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我的小手(小班)
活动目标: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乐意用语言表达。
活动准备:手图片一张;字卡片(手背、手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橘子
活动环节:
一、引出主题
1、师: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啦!
2、(放音乐)做游戏。教师边讲边做动作
3、师:刚才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
二、游戏:认识小手
1、师:看看我们手上都什么?
2、师:有几个手指啊,来数一数?
3、师:你认识他们吗?
指导:
(1)我们一起来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 看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啊?你们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给我看看,风琴在哪里、电灯在哪里。
(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高啊?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间的。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4、出示手图片,图字相结合
小结:边说边出示字
三、游戏“变魔术”
1、师:我们的小手会变魔术: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鸡叽叽叽。
2、幼儿变魔术
3、教师用儿歌总结出来。
四、能干的小手
1、师:我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吗?
2、师: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剥橘子给宝宝们吃的,今天就请宝宝门来剥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3、师: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橘子,圆又圆,剥开橘皮露橘瓤,爸爸妈妈吃了甜到心里面。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小班孩子易挑食,很多孩子不吃这不吃那的,连好吃的水果也会挑三拣四。听着家长们无奈的诉苦,我发现幼儿园加餐的水果也会被一部分孩子拒绝。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如何让孩子们爱吃营养丰富的水果呢?一头可爱的憨态可鞠的水果牛无疑会有更大的说服力的,它嗡声说: “请喝杯草莓牛奶吧!”一定会被孩子们笑着一饮而尽的。我们在了解多种水果的`颜色、形状的经验基础上,翻开了这本有趣的图书。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图书,知道水果、牛奶营养好,爱吃水果和牛奶。
2.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图书内容的理解,激发阅读兴趣。
3.感知画者与众不同的画风。
活动重点:
通过看图书明白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多吃水果可以不生病。继续丰富关于木瓜、杨桃两种水果的经验。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图画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图画书P20~21画面(用投影仪),让幼儿观察满肚子都是水果的牛,引起阅读兴趣。设计提问如下:
1.这是什么动物?
2.它的肚子里都是什么?
3.你看看有哪些水果?
4.这只牛会有什么故事呢?
二、幼儿自由阅读。
1.通过翻阅画面,来预测、感知故事的内容。
2.给一些时间讨论,说自己的一些发现。
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发现:“主人的手臂真长啊,可以伸到大树上......?”“老牛真爱吃!”……
3.欣赏作者汤姆牛的独特画风。
孩子们看到老牛肚皮就会笑,因为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吃得是什么水果,吃了几个……
三、师幼共同阅读,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使用投影仪,孩子翻阅图书,按顺序阅读。
要求阅读时语言神情生动、活泼,力符可爱的画风。现设计提问如下:
(1)“果树林里住着谁?”
教师带着孩子们模仿主人牵老牛上山发出的“踢踏”声及牛的叫声“”……
(2)“老牛吃的是什么水果?”P4~5.
教师带孩子们模仿主人伸长手臂摘西瓜的动作及老牛吃西瓜发出的“咔嚓”声。
(3)“这是什么水果?”P6~7,幼儿看图讨论。
由于我们这个地方没有木瓜这种水果,孩子们只是品尝过,但都不知道它是长在树上的,看到图画后竟都不认识了,纷纷讨论起来:“是苹果吗?”、“是橘子吧!”、“是个梨子!”……最后,他们说:“问问老牛吧!”
于是教师模仿老牛嗡嗡粗声故意含糊不清说:“木瓜”,请幼儿猜测是什么水果?
猜出后,给幼儿丰富关于木瓜的一些知识。如:它是一种南方水果,椭圆形,象梨子,没熟的时候青绿色,熟透了黄色,有的象土头色,所以叫木瓜。
然后大家模仿主人上树摘木瓜,老牛夸张的吃的动作。
(图画中,主人是垂直于树干走上树摘木瓜的,这种违背常规的行为让我们看了就会莞尔一笑,可孩子们却没有发现,可能他们还没有相关经验,也许这就是作者汤姆牛独到的童真表现吧。)
(4)P8~9,见到满树星星,和孩子们高兴唱起《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突然问:“老牛肚子里怎么会有星星呢?”
幼:老牛高兴地唱歌,嘴巴张得很大很大,星星不小心钻到肚子里去了。
幼:星星喜欢老牛,也喜欢木瓜,想去肚子里看看.....
