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0 08:14:2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热门】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热门】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总数将相应的两个数群圈画在一起,并用加法算式记录,学习9以内的加法运算。

  2、尝试根据总数和一个与之连线的数群,圈画出另一个数群,并列出减法算式,学习9以内的减法运算。

  3、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二),水彩笔。

  2、幼儿用书第11、13、15页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数群数量。

  教师出示数群卡一,引导幼儿观察数群卡中每部分的物体及数目。

  二、圈画数群,学习加法运算

  1、请幼儿为数群卡中得某一群花找朋友,两群花合在一起要是9朵花,并将它们圈画在一起。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习用算式记录圈画两群花合在一起的数目。

  三、看数选数群,学习减法运算。

  1、教师出示数群卡二

  2、请幼儿根据数字9和已圈画出的某一群花的数目,再圈画出另一群花并与之连线。

  3、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圈画的.结果。

  4、请幼儿用算式表示全圈画的结果。

  四、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装糖果

  2、看图列式

  3、拼九方格图

  4、依样接画

  五、活动评价

  1、幼儿相互交流"装糖果"的记录结果

  2、引导幼儿学习同伴的不同记录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功能。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

  活动准备

  心脏图片心脏模型

  活动过程

  1‘听一听,让幼儿的耳朵贴在旁边幼儿的胸口上,互相倾听心跳的声音。

  2出示挂图和模型,看一看,心脏在人身体的什么位置,说一说心脏的形状,并帮助幼儿指出心脏的位置。

  3让幼儿了解心脏有什么功能。心脏日夜不停的跳动,将血液送到全身的各个地方,使身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保证身体健康。

  4发现运动后的心脏:带领幼儿到户外跑两分钟回到教室,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脏的.跳动,

  5,分组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并请各组代表发言。

  6结束活动:引导幼儿说出: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不能长时间作剧烈运动,否则会使心脏疲劳,发烧和害怕时,心脏会加快,发烧时要及时治疗,平时多呼吸新鲜空气,睡觉时不能趴着睡,以免压迫心脏。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

  活动延伸:

  提供听诊器,让幼儿相互听听心跳的声音。选择易懂的碟片

  让幼儿观看。

  教学反思:

  优点:

  1、活动思路较详细,清晰。

  2、在本节课中,大部分幼儿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幼儿的兴趣很浓,整个活动进行较流畅。

  3、给幼儿提供了分组讨论,思考的空间,让幼儿学会通过思考,从中找到答案

  4、从中培养幼儿正确的睡眠姿势,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缺点:

  在活动准备上,能更加多样化,能运用多媒体更加形象的吸引幼儿。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选用园形体的废旧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动物头饰,体现材料使用的多元化,并渗透循环再造的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用园的形体构成各款可爱的动物头饰,提高对造型美的感觉力、想象力和动物操作能力,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自信。

  3.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选用园的形体材料构成动物头饰。

  教学难点:

  掌握毛线类材料的粘贴固定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收集园形的废旧材料。(纸杯、碟、碗,厕纸筒,甜筒纸卷,塑料园钮扣,毛绒球,各种不同质料、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园形物品)。

  2.制作头饰用的长条纸和松紧带,剪刀,各种粘合材料(浆糊、乳胶、透明胶纸),颜色笔,抹布等。

  3.投影机和有关资料。

  4.设置环境:摆设画有小动物形象的拱门,地面放置8~10个藤圈,3~4块荷叶形板,吊挂2~3个皮球,布置成小动物幼儿园。

  三、活动过程

  1.游戏进入活动场地教师扮八哥老师,幼儿扮小动物,听乐曲做律动进入拱门后,引导幼儿观察环境,鼓励幼儿使用场地上材料,进行简单游戏,从中感知园形、环状、球等物体的共同特点。

  2.进园的联想。

  引导幼儿讲出活动中所接触到的园纸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征,归纳为都是园的形体。知道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并指出自己扮演的动物中哪部分是园的。

  3.引出课题。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可爱动物头饰参加动物联欢会。

  4.组织幼儿设计方案观察桌上园的形体材料特点,让个别幼儿讲出自己的制作方案,互相启发。

  5.观看投影。

  从投影中找出由园构成的动物形象,丰富信息。

  6.解决教学难点。

  帮助幼儿归纳说出许多小动物脸上有胡须,选细线粘贴固定,再示范使用透明胶纸粘贴等方法。

  7.幼儿制作头饰。

  观察幼儿选材、结构、装饰情况,重点指导粘贴动物胡子的程序;帮助幼儿给头饰钉上松紧带。提议完成制作的幼儿,戴上头饰,按音乐做律动。

  四、活动评价

  1.组织幼儿互相观赏彼此的头饰,请2~3名幼儿说说谁的头饰最可爱,为什么?

  2.指导幼儿欣尝1~2件作品,分析如何选用园的形体构成有趣而可爱的动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调和,怎样把毛线类材料粘得更稳,从而感觉园形体的造型美。

  3.帮助幼儿认识动脑动手,能变废为宝,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4.戴上头饰一起去参加联欢会,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个幼儿美术活动中,通过欣赏一些在纸张或器皿上运用所提供的花纹、图片进行装饰,幼儿初步认识了线描画。在线描装饰画《神气的动物》中,幼儿根据均衡、协调美的规律,运用各种色彩和线条,构成千变万化的神气的动物图案。孩子的线描画很细致,会运用多种线条来装饰动物,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和欣赏力,又有助于发挥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幼儿的好奇、想象中,萌动着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要抓住每一次机会,把它转化成强大的动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及操作活动中感知探索分合现象,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能用图画、符号、数字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情况。

  3、大胆尝试、探索,帮助幼儿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迁移相关经验。幼儿可以灵活地运用互换互补的规律较容易地掌握10以内数中较大数的组成,促进幼儿逻辑思维的发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设计思路

  数的组成是幼儿掌握10以内数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内容,它涉及到整体与部分、分与合、两数之间互补、互换等数学内部的本质规律,这些规律需通过幼儿的反复感知、思考来获得。目前幼儿园从2、3开始学习数的组成,因为2、3的分合法比较简单,幼儿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就可以熟练掌握。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学习5的组成上,因为5的分合中既有等量关系又可进行互补和互换规律的探索,有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的实质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法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且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重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特利用接近幼儿生活游戏的画面来帮助幼儿轻松学习。

  教学重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此将活动重难点定为:

  活动重点:

  学习10以内的分解和组成,明确并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在学习分解组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能自己发现出分合式中部分数互换互补的关系以及分合式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流程

  2的组成——感知分合现象3的组成——发现并理解组成中的交换规律5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6的组成——体验组成中的互换互补规律7、8的组成——探索发现组成中组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9、10的组成——运用组成中的规律

  教学反思

  因为有了以前 的基础,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基本到达目标,幼儿积极的和老师互动,认真的完成每一项活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选)07-31

大班教案(经典)11-04

(精选)大班教案03-02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选]12-02

大班教案【经典】11-26

【经典】大班教案08-30

[精选]大班教案08-25

大班教案(经典)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