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字母表示数》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的意义、常见数量关系、运算律、周长与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字母表示数,更能概括地理解、表达和应用这些知识,并为以后教学有关方程的知识作必要的准备。学生初学用字母表示数,会因不习惯而感到困难。因此,教材特别注意从最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逐步递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悟身边处处有数学,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重点:
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难点: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与字母有关的数学课,生活中你见到用字母表示过什么吗?(生举例、交流)
生1:kfc,肯得基的标志。 生2:gps,全球定位系统。
生3:dna,人体基因密码。 生4:usa,美国的简称。
生5:……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数学上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那么含字母的式子还能表示什么呢?又该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
依次类推、探究新知
(一)例1的教学
1.大屏幕依次出现1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以及相应的问题,指名回答。
2.出示:摆( )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
师:你能照上面的样子接着往下说吗?
学生在座位上口述。
师:还想说吗?为什么?
师:小组商量能不能创造一个式子代表上面的所有算式?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学生展示。
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如a×3)提问:“a”表示什么?在这里它可以是哪些数? “3”表示什么?a×3呢?用这个式子代表上面的所有算式,你有什么体会?用这些式子(指用其它字母表示的式子)来表示可以吗?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⑴媒体出示:学校“书香超市”场景。
⑵提出问题:“童话大王比小哥白尼少30本”,你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两种书的本数吗?
⑶生讨论、汇报,师板书:
童话大王 小哥白尼
a a+30
b-30 b
⑷讨论b的取值
⑸算一算:童话大王有58本,小哥白尼有多少本?
如果小哥白尼有90本,童话大王有多少本呢?
3、比较归纳,揭示课题
师: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三)例3的教学
1.出示例题,教师口述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2.教学简写方法。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相关的练习。
3.展示作业,教师结合作业强调:
①数和字母相乘,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略不写。
②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注意2x和x2 的区别。
③1与任何字母相乘,“1”可以省略不写。
师生共同改写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课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式子。
⑴ 小敏原有a本故事书,捐献给灾区小朋友5本后,还剩( )本。
⑵ 一辆公共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共行( )千米。
⑶ 一种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a元,买14千克需( )元,买b千克需( )元。
⑷ 一种电视机40台的总价是c元,那么一台电视机的单价是( )元。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⑴ 出示图文结合题:
① 101路无人售票车上有乘客56人,到中华门车站下车a人,又有b人上车,现在车上有( )人。
② 书香超市里有n个书架,每个书架放b本书,共有图书( )本。其中故事书有b本,科幻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17本,科幻书有( )本。
③ 双休日,四(3)班的男生修补图书m本,女生修补图书n本,全班平均每天修补图书( )本。
⑵说说下面每个式子的含义
① 老师家上个月用水a吨,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约用水b吨,a-b表示什么?
② 娟娟家平均每月用电a度,12a表示什么?
③ 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25元。
9a表示什么? 25b表示什么? 9a+25b表示什么?
四、总结全课、完善建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用含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量,那么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指名生说一说。
五、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师:出示儿歌,生齐读: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
……
师:能念完吗?有什么办法能念完?
1、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
⑴ x、x、x、x、x ⑵ a、b、c、d、e
⑶ a、a、b、c、a ⑷ a、a、2a、4a、a
2、再次讨论:哪种方法最合理,为什么?
3、齐读儿歌,宣布下课。
“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教后反思: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本节课教师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如:师生的年龄、公共汽车上的数学、书香超市里的数学、儿歌等等,以此贯穿全课,使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2、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式的学习。本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如:在学生提出用a+19、a+19=b、a+b=c表示老师年龄的式子中,哪个更简洁更合理;当a表示人的年龄、乘客人数等数量时,可以取哪些数等等,以此由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思维变得更加缜密与深刻。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篇2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的。这节课的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是简易方程的起始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代数知识的起始,因而本节课有着特殊地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的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简单的数量关系。
(四)微课设计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及目的
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来描述事物具有概括的意义。
体会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用运算符号把字母和数联结起来的式子可以更简洁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实例感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及优越性。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特殊方法。
练习设计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让学生从最容易理解的加法数量关系开始,初步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方法,从而自然的促进学生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通过叙述字母式子所表示的意思和独立用字母式子解决问题来进行知识的应用和巩固。
通过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儿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见到你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念的一首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我们先来念前半句,来点节奏[出示:画面]
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青蛙两张嘴,
师:怎么不读了? 照这样下去,能读得完吗?
