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4 06:57:3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1

  一、复习目标

  1. 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使学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口算、估算和计算的方法。

  2. 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熟练掌握商的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 联系生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商的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 导入新课

  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学过的知识变得更有条理、更系统。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

  2. 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二)总结回顾

  1.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本单元知识。

  结合学生对知识的回顾,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

  整理与复习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5)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2. 自主复习计算。

  (1)口算。

  80÷4= 90÷3= 40÷2= 120÷3= 260÷2=

  4500÷9= 20xx÷4= 6000÷3= 84÷4= 63÷3=

  (2)教科书练习七第2题

  让学生独立估算。同学间交流反馈,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3)独立完成。(练习七34页第1题)

  讨论:怎样判断商的位数,如何估算, 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4)男、女生小竞赛。(教科书练习七34页第3题)

  男生完成左列,女生完成右列。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时纠错。

  (三)解决问题

  1.教科书练习七35页第5题。

  (1)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求什么问题?

  (2)独立解答,全班交流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纠正错误

  2. 教科书35页第6题

  (1)分析题目,提取信息

  (2)口头估算,分析方法

  (3)列式解答

  讨论:处理实际问题时,什么时候该用估算,怎么估,什么时候要算准确值?

  31×3=93(粒) 125÷3=41(天)……2(粒)

  93<125 41>31

  答:这瓶药够吃1个月。 答:这瓶药够吃1个月。

  3. 练习七35页第7题。

  (1)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2)学生独立精确计算。

  128÷4=32(千克)

  144÷6=24(千克)

  175÷5=37(千克)

  37>32>24

  答:杏平均每箱最轻。

  (四)总结回顾

  同学们,学习了除法这个单元,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教学反思: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整理与复习是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后的一节复习课。本单元的.知识点有口算、估算、笔算三大部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三个数学问题简单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从而得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笔算除法三种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然后重点复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笔算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验算。最后我安排了4个层次的练习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在复习时有效的抓住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得比较扎实。但同时我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不够,兴趣不浓。如何在复习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方法,会用乘法、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熟练正确地口算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学生阅读教材41页至59页,回顾本单元学的内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汇报:本单元学的内容。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并归纳,板书如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

  笔算: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解决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第1题。

  (1)以竞赛的'方式进行,学生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2)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并选几题说说口算方法,最后师小结。

  三、指导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第2题解决问题。

  读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知道哪些条件呢?先讨论再回答。

  如何列式?计算结果呢?

  独立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交流。

  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交流时说出自己的笔算过程。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练习十三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三第4、5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

  (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4.练习十三第6题。

  (1)指导学生收集题目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

  (2)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在多种形式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四、归纳总结

  说一说学完这单元你有哪些收获?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3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整理复习课(教材第58及第5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估算和笔算,

  教学难点: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交际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口算乘法。

  计算。

  20×60 90×30 80×80 15×20

  700×30 80×40 50×70 400×20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班一起订正,并让学生选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教师总结。为了简便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互动生成。

  让学生看教材第教材练习题练习1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懂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题意、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三、学以致用。

  1、直接写出得数。

  40×72= 600×300= 30×23= 13×20=

  53×30= 20×700= 100×70= 22×40=

  23×20= 80×90= 50×20= 60×70=

  2、笔算。

  58×29 67×13 47×54 31×14

  24×13 33×11 65×28 52×36

  四、拓展提升。

  (1)学校要为校队队员买36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售价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个同学在运动场接力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4)一个果园,收了500千克桃,运出13筐,平均每筐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成立。

  3×□=1□ 6×□=3□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第59页练习十三。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记成功之举。

  2、记败笔之处。

  3、记教学机智。

  4、记学生见解。

  5、记再教设计。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与复习”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主题图,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2、独立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先进行估算

  (2)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3)集体点评

  2、复习验算

  (1)验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并验算

  (3)集体讨论

  3、复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八第2题主题图

  ①说说图意

  ②小组内讨论

  ③独立解决问题

  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2)和复习第2题

  ①联系实际再提问

  ②集体讨论

【《整理和复习》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05-3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03-02

《分类与整理》教案07-12

戒烟促销标语整理03-05

中班社会我会整理教案03-27

整理档案工作总结09-08

整理书包教学反思06-12

大班教案《整理书包》反思01-0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1和许多》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