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
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童谣,理解童谣内容并学习创编童谣。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虫,教育幼儿从小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视频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声 歌曲《数蛤蟆》
教学过程:
一、放录音,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幼儿:听一听是谁在叫?
二、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1、提问幼儿:图上有什么?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本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2、教师小结:青蛙还有一个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会捉害虫帮助我们保护庄稼,我们要爱护它,别伤害它。
三、引导幼儿学习童谣。
1、出示一只蛤蟆,请幼儿说说蛤蟆的特征。
(1)提问幼儿: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一段童谣。
2、出示第二只蛤蟆。
(1)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完整说第二段童谣。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诵读整首童谣。
四、引导幼儿创编童谣。
1、出示第三只蛤蟆,教师提问幼儿:现在是几只蛤蟆?几只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2、引导幼儿把创编好的'童谣连起来朗诵一遍。
3、引导幼儿给童谣取名字。
五、复习童谣。
1、引导幼儿复习童谣一遍,教幼儿用方言说一遍童谣。
2、小结: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它。还学会了朗诵童谣,又有了新的本领,你们真棒。
六、结束部分
放音乐《数蛤蟆》,师幼一起边朗诵童谣边表演。
附童谣:
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小班教案 篇3
一、主题说明
家像一个宁静的港湾,常常是每个人一生中魂牵梦萦的地方。浓浓的亲情,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得到温暖。刻意渲染这种本已存在的氛围,为的是强化亲情呵护在幼儿成长中的积极影响。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的集合,孩子从出生起就和佳人亲亲密密地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戏。幼儿在家里常常有着特殊的地位,是被宠爱、被保护的对象。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应学会感激、学会报答、学会关心、学会爱。让每一个幼儿从小成为和谐家庭中的一员,也是让他们学习做人的一个良好起点。
也许爸爸妈妈之间偶尔会有争执,也许会有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我们始终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
二、主题目标
1、能够被幼儿园里新奇、舒适、安全的环境以及有趣的活动所吸引,在教室的引导下能都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
2、能够初步感受到幼儿园里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班级教师对自己的体贴、关爱,初步喜欢幼儿园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逐步减少分离焦虑。
3、能够基本熟悉可以满足自己玩耍、餐饮、睡眠、盥洗、如厕等生活需要的新环境,对新的生活环境产生安全感,初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4、基本能够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三、主题环境创设
1、依门框布置一棵没有树叶的亲情树。进行完“亲情树”活动后,幼儿用制作的亲情树叶来装饰这棵亲情树。
2、收集花灯布置在活动室内,以烘托元宵节的气氛。
3、把爸爸的半身自画像布置成“我的爸爸”专栏。完成美工活动“爸爸的领带”
以后,幼儿给爸爸戴上自己装饰的领带。
4、引导幼儿各自从废旧杂志上剪下房子、房间用品、家具等图片。粘在大的画纸上,再添加封面装订成“我喜欢的家”画册,将这些画册放入活动区内,供幼儿翻阅、交流。
四、家园共育
1、加强与个别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孩子在假期的生活情况,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适应集体生活。
2、建议家长带孩子参观当地的灯展,也可与孩子共同制作简单的花灯。吸引孩子参与元宵、吃元宵的活动。
3、饭后、临睡前是最适应与孩子谈心的一段时间,有利于建立相互信赖的亲子关系,促进亲子间的情感,发现、处理孩子的问题。
4、建议家长带孩子走亲访友或接待亲朋好友时,把孩子作为家中平等的一员向他人介绍。这样做是一种民主的做法,可以使孩子从小就树立起一种尊严,并大方、友好地面对客人。如:这是我们的儿子王小华,五岁了,他爱好绘画,爱讲故事,是个棒小伙子。