师:“我们问问老牛吧?”然后模仿老牛含糊的声音说“杨桃”,孩子们联系经验猜猜老牛吃的是什么水果?……同时丰富关于杨桃的有关知识。
师:老牛吃的是杨桃,肚子里怎么会是星星呢?
幼:杨桃长的象星星。幼:杨桃就是星星。……
老师切开一个杨桃给幼儿看,同时丰富经验:原来切开的杨桃就是星星状的。
(5)“呼(冷风吹).....谁感冒了呢?”
模仿感冒的喷嚏声...
(6)“大家都病了,老牛怎么做的?”
孩子们模仿老牛送给主人各种水果牛奶:“请喝杯草莓牛奶吧!”.....
(7)“主人好了吗?邻居们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某某喝了西瓜牛奶病好了,某某喝了桃子牛奶病好了……
看着图画中人们都抢着去摘水果吃,孩子们得出结论:大家都爱吃水果了。
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孩子们学习使用动词“升、飘、飞、跳、跑、走、游”。
2、孩子们融入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准备:故事背景、毛绒玩具人手一只
过程:
一、 出示场景
小朋友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呀?
森林
森林里有什么呢?
有小山、有树—大树、小树,有绿绿的草地,还有一片蓝蓝的河水。
还会有谁来呀?
大象、小猫、蛇、小兔、大灰狼、老虎还有狮子……。
二、 尝试说出短句:“xx来,xx怎么来”
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要来呀!(从天上到地上再到水里)
1、天上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来了?
看,是天上的朋友来了呀~
天上有谁呀?--太阳、云朵、小鸟……
那太阳怎么来的呀?--太阳升起来。
谁来做做看太阳升起来的动作呀?
请个别小朋友模仿,随后在座位上集体边念边做。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随后谁来了呀?--是白云、小鸟、老鹰……!
哦~是白云来了呀?白云如何过来的呢?
谁来学学白云飘过来的`样子呀?
请几位小朋友来尝试一下,然后集体来尝试。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在动作中,重复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连起来太阳来,太阳升起来,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哇!天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呀!那翁老师把天上的朋友连起来念给小二班的小朋友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孩子们和老师一起重复。
2、地上
天上来了这么多朋友,看看地上会来哪些朋友呢?
小兔、小马、小猫、小狗……
原来地上的朋友还要多啊~
那接下来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呀!我们要把话说完整哦!
谁来了,它是怎么来的呢?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重复数遍。
那还有谁会来呀?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最后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的朋友也要来,会是谁呀?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老师引出,小朋友自己来说说。
把地上的朋友也连起来念念。
来来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3、孩子们边做动作边说出句子。
刚才呀,我们天上和地上的朋友们都来了呀!
还有一个朋友着急了,你们说了这么久都没有说到它呀!
它会是谁呢?--小鱼。
小鱼本领可大了,因为在水里听的可仔细了。
它说它可以把你们刚才好听的句子全部连起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看吧!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厉害吗?--厉害
可是它呀有问题了~
你们能帮小鱼也编进我们好听的儿歌里面吗?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三、大家一起念儿歌
哇~现在我们的儿歌呀越来越长了呀!
那我们把现在山谷里的好朋友们都连起来一起说一说吧!要从天上说到地上最后说到河里哦!(只连有模型的事物。)
来来来
太阳来,太阳升起来!
白云来,白云飘过来!
小鸟来,小鸟飞过来!
小兔来,小兔跳过来!
小马来,小马跑过来!
小朋友来,小朋友走过来!
小鱼来,小鱼游过来!
我们一起来玩玩(边做动物)念念(边念儿歌)这首儿歌,重复这首儿歌数遍。
四、交流环节
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们真厉害呀,这么快就能说得这么好了,现在看看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朋友们,你们带一个朋友去和我们的客人老师用儿歌里的句子说说好听的话吧。说完了,要把我们的小朋友带回来哦!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很多孩子对有着相同颜色、不同花纹的一些动物皮毛特征还缺乏仔细判断能力,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动物花花衣》。旨在让幼儿发现几种常见动物皮毛花纹、颜色的不同,引发幼儿喜欢、亲近各种常见的动物,分辨动物明显的特征。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皮毛的主要特征。
2、用对应方法为小动物穿上花花衣。
活动准备:
斑马、斑点狗、梅花鹿等对应图案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比比
了解不同的三栋房,幼儿找房子主人。
1、这里有几栋房子?
