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教案

时间:2024-04-08 10:17:1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便计算》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便计算》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简便计算》教案

《简便计算》教案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43页例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计算简便。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2、简算。

  155+264+3625×5×4(20+18)×1583×115+115×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简算。

  20xx-368-1321814-378-422

  小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2)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怎样列式?

  (3)学生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种列式的理由)

  第一种:1250÷25÷5

  提问:1250÷25表示什么?(每个小组购买树苗花了多少钱)50÷5又表示什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第二种:1250÷(25×5)

  提问:25×5表示什么?(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1250÷125又表示会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4)谈话:这两种列式都表示每棵树苗多少钱,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1250÷25÷5=1250÷(25×5)

  (5)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怎样算?学生分组讨论。

  (一种:同级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另一种: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和。)

  (6)谈话:上面的连除算式怎样用字母表示?a÷b÷c=a÷(b×c)

  (7)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2、练习

  (1)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指名说说这题是根据什么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然后列式计算。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补充习题。

《简便计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根据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

  1.练习十八第8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提问102×8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八第9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口答练习情况。结合

  提问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

  3.练习十八第10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

  (3)比较第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口算:25×9=4×99=5×98=

  4.练习十八第11题。

  出示书上的两道题,让学生判断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改正?

  5.练习十八第1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

  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八第13题。

  (1)投影出示。

  (2)学生先进行计算。

  (3)组织交流。

  (4)你能用简便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吗?

  25×(40-4)5×(30-4)

  1.练习十八第15题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思考题。

  读题。把横式列成竖式让学生观察。

  学生试填,组织交流。

  练习十八第14题。

  课后感受

  当把乘法的几个运算定律混合在一起时,有一部分的同学容易把结合律和分配律混淆。

《简便计算》教案3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57页,例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2.通过练习,掌握运用其规律计算除数是5,25和125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尝试练习

  1.分别让全班同学计算(1)135÷5(2)135×2÷(5×2)

  (3)135×2÷10

  (教师设问: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1)中被除数135变为(2)中被除数135×2

  (1)中除数5,变为(2)中除数5×2是应用了哪条性质?

  3.设问:如果上题(2)中的135×2÷(5×2)的小括号不加,你认为计算结果会不会有变化?

  4.设问:(1)和(2)比较,你认为哪种方法直接写出得数快些,(二)独立自学

  1.学习准备题中的2、3两题。

  (1)看清楚准备题的.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准备题的2、3两题。

  (3)自言自语式他说一说算理。

  (4)同桌互相说一说解题的算理。

  (5)教师指名让学生向全班说一说算理。

  2.闭目思考,准备题的实际意义在哪儿?

  (1)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小组里讨论。

  (2)让三位小组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准备题的作用。

  (4)最后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领悟到,做这些准备题的实际作用是让我们今后做除法时,使除法简便。

  (三)自述例7

  1.先请全班同学看课本57页中例7的第一题:135÷5

  (1)135÷5

  =135×2÷10这一步怎么理解?请一位同学解释。

  (2)辅导:把135看做一个数,则135÷5可以叙述成一个数除以5,等于这个数......

  (3)领悟:......为乘以2除以10。

  2.以上类推,请每一位同学解:625÷25

  (1)布置每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总结。

  (2)亮相并归纳。

  (3)教师作出评价、总结。

  3.全班同学做“试一试”。

  (1)一名学生到黑板板演。

  (2)全班同学校对、评价。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从例7到“试一试”这3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对,都是凑10,l00,1000,以此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中下生辅导。

  (2)集体校对,指出错处,及时予以订正。

  2、“练一练”第2题。

  先行分析,再由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帮助中下学生。

  (五)作业:《作业本》第47页(四十七)。

《简便计算》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9、“试一试”、例10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和小数加法、减法、乘法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把整数除法的简便算法应用到小数除法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1)出示练习十三第l题,指名学生口算。

  (2)很快说出下列各题的结果。

  0.25×42.5×40.125×812.5×0.8

  1÷410÷41÷810÷0.8

  1÷0.2510÷2.51÷0.12510÷12.5

  2.笔算。

  做教材第52页的复习题。

  要求先说运算顺序,再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小结: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在小数除法和乘法,或者小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里,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这节课,我们先按这样的`顺序学习小数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板书:两步计算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9。

  (1)出示例9。

  提问:第(1)题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2)题有哪些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

  2.完成“试一试”。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1)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第(2)题按怎样的顺序算的?为什么?

