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19 13:12:2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3篇[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3篇[荐]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溢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同学实际动身,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大多数同学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同学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同学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同学充沛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认知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妙,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同学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俺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俺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身的体会吧!(同学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同学的距离,激发同学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俺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同学质疑。)好,下面俺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身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同学考虑、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同学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同学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考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身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俺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防止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同学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竞赛。

  写字

  1、出示俺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同学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局部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同学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协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一起评议。

  感悟

  1、组织同学通过读文,回答自身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考虑: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1、教师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考虑: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同学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局部,引导同学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同学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3、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同学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根据自身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同学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身的回声吗?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俺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俺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同学语言,发展同学思维,巩固同学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妙,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达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

  (3) 的精神。

  (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和第六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 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

  (2) 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3) 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 课时安排

  2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讨与山有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2、以类似顺口溜的三字句,训练学生快速朗读的能力。

  3、创色情景,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有关对待自己的格言警句。

  4、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语言表达形式的多变性。

  6、创色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7、回味学习中各种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学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过程与方法:创色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古文化遗产的感情,认识和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学和积累优美词句。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言,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用具: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名的古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给大家听。(指名几个同学背几首)

  其实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我们不仅会背,还要去理解他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乐园(八)的第一个板块———我来试试

  二、读一读,查一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直至诵读,并想一想加点的字的意思。

  2、学生查字典,弄清加点字的'基本意思。

  3、同桌讨论“山”、“峰”、“岭”、“峡”、“岩”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4、全班交流反馈

  (1)、练习朗读,诵读。

  (2)、指说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3)、比较加点字的联系,可以口述比较。也可以用绘画比较。

  (4)、探讨与山相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5、小结,弄清加点字意思的不同之处。

  6、齐读三句诗。

  三、读一读

  1、自由朗读几次,由读通到读顺,由读顺到读熟,速度由慢到快,直到一口气能读下来。注意读准押韵字的音。

  2、同桌互读互评,看看谁读得有节奏。

  3、再次自由朗读,训练速度,读准韵脚。

  4、全班展读,赛读。

  四、写一写,背一背。

  1、复习我们学过的格言警句。

  2、出示书上的三句格言警句,学生试着读熟达到背诵的程度。

  3、联系自己的实际,边默背,边体会。

  4、试着想一想:我是否有自信心,我是否认识了自己,我是怎样对待成功和失败的?并内心作答。

  5、自我反省,再读句子,背诵记忆。

  6、临摹抄写,增加记忆。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案11-02

小学语文《春》教案07-13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1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教案04-10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12-12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