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18 20:58:32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三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算理,学会求两个数的饿最大公约数的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和互质数,举出一组互质数

  2、写出36的约数,60的约数,36和60的公约数,36和60的.最大公约数

  二、教学新课

  1、提出问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用上面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很不方便,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2、教学例3

  我们可以这样想:把36和60分别分解质因数,把他们的最大公约数12也分解质因数,观察以下,他们有什么联系?

  观察、比较、议论:

  (1)36和60的公有约数是几,全部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的积是多少?

  (2)36和60的公有质因数与他们最大公约数12的质因数相比,有什么发现?

  (3)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议论。

  3、巩固练习

  4、试一试求下面两题的最大公约数。

  5、教学例4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探求观察思考

  观察上面三组数和他们各自的最大公约数,发现什?

  6、教学例5

  (1)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2)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这些数的最大公约数

  (3)教师学生共同

  (4)练一练

  (5)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三、布置作业

  反思:我认为这几点我做的不好:

  1、没有让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两个数全部共有质因数连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所以在下面的练习中学生知识照搬照抄。缺乏灵活性。

  2、对于有特点的两组数:互质数和约数关系时的教学缺乏举例,与学生的自我思考。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实物、图形、观察、操作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2.能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3.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几分之几的表象,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出示: ,

  提问:在这个分数中,8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2.填空:

  第一份是它的( ),第七份是它的( ),每一份都是它的( ),共有( )个 .

  3.出示下图

  二、探究新知

  1.谈话导入

  这个图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该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几分之几)

  2.教学例7:认识

  (l)教师提问:

  a、【出示图片例7-1】一份是这个圆的多少? ( )

  b、【出示图片例7-2】阴影部分占这个圆的几份?(3份)

  c、是几个 ?(3个 )

  d、也就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四分之三)

  e、四分之三该怎么写呢?

  因为还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分母用4表示;因为以前表示有这样的一份,分子写成1,现在有这样的三份,所以分子写成3.

  窗体底部

  (板书: )

  (2)指导读

  (板书:读作:四分之三)

  (3)练习巩固

  ①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涂上颜色,并标出 .

  ②判断图中的阴影部分能否用 表示,为什么?

  3.学生自学例8.

  (l)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它平均分成5份,

  思考:l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同样的2份是它的几份之几?

  这样的4份又是它的几份之几?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这样的2份是它的` ,这样的4份是它的 .

  (2)指导看书,填空

  教师板书:

  4.教学例9.

  (1)自学例9有关内容,并把空填上(独立完成)

  教师提问:

  a、通过学习例9,你知道了什么?(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5个 ,就是它的六分之五,写作 .)

  b、 里面有几个 ?

  板书:

  5.练习巩固.

  选出合适的分数来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6.小结归纳,得出结论.

  (1)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 、 、 、 这样的数,也都叫分数.那么今天学的分数与前两节学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不同点:前两节我们学的是分子是1的分数,今天我们的是分子是几.

  (2)那么哪些数可以用分数表示?谁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呢?

  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份的1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分数.

  2.写出下面各分数.

  七分之二 十分之五 十二分之七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4.判断:

  (l)4个 是 .( )

  (2)分母是比分子是7,这个分数是 .( ).

  (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7份,表示其中3份的数是 .( )

  (4) 中包含着11个 .( )

  (5)一块蛋糕平均切成8块,小红吃了3块,小红吃了这块蛋糕的 ( )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几分之几和几分之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1.在每个图里的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

  2.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3.看图中的涂色部分,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 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习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 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 个3元,9?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 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平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 10÷25 =4 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

  32÷8 12÷25 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5-1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5-24

(荐)小学数学教案11-13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8-09

【热】小学数学教案10-0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5-01

(优)小学数学教案08-09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08-19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11-02

小学数学教案【热】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