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16 04:11:4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结合注释,向学生介绍与文章前后有关的剧本的内容。

  二、概括内容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选文的故事梗概。

  张春花历尽艰辛,进城找回李望水,水泉小学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和城里人的支持、赞助,改名为“水泉希望小学”。

  三、讨论分析

  1.学生讨论文章描写了哪些场景:你对哪个场景最感兴趣?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场景。

  三个场景:电视台的演播室、大排档、回村途中及回村后的情景。

  2.分析课文第一个场景,写张春花在省城电视台演播室里的情形,作者对张春花在演播时的动作、表情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1)动作、表情的语句有:

  ①她看看主持人,把身子往外移移。

  ②她也想笑,可怎么也笑不出来。

  ③刺得她的眼睛也睁不开,连忙用手蒙住脸。

  ④张春花眼睛迷乱地看着,不知所措。

  ⑤张春花看看主持人,又对着前面那个黑洞洞的镜头看看,不知该说什么。

  ⑥她迷糊着眼,仍然不知说什么。

  ⑦张春花抬起头,看看主持人,嘴唇动动,眼睛看着下面。

  ⑧张春花看看前面的镜头,嘴张了一下,脸憋得通红,一时说不出话来。

  ⑨张春花说着,眼泪突然泉水似的涌了出来,呜咽着说不下去了。

  (2)这些描写表现了她:局促不安,紧张的心理。

  性格特点:性格倔强、坚毅、忠于职守、单纯的农村小学代课教师的形象。

  3.文章第二个场景写了个体老板热情地把李望水送到电视台并慷慨相赠后,又在第三个场景中写了社会各界所赠物品及市政府的关心送来的捐款,这在写法上叫什么?也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讨论归纳:点面相结合的写法,表明农村儿童失学的问题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重视,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教育的关心。农村教育的现状正发生了一些改变。

  4.根据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说说你对“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可提示归纳:

  (1)引用村长交待这期间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原话。

  (2)不能让失学、逃学的现象再出现。

  (3)教育是社会的问题,需要来自社会上下人们的.共同关注,任何人都应该多份爱心和同情心来帮助农村失学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尽早回到课堂。

  四、总结、扩展

  剧本通过平实的语言来刻画了农村代课教师张春花的性格,也让我们了解到农村目前的现状,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农村的教育充满了信心。

  第二课时

  一、讨论分析

  教育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而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来启发我们对教育的深思的呢?在创作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学生讨论。

  归纳:就剧本内容而言:故事简单,环境普通,题材小、人物小、事件小;从表现手法看:单一平静的叙事手法,按部就班,几乎没有高潮,毫无包装的人物造型等。这一切都营造了逼真的生活氛围;在人物的刻画上,如果说张春花性格的倔强和坚毅主要建立在她的内在本质基础上的话,那么她的忠于职守则更多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生怕村长扣工资),这就使文化水平有限,小农意识极强的她活脱了起来,显得那么真切可爱。

  二、欣赏对比

  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有关情节,让学生体会电影与剧本的内容有何不同。

  三、讨论概括

  在此基础上概括电影剧本的特点以及它和戏剧剧本有何异同。

  电影剧本的特点: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

  戏剧剧本必须适合舞台演出,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电影剧本最终以电影形式来表现,因而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很小。

  相同之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如《白毛女》中喜儿的语言则表现了她的天真、纯朴,而文章《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春花的动作、神情则表现了她作为一个临时代课教师,而且比学生大不了几岁的农村人特有的性格。

  四、总结、扩展

  通过学习本文,进一步熟悉了电影剧本的一些特点,为我们以后能欣赏更多更好的电影剧本作了准备。

  五、布置作业

  1.学习文章用动作、神态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形象、表现性格,你也选择你所熟悉的人加以描写。

  2.学习了课文,对中国的农村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2、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1、 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2、 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3、 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2、 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 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2、 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3、 全班反馈

  4、 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1、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画出相关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后,再与好朋友交流。

  2、 交流学习所得。

  (1) 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出相关段落,重点理解文中的人物对话内容及鲁班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3、 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3、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五、教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3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在20世纪的美国,有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

  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当有人赞叹她超凡的毅力和勇气时,她只是微微一笑说:“攀上高高的峰巅,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毅力,而踏上山脚的那条小路,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也许,只要把最初的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勇气保持到底,任何人都可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一位65岁的作家莫顿·亨特就向我们讲述了他8岁那年保持这份勇气的'经历。

  (展示学习目标)(1分钟)

  老师现在并不想让同学们接触课文,我想让你们来做一个“猜猜猜”的游戏——我们来预测一下故事情节的发展,看谁的想象力丰富,猜的又准又好!

