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故事有阅读兴趣,能认真阅读并乐于表达。
2了解故事内容,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3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尝试评价角色。
活动准备:
资源包材料:教学课件(水果屋),教学cd(水果屋),幼儿读物(水果屋)。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自主阅读。
(1)教师演示教学课件(水果屋)扉页,提问:你们看到了谁?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为什么这么高兴啊?(幼儿猜测后)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呢?看看书就知道了。
(2)幼儿自主阅读图书。教师巡回观察。
2讨论交流,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谁来说说故事里发生了哪些事?
(2)请幼儿找出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夜宿屋外的那一副图,重点观察角色表情和动作。
猜想角色的心理活动: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的果园丰收了,而它们为什么不高兴了呢?
猜猜这会儿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会想些什么呢 ?
这么多的水果将屋子都占满了,该怎么办呢?
(3)继续看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3 观看课件,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故事。
(2)教师说故事中的一段,幼儿寻找相印的画面。
(3)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中的一段,其他幼儿共同寻找画面。
4评价角色,添加经验。
(1)提问:对于这个故事,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的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吗?为什么?如果你们是熊猫妈妈,会想什么办法呢?
活动建议与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喜欢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一幅图可以用一段话表示,难点是观察主要角色的表情和动作,大胆猜测角色心理活动和语言。
2提供水果屋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在美工区拼拼说说,引导幼儿盖出多种不同的水果屋。将教学cd投放到表演区,供幼儿亲听,讲述故事。
3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表演故事。
附:故事
水果屋
熊猫家的果园丰收了。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看着这些水果高兴极了。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摘下丰收的水果,一车一车地把水果拖回家。
唉呀,屋里堆满了,连门都快堵住了。
这一天,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没有办法,只能睡屋外了。
第二天,熊猫妈妈想出了个好办法,用水果搭了一幢水果房子。苹果砌的墙,葡萄做的梁,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水果做的。
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请来了许多小动物到水果屋里来做客,大家一起高兴的品尝着水果。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懂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取、拨、钩、浮”等词,理解词组:又深又窄。
二、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4幅。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你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在玩游戏时发生过什么事情?幼儿自由讨论。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草地上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会想到什么办法取皮球?
3、继续观察图片,展开讨论:大家看到皮球掉进了洞里,心里会怎么样想?又会怎样做?引导幼儿讲出关心同伴帮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
4、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火钳、钩子、竹竿等物品。讨论:使用这些工具怎样取皮球?会出现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词:取、拨、钩。词组:又深又窄。
5、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幼儿继续思考“取皮球”的办法,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的。启发幼儿讲出皮球浮出洞时的`人物表情,体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心情。
6、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挂图内容。
7、出示挂图提问:下面三副图中分别发生了什么事?请你帮他们想一想解决的办法。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8、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多帮同伴做事情。
9、活动延伸:启发幼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帮助小动物过河。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感受散文所展示的自然美和母子情深。
2、理解重叠词:乌黑乌黑、金灿金灿、洁白洁白。
活动准备:
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出课题。
1、 小朋友你养过小鸡吗?你给它喂过食吗?你能说说小鸡的样子吗?
2、 幼儿说说小鸡的形态及趣事。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的内容。
1、 教师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朗诵散文。
鸡妈妈的翅膀是什么样的`?鸡妈妈的翅膀是什么样的?鸡妈妈的翅膀下藏着什么?这些花花是什么?
2、 教师边配乐朗诵散文,边根据散文内容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感受、理解散文。
小黑花是什么颜色的?小黄花是什么样的?小白花又是什么样的呢?
帮助幼儿理解并学说重叠词。
活动结束:
欣赏配乐散文录音,重点理解散文蕴含的美,理解"小花花"的喻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幼儿练习画半圆形的基础上,教会幼儿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形体。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红帽子》连环画一本、红帽子范画一个
活动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续编故事。
活动难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形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以送礼物吸引幼儿。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我们先来看第一件好吗?出示红帽子问:这是一顶什么呀?(红帽一学。(请幼儿伸出手指,按老师教的步骤边画边说)
三、出示第二份礼物,讲述故事
1、出示小书,看第二件礼物是什么呀?(书),是老师根据第一件礼物红帽子创编的.连环画小书,想看吗?故事的名字就叫《红帽子》。
2、讲述故事一遍。提问故事里的红帽子是谁的?谁捡到了,把它当什么用?
3、你说红帽子不见了,还会被谁捡到,把它当成什么呢?