5、与孩子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如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物品统计调查表,接受孩子的采访,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物等,让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6、爸爸当着孩子的面把手印印在纸上,并沿轮廓剪下,让孩子带到幼儿园去。
7、与孩子一起画爸爸的半身像,为活动“爸爸的领导”作准备。
8、与孩子一起从杂志上搜集反映家庭生活的图片,翻阅自己家庭的照片,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相爱、互相关心,以及孩子对家庭来说有多重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或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强化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
9、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家务劳动。为了吸引幼儿参观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采用一些有趣的名称。如把擦玻璃说成是“擦亮家的眼睛”。当孩子乐于参与时,家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当啊偶尔出现失误时,家长不要过多指责,应鼓励孩子收拾。这样,孩子逐渐会变得聪明能干。
五、活动内容
1、集体活动
《我的家人》《开心妈妈》《大力士爸爸》《我家的房间》《今天我是小主人》《神奇的刷子》《给妈妈过生日》《亲亲热热在一起》《敲门》《亲情树》《爱意摇篮曲》《不再麻烦好妈妈》
2、区域活动
结构区:各类积塑
动手区:提供一些水果的模型让幼儿蘸上颜料印画。泥朔水果娃娃。
提供正方形的纸,供幼儿折纸“房子”
益智区:
1、提供画有5以内点子的纸盘,各种水果小图片,幼儿按点子的数量在盘内放入相应数量的水果。
2、提供一些迷宫图,让幼儿走迷宫,如娃娃找家。
表演区:提供爸爸、妈妈、宝宝的角色图象,幼儿根据儿歌“敲门”、歌曲“亲亲热热在一起”进行表演。
阅览区:
1、提供有关亲子游戏的图书,指导幼儿阅读,幼儿回家后可与爸爸妈妈开展此类游戏。
3、运动活动
彩虹伞(听信号跑跳);小猫爱劳动(走的动作的协调性);玩大型玩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找
找小动物(跑步动作的协调性);顶牛(喜欢来幼儿园的心境)
4、生活活动
①了解孩子在假期中的生活情况,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适应集体生活。
②帮助幼儿巩固对杯子、毛巾和小床等标记的认识。
③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盥洗的顺序,养成主动、按时饮水和如厕的习惯。
④对新入园的幼儿,教师要给与更多的关注,使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并让他们知道幼儿园的名称及所在的班级。
⑤创设安静的午睡环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游戏活动
老师猜猜我是谁;小标志找家;玩具回家;请你猜猜我是谁;兔子和狼;打电话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体验参与数学的乐趣。
准备:1、各类水果卡片分别为1个、2个、3个、4个。小老鼠服装,配班老师一名。
2、人手一张圆形彩纸及相应的三层彩色纸球(三层颜色都一样数字不一样,第一层是苹果,第二层数字,第三层数字。)
过程:
1、 寻找彩色纸球
师:小朋友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彩球,瞧,他们正躺在地上跟你们打招呼呢? 师:这些漂亮的纸球都有什么颜色?
幼儿:红色、黄色、兰色、绿色。
师:想玩吗?等一会儿每位小朋友都可以拿一个跟自己身上的圆形宝宝颜色一样的纸球,请你们看清楚颜色后,每个人去拿一个,然后先拿在手上不动,坐好。
2、 大苹果找小苹果
师:咦,王老师也有一个黄色的球,转一转,看有什么?
幼儿:苹果。
师:你们的球宝宝上有没有呢,赶紧看看。
幼儿:老师,我有,老师,我有。
师:那你们赶快数一数有几个苹果,数清楚了举手告诉我。
幼儿:我有2个,我有。。。。。。
师:你们的球宝宝身上的苹果数量都是不一样的,有一个的、有两个的.、有三个的,有四个的。下面王老师要变魔术了哦,请你看清楚了,如果我变出来的大苹果和你纸球上是一样多的,就请你跑上来和我抱一抱,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请你看仔细了。 师:我要变了哦,变、变、变(教师出示苹果1)
师:对不对啊,我请下面的小朋友来检查一下,请你们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师:我变、变、变(教师出示苹果2)
师:对不对啊,我请下面的小朋友来检查一下,请你们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师:我变、变、变(教师出示苹果3)
师:对不对啊,我请下面的小朋友来检查一下,请你们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师:我变、变、变(教师出示苹果4)
师:对不对啊,我请下面的小朋友来检查一下,请你们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3、数字对对碰
师:球宝宝好象换了一件衣服,我来轻轻的打开球宝宝身上的衣服,原来我的球宝宝身上藏着数字1,你们的球宝宝身上会不会有数字呢?赶紧打开看一看。举手告诉我,你的球宝宝藏着数字几?