2、小动物的房子哪里不一样?(颜色、大小不一样)
3、房子里住着谁?猜一猜。
二、观察讨论
猜出房子的主人,了解皮毛特征。
1、房子里住着谁,猜一猜。(露出斑马皮毛的部分)
这是什么动物?(斑马)
小斑马身上的斑纹是什么样的?(黑色和白色条纹的.)看上去像马吗?
2、喜欢汪汪叫,最爱肉骨头,爱穿斑点衣。
它是什么小动物?(斑点狗)
斑点狗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许多黑色的小圆点)像什么?
3、出示梅花鹿的影子,猜动物
身有一朵朵小花,它是谁呢?(梅花鹿)
它身上的图案为什么像梅花?
三、找找贴贴
加深对动物皮毛花纹的认识和了解。
1、在不同的图文中找出小动物的花花衣。
2、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物图案,将对应的图案贴在它们的身体上。
活动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我出示了三栋房子,颜色,大小不一样,根据颜色的不一,孩子进行了大胆地想象。有的说住着斑点狗,有的住着梅花鹿,都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让孩子了解动物皮毛的主要特征,孩子们在第二环节中能通过观察,去猜测这是什么动物,有的幼儿看到斑马的皮毛说是斑点狗,说明孩子们对于动物的花纹并没有完全了解,所以我在这里强调了花纹是有块状的,有条纹状的,让孩子去区分各种动物。
最后环节中,孩子们能通过不同的图文找出小动物,但我发现孩子们在最后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案时,他们出现了抢的现象,可能在教具准备上不够充分,下次可以多找些动物供孩子们选择。
小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看电视是孩子们平时在家少不了的一件事,特别是寒假结束,许多孩子都在议论电视节目。其实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孩子看电视,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因为电视是儿童开阔眼界、激发智力、塑造人格必不可少的.社会传媒,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会“看电视”。“新闻追追追”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新闻的作用,知道新闻必须是真实的。通过看新闻、说新闻,了解新闻的来源。从而激发孩子关心周围生活。
二、活动准备:
1、请家长配合,和幼儿共同收看新闻、读新闻。
2、收集、制作有关新闻类节目的开头。
三、活动过程:
(一)、 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新闻就是说我们周围的事。
1、讲讲议议:昨天东视新闻讲了些什么?
2、观看录象。
预设提问:电视里有哪些新闻类节目?
(二)、了解新闻来源。
预设提问:
1、新闻是怎么来的?
2、记者是怎样搜集新闻的?
(三)、自己设计新闻。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了解 1和许多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3.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4.激发幼儿具体思维形像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在认识的基础进行感知,让幼儿知道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活动准备
萝卜若干,兔宝宝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1个,筐子每人1个
活动过程
1,情景创设下开始游戏:兔宝宝“,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拔萝卜怎么样:这种情景开题的方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目的就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积极。
2.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初步感知1和许多。通过拿筐子,在拿和说的过程中,了解1和许多,让幼儿清楚自己手中的1个筐子是刚才许多筐子中分出来的。
3.进一步感知,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教师和幼儿通过小兔拔萝卜的游戏,让孩子进一步感知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1个1 个合起来会变成许多,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师生互动。
4.活动延伸:让幼儿通过分点心,分毛巾,分水杯,进一步的 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1和许多加强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 关系,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教学反思
学习游戏化,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整个活动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孩子们通过兔宝宝与妈妈一起拔萝卜,赶走大灰狼的游戏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达到教育目的。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会朗诵
2、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诗歌创遍
3、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及口语表达力,并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言
活动准备:
与诗歌内容相符的电脑课件,白纸两张,胶水,各种动植物 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请小画家出场,出示电脑课件第一张
小画家出场,有礼貌的和小朋友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朗诵一遍诗歌内容)
2、提问:小画家都画了什么,画的'叶儿怎么样,花儿怎么样?小蜜蜂、小青蛙怎么叫?
丰富词汇:青又青 红又红 嗡嗡嗡 呱呱呱
3、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范颂,并请幼儿说一说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巩固诗歌内容。
2)幼儿随教师朗诵
4、出示课件的第二个画面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初步学习创编,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培养幼儿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粘贴,一组绘画。并将粘贴和绘画的内容与大家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精选】07-27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02-18
(精选)小班教案12-05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经典]小班教案07-31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经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