4、老师编的故事还没有编完呢,想请你继续编下去,请你按照:红帽子被谁捡到了?把它当什么用,继续编下去。
四、幼儿创作,续编故事
1、请想好的幼儿先说一说,并按照红帽子被谁捡到了?把它当什么用,说一段话。
2、对幼儿给予点评。
五、活动延伸集体创作
1、准备白纸,交代活动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提醒幼儿将想到的赶快画下来,并说说红帽子被谁捡到了,把它当什么,编一个故事。)
2、集中交流,点评有创意的幼儿。
3、装订成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柳絮飘飞的日子,天气是暖暖的。享受着惬意的阳光,孩子们也显得特别快乐。春天的到来,在午餐后,可以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散步,欣赏着春天的美景。在春天的美景中少不了桃花的点缀,一到春天本一簇簇桃红的花朵惹得孩子们雀跃不已。所以在春天的主题中可以开展这个语言活动。在这个故事中非常的生动有趣,它们捡来桃花瓣儿做各种东西,与孩子的心理非常相符合,会引起孩子的共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动物用桃花瓣都做了什么事情。(重点)
2.能积极且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及对桃花瓣儿的想象。(难点)
3.懂得关心伙伴,愿意像小蚂蚁、小甲虫、小兔和桃花妈 妈那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故事的PPT课件、若干桃花瓣儿及优美的音乐。
2.经验准备:孩子们已经与桃树及桃花有了亲密的接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头戴用桃花瓣做成的花环随优美的音乐进活动室。
孩子们一片惊叹之声音:啊!太漂亮了!
师:这些桃花瓣儿是桃树妈 妈送给我的哦!桃树妈 妈还送给小动物们一些。一起去看看小动物用桃花瓣儿做了什么?
二、幼儿猜想,理解体验
1.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到“小兔捡了许多的花瓣”,提问。
师:小朋友猜一猜,小白兔会用花瓣做成什么?
2.师:小白兔用花瓣做了什么呢?教师接着生动地讲述完第四段。
(1)师:小兔用花瓣做了什么?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小兔?小松鼠和小刺猬收到花环心情会怎样?小白兔的心情呢?
(2)师:还有谁用花瓣做了什么?搭了凉棚的小蚂蚁会怎么做呢?
3.教师生动讲述完故事的第五段。质疑:没有了花瓣的桃树妈 妈会怎样呢?让我们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三、完整感知,加深理解
1.结合PPT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师:桃树妈 妈怎样了?喜欢桃树妈 妈吗?为什么?
师:大家这么喜欢桃树妈 妈,桃树妈 妈肯定很高兴。老师也非常喜欢桃树妈 妈,因为老师收到了她的花瓣礼物,还可以吃到甜甜的桃子,好高兴!我一定会好好保护桃树妈 妈的。
四、想象交流,迁移延伸
1.师:如果你得到了桃树妈 妈的花瓣,会用它做什么?
2.师:小朋友,去活动区中把自己的`想法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吧。现在我们先拿着桃树妈 妈的礼物,长一对花瓣儿翅膀飞出活动室,继续欣赏美丽的春景吧!
附故事:桃花瓣儿
桃树妈 妈开了花,真美丽。风儿轻轻吹过,桃树妈 妈让粉红色的花瓣儿,飘呀飘呀,飘落下来啦。
小蚂蚁拣了一片花瓣儿,在洞口搭了一间房子。粉红色的房子真美丽!
小甲虫拣了一片花瓣儿当小船,摇呀摇,粉红色的小船真美丽!
小兔拣了许许多多花瓣儿,做了三个花环,粉红色的花环真美丽!小兔送了一个花环给刺猬,送一个花环给小松鼠。
“桃树妈 妈,你没花瓣了怎么办呢?”
桃树妈 妈说:“不要紧,不要紧。”
咦,桃树妈 妈没了花瓣儿,结了许多许多的桃子。红红的桃子咬一口,真甜呀!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小狐狸的枪和炮》故事画面形象可爱,色彩鲜艳,非常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每个孩子都有知错能改的心,而且中班孩子在交往中往往能体验到,他们在故事中会找到相同的感受,选材有利于清楚的表达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激发孩子的表现力。让幼儿感受到,要有原谅朋友、接纳朋友的气度。培养幼儿能大胆、清楚地表述。从而让幼儿明白做错了事情要勇敢地改正错误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体验给朋友带去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的心情。
(2)发现别人的优点,原谅别人的不足。
活动准备
《小狐狸的.枪和炮》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开头,了解人物关系
出示第2~5面:
一最近,动物们都不愿意理睬小狐狸了,因为他总是喜欢搞恶作剧。什么叫恶作剧?
一看看,小狐狸都搞了哪些恶作剧?
一小狐狸教小鸭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结果小鸭子吃了很多水。小狐狸教刺猬去刺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他把西瓜一转,刺猬就四脚朝天下不来了。他还骗小鸡去游泳……
一小动物们为什么不喜欢小狐狸?