  3.小结:在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里,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没有括号时,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就从左往右算;如果有两级运算,就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4.组织练习。

  出示“练一练”第l题,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算。

  5.引入简便计算。

  出示;450÷18900÷25÷4

  提问:这两题能用简便算法吗?根据什么规律可以用简便算法?(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第一小题怎样想的?第二小题又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整数除法里,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按照这个规律,有时候可以根据数的特点,用简便算法来计算。整数除法里的一些简便算法,在小数除法里也适用。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的简便算法。(板书:简便算法)

  6.教学例10。

  出示例10。

  提问:根据这里的数据,怎样算比较简便?

  让学生算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追问: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指出:因为把除数转化成两个数的积,可以写成连除用口算,所以先想1.8是哪两个数的积,再想用连除是不是可以简便。如果能简便,就用连除使计算简便。

  7.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题。

  提问:这里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使计算简便?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这样算为什么会简便?

  指出:因为连除里两个除数相乘的积是1,所以用被除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可以用口算,计算比较简便。

  8.组织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9.做练习十三第4题。

  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计算的结果,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小数两步计算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算?小数除法简便算法是根据什么规律来算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三第2~4题。

《简便计算》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除数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题,提高计算的速度。

  2.练习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迅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请学生叙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1)陈述过程准备(自言自语式)。

  (2)小组互说(四人小组)。

  (3)指名代表性地叙述。

  (4)教师复述。

  2.填空练习

  (1)请全班同学做第58页中练习十四的第1题。

  (2)设问:你认为教材中首先编排这6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3)对!(为我们今天的练习作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2题。

  (1)指名口答:说一说简便计算的第一步,应当明确乘数、除数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来计算。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集体校对,检查中下学生的正确率。

  2.练习十四第3题。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解各题的'简便方法。

  (2)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中下学生。

  (3)集体校对作业,指出注意点。

  3.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

  把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1)指名说出各题的错误之处。

  (2)教师指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集体校对。

  (5)教师。

  (三)综合练习

  1.学生独立做,练习十四中的第6题和第7题。

  2.用投影来校对。

  3.师生共同。

  4.教师设问:这样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请每位同学能引起关注。

  5.鼓励少数智力较好的学生能编一道应用题。

  (四)开放练习

  1.投影出示第5题。

  2.布置课内作业。(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3.四人小组讨论。

  4.集体,选取好的方法。

  (五)思考题教学

  提示:把8888写成88×101的形式

  (六)作业:《作业本》第48页(四十八)

  2.应用题

  (1)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简便计算》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掌握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掌握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技能目标:

  会正确判定余数,并能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验算。能够进行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对4000÷125的简便算法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P123页,比一比谁快。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可以消掉相同个数的0?(因为商不变性质)

  二.专项练习

  1.运用商不变性质,简便计算。

  6700÷50051300÷320

  投影学生的作业,校对。

  纠正:消掉0的个数。余数的.判定。书写格式。

  2.针对51300÷320小组讨论:你们组可以想出几种验算方法?

  小组讨论。

  汇报:(1)13×5+2=67看竖式

  (2)13×500+200=6700看横式

  3.P124页第3题。

  独立计算。校对。

  根据简便方法的依据的知识进行分类。

  校对。

  查漏补缺,补充练习。

  (1)204×25(2)199×50+50(3)125×56

  101×8449×12+1232×25

  4.P124。第7题。

  想一想:下面的算式应用什么规律计算?