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
师:同学们都是用文字表述的。能不能用字母表示呢?
师:这句话能不能代替这首儿歌呢?
如果n是3,( )只青蛙( )张嘴;如果n是8,( )只青蛙( )张嘴;
如果n是10,( )只青蛙( )张嘴;如果n是100,( )只青蛙( )张嘴;
师:这里的n还可以表示那些数?
师:n的威力可真大,能表示这么多不同的数!可以换个字母说一说吗?
师:可以说:a只青蛙b张嘴吗?为什么?
青蛙只数与嘴的只数相同,用同一个字母就能表示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师: 我们用n只青蛙n张嘴一句话就概括了这首说不完的儿歌。
既然用字母表示数这么简明、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摆三角形 电脑演示:用小棒摆三角形。
师:同学们用小棒摆过三角形吗?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根)
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6根)
摆3个呢?(9根) 摆4个呢?(12根)
怎么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板书)
摆1个三角形,需要小棒根数用算式(13来表示,)2个,23, 3个,33,
你想摆几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你能象这样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当摆a个三角形时,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请同学们填写完表格。
2)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怎样填写表格的。
3)让学生自己上来讲述填写的原因。
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小棒
三角形个数
需要小棒根数
1
2
3
......
......
a
4)教师引导:
师: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每个算式都3)为什么要乘3呢?知道三角形个数,怎样算小棒根数?(三角形的个数3=小棒根数)
当摆a个三角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字母a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这个式子a3,又表示什么?
式子a3可以看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几倍?
表格中有一个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小结:哇,字母式真奇妙!一个式子就概括了表格中所有的算式,而且能看出小棒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当a是100时,需要多少根小棒?当a是10000时,需要多少根小棒?
5)介绍乘法的'简便的写法。
a3还有更简便的写法,请打开书86页自学。
这里的.表示的是乘号,读作3乘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 (板书)
6)练一练: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8 12y ab
反问:8+a可以写成8a吗?为什么?(只有乘法才可以省略乘号。)
练习:
1只手有( )个手指,
2只手有( )个手指,
3只手有( )个手指,......
t只手有( )个手指。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你是怎么想的?
(二)妈妈年龄
出示情境图:(妈妈对淘气说:我比你大26岁。)
题中的你指的是谁?(淘气)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当淘气1岁时,妈妈多少岁?(27岁)你是怎么想的?(1+26)
当淘气b岁时,妈妈又是多少岁?
妈妈比淘气大26岁
淘气的年龄/岁
妈妈的年龄/岁(写算式)
1
......
......
b
教师把巡视到的学生的不同答案:b 、b+26 、26b让学生讨论,哪个对,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观点。
引导:那么知道了淘气的年龄,怎样求妈妈的年龄呢?(淘气的年龄+26=妈妈的年龄)b表示什么?b+26又表示什么?
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妈妈的岁数,还可以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关系:妈妈比淘气大了26岁。
4)渗透字母的取值范围。
当b=20时,妈妈多少岁了?当b=30时,妈妈多少岁?
b还可以表示哪些数?
b可以等于200吗?为什么?
看来用字母表示数,有时候字母的大小也是有限制的。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我们的好朋友笑笑与淘气正在逛超市,让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星期天,笑笑与淘气一起去超市。笑笑带了a元,淘气带了30元,他们一共带了( )元。
2、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一个作业本要y元,笑笑买了4本,要用( )元。
3、一个书包要k元,一个文具盒的价钱是一个书包价钱的一半,淘气买一个文具盒要( )元。
4、笑笑有50元钱,买书包用去b元,还剩下( )元。
5、部分商品价格:
乒乓球拍 a元, 圆珠笔b元, 书包c元。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列出算式。
(1) (2)
(3) (4)
师:请把你提的问题的算式写下来。
(找些有代表性的式子板书,根据这些式子让学生说说提了什么问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数,还能表示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我们的儿歌还只是念了一小段,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它念完。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
......
