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24 16:31:5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3篇【合集】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3篇【合集】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在游戏中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形特征特征辨别图形大小、形状、颜色;情感目标:乐于跟随指令,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难点:能根据图形特征来辨别图形类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魔法棒、仙女裙、平地山洞(三角形-三个红黄绿、大小不同)(正方形-三个红黄绿、大小不同)(圆形-红黄绿、大小不同)

  空间准备:户外空旷场地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兔找山洞”情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森林中的兔妈妈,草地上长满了嫩嫩的青草,现在,我要拿起我的魔法棒,要把所有小朋友变成兔宝宝(依次点几个小朋友),好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是我的兔宝宝了,现在兔妈妈带上我们所有的兔宝宝们去草地上了。

  二、通过“认识山洞”引导幼儿认识山洞的形状,观察三角形、圆形的特征

  “哇,这边草地上的青草嫩嫩的,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青草香香的,都吃到我们肚子里去了,对不对,今天妈妈发现山上有好多山洞。

  提问:

  1.你们看这里的山洞一样吗?(不一样)

  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形状-圆形、三角形、圆形;大小),刚刚说这里有三角形的山洞,我们看能不能进去,找一个三角形山洞进去哟。

  3.大家看看我们进的三角形山洞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小;颜色-红色、黄色、绿色)

  4.大家仔细看看这里的哪个三角形山洞最大,看谁能和兔妈妈一样站在最大的三角形的边边上,边?(直),几条边?(三条),几个角?(三个)

  “可真有趣,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你们刚刚说有圆形的山洞,我们去找找圆形的山洞吧”

  提问:1.圆形的和什么很像呢?(太阳、呼啦圈)三、通过“找安全的山洞”,进一步感知图形特征

  “原来圆形跟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很像,你们可真棒,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我听见大灰狼的声音,别害怕,兔妈妈会保护你们只要你们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正方形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呢)这个离我最近,我们快躲起来吧,竖起耳朵听一听,大灰狼一点都没发现我们,我们躲得又静又快,大灰狼走了”

  提问:1.我们躲的正方形山洞一样吗?(颜色、大小)

  2.什么是一样的?(形状)

  3.找绿色正方形山洞(站边边,用脚尖对正方形的边边;正方形有几条边?

  (4条);有几个角呢?(4个);刚刚我们数了三角形山洞有几个角?(三个);那哪个山洞的角多?(正方形);多了几个角(一个);

  “兔宝宝们可真会动脑筋啊,走吧,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我听见大灰狼脚步声了,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红色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大家快躲好,兔妈妈听听-大灰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一点都没发现我们,大灰狼走啦。

  提问:

  1.看看我们躲的红色山洞有什么不一样(形状)

  2.什么是一样的?(颜色)

  “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竖起耳朵仔细听,大灰狼没来,大灰狼没来,你们慢慢吃啊,我在帮你们听听,这回来了只好大好大的大灰狼,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黄色圆形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挤一挤,我再听听,大灰狼走啦,妈妈问你们。

  提问:

  1.刚刚你们为什么不躲这个山洞呢?

  “宝宝们真聪明,难怪大灰狼抓不到我们,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我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这回来了只好饿好饿的大灰狼,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三条边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大家快躲好,兔妈妈再竖起耳朵再听听-大灰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一点都没发现我们,大灰狼走啦。”

  提问:

  1.刚刚你们找的什么山洞?(三角形)

  2.刚刚为什么是找三角形的山洞呢?(三条边、三个角)

  “我们去吃嫩青草吧,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昂昂昂~我们一起竖起耳朵仔细听,哎呀哎呀,这回来了只脚步声音好重的大灰狼,快来问妈妈(找什么山洞最安全)-没有角的山洞最安全,兔妈妈躲哪里,躲这里,大家快躲好,兔妈妈再竖起耳朵再听听-大灰狼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了,一点都没发现我们,大灰

  狼说今天的兔宝宝怎么这么聪明啊一只都没抓到,回家睡觉去,大灰狼走啦。”

  提问:

  1.兔宝宝们,刚刚你们找的什么山洞?(圆形)

  2.刚刚为什么是找圆形山洞呢?(无角、弯弯的边)

  “大灰狼走啦,现在请所有兔宝宝都回到位置上做好。”

  四、奖励结束

  “今天兔宝宝们都表现得真棒,知道了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所以,兔妈妈有礼物要奖励给每一位兔宝宝”

