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2-12 17:37:5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精品)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5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一读,背诵古诗,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注意读懂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养成专心听别人讲话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古诗的内容。

  1、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作者简介。

  3、读第一句,看看说的是什么意思?(早晨,渭城那里雨下得不大,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4、读第二句,看看说得是什么意思?(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5、读第3、4句,说说这是在酒宴什么时候说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表达了诗人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6、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突出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短文《李四光》

  1、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叫地质学?(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2、春天的郊外怎么美呢?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女儿怎样找爸爸?找到没有?爸爸在干什么?

  4、从哪些地方看出李四光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女儿为什么不忍心去打扰他?

  5、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四光那专注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读古诗,说说意思,练习背诵。

  2、作者是怎样把春天的郊外写具体的?

  3、《李四光》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围绕什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小小新闻发布会

  一、什么是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二、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呢?(留心报纸、电视、广播的节目,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问别人。)

  三、怎样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呢?

  1、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

  2、每个同学发布一则新闻,并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四、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注意什么呢?

  1、要把新闻讲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2、听别人发布新闻,一定要专心听。

  3、会场要保持安静、有秩序。

  五、新闻发布后,还可以怎样做呢?

  可以选择最佳新闻,进行交流。

  第三课时

  写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

  一、怎样审题?

  1、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的某些特长和爱好;他做的某一件事使你深受感动。)

  2、只能写一个人,这个人是你最熟悉、了解的。

  二、怎样组织材料呢?

  1、先想想哪个人的哪一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深刻?

  2、再想想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3、描写人物的外貌。

  三、本篇作文的要求。

  1、是写一篇人物的习作。

  2、想好以后,把你想写的内容先说说,然后写下来,注意写出这个人的外貌特点。

  3、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四、按要求进行写作。

  1、确定要写的人物,想好写他的哪一方面,通过他怎样的表现来叙述。

  2、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两件事来写,突出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3、把写的内容写说说,说好再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

  教后记:

  口语交际:新闻的内容学生能找到,但议论新闻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写作方面:人的外貌学生能恰当的描写,就是反映人的品质那件事、学生叙述不清。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松 sōng 是平舌,鼠 shǔ 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

  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1、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第一段:

  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

  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⑶ 谁喜欢第三自然段?

  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

  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

  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⑷ 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⑸ 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五、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以一个松鼠的谜语导入,再书写板书的.过程中,我顺势讲了“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我觉得及时解决一个问题比后来单独拿出来讲效果会好些。之后我让他们看着题目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再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接着我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比平常有兴趣的多。在后一阶段的朗读中,我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出生字词,在朗读前必须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有目的性地去听朗读,而不是盲目为之。

  第二课时

  一、认字

  1、初步感知:

  ⑴ 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⑵ 自由认读:

  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⑶ 同桌之间检查。

  2、巩固练习:

  ⑴ 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⑵ 认读生字练习:

  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⑶ 游戏:

  ① 编、猜字谜。

  ② “智慧博士送信”:

  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1、示范引导:

  ⑴ 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⑵ 教师范写:

  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⑶ 讲解要点:

  “心字底”要注意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

  “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⑴ 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⑵ 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自我感觉最好的环节便是游戏巩固的环节,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上所有的生字,再找两个学生,让他们以比赛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我说一个字,让学生尽快在黑板上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后来的一个游戏便是“智慧博士送信”,我让学生听我说的词语,并把相应的卡片送还给我,气氛显得特别高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23雾(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提出听的要求:从前有一片雾,特别淘气,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去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于是,——————————。无论——————————,还是——————————,都——————————。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城、桥、梁。

  (3)出示词语: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师提示: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躲、及。

  出示词语: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4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黄昏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发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黄昏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4个,会写生字9个。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独立识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如果有机会去看马戏你会去吗?可李丹同学就没去,为什么呢?想知道吗?让我们来读读《我必须去》吧,相信读过之后,你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检查识字。

  3.指读课文,评议。

  4.出示课件:读一读,用“犹豫、慈祥”说话。

  星期李丹花裙子小辫子扎蝴蝶结约好

  敬老院完毕急促犹豫慈祥

  5.同学用生字卡互相检查。

  期李丹裙辫扎约敬毕促犹豫慈祥

  6.游戏。

  7.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读得怎么样?自评。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李丹遇到了什么问题?