  试一试:600÷252000÷125

  三.提高练

  应用题:

  1.一个发电厂有煤2560吨,平均每个月用320吨,最多可用多少个月还剩余多少吨?

  2.P124第5,6题。

  四.课堂总结。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

  五.课堂作业。

《简便计算》教案7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9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通过简便算法的教学,初步培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3、体验算法的优化过程,体验数学之间的逻辑之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2.教学难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

  教学用具: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的李叔叔吗?这个问题又是李叔叔带给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李叔叔爱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生:尝试提问。

  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出示例1。

  (设计意图:再现李叔叔的故事情境,爱看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较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本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师:想一想,怎样计算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如果让你计算你会怎样计算?

  2、小组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是怎么想的?

  A、234—66—34

  =168—34

  =134(页)

  B、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C、234—66—34

  =234—34—66

  =—66

  =134(页)

  师:以上不同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呢?

  (设计意图:教材以三位同学正在板演的插图,展示了上述三种算法,同时以小精灵提问的方式给出两个问题:他们都是怎样计算的?你喜欢哪种方法?显然,前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思考、理解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和其中的算理;后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思考它们的适用范围。)

  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汇报: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这三种列式都能求出什么?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好,拿出练习本,请你从这三个算式中选择一个喜欢的进行计算。

  3、交流优化算法。

  师:都算完了吗?你用那种方法进行计算的?

  教师:通过解决问题可以看出,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掉;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前面的。我们可以根据算式中数据的特点选择连减的算法,来进行简便的计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基础练习

  1、课本39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39页“做一做”第2题

  3、。课本41页第1题。

  4.课本41页第2题。

  (设计意图:以上几道题都是典型的连减运算题目。能够充分的熟练这节课学生学到的知识,同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提高练习

  5.课本41页第3题。

  6.课本41页第4、5题。

  7.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请在()里打“√”,错误的请改正。

  898-78-20()697+198()

  =898-(78-20)=697+-2

  =898-58=897-2

  =840=877

  拓展练习

  8.刘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本作业的数字被墨水弄脏了,题目变成了3827-564-○=2436。你能帮助刘老师算一算这个数到底是多少吗?

  教师:同学们在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连减计算的不同方法,并且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巧妙的解决实际问题,希望你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发现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可以考查不同基础情况的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四、回顾,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的怎样?请你谈一下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234-66-34234-(66+34)234-34-66

  根据学生回答对上边算式进行板书

  教学反思

  收获:

  解决“还剩多少页没有看?”这个问题时,让同学们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解法,老师尊重学生的三种意见,让学生自己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领悟各种简便计算方法,在交流探索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足:

  学习简便计算的方法中,有的同学容易把减去两个数的和写成减一个数加一个数的形式

  改进:

  加强学生的做题能力,用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让他们与连除比较记忆

《简便计算》教案8

  设计说明

  连减的简便计算是简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也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1.以情境为依托导入新课。

  在生活情境中研究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因此,本节课以前面“李叔叔骑车旅行”中遇到的问题为引子,引出李叔叔读书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新课。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各种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解决“还剩多少页没看”这一问题时,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最后得出三种方法,让学生介绍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领悟各种计算方法的简便之处及适用范围,在交流探索中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3.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很多练习题,而且题型多样。这些练习题都是学生经常会混淆的计算题,也是很容易出错的题。把这些比较常见的错误类型题放在练习题中,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计算让学生切实感受简便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醒学生要先审题,再根据数的特点选择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游戏激趣

  1.师生共同计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45-168-32 576-52-276

  763-528-72 944-268-344

  质疑:老师为什么算得又对又快?猜一猜,老师是怎样计算的?