小结:小狐狸就是这样,总爱捉弄自己的朋友,看到朋友上当,他就哈哈大笑。
(2)跟随故事发展,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①出示第6~7面:
一小狐狸没伙伴玩了,怎么办呢?瞧,他在家里丁丁当当忙起来,哎呀,不得了!小狐狸做了一支亮闪闪的枪,还装了满满一口袋的子弹出门了。你猜小狐狸要去干什么呢7
②出示第8~11面:
一果然,小狐狸带着枪找朋友们去了。走在路上,他用枪这里瞄瞄,那里瞄瞄。小动物们都吓坏了,这时勇敢的小黄狗来了,他挡在前面保护大家。小狐狸瞄着小黄狗啪,枪响了!这一枪会打中小黄狗吗?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一奇怪的是,子弹打中了小黄狗,可他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
(3)解读故事**,理解故事主题
①出示第16面:
一在这一页上,你看到发生了什么事?动物们愿意被小狐狸的枪打中吗?你从叨儿看出来的?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讨论体会画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2、学说句式“我是……其实呢……”并尝试仿编。
3、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重点:初步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观察、讨论体会画面中人物的特征、喜好以及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难点:学说句式“我是……其实呢……”并尝试仿编。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活动过程:
一、介绍图书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这是封面,上面有书的名字,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2.咦,这个小男孩怎么会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呢?(扩散思维)
3.(出示PPT家)这就是祥太的家,你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动物,难道他们家真的是个动物园吗?我们一起往下看。
二、阅读绘本(PPT),并尝试创编。
1.观察祥太
(1)师:我叫祥太,是个小男孩,其实呢……我是只小猴子。
(2)祥太为什么说他是一只小猴子呢?
(3)教师小结:因为他爬树很拿手,喜欢吃香蕉,这些特征跟猴子的特征很像,所以他说自己是一只小猴子。
2.观察爸爸
(1)师:这是我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
(2)祥太为什么说爸爸是狮子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
(3)小结:原来他是说自己的爸爸的样子和喜欢吃的食物和狮子很像,他就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狮子了。
3.观察妈 妈
(1)你们看,这是谁?(浣熊)浣熊在干什么呀?你们猜猜,这只勤劳的浣熊会是祥太家里的谁呢?
(2)你怎么想到是妈 妈呢?
(3)你们知道浣熊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吗?
(4)小结:妈 妈和浣熊的相似之处。
4.观察爷爷、奶奶、妹妹
(1)这是祥太的爷爷、奶奶、妹妹,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动物呢?
(2)幼儿依次观察并大胆猜测(尝试使用这是……其实呢……的句式)
5.观察曾祖母
(1)师:最后,介绍我的曾祖母,阿花老太太。
(2)你觉得祥太的曾祖母是什么动物呢?为什么?
6、 完整欣赏绘本。
原来祥太的家不是真的是个动物园,而是他的家人都有跟动物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他才说我家是动物园。
7、幼儿尝试用“我是……其实呢……”的句式描述自己的特征或喜好与动物之间的相同之处。
(1)现在请你们来想一想说一说,如果你也是一只动物,你觉得自己像什么动物呢?你会像祥太那样介绍自己吗?
(2)幼儿互相交流后请个别孩子发言
(3)参加动物狂欢舞会
三、动物狂欢舞会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快乐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2.回忆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在园日常生活的照片。
2.音乐《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伴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
3.小仙女头上的一朵云》故事图片4张、语言cd。
活动过程:
1.音乐拍手游戏导入。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伴奏,唱念“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动快乐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头”等。
2.结合幼儿回忆,感受角色情绪的变化。
(1) 提问: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小仙女高兴的'时候,头上的云是什么颜色的?
(2) 小仙女头上的白云为什么变成了乌云?
3.分页观察故事图片,自主排序,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看所想。
(1) 分页观察故事图片,小仙女为什么哭了?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对小仙女说些什么?小仙女哭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仙女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
(2) 给故事图片排序,用自己的语言试讲故事。
4.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1) 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2) 请幼儿讨论:你喜欢什么时候的小仙女,为什么?小仙女后来为什么变成了爱笑的仙女?
(3) 小结:小仙女越来越爱笑,所以有了更多的朋友。因为有了更多的朋友,小仙女变得更快乐了。好朋友能让我们快乐,如果没有朋友,我们就会孤单。
5.结合幼儿的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中的快乐。
(1) 结合日常生活的照片,引导幼儿说说参加活动时的心情,感受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2) 游戏:找一个朋友碰一碰,抱一抱。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睡了》是一首童趣盎然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的语言亮点就是描述了各种小动物不同睡姿的动词,带给幼儿许多乐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这首散文诗语言清新优美,浅显流畅,紧紧围绕"睡"展开描述,字里行间流溢出恬静的意境,特别适合中班幼儿欣赏和学习。通过听听、看看、讲讲、学学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欣赏和学习,并体验在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躺、钻、睁、站、停"等词。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诗《睡了》。
2、课件(夜晚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的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幼互动;
2、教师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出活动。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
(2)再次欣赏散文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4、学习散文诗,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动词的`掌握;
5、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回教室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散文诗里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优美的配乐散文诗及背景图,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恬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13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04-10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5-1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3-28
【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8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21
【精】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01
【热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4-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4-02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