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15 19:10:1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懈追求的可贵品质,并学习这种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1.搜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不懂的知识找资料弄明白。

  3.生字、新词卡片。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生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提问: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些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可在文中找到答案;但是有些问题,还需我们做进一步探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

  (1)轮读词语: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

  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

  遗(yí)迹奇怪严严实实平整震惊

  (2)质疑问难,解难。

  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观看录象)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3)轮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大石头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17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

  3.各自练写,评价反馈。

  四、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2.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语句意思。

  3.感受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追求的可贵品质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4.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一、复习生字新词

  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二、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感受巨石之“怪”。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课文,思考: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在书上划出重点词句。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展开讨论:

  一怪,它是独立的──“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二怪,这块石头体积庞大──“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三怪,时间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怪,没有人说得清它的由来──“爸爸也说不清楚”。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巨石之怪和李四光的疑问。

  2.体会李四光是怎么提问题的。

  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它应该()。可它( )?

  3.感受人物品质。

  大石头可真怪!李四光有了和大家一样的感受,他产生了疑问,他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呢?

  (1)自读课文,找、画关键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几个关键词语,理解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体会课文是怎样把李四光勤于思考、执著探索写具体的。

  (3)一块大石头,引发了一个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这个成果震惊了全世界!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要跟李四光爷爷说的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拓展延伸,加强感悟

  你还搜集到李四光爷爷哪些故事?特别是他的'童年故事?读过故事,你又有什么感受?

  四、总结全文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阅读选读课文《做风车的故事》

  1.谈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李四光爷爷小时侯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引发他的思考和探索,后来出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孩子看到苹果往下掉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苹果既不往旁边飞,也不往天上飞,偏偏要往地下落呢?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它呢?”经过他反复推测、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宇宙间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揭示课题。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思考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里写到了小牛顿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你最欣赏小牛顿哪一点?

  4.自主阅读。

  5.交流,指导朗读。

  六、作业超市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抄写生字词语。

  3.继续搜集、阅读其他名人故事。

  【实现课堂内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并积累知识。】

语文教案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4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他们的四声,并配有三幅提示音形的图画。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范例。

  第四部分是复习巩固,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一张全家人在劳动的画,以及三个标有拼音的.词语。第二块内容是一首标有拼音的儿童诗。诗歌中有许多三拼音,如qiáo、suàn 、liǎo、xiǎng 、kuài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鼓励孩子们之间互相帮助,如小组内还有困难,可让小组之间互相帮助,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时的区别和三拼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二 预设目标:

  1 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 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3 能正确拼读z、c、s与其他韵母组成的音节。

  4 能熟练地拼读儿歌,并正确认读做、过、了、不、乐5个生字。

  三 教学时间:

  2课时

  四 课前准备:

  拼音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认读、书写声母z、c、s。

  2 能正确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其四声。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认读韵母a o e i u 及其四声。

  (二) 学习新课

  1 教学zi

  (1)出示图片,小姑娘在干什么?(小姑娘在黑板上写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2)用粉笔写的字叫(生:粉笔字)。

  用钢笔写的字叫(生:钢笔字)。

  用铅笔写的字叫(生:铅笔字)。

  用毛笔写的字叫(生:毛笔字)。

  你会写哪种字?

  (3)字的拼音就是zì(出示)试读,引导观察形:像小姑娘写的字,加上ì。

  去掉小帽子,谁会读?(正音)

  (4)练读四声。

  (5)儿歌巩固:

  老鼠出洞,zī zī zī。

  我爱紫色,zǐ zǐ zǐ。

  我会写字,zì zì zì。

  2 教学ci

  (1) 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小刺猬)

  (2) 为什么叫它刺猬?(身上有刺)

  (3) 还有哪些动物身上也有刺?(豪猪……)植物呢?(茄子、黄瓜、月季、玫瑰……)

  (4) 刺的拼音就是cì,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ci,正音。

  (5) 练读四声。

  3 教学si

  (1) 出示图,蚕宝宝在干什么?(吐丝)

  (2) 谁还能给丝组个词?(头发丝、钢丝、铁丝、萝卜丝……)

  (3) 丝的拼音就是sī,引导记形。去声调认读si,正音。

  (4) 练读四声。

  (三) 巩固练习

  快速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四) 比较认读

  出示zi--z ci--c si--s

  1 师带读。

  2 说说每对拼音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明确前面的都是整体认读音节,后面都是声母,发音相似,但声母的发音要更轻、更短一些。)

