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2-25 07:57:3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优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优选5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香菇的形状特点,了解它们的结构特征。

  2、知道香菇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鼓励幼儿要多吃的香菇。

  活动重点:

  认识香菇,了解香菇的外形特点。

  活动难点

  知道香菇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食品,喜欢吃香菇。

  活动准备:

  1、干香菇和生香菇若干。

  2、 伞一把。

  3、 幼儿用书。

  4、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香菇。

  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支谜语,听清楚哦!开动脑筋想一想是什么?(像伞不是伞,坐在阴雨天,拿来做菜吃,味美有营养)

  请幼儿来猜一猜。

  小结:这个小小的东西呀,它叫香菇。是一种菌类食品。可以用来做菜吃的。

  二、认识香菇。

  1、看一看

  教师:你们觉得香菇长的像什么呢?(请幼儿回答)

  教师:香菇长的像一把小伞。

  2、闻一闻

  教师:现在我请小朋友闻一闻香菇有什么味道呢?(请幼儿回答)

  教师:香菇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3、摸一摸

  教师:我们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回答)

  教师:生香菇是软软的,干香菇是硬硬的。

  小结:香菇是生长在潮湿腐朽的树木上的菌类,新鲜的香菇是软软的,长间的风干以后呀,就会变的硬硬的。

  三、说一说香菇的营养价值。

  教师:小朋友喜欢吃香菇么?

  教师:嗯,香菇不但味道鲜美而且非常的有营养哦!多吃香菇可以预防感冒,因为呀,香菇里面有一种可以抵抗感冒病毒的物质,小朋友多吃香菇,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健康哦!所以呀,小朋友一定要多吃香菇哦!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4—25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变魔术”变出套娃,激发幼儿兴趣。

  (2)观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个娃娃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请用排序卡给三个小娃娃排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3、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的韵脚发音“U”,读准“虎、鹿、猪、兔、鼠”的音,感受儿歌的诙谐。

  2.通过手指游戏和动作匹配,感知、理解儿歌。

  3.培养准确发音的意识,提高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图片:虎、鹿、猪、兔、鼠及背景图片。

  2.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1.依次出示虎、鹿、猪、兔、鼠让幼儿一一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发音。

  教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虎)小朋友看,谁来啦?(帮助幼儿正确发音)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虎”。

  (依次出示鹿、猪、兔、鼠。)

  2.教师变换指图的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表达、正音活动,感受儿歌的诙谐。

  教师:小动物都到齐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谁?(教师指图,幼儿练习发音。)

  教师:现在啊,我要加快速度了,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灵,一看就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了。

  (二)引导幼儿感知韵脚发音“U”,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借助PPT课件,诙谐地朗诵儿歌一遍。

  教师:老师给还这些小动物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出示PPT边诙谐地朗诵儿歌。)

  2.借助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儿歌。

  教师:在这首儿歌里,老虎在哪里的`呀?(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山的图片并学习儿歌第一句。)依次提问鹿、猪、兔、鼠在哪里,学习儿歌二、三、四、五句。

  教师:数一数(出示数一数及数字的图片)1、2、3、4、5----都有谁呀?(出示虎、鹿、猪、兔、鼠图片)

  3.师幼完整朗诵儿歌1-2遍。

  教师:这首儿歌真有趣,让我们看着图片完整地读一读。

  4.用抽取图片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教师:小动物要来跟我们小朋友做一个游戏,看谁躲起来了,你能不能记住它?

  (三)师幼共同创造性的朗诵儿歌。

  教师自然地运用“重复儿歌句尾词”的方法朗诵儿歌,并用眼神、手势引导幼儿参与朗诵。

  教师:老师朗诵:“山上一只虎——”宝宝们朗诵:“虎虎,虎虎虎……”教师朗诵:“林中一只鹿——”宝宝们朗诵:“鹿鹿,鹿鹿鹿……”

  (四)启发幼儿展开想象,按照儿歌的句式和韵脚,继续寻找其他动物仿编儿歌。

  教师:还有一些小动物,它们也想要编进这首好听的儿歌里呢!我们等一会儿再来编一编。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将图片进行有规律的裁剪,在区域活动中进行拼图游戏。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

  1、教师: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

  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

  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作品展示

  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安全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正确方面,并能在日常活动中遵守安全玩法。

  2、能对玩户外器械过程中德各种行为作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滑滑梯和攀爬架吗?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怎样玩才是安全的呢?

  2、请幼儿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

  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滑滑梯部分。

  教师:

  (1)你刚才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2)图画中德小朋友是怎么玩滑滑梯的?

  (3)头朝下玩滑梯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4)从滑梯下面往上爬,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5)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攀爬架部分。

  教师:

  (1)我们小朋友是怎么玩攀爬架的?

  (2)这幅图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玩攀爬架的?

  (3)挤在一起玩攀爬架会发生什么事情?

  (4)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

  4.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玩户外器械的注意事项,并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安全注意点。

  (1)教师:我们在玩滑滑梯的时候要一个接一个地排队,大家轮流玩。注意不能头朝下玩滑梯,也不能从滑梯下面往上爬。玩攀爬架的时候要等前面的小朋友爬上去了自己再爬,不要挤在一起。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3)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玩滑滑梯和攀爬架等器械,一边玩一边念儿歌。

  教学变式有条件的幼儿园,教师可准备数码相机,抓拍幼儿在玩滑梯和攀爬架中的正确或错误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和挂图上的行为一一对应,帮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行为。

  家园共育家长有时会再接幼儿离园的时候带幼儿玩幼儿园里的户外器械,也会带幼儿玩公园或社区里的户外器械,在这些非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家长仍徐贯彻幼儿园关于户外器械活动的要求,保证对孩子要求的一致性。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2-23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12-19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精选)小班教案12-05

小班教案【精选】07-27

[经典]小班教案07-31

(经典)小班教案09-09

小班教案(经典)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