观察一下,眼睛只数与青蛙只数有什么关系?(2倍)
腿的只数与青蛙只数又有什么关系?(4倍)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师:这首儿歌,我们终于把它补充完整了。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让学生自己读这首儿歌,直到学生停下来。)
生:几只青蛙几张嘴;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
生:n只青蛙n张嘴。
生:可以表示1、2、3、4、5......
n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生:a只青蛙a张嘴......
生:不一样,一个3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另一个3表示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填写表格。
生: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摆a个三角形就用a3根小棒。
生: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小棒始终不变。
学生进行自学。
练习。
(淘气)
(妈妈比淘气大26岁,淘气比妈妈小26岁。)
学生写算式,交流讨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练习。
生:(齐读)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学生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
电脑演示。
电脑演示,结合实例加深理解。
按点:
如果用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这个字母可以是:
A.n B.y
C.m D.a
E.任意一个字母
电脑演示,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
电脑演示,结合实例巩固。
按点:
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跟小棒,摆若干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A. n4
B. 4 a
C. 44
电脑演示,巩固自学结果。
电脑演示,巩固练习。
电脑演示,结合实例巩固。
电脑演示,巩固练习。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意义
方法
优点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渗透符号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既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你的妈妈又在你的耳边唠叨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回答:“妈,你这都说过n遍了!”还有,你跟你的同学炫耀时说过这样的话吗?“这游戏我n年前就已经玩过了!”
那这里的n表示多少呢?
它是一个不能确定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感受到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用的,并且它还可以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同时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立即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为基础揭示出本课的课题。
二、展示情境,引导探究
(一)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讲讲从情境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二)出示表格。
小红的年龄/岁爸爸的年龄/岁
1
5
10
…………
1.将表格补充完整(列出算式和求出结果)。
2.表格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你能通过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用字母表示小红的年龄)?
4.交流式子,进行比较。
5.想一想,可以是哪些数?可以是200吗?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内容的完成,使学生能体会到随着小红年龄的变化,爸爸的年龄也在发生变化,而且它们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询问学生"可以是200吗?”,使学生明白,在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三)代入解题
设问:当小红的年龄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代入解题的练习,使学生掌握代入解题的方法。同时通过年龄的计算,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当他(她)为人父母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进而渗透尊老爱幼思想教育。
三、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一)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
(二)出示问题。
1.将表格补充完整。
在地球上能举起
物体的质量/kg在月球上能举起
物体的质量/kg
1
5
10
…………
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
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
(1)出示如下情境图。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将你的式子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
(2)求出例2情境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3)完成例2“做一做”。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学习例1的经验,并结合例2情境图和设计问题的提示,让学生自主解决例2的问题,掌握新的知识。这样的设计,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应用新知,巩固拓展
(一)看图填一填。
(二)算一算。
小红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如果每本笔记本8元,小红付钱后找回了28元,那她总共付了多少元?
如果她付出相同的钱,却只找回了1元,那么笔记本一本多少元呢?
(三)解决问题。
客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货车的速度是65千米/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相遇。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当 时,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内容设计密切联系新学知识,同时在编排上体现着由易到难的层次性。练习的材料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熟悉性和易操作性。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梳理和进一步巩固新知。对学生“还有什么疑问”的设计,又能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篇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生活中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请同学们把收集来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在小组中分享一下,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义。
(生自由交流)
师:你知道下面的字母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
SOS EMS m2
(SOS:求助;EMS:邮政快递;m2:平方米)
导入:字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说明它很重要,所以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复习和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
⊙回顾与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
用字母可以简明地表示数、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和运算律,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1题(1),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案用多少个圆片吗?