幼儿:老师我的有数字,我的是2。。。。。
4、 数字宝宝找朋友
师:今天球宝宝的妈妈去超市买了水果,我们去他家看看他都买了些什么水果,咦,这是什么?
幼儿:西瓜
师:有几个西瓜?
幼儿:一个
师: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数字1来表示
师:再来看看还有什么水果?
幼儿:菠萝
师:有几个菠萝?
幼儿:两个
师:两个菠萝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数字2来表示
师:还有什么水果?
幼儿:苹果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幼儿:1、2、3
师:三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数字3来表示
师:还有什么水果?
幼儿:苹果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幼儿:1、2、3
师:三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数字3来表示
师:再来看看,还有什么水果?
幼儿:桃子
师: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桃子?
幼儿:1、2、3、4
师:四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数字4来表示
师:下面我来考考你们了,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走到与自己数字一样多的水果前面站好,我说开始,你们马上走。
师:开始!(幼儿依次寻找对应)
师:我来检查一下(教师依次检查)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球宝宝都流汗了,赶紧帮他们脱一件衣服把,瞧,你们现在球宝宝身上是数字几呢?
幼儿:是1、2、3、4。。。。。。
师:球宝宝累了,我们也累了,我们一起轻轻的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休息一下。(教师带领幼儿做睡觉的动作,幼儿也拿住球)
5、 游戏:消灭敌人
师:咦,谁过来了。
幼儿:小老鼠
师:嘘!小老鼠来偷东西了,你们看小老鼠偷了什么呀?
幼儿:西瓜
师:几个西瓜啊?(一个)那请纸球上有数字1的小朋友赶快用纸球把小老鼠赶走。太好了,西瓜没有被他偷走,我们继续休息。
师:不好了,小老鼠又来偷什么水果了,苹果,偷了几个?(三个)那请纸球上有数字3的小朋友赶快用纸球把小老鼠赶走。这只小老鼠真可恶,不过我们的力气也很大,不怕它。继续睡吧。
师:又来偷我们的什么了?(菠萝)几个啊?(两个)那请纸球上有数字2的小朋友赶快用纸球把小老鼠赶走。怎么桃子也被他偷走了啊,看看有几个草莓(四个)那请纸球上有数字4的小朋友赶快用纸球把小老鼠赶走。
师:太好了,没有被它偷走,我们一起抬着水果回去庆祝吧!(音乐响起)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懂得故事中有趣的情节,能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知道不同的小动物的家也是不一样的,能帮助动物找到合适的家。
活动准备:
课件、小动物的图片,天空、森林、水的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 欣赏小鸡出壳的图片,教师:“这是什么?”(一个鸡蛋)
2、 “咦?它怎么了?”(哭了)
3、 “猜一猜,小蛋壳是发生什么事了呢?”(碎了……)
4、原来是小鸡到鸡妈妈的身边去了,鸡妈妈的翅膀就是小鸡的家!小蛋壳觉得很孤单,要去找一个小宝宝做它的家。那他会碰到哪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欣赏课件《小蛋壳》。
1.听故事第一部分(演示PPT)、
2.分段学习故事,并提问
(1)小蛋壳首先遇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小蜜蜂是怎么回答的.?小蜜蜂的家在什么地方?