  (二)、预测阅读 理清情节(6—7分钟)

  (出示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预测三个情节,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一会请大家看着屏幕上的图片,尽量伸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想象你就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1、在七月一个闷热的夏日里,一群七、八岁的孩子聚在一块玩耍。可他们玩厌了弹弹子的游戏,正商量着要玩点什么新花样。你们猜猜看他们会想出些什么新花样来玩呢? (2分钟)

  2、他们呀,竟然要去爬悬崖!可真够大胆的,是不是?!虽然这座悬崖只有二十多米高,可它却是一堵几乎垂直的峭壁,上面还有凸出来的岩石和蓬乱的灌木,对于7、8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非常危险的。亨特是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8年来他陆陆续续都在生病,妈妈一再告诫过他不许随意冒险。但是为了不让小伙伴们瞧不起,他跟着爬上去了。当他爬上了悬崖的三分之二时,却实在害怕得紧,腿都软了,却又不敢走回头路。伙伴们不愿停下来帮助他,都一一离开了。夜色渐渐降临,你们猜猜看这个时候亨特心里会怎么想呢?(2分钟)

  他肯定心里充满了恐慌。

  3、正在他百般无助的时候,他的好朋友杰利领着他的父亲,赶到了悬崖下面。父亲焦急的望着亨特。你们猜父亲会怎样营救亨特呢?(2分钟)

  亨特的父亲没有象一般的家长那样,慌张得不知所措。他很镇定的对亨特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的到的”。

  那么后来亨特有没有爬下悬崖呢?他是怎样爬下悬崖的呢?如果你们想知道答案,现在就可以自己在文章里寻找了。

  (三)、精读课文 探究理趣(23分钟)

  A、为了让你们能够更好的感悟全文,老师来给大家朗读,你们边听边找,一定带着你们自己的童年回忆,去感受文中那些孩子们获得了哪些乐趣。(6分钟)

  B、好,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寻两个问题。

  1、(7分钟)作者用丰富的语言和多种描写方法来表现6个孩子的探险经历,使文章充满了童心童趣,那你们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乐趣呢?请把它们找出来。注意结合上下文,体会某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趣”可以在游戏花样翻新——找出关键词:闷热天气→玩弹子→新花样→爬悬崖……

  “趣”在悬崖富有挑战性——找出关键词:垂直的峭壁,凸出的岩石,蓬乱的灌木,险峰,左折右转……

  “趣”在孩子勇敢探险——注意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飞跑,应着,跟着跑,一个接一个……

  品析语言:比如“左折右转”这个词 ,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来?不仅可以看出悬崖的走势还是很险峻的,还可以感受到孩子们那种不怕艰险勇于攀登的志气。

  2、(10分钟)课文表面上看好象只写了作者童年时的经历,让我们也重温了儿时的梦。其实作者写作本文还有一个更明确的目的,那就是要从这次经历里给读者揭示深刻的道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现在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你们能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领悟到一些道理?请用这样的句子概括你所感悟到的:

  “理”从______而来:____。

  “理”从父亲救我的方式而来:家长应该提倡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创造的空间,无论什么事,都应该充分相信他们一定能行!

  “理”从杰利返程救我而来:朋友就应该在患难的时候伸出手,绝对不能临阵脱逃!

  “理”从“我”坚持不懈而来:遇见困难并不奇怪,我们应该勇敢面对!

  (四)、学生感悟 教师小结(10分钟)

  (1分钟)人生如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人生如棋,不会输一辈子,但总会输一阵子。生活中,谁可能保证“一帆风顺”?谁又可能不经历一点挫折和风雨呢?一个人是否可以成功,就在于他在挫折面前是软弱妥协?还是坚持到底?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从网上下载的公益广告,请大家认真看,仔细体会。思考一下:在那些好象与我们很遥远的人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我们该怎样走我们的人生路?我们在路上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又应该怎样走下去呢?