  2.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做计算题时,总是希望做得又对又快,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仔细外,有时还需要用一些方法来帮助计算,这样才能做得又对又快。你们想学这些方法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比赛做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探究连减的简便算法的热情。

  ⊙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他在旅行之前阅读了《自助安全旅行手册》这本书。(课件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1)从情境图中,你们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2)如果知道这本书一共234页,那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课件出示例4: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教学例4。

  (1)你能帮李叔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学生交流列式,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

  预设

  算法一 从总页数中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最后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168-34

  =134(页)

  算法二 先求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从总页数里面减去看了的页数。

  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页)

  算法三 从总页数中先减去今天看的34页,再减去昨天看的66页,最后求出还剩多少页没看。

  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页)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这三种算法。

  3.优化算法。

  以上三种算法都是正确的,都计算出了还剩134页没看。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各自的意见)

《简便计算》教案9

  教学内容:

  教科书104页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八第1~3题、第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会运用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6+125+75 48+85+52+15 460—176—12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板演

  师: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师: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具体是怎样的?A+B=B+A(A+B)+C=A+(B+C)A—B—C=A—(B+C)

  2、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算法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课件显示某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

  提问: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生有可能提供:

  我知道有三个班参加比赛。

  我知道每个班有四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我知道求的是每个班的总成绩。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那么,你最想知道哪个班的成绩呀?(四年二班)那你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师:谁想到黑板上来做?(师巡视,做完后把你这样做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2、汇报结果: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我是把几个数加数来,再一步一步算出来的。师:同意吗?即:①+++=++=+=34(秒)

  生:我是把几个数加起来,然后交换位置,再结合起来,这样算起来简便。即:②+++=(+)+(+)=17+17=34(秒)

  师:同意吗?这们同学真了不起同学会用简便方法呢!

  3、观察两种做法,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互相交流)

  4、汇报结果:

  A、不同点:

  生:第一种是挨着算的,师:怎么叫挨着算呢?前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第3个数再加第4个数。那么,具体一点说,按怎样的顺序来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算的,第2种是运用是简便方法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

  师:为什么把这两个数结合在一起?这两个数加起来能凑成一个整数,算起来简便。

  B、相同点:

  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还有谁还想说说?生:这两种做法计算起来不一样,但结果一样。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不错,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第2种)师:为什么?

  生:第二种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

  师“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可以应用吗?(可以)这么说,小数的运算中,我们也可以用整数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运算。是吗?(是)

  噢,原来整数的运算定律起码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再次交待课题)同时指导看书。

  四、引入及时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努力,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班的成绩,那你还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的成绩呢?现在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下其他两个班的成绩。

  2、汇报结果:

  生:我算的是四年级三班的成绩(投影展示)

  师:同意吗?(同意)跟他方法一样的请举手,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没有)生:我算的是?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个班的成绩,你认为哪个班可以得冠军?

  五、课堂反馈练习

  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真高哇!老师在这里还准备了几个题目,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课件出示)

  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1)++=+□+(2)(+)+=□+(□+□)

  2、进入快车道(口算卡片形式出示)0、384++ ++ +++ +++

  3、练一练

  ++ +++ + +(+)+

  六、全课总结

《简便计算》教案10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简便计算带来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归纳整理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 + c = a+(b + c )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b+a × c

  减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

  除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

  一、应用知识,教学记忆方法。

  1、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75+29 + 25+171 连续加,结对子

  25 ×13 ×4 × 2 连续乘,找朋友

  2、减法性质的应用。

  221-35 - 65

  221-35 - 21

  221-(21+24)

  连续减,减去和 减去和,可连减

  3、除法性质的应用。

  4700 ÷ 25 ÷ 4

  4700 ÷ 25 ÷ 47

  4700 ÷(47×5)

  连续除,除以积 除以积,可连除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8×(125 + 7)

  88×96 + 88 × 4

  88×102 - 88 × 2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 公因数,提出来

  5、特殊数的拆分。

  75×102

  75×98

  125×32×25

  特殊数,巧拆分

  6、总结简便计算的.记忆方法(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公因数,提出来。特殊数,巧拆分。合法理,任我行

  三、巩固复习。

  1、请你做法官:

  35×16 = 35 ×2 ×8

  326-72 +28 = 326-(72 +28)

  88 ×99 +88 = 88 ×100

  73 × 37-73 × 37 = 0

  73 +37-73 +37 = 0

  83 ×99 = 83 ×(99 +1)

  2、解决问题:

  学校准备为田径运动会购买一些奖品。

  玩具三轮车25辆,每辆24元,摩托车25辆,每辆26元,小汽车25辆,每辆80元。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是运动会跳绳比赛的场地,每块小方形的长都是15米,宽都是8米。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我学得开心吗?