  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以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幼儿游戏中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机,将小兔找山洞定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游戏形式,游戏难度较高,富有挑战性。根据小班幼儿对不同形状感兴趣等特征,开展了本次数学教育活动:小兔找山洞,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参与本次活动,促进其对几何认知能力的发展,让幼儿从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极大的实现了活动目标,但活动中仍然存在有些不足。

  活动不足有:

  1.活动前期准备中,可以为幼儿准备兔宝宝头饰,使幼儿更融入活动中。

  2.活动刚开始,用完“魔法棒”,应该放置一个合适的地方,免得有幼儿去观察

  “魔法棒”,而忽略活动。

  3.活动过程中,配班老师应扮演大灰狼,与兔妈妈、兔宝宝互动,可以使幼儿更加融入情景。

  4.活动过程中,应关注到后面幼儿,来回走动。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关雨的知识,体验雨中乐趣。

  2、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3、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荷叶、塑料大蘑菇、小伞、塘瓷脸盆、报纸等。

  2、每人一双雨鞋、一件雨衣。

  3、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若干。

  活动重点

  倾听雨声,模仿雨打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活动难点

  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过程

  1、看!天空中下起了小雨,咱们到雨中去玩吧! (请幼儿穿上雨鞋和雨衣一起走出活动室)

  2、体验雨中乐趣

  A、引导幼儿说说雨打在手上、脸上有什么感觉,尝尝雨水是什么滋味的。

  B、请幼儿看看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然后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

  C、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可借助玩具材料)在雨中玩耍。

  D、让幼儿安静地倾听雨打在小伞、蘑菇、塘瓷脸盆、报纸、荷叶等物体上所发出的`声音,并自由模仿。

  E、请幼儿分别到大型玩具和屋檐下听一听雨滴的声音,看一看雨打在地上溅起的水花以及雨水流向下水道的景象。

  3、初步感知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A、提供花、草、乌龟、青蛙、小鸭等头饰,让幼儿分别扮演这些动植物,体验雨水与动植物的关系。教师可示范扮演花姐姐,说:“我是花姐姐,渴了喝雨水(做喝雨水状)特别舒服,花也开得更大更漂亮。”

  B、请幼儿分别以自己扮演的角色口吻说出与雨水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物体的上抛、下落现象是幼儿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经常遇见的,如何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问题,我选择和设计了“物体的上抛、下落”活动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主动获得物体上抛、下落的经验。在制作玩具的同时,为了让不同水平幼儿都在各自基础上获得发展,我为幼儿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制玩具,获得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的:

  1.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上抛、下落的不同现象,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2.激发幼儿自制玩具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袋、沙包、纸张、夹子若干

  2.难度不同的半成品材料,降落伞范样

  活动过程:

  一、操作、探索

  1.探索塑料袋与沙包上抛的不同现象

  2.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说出易抛与不易抛的物体

  3.探索纸与夹子上抛不同现象

  4.探索纸与夹子从同样高度下落的不同现象

  5.探索怎样使纸能快一点落下的方法

  6.留下余兴:让幼儿思考用什么办法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慢一些

  二、幼儿自制玩具

  1.讨论:怎样能使夹子下落的速度减漫

  2.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探索自己制作玩具

  3.幼儿制作玩具,教师个别指导

  三、玩玩具,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反思:

  1、第一个环节没有让幼儿充分体验物体都是下落的,示范的.时候关于如何抛和最终结果这两个指令不明确。这个环节只作为初步感知,不应该占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2、第二个环节比较时,应让幼儿在五中材料中随意选择两者进行比较,如果五种比较则很难有明确结果,也浪费时间。在幼儿操作之前我引导幼儿应该在同一高度松手来比较,但是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都这么做,有的根本没有两两比较就凭感觉写结果,幼儿较乱,应该让幼儿上来分享他是怎么比较的,也可以让幼儿将下落的过程画下来。

  3、材料选择:用纸来做实验每次都受空气阻力会导致速度不同,而且形状不固定。应选用重量相同形状不同、形状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来比较,这样更加能控制变量,要先从幼儿最易认同的经验来探究。材料投放的时候应随着环节的递进一步步投放,不应所有的都放好。

  4、科学活动目标应该是让幼儿学会怎样探究,而结果并不是很重要。

  5、第三环节应该让幼儿操作之后再得出结论,挑战幼儿原有经验。

  小百科:物体,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物质,一般分有气态、液态和固态。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10-10

[经典]科学教案10-15

科学教案01-16

科学教案(经典)12-24

【精选】科学教案12-24

科学教案[经典]12-06

科学教案10-19

科学教案【经典】09-09

(经典)科学教案12-27

科学教案(精选)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