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2、初步懂得一些爱妈妈、爱长辈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感恩意识。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
三、和幼枧儿讨论“我的妈妈”,引导幼儿说出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
四、结束部分
(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
小结: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在我们摔倒是是他们将我们扶起,当我们生病时使他们将我们照顾,所以我们要记住在爸爸妈妈的爱并感谢爸爸妈妈。
五、延伸活动
回家好好吃妈妈做的饭菜。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目的.要求】
1. 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 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材料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 .各色茶叶 .杯子 .碟子 .水. 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 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 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
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 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 形状)
2. 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 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 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车辆的名称、简单的用途。
2.通过介绍许多有趣的汽车,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或老师收集各种模型车。
2.各种汽车的图片八九张。
3.用积木、插塑玩具搭建的立交桥、马路花园等街景。用模型车布置一个汽车城。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汽车城,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汽车城去玩,汽车城里的汽车都是我们小朋友带来的,你们想去吗?(想)那我们出发吧!(进活动室)
二、摆弄各种车辆,使幼儿知道车辆的名称及简单的用途
1.幼儿自由摆弄各种汽车。
师:汽车城里这么多汽车,看看哪些汽车你们认识,还知道它的名字。
2.幼儿尝试讲述自己熟悉的.汽车的名称及简单的用途。
师:有些汽车连老师都不认识,请小朋友把自己带的汽车介绍一下,别的小朋友带来的车如果你认识也可以介绍。
幼儿回答:救护车是专门送病人到医院去的;消防车是救火的;洒水车是给马路浇水的;翻斗车是专门运土的……
三、教师介绍早期汽车的形态、功能特点
1.出示老爷车,幼儿观察。
师:这是什么汽车?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这是老爷车,这种车是你们爷爷奶奶小时候才有的,现在没有了,它的速度很慢。
2.出示图片,向幼儿介绍最早的一种汽车。
师:老爷车还不是最早的车。你们看,这才是最早的汽车呢!像什么?像船一样可以在水中行驶的,人们帮它装上两个轮子,就可以在陆地上行驶了,它的速度更慢。
四、向幼儿介绍各种先进的、有趣的汽车,扩大幼儿知识面
1.出示汽车图片九张,让幼儿尝试想像这些车的用途与不同之处。
师:这些汽车比小朋友带来的汽车更先进、更有趣、更有用,你们猜猜这些车有什么用处?跟现在的车有什么不同?(尝试题)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①两头都能开的车;②可以一分为二的车,需要时就变成两辆;③可以竖起的车,停车时只用两个轮子;④可以爬山的车……
2.幼儿自己设计发明汽车
师:刚才有趣的汽车是现在的科学家发明的,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设计更好的汽车呢?(请2~3名幼儿回答)请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汽车画出来好吗?
五、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角画自己发明设计的未来汽车。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孩子的喜欢汽车。爱玩汽车的特点,活动在欢快的旋律中开始,让幼儿做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导入活动,通过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从中渗透如何使一件物品变化成一辆汽车的方法。幼儿表达方式比较贫乏,需要教师的暗示,启发,鼓励和引导。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但很多孩子不愿意一个人睡,为了让幼儿克服心理障碍,勇敢的一个人睡,教师进行心理疏导,通过故事,讨论等方法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勇敢的一个人睡,并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让幼儿了解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并能用各种方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一个人睡的勇敢经历或者坦然讲出不敢一个人睡的原因。
3、通过创设情景,帮助幼儿了解夜晚,进一步树立幼儿自己睡的信心。激励幼儿乐意尝试一个人自己睡。
活动准备:
PPT课件、调查表、彩笔、气球,面具,眼罩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夜晚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请看,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2、师: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你发现了什么?该干什么呢?
3、教师小结:睡觉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帮助我们大脑和身体充分休息,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活动。
二、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
1、师: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对于一只小老鼠来说却糟糕透了,看!就是这只小老鼠。
2、播放PPT,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3、刚开始时小老鼠为什么睡不着?还有可能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必要时给予提示)“这些来自大自然,其实什么事情也没有对不对?这些声音并不可怕。”
4、后来小老鼠为什么又睡着了?——它放心了。
5、教师小结: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都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明白了这个道理的小老鼠第二天晚上自己一个人睡的可踏实了,到了第三天晚上它睡的可香了,还做了一个美梦呢!
三、出示调查表“你乐意一个人睡吗”?
1、把1个睡觉卡片贴在粉色的一边?把不是1个人睡贴在绿色的一边?