  2.指名回答。

  3.指读课文,思考:她犹豫后是怎样做的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4.读课文,小组内回答。

  小结:看马戏想去,但是去敬老院演出也应该去,如果不去演出,就是失信,这不可取。即使以后失去看马戏的机会,也“必须”去敬老院。在人与人之间,信用是高于一切的个人利益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想请假,找借口不去演出,那就不好了。所以人要讲信用。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读文

  2.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必须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再读课文,体会做人要讲信用。

  1.自读课文,体会做人要讲信用。

  2.你还知道哪些“讲信用”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描写识字表,发现问题。

  2.学生自主讲解难字,学生评议

  3.选择自己认为难的字写两遍。

  四、作业:

  完成写字本

《语文教案5篇(精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10-18

语文天地教案04-2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精选)语文教案01-31

语文教案08-09

【经典】语文教案11-12

(经典)语文教案09-22

语文教案【精选】08-18

[经典]语文教案09-23

语文教案5篇(精品)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5篇(精品)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一读,背诵古诗,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2、阅读短文,注意读懂重点词句,提高阅读能力。

  3、通过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养成专心听别人讲话和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古诗的内容。

  1、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作者简介。

  3、读第一句,看看说的是什么意思?(早晨,渭城那里雨下得不大,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4、读第二句,看看说得是什么意思?(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5、读第3、4句,说说这是在酒宴什么时候说的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表达了诗人强烈、真挚的惜别之情。)

  6、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这样写突出了什么?(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突出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阅读短文《李四光》

  1、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什么叫地质学?(研究构成地球的物质和地壳构造,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

  2、春天的郊外怎么美呢?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女儿怎样找爸爸?找到没有?爸爸在干什么?

  4、从哪些地方看出李四光是全神贯注地观察石头?女儿为什么不忍心去打扰他?

  5、看课文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李四光那专注的样子。

  三、巩固练习。

  1、读古诗,说说意思,练习背诵。

  2、作者是怎样把春天的郊外写具体的?

  3、《李四光》这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围绕什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小小新闻发布会

  一、什么是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二、会前应该做哪些工作呢?(留心报纸、电视、广播的节目,收集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问别人。)

  三、怎样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呢?

  1、选一名同学做主持人。

  2、每个同学发布一则新闻,并谈谈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四、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应该注意什么呢?

  1、要把新闻讲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

  2、听别人发布新闻,一定要专心听。

  3、会场要保持安静、有秩序。

  五、新闻发布后,还可以怎样做呢?

  可以选择最佳新闻,进行交流。

  第三课时

  写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

  一、怎样审题?

  1、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他对你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的某些特长和爱好;他做的某一件事使你深受感动。)

  2、只能写一个人,这个人是你最熟悉、了解的。

  二、怎样组织材料呢?

  1、先想想哪个人的哪一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为什么深刻?

  2、再想想印象最深刻的原因是什么?

  3、描写人物的外貌。

  三、本篇作文的要求。

  1、是写一篇人物的习作。

  2、想好以后,把你想写的内容先说说,然后写下来,注意写出这个人的外貌特点。

  3、写好以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四、按要求进行写作。

  1、确定要写的人物,想好写他的哪一方面,通过他怎样的表现来叙述。

  2、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一两件事来写,突出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3、把写的内容写说说,说好再写,写好以后多读几遍。

  教后记:

  口语交际:新闻的内容学生能找到,但议论新闻的内容学生有一定的困难。

  写作方面:人的外貌学生能恰当的描写,就是反映人的品质那件事、学生叙述不清。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松 sōng 是平舌,鼠 shǔ 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

  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1、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汇报交流:

  ⑴ 指名读第一段:

  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 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

  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⑶ 谁喜欢第三自然段?

