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20 14:09:0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通过看图和学文,是学生懂得孔雀因为骄傲,结果跌进湖里,落得个很不光彩的下场,以此教育学生不骄不躁,学会尊重别人。

  重难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图文对照,懂得骄傲的危害,并知道应当怎样做。

  教学过程:

  一、认读卡片上词语,重点词语让学生口头解释,教师补充。

  二、教学导入:(略)

  板书课题(略)

  三、讲授新课:

  1、讲读第一自然段:

  指读,思考:故事中的孔雀是怎样的一只孔雀?

  因为孔雀长得很美丽,所以很骄傲,你从哪看出这只孔雀很骄傲的.?

  板书:只要------就------羽毛(指生造句)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是这样和人家比美的?

  板书:展开、炫耀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孔雀美丽,也骄傲。

  2、第二自然段:

  看图,说出图意,指读,思考:

  1)、孔雀到了什么地方?

  2)、孔雀的神态又是什么样的?

  3)、这时又看见了谁?

  4)、花喜鹊是怎样对待孔雀的?

  5)、结果怎样?

  (略)

  3、第三自然段:思考:骄傲的孔雀忽然发现了什么?板书:一模一样、十分漂亮

  它是怎样做的?

  :通过这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湖中的鸟和孔雀一模一样。

  4、第四自然段:看图,说出图意,指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思考:1、孔雀看到湖里的鸟,它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它为什么掉到湖里了?

  教师:骄傲使它冲昏了头脑,比不过湖中的鸟,使它再次逼近人家以炫耀自己,反而落入水中,

  自食苦果。

  5、第五自然段:方法同上。

  思考:孔雀掉到湖里结果怎样?当它爬上岸来,怎么又高兴了?

  6、第六自然段:思考:

  花喜鹊为什么笑?孔雀为什么不高兴,叫花喜鹊为丑喜鹊?

  四、课堂:

  骄傲的孔雀认为自己漂亮,目中无人,到处与人家比美,炫耀自己的美丽,骄傲的连自己都不认识。通过学习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五、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

  (小黑板出示)

  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毛毛细雨,小雨,大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三、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找出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粗略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⑴ 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⑶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⑷ 认读“云彩”“飘落”。

  ⑸ 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⑴ 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⑵ 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⑶ 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⑷ 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知道这是小雨点回答完了,在问大雨点。)理解“回答”。

  ⑸ 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地方”这个词中,“方” 字读轻声。

  4、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前4段。

  五、读文感悟

  1、“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会怎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雨后这些【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

  (小黑板出示)

  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毛毛细雨,小雨,大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三、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找出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粗略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⑴ 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⑶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⑷ 认读“云彩”“飘落”。

  ⑸ 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⑴ 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⑵ 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⑶ 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⑷ 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知道这是小雨点回答完了,在问大雨点。)理解“回答”。

  ⑸ 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地方”这个词中,“方” 字读轻声。

  4、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前4段。

  五、读文感悟

  1、“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会怎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雨后这些地方都怎么样了?”

  2、咱们闭上眼睛想想:一场大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过后,小草怎么样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样了你能说说吗?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半”,进行书写练习 (机动)

  地方都怎么样了?”

  2、咱们闭上眼睛想想:一场大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过后,小草怎么样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样了你能说说吗?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4、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半”,进行书写练习 (机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很顽强

  小草很有生命力

  烧不死

  看到这样的小草,大家喜欢么?该用什么口气读?(赞美、喜爱)齐读第3、4行诗。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2、使学生能自编排手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们学过哪些拍手歌?有什么特点呢?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3、指名读课文:读音要正确。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读出节奏感。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自由读:画出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6、同桌的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拍手歌,并在班上表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出示投影: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识字写字。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写字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物、鸡、猫。

  5、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教师辅导,集体讲评。

  三、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

  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师:是的,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对,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又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长城随想

  最后,请你思考课后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可以阅读课文,可以《长城》,也可以自己上查找资料,摘录重点词句,适当归纳制成幻灯片,并插入你喜欢的长城图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教案04-10

【热】小学语文教案01-26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10-09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0-12

小学语文教案【优】10-14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优秀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