  3打乱顺序认读。

  (五) 书写练习

  1 师范写,生书空。

  (强调z、c、s都是小个子,都住在二楼,都是一笔写成的。)

  2 生在书上临摹,速度快的在范字旁可多写几个。教师提醒学生写字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

  3 交流展览。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①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③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②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二、教学设计

  1、导入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2、板书课题。

  3、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4、朗读课文

  ①范读

  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

  理解课文内容

  ①理解重点词语

  a.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b.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理解课文内容

  5、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吾日三省吾身c.传不习乎?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朗读、背诵

  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6、作业

  ①

  背诵课文。②抄写、识记字词。③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①研读后五段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二、教学设计

  1、检查作业

  ①背诵课文。

  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2、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教师须重点讲解的:①见贤思齐焉。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③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概括思想内容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学习体验

  ①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②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③“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5、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6、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

  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三、信息反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腊八粥”的相关民俗。有条件的可以找来沈从文《腊八粥》的全文,仔细阅读,对小说全文的大概内容先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画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此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一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腊八粥

  沈从文

  主人公:“八儿”

  迫不及待

  苦苦等待

  美妙的猜想

  亲见时的惊讶

语文教案 篇5

  一、作者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语文教案 篇6

  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上的《我们家的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作。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的魅力。他生动细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如何凭借教材特点,抓住重点,找准训练点,强化朗读练习,切实加强语言与思维的训练,这应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走向教材要动情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说到底,在于引导学生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充分发挥“愿意学”和“知道如何学”的综合作用。那么在课伊始,就要求教师结合课文内容,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了在课文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一上课,我就利用学生上网收集的一幅幅猫的生活图编辑成《猫咪写真集》,投影给学生们欣赏。屏幕上一只只活泼稚气、天真可爱的小猫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他们个个瞪大了惊喜的眼睛,情不自禁地发出“呀!”“哇—”“好可爱—”“太逗了,像小孩!”等赞美声。他们的爱猫之情油然而生。这时我顺势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的《我们家的猫》指的是谁家的猫?他家的猫是怎样的呢?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随老舍爷爷的文章去认识他家的猫上。这样引入课文,犹如一台戏的序幕,迅速安定了学生的情绪,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动情地走向教材,从而为整堂课定下了基调——一种爱猫的情结,贴近了与作者的情感。

  二、走进教材重感悟,理解“古怪”要到位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过程必然会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这就要求教学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认知思维发展轨迹。在探究大花猫的性格特点时,我在学生充分读书的情况下,提出了“读了 ,我知道了大花猫 。”“读了 ,我觉得大花猫 。”这两个富有弹性的句式要求学生回答。第一句式只是检查学生在感性的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掌握的信息量,学生能否通过复述或转述来反馈他们的对句子、段落的了解,难度较低。后进生也能轻松作答:“我读了‘我们家的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知道了大花猫很古怪。”;“我读了‘说它老实吧,它有时的确很乖’这句话,知道大花猫很老实。”……第二个句式只是衡量学生在悟性的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是否读懂。通过学生“潜心会文”、“切己体察”等用心用情去感悟,独立思考,然后萌生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归纳、提炼、阐发的形式来反馈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学生答道:“我读了‘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觉得大花猫等老鼠时很专心,很有耐心,非常尽职。”有的补充道:“从‘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中看出大花猫决心很大,的确很尽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在讨论中得到补充和校正。这样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水平轻松作答,在自信中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为了使学生对大花猫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必须把他们通过细读、感悟出的大花猫的点滴印象 :古怪、老实、贪玩、尽职、 不高时一声也不出、高兴时温柔可亲、胆子、勇猛综合起来。我请他们把目光从课本移向卡片,让他们仔细观察这些特点之间的联系按

  ( )( )( )

  ( ) ( )( )

  ( )( )

  这种形式摆一摆。学生恍然大悟,“古怪”一词统率其余,而其余又是一一相对。从这种矛盾的性格: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猛中体现出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样使学生比较透彻理解了“古怪”一词,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认知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概括的特点。

  三、捕捉听说点,拓宽训练内容

  说,是用嘴写作 。教师善于捕捉文章的听说点,渗透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和理解内容结合起来,深化对“古怪”的理解。

  (一)抓课文语言素材,进行“仿说”

  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老舍爷爷的语言表达方式:老舍爷爷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用什么句式把猫的.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矛盾性格连起来的?通过男女学生分别读相对的词串成的句子,学生不难找到“说它……吧,的确……,可是......”这个转折语言的表达方式。师提示:这样连起来说才见猫古怪。然后抓住课文中语言素材进行训练。

