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情绪愉快地参加探知活动,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感知鸡蛋碰撞在软硬不同物体上的不同结果。
3、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活动。
二、活动准备:
盆、毛巾、海绵垫、沙堆、棉花、小石块、积木、鸡蛋等。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产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两个盆,一个盆底垫上了软软的毛巾。
桌上有什么?两个盆一样吗?
2、出示两个鸡蛋:如果把鸡蛋丢在盆里会怎么样?
3、“鸡蛋壳怎么会一个破了,一个没有破?”幼儿感知两个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结果。
(二)幼儿动手操作、感知
1、幼儿人手一个鸡蛋,在周围环境中尝试。
2、帮助幼儿用语言讲述活动。
(三)讨论、扩展经验。
1、鸡蛋丢在石头上怎么就会破了?
2、我们小朋友吃鸡蛋时怎么吃呀?
3、还有什么东西碰在硬的上面会碎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名称:彩泥活动
指导:指导幼儿能使用工具制作各种物品,掌握团搓压等等动作。
观察:郝妹、蔡元钧、胡嘉洋
自由活动:
活动内容:介绍益智区玩具的玩法
重点:了解图形和颜色一一对应的玩具的玩法。
指导:几个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
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手工活动:制作小企鹅(集体形式)
活动目标:
1、能手眼协调的卷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动手的兴趣。
3、能使用浆糊进行粘贴
4、知道五官的位置并粘贴。
活动准备:长方形的彩纸、浆糊、剪好的`五官
活动重点:能将长方形的纸卷成一个纸卷
活动难点:将五官正确的粘好
指导策略:
1、老师出示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
2、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幼儿方法。
3、老师先将长方形的纸给孩子们并分组的进行指导。
4、将五官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将五官装饰在纸卷上。
5、进行作品展示。
观察评估:能知道五官的位置正确使用浆糊。
游戏活动;
“小动物排队上车”
重点:是能掌握简单的排序的方法
户外活动:
集体游戏:
拉网捕鱼
重点:培养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的能力。
准备: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人数,划定“鱼塘范围”及选择活动场地。
玩法:
1、老师和一名幼儿手拉手扮演“渔网”,其他幼儿扮演“小鱼”。
2、“渔网”追捕“小鱼”,“小鱼”在规定范围内躲避追捕。
3、被捕或被赶出“鱼塘”的“小鱼”,加入到“渔网”中,手拉手形成新渔网继续游戏。
大型器械
重点:能够按要求进行器械活动,指导幼儿帮助新孩子注意器械安全
下午
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咕噜噜(健康)
活动形式:分组
活动目标:
1、知道吃完东西会有食物留在牙齿上,产生保护牙齿的愿望。
2、学习巩固正确漱口方法。
重点:巩固正确漱口方法。
难点:能够培养幼儿保护牙
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威化饼、漱口杯、脸盆
指导策略:
1、观察、品尝威化饼。
2、请幼儿观察同伴牙齿和
嘴巴,发现威化饼粘在牙上的现象。与幼儿讨论吃糖后嘴巴里的感觉,舒服吗?怎么办?引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漱口。
3、请幼儿漱口,观察漱口
后的水中的脏东西。引导幼儿学习、巩固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水中“咕噜噜”的唱歌。
4、请幼儿在镜中观察蔬
果口的自己和同伴的牙齿。提问:如果还是漱不干净怎么办?
观察评估:幼儿能否正确漱口
户外活动:
自选游戏:跳石头
准备:地板块
目标:练习双脚行进跳。
指导:
1、设置过小河的游戏情景。
2、游戏:“冠军热身”,示范双脚并拢,挥臂向前行进跳的方法。
3、游戏练习:跳石头,教师做好个案的观察指导。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作画过程中的乐趣。
2、能使用棉签大胆作画。
3、了解冬天的落叶树的主要特征。
重点:
积极观察,初步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
难点:
使用棉签画树干和树枝。注意绘画方式,保持绘画整洁。
准备:
黄色、蓝色卡纸若干,棉签,颜料,课件《冬天的树》,范画两张,过程:
1、幼儿观察冬天的树,了解冬天落叶树的特征。
(1)师: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有许多的大树妈妈都发生了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观看视频《冬天的树》)幼儿观察,教师提问:冬天里的树是什么样的?树枝有什么变化?小树叶都离开了妈妈,变得光秃秃的。这种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2)观察树干和树枝。问:大树妈妈的身体在哪里?树干是怎样的.?
师:看!大树妈妈在向我们挥手呢!它的树枝是什么样的呢?
2、学习用棉签蘸颜料画冬天的树。
(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冬天的树是什么样的?要怎么画呢?