  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

  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

  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⑷ 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⑸ 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五、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以一个松鼠的谜语导入,再书写板书的.过程中,我顺势讲了“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我觉得及时解决一个问题比后来单独拿出来讲效果会好些。之后我让他们看着题目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再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接着我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要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会比平常有兴趣的多。在后一阶段的朗读中,我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出生字词,在朗读前必须对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有目的性地去听朗读,而不是盲目为之。

  第二课时

  一、认字

  1、初步感知:

  ⑴ 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⑵ 自由认读:

  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⑶ 同桌之间检查。

  2、巩固练习:

  ⑴ 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⑵ 认读生字练习:

  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⑶ 游戏:

  ① 编、猜字谜。

  ② “智慧博士送信”:

  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1、示范引导:

  ⑴ 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⑵ 教师范写:

  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⑶ 讲解要点:

  “心字底”要注意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

  “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⑴ 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⑵ 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三、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个人自我感觉最好的环节便是游戏巩固的环节,这节课上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上所有的生字,再找两个学生,让他们以比赛的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巩固,我说一个字,让学生尽快在黑板上找到,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后来的一个游戏便是“智慧博士送信”,我让学生听我说的词语,并把相应的卡片送还给我,气氛显得特别高涨。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象说一说。

  4、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模仿雾说话,并正确写下来。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猜谜,揭示课题。

  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

  2、板书课题:23雾(学生跟着书空。)

  3、齐读课题。

  4、你见过雾吗?说给大家听听。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

  1、提出听的要求:从前有一片雾,特别淘气,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去看看,淘气的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3、根据提示,交流。

  出示:从前有一片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___________________藏起来了。

  三、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把课文读正确。

  (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要做到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同时指导朗读中出现的难读的句子。

  2、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朗读2——7节。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2)出示雾的话: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岸边藏起来。

  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读出雾的淘气,第四句要读出问自己、在思考的语气。

  (4)过渡:淘气的雾是怎样把大海、天空、太阳、岸边、和自己藏起来的.?

  3、引渡第二节:有一天,雾飞到海上,说道——————————。于是,——————————。无论——————————,还是——————————,都——————————。

  4、想象读。

  (1)男生读,女生闭眼想象。

  (2)女生读,男生闭眼想象。

  5、指名朗读第3小节,其他同学闭眼想象。

  (1)学习第3节中出现的生字:周。

  (2)读生字连成的词:四周。

  (3)全班交流识记的方法。

  (4)同桌互读,边读边想象。

  6、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甚至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也看不见。

  师点拨:房屋、街道、树木、桥梁是大的事物,行人小一些,小黑猫就更小了。所以作者用上了两个甚至。

  (1)挑战赛读这句句子。

  (2)学习第四小节中出现的生字:城、桥、梁。

  (3)出示词语:城市,桥梁。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老师可以提示城、桥都是形声字。

  7、想象练说:出示: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师提示: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呢?想一想,说一说。)

  8、学习5——7小节。

  (1)小组合作读5——7节。可以给学生提供几种参考的形式:一半读,一半闭眼想象画面,然后交换;份小节读;一部分人读雾说的话,一部分人读其余内容。

  (2)小组赛读。

  (3)学习生字:躲、及。

  出示词语:以及——读准词语——交流识字方法——给“躲”找朋友。

  四、读一读,写一写。

语文教案 篇4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黄昏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协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发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黄昏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4个,会写生字9个。

  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独立识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马戏吗?如果有机会去看马戏你会去吗?可李丹同学就没去,为什么呢?想知道吗?让我们来读读《我必须去》吧,相信读过之后,你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检查识字。

  3.指读课文,评议。

  4.出示课件:读一读,用“犹豫、慈祥”说话。

  星期李丹花裙子小辫子扎蝴蝶结约好

  敬老院完毕急促犹豫慈祥

  5.同学用生字卡互相检查。

  期李丹裙辫扎约敬毕促犹豫慈祥

  6.游戏。

  7.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读得怎么样?自评。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李丹遇到了什么问题?

  2.指名回答。

  3.指读课文,思考:她犹豫后是怎样做的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4.读课文,小组内回答。

  小结:看马戏想去,但是去敬老院演出也应该去,如果不去演出,就是失信,这不可取。即使以后失去看马戏的机会,也“必须”去敬老院。在人与人之间,信用是高于一切的个人利益的'。如果所有的人都想请假,找借口不去演出,那就不好了。所以人要讲信用。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读文

  2.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必须去》,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再读课文,体会做人要讲信用。

  1.自读课文,体会做人要讲信用。

  2.你还知道哪些“讲信用”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描写识字表,发现问题。

  2.学生自主讲解难字,学生评议

  3.选择自己认为难的字写两遍。

  四、作业:

  完成写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