(2)先出示PPT图片提问:(提示举手回答)你们看小蛋壳又遇到了谁?谁知道小蚂蚁的家在哪里?小朋友们想一想小蛋壳会怎么问小蚂蚁?
(3)他会怎么问青蛙?它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在哪里?
(4)他会怎么问蜗牛呢?他又会怎么回答?他的家又在哪里?小蛋壳遇到了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他们都不要小蛋壳,小蛋壳更加的伤心了,你愿意帮助小蛋壳吗?(愿意)好吧!我们一起来帮小蛋壳吧!
(5)你们看谁来了?瓢虫对小蛋壳说了什么呢?瓢虫把小蛋壳做了什么?
(6)最后小蛋壳怎么样了?(笑了)(7它为什么笑了?(因为它又可以做别人的家了,不孤单了)
4、小结:小蛋壳、小蜜蜂、小蚂蚁、小青蛙、小蜗牛、瓢虫都有自己的家,他们的家一样吗?(不一样)是的,不同的小动物的家是不一样的。
三、帮动物找家。
出示动物的家,教师:“小动物迷路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你能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吗?”,“这里有天空、森林和水里,我们看看自己手里的动物卡片,看看它回哪个家最合适!就请你把小动物送回家吧!”
四、延伸活动现在小动物都回到自己的家了,你们回到自己的家了吗?快点找到自己的家哦。不过杨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小动物迷路了,看看是谁?(蝴蝶)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好吗?(好)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去找蝴蝶的家喽。(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我自己认为整节活动是有条不紊的上出来了,孩子在活动中很积极,被漂亮的课件深深的吸引,本次活动中的的重点环节之一,但是从幼儿的表现来看,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于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由表达、大胆表现”的考虑,我只是不时地用语言进行了启发、引导,虽然有启发作用,但是由于幼儿生活经验和自身能力的局限,只能是“启而不发”。所以,我们教师心中要有游戏教学目标,思路要清晰,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要及时加以点拨引导,帮助幼儿提升学习策略与经验。因为只有教师自身投入地表现,才能使幼儿获得启发、受到熏陶,在热闹中也仍有所获。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遇到困难时只哭不想办法解决是不对的。
2、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简单的应对恐慌的办法。
3、懂得遇事不慌张、不要哭,逐步树立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松鼠遇到困难时只哭不想办法解决是不对的。
教学难点: 能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学习简单的应对恐慌的.办法。
教学准备:
物质准备:提前录制孩子哭的声音
经验准备:回忆哭的经历
教学流程:
一、播放哭声的录音,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是谁在哭,为什么哭?他可能遇到了什么事?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1—3段,了解小松鼠为什么哭,有谁来帮助它,使幼儿了解遇到困难不要怕,大家会热心来帮忙的。
2、欣赏第4段,了解啄木鸟来帮助的时候小松鼠在干什么。通过讨论使幼儿了解遇到困难哭没有用,如果不哭自己也有能力解决这个困难。
3、小结:遇到困难特别害怕、慌张会让自己忘掉已有的本领,如果冷静不慌张,这样的小困难都能自己解决。
三、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简单的应对恐惧的方法。
1、引导幼儿回忆并交流:自己有哪些遇到害怕的事自己是怎样处理的。
如独自在家或天黑的时候,为了让自己不害怕就大声的唱歌。打针的时候把头侧到一边不看,或使劲咬牙等。
小结: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害怕的事害怕的事,能够战胜恐惧就是勇敢。积极的动脑筋就能想出很多让自己不害怕的好办法。
2、教师介绍几种自我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请幼儿学着做一做,如闭上眼睛像一些高兴的事或者是深呼吸几次等。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9-12
小班教案(经典)10-14
[经典]小班教案11-11
小班教案08-16
(精选)小班教案12-05
小班教案【经典】01-03
小班的教案07-12
小班教案07-27
(经典)小班教案02-18
【经典】小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