《简便计算》教案11

  一、目的要求、意图、教法。

  1、设计意图。贯彻新“课标”的过程目标。即重视“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简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双基”的同时学习探索数学问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探索运算定律性质等建立一种探究的模式

  2、教学方法。以题导向,在练中学习和探索。组织学生通过“计算”、“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寻找规律。

  3、双基要求。使学生理解“乘法的一些简计算便”的规律。能正确进行乘法的一些简便计算,并能识别乘法题是否可用简便算。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5、、主板书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

  1、计算(板书中一题)。

  ⑴让学生计算完后,说出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师用等号连结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

  ⑵师:想想1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再看看2题中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何关系?——生完成2题。

  ⑶师:再想想看看上题相等算式的特点,自编几组合符上面规律的算式。——生完成3题。学生做后让其口述,师板书几组。

  ⑷师:从上面的`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独立思考,想自己要说的话。——让学生试说(可能不成功)——学生分小组讨论。(可能还不成功)。

  师:“我们可先看左边算式,是什么形式?(一个数乘两个数)再看右边是什么形式?(第一个数乘这两个数的积)。怎样连起来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呢?——学生再说“规律”。

  师:我们往往记不住“规律”,为了方便记忆,能否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规律——师用符号板书。

  2、验证。

  ⑴师:刚才我们探索的规律是从一些特别的算式来观察的,它是否与生活实际一致。我们可验证一下。

  ⑵学生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中第二题。(此题也可由学生自编)。

  ⑶让学生口述解答过程,教师板书,再让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和得数,说明刚才的规律完全合符生活实际。

  3、应用。

  ⑴学生试做板书中三题。

  ⑵学生试说理由,同时体会“简算”的乐趣。

  4、小结学习方法。

  ⑴师: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习的?——学生发言,教师手指板书过程指导学生小结,随着学生发言教师逐步并板书“计算 、 观察思考、 找规律、 验证、 应用”。

  ⑵师:这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放方法,望大家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数学规律。

  5、练习,

  ⑴先观察再计算。

  750×4×95 899×125×8 25×(4×3×798)

  ⑵对比(略)

  6、作业(略)

《简便计算》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教科书第85-86页例题,第86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的除法的简便算法加深加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教学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对余数的理解。

  设计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索意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标题目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20÷30=

  180÷50=

  60÷5=

  让说出是怎样想的?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学生口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教学新课

  1、探究如何使除法计算简便

  2、探究用商不变规律计算后余数的变化

  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师:怎样列出算式?

  师: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商不变?

  教师小结学生的观点: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想使计算简便可以把它们同时除以一个数再计算。

  出示竖式后提问:你打算把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笔算简便?

  师:你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了这个数,新的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什么?商变不变?(指别的同学)你是除以几的?(问3~4个同学,尽量问出有除以10的同学)

  请同学们用新的被除数除以除数,看看商是多少?

  (指名板演)

  师:这几个同学算出的商都是18,你们算出的商也是18吗?为什么大家的商都是一样的?

  师:现在咱们来比一比,这些方法中哪种看起来简便一些?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教师在原先的竖式中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

  师:这样就是把900除以50转化成了90除以5,好算吗?谁来说计算过程,我把它写下来。

  师: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师:再用这种方法算一遍,并在第85页的横线上填一上得数。

  谈话:现在如果篮球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师:(指学生板演的算式)你们能看出他是怎么使计算简便的吗?