2、看结果有几个1个人睡?多少还不是1个人睡?(统计)
3、师:我们先请自己一个人睡的小朋友来讲一讲一个人勇敢睡的经历。
4.幼儿自由讲述(请两位)
5、教师小结:一个人睡很舒服,不仅对身体有帮助。而且还是小朋友们长大的标志。我们要上一年级了,都要学会一个人睡,对吗?
6、师:再请不是一个人自己睡觉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一个人睡?(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
7、小结:害怕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你勇敢说出来,就能想办法解决?
8、师:谁告诉老师自己害怕的事情?这么多原因不愿意自己睡觉,集中大家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出示幼儿不愿一个人睡觉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解决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一)怕黑
1、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1)小夜灯——远远地点上一盏小灯,这样房间里有了一丝光线就不会害怕了、(2)亮着灯。(3)手电筒——方便黑夜上厕所等紧急事件
3、你们还害怕吗?
(二)怕闪电
1、我们有什么呢办法呢?
2、“带上耳套、关紧窗户。”这样就听不到看不见闪电了。
(三)床上滚下来
1、有什么好办法?
2、教师根据幼儿交流内容贴图片(用画面表示)展开阅读全文
(四)怕做噩梦
1、为什么做噩梦?
2、有什么好办法不做噩梦?(用画面表示)(1)娃娃——抱个娃娃多么温馨,有了它就像有了个伴!(2)请妈妈陪——可以安心的睡了。(3)少看恐怖的电视。
小结:小朋友们世界上有怪兽吗?怪兽是人编出来的,是人化妆出来的。老师也能装成一个大妖怪,你们相信吗?
3、老师装妖怪,和幼儿交朋友
4、选择一个喜欢的怪兽面具,和“怪兽”一起做游戏
5、原来怪兽下面是一个可爱的小朋友,现在害怕吗?怪兽可怕吗?
教师小结: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五、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对怪兽的恐惧
1、你最害怕什么?
2、把自己害怕的东西画到气球上。
3、幼儿交流自己害怕的东西
4、踩气球—用自己的方法让它们从世界永远消失。
小结:“小朋友们已经找到了好多自己睡觉时不再害怕的办法,心里最害怕的东西也已经消除掉了。”教师请幼儿看课件,欣赏夜晚的美丽景色,共同体验夜晚的美好。“现在你乐意一个人睡吗?那让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尝试着一个人睡好吗?下面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好好的享受美丽而宁静的夜晚吧。”最后祝每个小朋友天天都拥有美好的夜晚,睡的香,睡得甜,身体棒!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金秋送爽、硕果累累,又是一年秋收时,为了让孩子们亲自去体会、感受一下秋天的丰收景象,也为了让幼儿学会一种劳动技能,并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爱惜劳动成果。大班的全体小朋友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田野,进行了一次拾稻穗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能积极认真地拾稻穗。
2、培养幼儿耐心、细致、认真的劳动品德。
3、让幼儿初步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爱惜粮食,爱惜劳动成果。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能积极认真地拾稻穗。
活动难点:
能耐心、细致、认真地拾稻穗。
活动准备:
1、选择收割的'时候开展本次活动,与农民联系,告知本次活动的目的及配合事项。
2、每组带一个塑料袋。
3、照相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带领孩子来到农田。请农民伯伯讲述农民是怎样种植稻子的,让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真是“粒粒皆辛苦”,要爱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拾稻穗的愿望。
(二)交代拾稻穗要求。
1、拾稻穗时要细心地寻找。
2、分小组进行,要有始有终,从田头拾到田尾。
3、完成任务后要比一比,看哪组的幼儿拾得多。
(三)幼儿拾稻穗,师巡回观察指导。
教师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边拾稻穗边说出稻穗的颜色“黄澄澄”“金黄色”。
(四)幼儿边休息边谈体验。
1、让幼儿在田间自由围成一个半圆形席地而坐,塑料袋放在自己面前,休息3~5分钟。
2、幼儿互谈经过,讲述拾稻穗过程,启发幼儿用“辛苦”“很累”“金黄色”“黄澄澄”等词表达。
3、评出稻穗拾得最多的小组,给予表扬。
(五)教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总结。
(六)送稻穗。
幼儿把拾到的稻穗送给农民伯伯。
(七)幼儿唱《人人夸我好儿童》的歌曲回幼儿园,结束活动。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课教案11-05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6-14
大班社会教案03-16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0
大班社会教案05-23
大班社会树教案11-27
(合集)大班社会教案07-26
大班社会教案(精品)07-24
大班社会教案[优秀]07-26
(精华)大班社会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