(2)根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小结:树上有树干、树枝。画时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教师边说边示范并请个别幼儿尝试。
3、幼儿绘画(1)请幼儿用棉签大胆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2)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见过的或喜欢的树,可画一棵,也可以画几棵。
(3)作画时保持清洁卫生。
4、绘画活动结束(1)将作品贴起来组成"冬天的小树林"并欣赏同伴作品,说说你喜欢哪张作品。
(2)向客人老师介绍你的作品。
(3)整理小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孩子们利用瓶罐和球已经玩过了“打保龄球”的游戏,当各种瓶罐被击倒时,孩子们禁不住欢呼雀跃,心里的愉快和满足溢于言表。歌曲《瓶子瓶子倒下了》让孩子们模仿各种瓶子造型,以及模仿瓶子被击倒时的滑稽、可爱的形象,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使他们进入瓶子的世界,感受扮演瓶子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形状的瓶子及瓶子倒下的样子。
2、感受歌曲诙谐的情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玩过打保龄球的游戏。
2、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的瓶子共6个,皮球1只。
3、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熟悉歌曲,用肢体动作表现瓶罐。
1、播放歌曲,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表现瓶罐。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瓶子的.样子。
师:我是一只胖胖、高高的瓶子,像不像?你们想变一个什么样子的瓶子呀?让我们听着音乐跳跳舞吧!
师:音乐停的时候,请小瓶子们保持你们的样子,老师来给你们拍照吧!(了解幼儿表现的不同形状的瓶罐,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瓶子。)
二、欣赏歌曲,表现瓶子的不同形状。
1、用身体动作表现各种瓶子的不同形状。
教师(出示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的瓶子共6个):这些瓶子有什么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
师:请你用自己的身体来变出一个大(小、高、矮、胖、瘦)瓶子。
幼儿自由表现,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并带领幼儿集体模仿。
教师用不同的动作,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瓶子。(动作可参考《教师指导手册》小班上册第113页资料库的动作,也可以参考幼儿创造表现的动作。)
2、用身体动作表现瓶子倒下的样子。
教师滚出皮球,将瓶子击倒,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瓶子倒下的动作。
师:如果你是瓶子,被球击倒了,会是什么样子的?请你来做一做瓶子被击倒时的样子吧。
3、欣赏歌曲。
师:这么多瓶子倒下了真有趣,有一首歌的名字就叫《瓶子瓶子倒下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范唱,边唱边表演幼儿想出的各种动作。
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它们在玩什么游戏?
三、学唱歌曲并表演。
师:我们都是小瓶子,一起边唱边来表演吧!(能随着音乐节奏变化动作。)
幼儿一边唱歌,一边用身体动作表现瓶子的样子,完整地表演。
请幼儿分别扮演不同形状的瓶子,进行表演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大胆地说说图片大熊猫所做的事情。
2、发准"刷""拉""踢""画"等字的音,并理解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3、感受做做、说说活动的乐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理解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准备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大熊猫在干什么?》、亲子手册《语言。大熊猫在干什么?》。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逐幅观察图片,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刷""拉""踢""画"等动词,并注意发准字音。
二、让幼儿一边模仿图片上的.动作,一边说说大熊猫在干什么。
三、启发幼儿自编自演动作,说说自己在干什么(如:我在跳舞。我在唱歌)。
四、观看他人表演,说说表演者在干什么。
【活动延伸】
1、以抽卡片的形式请幼儿表演动作,说说他们在干什么。
2、结合图片排序活动,讲讲小动物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3、请家长注意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小百科: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用语言进行简单的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2.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一些特征。
3.体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全家福”照片每人一张。
2.父母与孩子交谈过及了解 。
4.生肖图片。
5.大相框一个
活动过程:
一、 情感激发。
1.儿歌《爸爸妈妈瞧》。
2.教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爸爸妈妈?(想)
今天,许老师都把你们的爸爸妈妈都请来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都藏在什么地方?(让孩子把照片都拿出)
二、介绍交流。
(一)、个别介绍。
教师:你们的爸爸妈妈有很多的小朋友都不认识,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介绍给小朋友认识呢?(先请个别幼儿单独介绍,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在电脑上放大。)
提问:这是谁?叫什么名字?(这是我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长的什么样的?
爸爸(妈妈)在哪儿工作?是干什么的?
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
爸爸(妈妈)在家最喜欢干什么?
爸爸(妈妈)最喜欢对你说一句什么话?
自己在家时和爸爸妈妈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二)、全部交流。
请全部幼儿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走到客人老师的面前,向客人老师介绍爸爸妈妈,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讲。
(三)、倾听特殊幼儿介绍。(播发摄像)
教师:今天我们班***小朋友因为生病没有来上幼儿园,他告诉我,他也很想把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给小朋友认识一下。他就用电脑传给老师,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小朋友的爸爸和妈妈吧。
三、给爸爸妈妈贴属相。
幼儿动手给爸爸妈妈配上属相。并将照片贴在大相框里。
活动反思:
《纲要》在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让幼儿认识他人,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孩子身边的人(爸爸妈妈)开始。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却很少。让孩子初步地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是引发幼儿关心父母情感的基础。另外,通过活动,引发了孩子关心爱护父母,不依赖父母,萌发了独立活动的意识。整个活动孩子们的激情都比较高,很多小朋友都争着回答问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07-05
幼儿园小班的教案03-28
(经典)幼儿园小班教案08-26
幼儿园的小班教案06-17
幼儿园小班教案09-04
[荐]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
【优秀】幼儿园小班教案07-06
【精选】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