  师(指着式中余下的“2”):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师:余数是20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验算一下。这道题你会验算吗?如果你认为余数是2也可以验算一下。

  师:通过验算.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余数应该是20。

  学生读题

  学生列出算式

  学生讨论、交流

  生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方法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思考、讨沦,交流想法。

  学生试着进行验算。指名板演验算过程。

  学生讨论得出: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的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学生独立写算式、计算、比较。

  讨论后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后,实际上是用90个十除以4个十,余下的“2”表示2个

  十,是20。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几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提问:怎样算能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说算法,集体交流反馈。

  提问:像480÷20这样的题目过去你们也会口算,谁能说一说,现在的口算与过去的口算相比,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进步?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观察算式,找出题目中的错误之处。

  在小组里讨论错在哪里。

  提问:谁能说说这两题计算得对吗?不对,错在哪里?

  学生交流,分析错题原因,各自在书上改正,在小组里互相检查改得对不对。

  提问:这两道题给你的体会是什么?

  学生直接写在书上。

  独立思考

  学生辨析、改正

  四、全课总结

  师: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六、教后反思

《简便计算》教案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上。少加了要补加,少减了要补减。变成同学自己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课堂作业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

  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1.练习十四第8题

  思考:每组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

  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会上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

  (3)在加、减法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后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3.练习十四第10题。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思考: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思考: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练习十四第10题

  课后感受

  通过练习,学生对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更加熟练了,而且能比较出简便在什么地方,怎样计算最简便。

《简便计算》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流程:

  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

  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馈

  12598

  72+93+28

  21254

  (3/8+4/12)24

  546+541/5

  3/8+5.36+4.6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

  (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

  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

  762.50.4

  4.425

  2/53.6-2/52.1

  2564125

  3/5+2/53/5+2/5

  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7+2/7

  (0.7+0.7+0.7+0.7)25

  5.80.125+11.6

  (11+14)7.60.4

  (2)选一选

  1/381/38的正确答案选( )

  (3/7+7/11) 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

  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

  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

《简便计算》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素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2.能够运用简便算法达到简便计算;

  3.渗透探究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得数中的0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进行迁移

  出示准备题

  380×402600×70

  师:怎样计算?

  生:(1)380(2)2600

  ×40×70

  15200182000

  师提出疑问:(2)题中的相同数位不需要对齐吗?

  小结方法:把因素末尾有几个0放在一边,就在乘得的得数末尾添上几个0。

  (二)提供材料,组织探究

  1.出示例63800×420

  2.自主探究

  想一想:用竖式计算,怎样达到简便计算?

  算一算:在计算过程中你出现了什么疑问?

  3.个人汇报,引发问题

  (1)计算过程中的0怎么处理?

  (2)结果中的怎么处理?

  (3)第二步得数的末位和哪一位对齐?

  4.独立思考

  5.小组探究

  提出探究任务:

  〈1〉首先,四人组成小小组,选出组长;

  〈2〉小组长安排组内成员交流想法;

  〈3〉组长安排小小组成员针对这此想法,展开讨论,得出方法;

  〈4〉组长派出一名代表汇报方法,汇报得最好的小组组长和组内最佳成员奖星星一颗。

  6.小小组探究。

  (三)汇报(及评比),得出方法。

  (四)练习与应用

  1.580×160于3100×270

  做于练习本上,组长组织内校对,对于错误的成员给予帮助。

  2.判断题,把不对的地方订证过来:

  3040360

  ×150×210

  152036

  30472

  45600756

  (五)课堂作业

  教学反思:

  1难点应该为得数中0的.处理。包括如37000*120的0的对齐,末尾中的0的个数,2.用词不标准。如正确应该是: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得数中就添上几个0

  3.第一部分的板书应该由学生去板书,就会出现两种情况,然后进行两种方法的对比。还有一种情况末出现如:150*40这样的0前面数的积本身就有0那么0的处理。

【《简便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案03-10

计算机教案11-16

中班计算活动教案03-22

计算机教案11-12

(精华)计算机教案15篇11-28

关于计算机教案6篇04-24

计算机教案集锦7篇04-07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案04-04

关于计算机教案汇编六篇04-11

关于计算机教案合集7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