼儿调色、上色,教师指导。
指导语: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教师逐个变出一篮子没涂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交代实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3、启发幼儿自我创作图画。
指导语: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已经给茄子(桔子、白菜)宝宝们上完颜色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自己调出的颜色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好吗?
活动延伸: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用颜料变了魔术,我请小朋友们回去用其他的颜料变出更多的漂亮颜色,然后把你的魔术分享给老师和朋友们,好吗?
相关推荐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会唱歌的旺仔宝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习将物体按颜色进行匹配。
2、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圆筒发出声音。
3、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旺仔牛奶筒。
2、制作好的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范例一个(在牛奶筒内放入一些物品,使之发出声音)
3、布置旺仔宝宝的家:铺地垫,上面放人手一个旺仔牛奶筒(红、黄、绿三色);大型积木(红、黄、绿)三块放地垫。
4、材料人手一盒:豆类(红豆、黄豆、绿豆)或雪花片积塑(红色、黄色、绿色)分类放于红、黄、绿三块大型积木上;剪好的即时贴圆片(红、黄、绿色)
活动过程:
一、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
1、以旺仔宝宝的口吻激趣。
①师出示范例,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向旺仔宝宝打招呼。
②以旺仔宝宝的口吻说今天我又来跟你们做游戏了,我的本领可大啦!听,我还会唱歌呢:小旺仔,真好玩,摇一摇,唱一唱,摇一下,唱一下,摇二下,唱二下,我的本领大不大?你们喜欢我吗?我知道小朋友都喜欢跟我玩,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好伙伴。(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到圆筒宝宝的家里)
2、感知1和许多、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①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
这儿有许多旺仔宝宝,看,都有些什么颜色呀?幼儿介绍(红、黄、绿)
②感知1和许多。
让每个幼儿拿1个旺仔宝宝,轻轻地和旺仔宝宝说说话。
提问:你拿了几个旺仔宝宝?你拿了1个什么样的旺仔宝宝?
3、制作会唱歌的旺仔宝宝练习颜色匹配。
①设疑:你们的旺仔宝宝会唱歌吗?
为什么我的旺仔宝宝会唱歌,而你们的不会唱歌呢?
怎样让你们的旺仔宝宝也唱起歌来呢?
②提出要求:红宝宝说我要找红朋友,绿宝宝说我要找绿朋友,黄宝宝说我要找黄朋友。
③介绍材料:这些红朋友、黄朋友、绿朋友都在哪儿呀?分别介绍豆类、雪花积塑
④放找朋友音乐,幼儿边边看边找相同颜色的物体匹配、捡放豆豆或花片,要求边放边数。
4、帮旺仔宝宝戴帽子找相同颜色的圆片匹配、粘贴(封口)
①设疑调皮的豆豆逃了出来,怎么办呢?
②用好方法把圆筒封口。
二、尝试用多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
1、幼儿跟教师一起边读儿歌边摇旺仔宝宝。
2、设疑旺仔宝宝除了摇一摇会唱歌,还会怎样唱歌呢?
3、幼儿自由尝试、探索,教师观察。
4、边评价边引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让旺仔宝宝唱歌(拍、搓、转、滚、敲身体各部位等)
三、幼儿带着旺仔宝宝出去玩,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2.学念绕口令,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
3.念准后鼻音,能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保持发音准确。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天上七颗星》;幼儿读物2《天上七颗星》。
2.体现绕口令内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绕口令,萌发学习兴趣。
(1)教师以轻快、有节奏的语调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绕口令与一般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首绕口令有许多发音接近的字,句子中有相同的数字,读起来很顺口等。
2.再次欣赏绕口令,理解绕口令内容。
(1)播放教学cd,幼儿再次欣赏。提问:绕口令里说了些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并按序摆放,引导幼儿理解并学念。
(3)引导幼儿念准后鼻音,体会绕口令的趣味。
3.多形式练习绕口令,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体会绕口令的节奏美。
(1)接句练习:师幼接句;或一名幼儿与其他幼儿接句;或幼儿分组接句。
(2)游戏练习:教师任指图谱,幼儿说出相应句子。
(3)表演练习: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加入对拟声词的模仿,丰富表演内容及朗诵的.趣味性。
(4)幼儿自由练习,逐步完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小百科:星是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间天空中发光的天体;如:北斗星、星球、恒星等。
中班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发展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贴绒教具:五节车厢的火车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图片各一张。
2、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的动物卡每个幼儿一套。
3、幼儿人手一套1-5的数字卡。一个小圆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去旅游”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贴绒火车和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引导幼儿数一数)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要乘火车去旅行,什么动物坐第几节车厢。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坐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老师说动物,幼儿举数卡)
(三)、幼儿操作游戏,了解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玩游戏:
(1)、给小动物排队。教师要求幼儿将桌上的.小动物排成一排,然后分别说说排在第一到第五的小动物分别是谁。每个幼儿排的顺序可以不一样。
(2)、给小动物传球。教师让小朋友将求传给第几个小动物,幼儿就将桌上的小圆片传给第几个小动物。
(3)、要求幼儿将1-5的数字按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摆在桌子上,然后教师说将哪个小动物排在第几,幼儿就迅速将该小动物找出放在第几个数字下面 个小动物。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9-14
【精选】中班教案09-20
中班教案07-20
(精选)中班教案11-19
中班的教案03-30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10-05
中班教案(经典)04-24
[经典]中班教案12-16
(经典)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