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范例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利风吹拂,大地回春,小区的草评、郊外的空地上,傍晚和星期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放风筝。风筝以它优美的造型、鲜艳的色泽、在空中盘旋的舞姿,深深吸引了大人和孩子的心。何不设计一个以风筝为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既能了解有关风筝的更多的知识,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美,又能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因此,设计了《美丽的风筝》这一综合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初步了解风筝的由来,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
3、愿意设计制作风筝图案,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展览"。
2、教师对风筝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基本结构等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3、有关风筝的幻灯片6张。
4、纸张、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毛笔等综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参观"风筝展览",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造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师: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风筝。老师布置了一个"风筝展览",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当老师把遮住风筝的布揭开后,全体幼儿异口同声:"啊!好漂亮!那么多!)评析:风筝是教师收集和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幼儿没有集中看过这么多的风筝,只是熟悉自己带来的。这么多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风筝经过老师的精心布置,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幼儿的兴趣一直子被调动起来了。
师: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用来夸风筝漂亮?
幼1:美丽。
幼2:好看。
幼3:颜色鲜艳。
幼4:各种各样,非常漂亮。
师:你看到有什么风筝?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幼1:我看到有蝴蝶、猎八戒、孙悟空。我喜欢蝴蝶风筝,它的颜色特别鲜艳,有两只美丽的翅膀。
幼2:有老鹰风筝,还有小燕子、五角星、金鱼。我最喜欢老鹰,它的眼睛很大,很精神。
幼3:我看到有大蜈蚣、螃蟹、红灯茏,还有唐僧。我特别喜欢红灯笼风筝,觉得像过节一样。
评析:由于老师的'提问紧接幼儿的感叹而来,而且问题具体、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幼儿观察的顺序和思维就紧跟老师走了。在问、答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领略到风筝的色彩美和造型美。幼儿发言很踊跃,都想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教师就在请个别幼儿回答后,请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互相讲一讲,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这一环节,幼儿欣赏了各种各样的风筝,为下的环节做了铺垫。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师:手拿一个风筝,便于幼儿看清楚。)小朋友们看一看,风筝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全班小朋友。
幼1:风筝有上面的画和后面的架子。画有的是用布做的,有的是用纸做的。
幼2:风筝上还有尾巴,是布和纸做的。
幼3:风筝上还有长长的线。要把它拿在手里,不然风筝就会飞跑了。
师:看一看,这些风筝的尾巴都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
师:哪些风筝的尾巴长?哪些风筝的尾巴短?
幼1:大的风筝尾巴长,小的风筝尾巴短。
幼2:长串的风筝尾巴也长。
师:知道风筝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幼1:好让它在空中飘吧。
幼2:挂在风筝上好看。
幼3:我知道,尾巴是保持平衡的。星期天爸爸带我放风筝时告诉我的。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这个蝴蝶风筝,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1:上面的图案是一样的。
幼2:大小也是一样的。
师:再来看一看,风筝的骨架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根尾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骨架上的竹棒长短一样,粗细一样,两根尾巴一样长,一样粗。
师:刚才小朋友已经发现所有风筝的面、骨架、尾巴,包括上面拴的线都是对称的。对称才能保持风筝平衡,才能放飞到天上去。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让幼儿自己发现答案。由于教师多用"看一看"、"我们来看"这些语言提示,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观察、讨论的内容上来,所以幼儿观察仔细,讨论热烈。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的结构时,教师把风筝拿在手中,还走到幼儿中间,便于幼儿看清楚风筝的正、反面都有什么。幼儿看得清,有得说。幼儿发言句子连贯、通顺,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幼儿之间的讨论、个别幼儿的发言,都为全体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引导幼儿了解风筝结构时,特别强调了尾巴的长短与风筝大小的关系的尾巴的作用,既因为尾巴容易被忽略,又为幼儿在延伸活动中制作风筝做了知识上的准备。在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对称美的时候,教师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蝴蝶风筝,以利于细以逸待劳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发现"对称",再请幼儿观察其他风筝,知道"对称"是所有风筝的共同特点。整个环节中,气氛热烈而有序,人人都很投入,达到了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理解小卡咪从胆小到勇敢的成长过程。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猜测,能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学会自己想办法战胜黑夜,战胜困难,增强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
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小猫卡咪形象图片
今天,我们这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卡咪。和它打个招呼。
2、你们知道卡咪是只什么样的.小猫?
二、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大胆发表对故事情节的判断和猜测。
1、原来卡咪是只胆小的小猫,到了晚上它就不敢出门了。妈妈和小伙伴都很着急,快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2、提问:你们猜猜这么胆小的小卡咪它会去吗?小卡咪在黑夜中遇到了哪些害怕的现象?是怎样安慰自己的?
3、咦?不是有联欢会吗?怎么会冷冷清清一个人都没有呢?
4、提问:小伙伴为什么都跑到了小卡咪的家里?为什么猫哥哥送它一束鲜花?
三、播放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看后分析讨论:
1、小卡咪开始的时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它那么胆小为什么还要出门?
2、最后它变成了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四、我也很勇敢
你有什么害怕的经历?你遇到害怕的事情会怎么办?
鼓励幼儿做勇敢、坚强的人。
五、音乐《不怕不怕》
卡咪听说你们都是勇敢的孩子,也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听,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和小卡咪一起跟着这首《不怕不怕》唱起来,跳起来吧!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活动准备
图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欣赏古诗《登乐游原》,理解古诗大意
1.播放音乐,教师有感情诵读古诗
师:小朋友,老师念的这首古诗好听吗?我再来念一遍,说说你最喜欢的那一句,好吗?
2.教师再次朗诵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
3.教师解释古诗大意这首古诗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让我来告诉你!
傍晚时侯,诗人觉得心里不太舒服,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驾着马车车去登乐游原。等她登上乐游原的时候,他看到了夕阳,夕阳多么美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太阳马上就要落下了。三、品读感悟,分段理解诗意1.品读诗人心,理解前两句古诗。诗人何时驾着马车去登古原?心情怎样?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前面两句古诗吧。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2.感诗景美,理解古诗第三句。介绍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景色都能看到,可美了。
等诗人登上乐游原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她看到了美丽的太阳
教师创设情境,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夕阳美景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句古诗。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3.悟诗人愁,理解古诗第四句。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美丽的`景色短暂的感受呢?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呢?
师小结:原来因为黄昏将近了,太阳马上就要落下了,美丽的景色马上就看不到了。
我们一起读一读第四句古诗。
出示图片,师幼共读四、读诗韵。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幼儿模仿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