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2-10 09:03:0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集锦[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集锦[3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对应摆设物体,体验5以内的数序。

  3、大胆思考与尝试,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5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火车头模型一个,火车厢3节,15张小椅子、3张桌子、3个杯子、2个袜子、1根棍子、5个手帕、2顶帽子、数字1-5的图片若干、音乐《火车开了》、糖果若干。

  3、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数学城堡

  活动过程:

  1、开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

  教师邀请幼儿坐火车前往数字城堡。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乘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请小朋友数一数我们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车厢。

  2、参观数学城堡

  播放音乐《火车开了》,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了数学城堡。

  师:看一看城堡里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城堡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3、做客数学城堡

  (1)搬椅子。教师请幼儿观察出有几张桌子,并请幼儿根据每张桌子贴着的数量卡,搬椅子坐好。等幼儿坐好后,教师再根据每张桌子幼儿坐的数量进行检查和调整。

  (2)插花。

  师:在这个城堡里,住着一位数字老爷爷,这位数字老爷爷知道小朋友来做客,可开心了。他说要跟我们小朋友玩数字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花瓶上的标签的提醒,给花瓶插上数量5的小花。

  (3)整理物品。

  师:数字老爷爷年纪大了,数不清城堡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他数一数?

  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老爷爷的帽子、杯子、拐杖、手帕等有多少,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反复练习点数数字1-5。幼儿在说的时候教师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奖励。

  师:小朋友们真的是太棒了!数字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他要给你送上好吃的糖果。但是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到5个糖果。

  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取5个小糖果。

  4、开火车带小朋友回幼儿园

  教师请小朋友乘火车回幼儿园,并提出乘车规则:要求小朋友们不要拥挤,排队上车,每节车厢只能乘坐5个小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手帕,了解手帕在生活中的用处。

  2、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手帕。

  3、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一份手帕,幼儿每个人一个小手帕。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通过猜谜语引出活动。

  1、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猜出谜语,帮老师吗?

  2、谜语:小小画布四方方,整整齐齐兜里装,讲究卫生天天洗,干净净带身上。(引导幼儿猜出是手帕)3、手帕有什么用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它呢?(适当的让幼儿讨论,培养幼儿良好的讨论习惯)

  二、翻开幼儿用书,了解手帕的用处。

  1、你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读懂图意)

  2、图片里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要怎么样做呢?(引导幼儿观察图中幼儿需要用手帕的用处)

  3、他们在什么情况下用了手帕呢?(引导幼儿逐一说出图中手帕的用处)

  4、图片里的小朋友在很多的'时候都用过手帕,那小朋友你们在什么时候也用过小手帕呢?和书里的小朋友不一样的!(引导幼儿会议生活总其他需要用手帕的情况)

  三、学习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

  1、刚才我们看到书上的小朋友在用手帕,谁来试试如果需要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用手帕呢?

  2、教师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帕。

  我们的脸脏了,或者有汗了,我们该怎么样用手帕擦脸呢?

  你们会用手帕擦鼻涕呢?

  全体幼儿正确使用手帕。

  四、引导幼儿适时并正确保管手帕。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能用上我们的小手帕,小手帕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那我们要怎么样对待我们的小手帕呢?(引导幼儿正确折叠手帕)教师正确教幼儿折叠手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学习,教师将一些把手帕叠的很好的给其他幼儿示范。手帕我们用了就会很脏,所以我们用了之后,就要洗洗手帕,这样才会卫生哈!

  五、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尝试活动感受音乐的强弱。

  2 、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大雨和小雨》,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3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 、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实录: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

  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评析:在倾听中分辨出大雨和小雨的不同,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

  2、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变小了!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小雨录音。

  3、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

  评析:直观的教具容易引起小班幼儿的注意,用图片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为下一环节作好铺垫。

  三、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

  2、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一样吗?欣赏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4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5、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

  评析:在学唱中感受大小、强弱的力度,鼓励幼儿在想唱,敢唱的基础上,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歌曲。

  四、大雨和小雨

  1现在老师来做大雨,请小朋友来做小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但是有一个规则:唱大雨的时候用小丝巾用力挥,唱小雨的时候轻轻地挥。明白吗?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评析:在游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歌曲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课后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声音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有许多生活经历,其中下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雨声有大有小,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强弱的节奏。于是,我在电脑上下载了大雨“哗啦哗啦”的声音和小雨“淅沥淅沥”的声音,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的听觉有一个明显的分辨。特别在第四个游戏板块中,当唱到大雨时,我让幼儿用力挥丝巾,唱到小雨时,让幼儿轻轻地挥丝巾。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这节课幼儿的积极参与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大雨和小雨的区别。所以,只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想他们一定会学的更好!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9-12

小班教案[经典]12-17

小班教案【经典】01-03

【经典】小班教案12-07

(经典)小班教案02-18

小班教案【精选】10-23

(经典)小班教案09-05

小班教案(经典)10-14

小班教案07-27

小班的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