  设计三个层次的说话训练。

  1.基本题:说它老实吧,的确 ,可是 。(第一自然段内容)

  说它贪玩吧,的确 ,可是 。

  2.提高题: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 ,可是 。(第二自然段内容)

  说它 吧,的确 ,可是 。(第三自然段内容)

  3.发展题:仿照句式进行迁移训练,说一种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的表现。

  有的说:妈妈的性格真古怪,说她小气吧,的确是呀,我向她讨钱最多只给一元。可是,她又那么慷慨,为奶奶治病,她毫不犹豫地拿出了5000元。

  (二)抓课文插图,进行“补说”

  本文中的第一幅图画的是大花猫正在追赶一只拼命逃窜的小老鼠,而在整篇课文中竟没有关于这幅图的描写。深究课文不难发现:在等待老鼠出洞时,大花猫就非常尽职;当时老鼠出现时,大花猫一定更尽职,不抓到老鼠不罢休。编者巧妙地在文字空白处画了这幅捉鼠图,让学生充分理解这是一只尽职的猫。教师就利用这幅图引导学生补说:等呀、等呀,老鼠终于出现了……

  (三)抓重点词语,进行“联说”

  儿童的阅读活动,离不开其固有的生活经验,离不开想象与联想。儿童对于课文中的信息,只有在他的记忆贮存中能够找到与它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被理解,才能被积累运用。“屏息凝视”什么意思?学生一般根据工具书查得“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为了使这些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图画,我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生活中遇到过屏息凝视的情况吗?学生联系过去的生活经验运用“屏息凝视”说话练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训练的高度、广度和密度。

  四、 指导背诵,内化语言

  众所周知,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过程。要实现范文语言的内化,就得熟读、背诵,就得积累运用。学生通过初读、细读、感悟、有感情朗读等,对段的内容已了然于心,此时,就得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背诵。可

语文教案 篇7

  转入另一首诗《审判官》,

  如果说金色花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则展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 。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师读

  同学们,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声,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写照,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

  【学生活动】

  六、作业

  今天讲给老师听还不够,还应该讲给你们的妈妈听,所以,今天的作业就是:假如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妈妈,有一个要求,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六。习作要求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再根据这些音响编一个故事。编的时候,要大胆发挥想象,可以编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编童话故事。

  【设计理念】

  1.快乐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顾及学生的层次差异,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放飞想象,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表达。

  3.扎实训练,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词句训练、标点符号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准确表达。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指 导 课

  一、猜谜语引声音

  1.谈话: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一位老朋友,它看不见,摸不着,可它不管大和小,总往耳朵里跑。它是谁?(声音)

  声音是丰富多变的,每个声音都有自己的故事,咱们今天就来选声音,编故事。

  2.点击课件,出示题目:选声音编故事

  [猜谜激趣,切入主题。]

  二、听声音学表达

  课件播放生活中及自然中一系列学生熟悉的声音,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表达尝试用拟声词说听到的`声音。

  [由于播放的是学生熟悉的各种声音,学生们很快就沉浸在听声音的喜悦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此时,教师通过示范要求学生用拟声词说说听到的声音,训练学生在习作中如何表现听到的声音,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

  三、听声音说画面

  过渡:生活中的声音是丰富多变的,即使同一个声音,不同的人听,也会有不同的想象。

  1.课件播放铃声。

  2.让学生用几句话说说听到铃声想象到的画面,并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画面,说清楚,争取说具体。

  [生活中的声音必然是和一定情境相联系的,所以选声音编故事必须要唤起学生这种与声音相联系的情境的回忆,而且要激发学生的想象,由一种声音想开去,想象各种不同的画面,为后面能编出各种不同的故事奠定基础。]

  四、听声音编故事

  过渡:一个简单的声音就激发了同学们不同的想象,如果把几种声音连起来听,可不可以编成一个精彩的故事呢?

  1.课件播放:羊叫声、狼嗥声、狗吠声。

  [选择彼此有联系的声音,更易激发学生的想象]

  2.学生先用拟声词说说听到哪些声音。

  [弄清听到的声音,是编故事的第一步]

  3.同桌讨论,试编故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古诗教案09-05

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优秀教案02-28

《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07-27

《语文园地一》教案07-15

人教版语文教案09-06

《语文园地六》教案08-25

小学语文教案08-26

关雎语文教案08-29

挑山工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