  (播放flash)(4分钟)

  此时此刻,我们不需要语言,只需要行动。拿起你手中的笔,在语文本上写下你的此时的心灵感悟。(5分钟)

  (五)、布置作业 串联思索(1分钟)

  1、阅读材料《生命之路,越走越长》,再次感受生命的力量。

  2、积累类似素材,将来把它们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3、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我黑暗中的光明》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一、音频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

  2.播放《金木水火土》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3.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播放《金木水火土》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

  (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

  5.齐声诵读。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仔细观察老师发给同学的7张字卡,怎样能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朗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

  预设:

  (1)“一、二、三”是三个长得很像的兄弟,一个横就是“一”,两个横就是“二”,三个横就是“三”。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2)“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教师相机出示“上、下”的字理演示动画。

  (3)“四”和“田”长得很像,把“田”里面的'“十”换成“《2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就是“四”。

  (4)“五”字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一个“工”人腰里挂着一把折尺(《2 金木水火土》教学设计)。

  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4.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7)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横”“竖”的写法。

  【教学总结】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入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节课我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1.以动画视频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学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拼音基础,有些孩子识字量少,又不会拼音,他们读起韵文来困难较多。小韵文音频和视频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另外,在写字过程中,我利用动画展示生字的笔顺,利用动画突出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这都起到了直观示范的作用。学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学生的`理解是轻松的,学习的效果是实在的。

  2.注重书写姿势的指导和要求,为学生夯实基础。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书写姿势,不注重握笔姿势,写着写着,姿势就发生了变化。因此,我在写字指导过程中反复强调书写习惯,反复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

  2、学会本课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读中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并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

  教学难点:

  理解“冬天已经过去,我的梦已被染绿”

  教学设想:

  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的内容,讲讲课文要抒发的情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感悟语言的能力,多读,熟读成诵。本课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在一起讨论语句的基础上明白课文的深刻内涵的方法。教学中可请学生讲述一个印象深刻的事例。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寻找“春天”。

  同学们,蓝蓝的天,嫩嫩的'草,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就是春天,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和感受春天吧。春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春天”的课文。自读课文,哪些语句是描写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认读生字卡片

  梦想残雪融化嘱咐毛茸茸

  咱们散步嫩草吐绿染绿

  4、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么课文里的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三、品读诗句,体会心情,发现“春天”。

  1、找出描写春天的诗句,细细品读。

  为什么说小草已经吐绿,不说小草已经发芽?小草可爱吗,你从哪看出来的?教师指导朗读:当我发现“嫩草已经吐绿”这个秘密时喜悦、自豪的心情,并尝试将这种心情用朗读的方法表达出来。

  2、扩展延伸:连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了“我”为什么却能发现?

  3、田野里还有哪些小秘密?

  我的小秘密是什么,你知道吗?

  4、为什么说我的梦被染绿?

  师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作个有心人。

  5、仿照诗歌的模式写一首诗歌。

  四、精读最后一句,引导感悟“春天”

  自读最后一句,独立思考这句话的寓意。我被染绿的梦里有什么?可以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写一首小诗告诉我们。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诗歌:谈各自的所得。

  二、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提醒学生细心观察易错生字的笔顺、笔画。)

  重点指导

  梦:下面是“”,注意不要多写一横。

  残:右边的笔顺是

  嘱:第13笔是竖,不是竖提。

  散:左下是月字底,不要写成“日”

  3、给生字扩词,造句。

  4、摘抄诗中好词、好句。

  三、回味有关“春”的佳作。(诗、散文、故事均可)

  四、作业

  摘抄关于春天的好词好句,大家交流

语文教案 篇6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词语填空。

  弱不(禁)风 (恍)然大悟 不解之(缘) 喜出(望)外

  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在一个精致的小房间里,放着许多玩具。(精巧)

  (2)锡兵还是挺直了身子,紧紧地扛着他的长枪。(笔挺)

  (3)她也是一样坚定啊!(坚强)

  4.认真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并仿照该句式写一句话。

  他看到那个熟悉的小男孩儿,他看到桌上都是自己熟悉的伙伴;他看到那座美丽的宫殿和那位可爱的小舞蹈家:她仍然用一条腿站着。

  一 作者资料库——安徒生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被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

  二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在19世纪所合编的故事集,原为多则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和童话,经过修饰,成为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集。原本名称为《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三 童话的分类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 国际儿童图书节和安徒生文学奖

  国际青少年读物理事会(IBB)把每年的4月2日定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每年庆祝这个节日。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4月2日是敬爱的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生日。各个国家轮流主办这个节日,其内容是:主办国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为世界各国的孩子们写一篇献词,并选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绘一幅特别的招贴画,由此引起人们对读书和阅读的关心。献词将被翻译成数种文字与招贴画一起分发向世界各地。每两年一届的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安徒生文学奖,也在4月2日颁发。这一天,获奖作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他的名字会迅速传遍世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及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本领以及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别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交流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本领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如果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常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己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10-05

语文教案07-20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语文教案【经典】05-06

语文教案[经典]04-24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教案(精选)11-19

[经典]语文教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