(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指名汇报)
课件出示教材80页“回顾与交流”1题(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律能利用这个式子表示?
3.明确: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和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计算公式和运算律。
提问1: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常用的数量关系?
预设
生1: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s=vt,v=,t=。
生2: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bc,b=,c=。
提问2: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预设
生1: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生2: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
生3:平行四边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生4: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
生5: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用b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
生6:圆的半径用r表示,直径用d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πd=2πr
S=πr2=π=π(c÷π÷2)2
提问3:用字母可以表示哪些运算律?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悟身边处处有数学,初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重点: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与字母有关的数学课,生活中你见到过字母吗?(生举例、交流)
生1:KFC,肯得基的标志。 生2:GPS,全球定位系统。
生3:DNA,人体基因密码。 生4:USA,美国的简称。
生5:……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数学上也经常用到字母,数学上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那么含字母的式子还能表示什么呢?又该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新课前,师生通过交流生活中见到或了解的一些字母及所代表的含义,使原本高度抽象的字母变得是那么具体并富有情趣,再以此迁移,引入数学中的字母,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浓厚兴趣。)
二、设疑激趣、展开新课
1、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⑴猜老师的年龄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调查。指名几生,问:你几岁了?
生1:我11岁。
生2:我也11岁。……
师:11岁的同学请举手,看来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11岁(板书:同学的岁数11)
师:同学们,杨老师教你们好几年了,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想知道吗?先猜猜看。(板书:老师的岁数)
指名几生猜一猜后,师出示“老师比同学大19岁”。
师问:你们现在知道老师多大了吗?怎样算的?(生说师板书:11+19)
⑵畅想师生的年龄。
师:看来只要知道你们的年龄,根据老师比你们大19岁这一关系就能算出老师的年龄了。你们已经知道杨老师现在的年龄了,还想知道其他时候杨老师的岁数吗?下面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同学们可以回忆从前,也可以展望美好的未来,请推算推算,当你到什么时候,老师多大岁数了。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大组汇报,师板书:
同学的年龄 老师的年龄
小学毕业 12 12+19
上一年级 6 6+19
初中毕业 15 15+19
大学毕业 23 23+19
┇ ┇ ┇
⑶用字母表示师生的年龄。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说,如果老师把你们每个人的想法都写出来,你有什么感觉?
生1:太麻烦。 生2:写不完。
师: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表示出杨老师任意一年的年龄呢?
生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
① a+19 ②a+19=b ③a+b=c
⑷讨论含字母式子的合理性及优点
师:同学们用了三个不同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哪个式子更合理、更简洁呢?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
同学们的岁数是变化的,所以用a表示同学们的岁数,而老师比同学们大19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不用别的字母表示老师的岁数,用a+19就可以了。
追问:a+19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
a+19表示的年龄与上面这样一个一个举例子比较有什么好处呢?
生1:简便了。
生2:把所有人的想法都概括了。
生3:还能看清老师与同学的岁数关系。
⑸讨论字母a的取值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呢?表示500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人不可能活到500岁。
师小结:看来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教师现场采集信息,得出“同学们的年龄和师生的年龄差”,让学生推算出老师现在的年龄。然后再展开想象的翅膀,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当同学们多大时,老师那时的年龄”。通过这一生活中现实场景的创设,营造出了学生争先恐后,急需一吐为快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当老师将几位同学的想法写下后,便问:每位同学可能都有好多个想法,即使每人说一个,老师若都写下来,你们会感觉怎样?——太麻烦,能不能用一个式子就把所有同学的想法都概括进来呢?此时老师已成功地为学生创设了一种与原有认知的冲突和急需一种新认知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放手让学生小组内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显得水到渠成、确有必要。)
2、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⑴媒体出示:学校“书香超市”场景。
⑵提出问题:“童话大王比小哥白尼少30本”,你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两种书的本数吗?
⑶生讨论、汇报,师板书:
童话大王 小哥白尼
a a+30
b-30 b
⑷讨论b的取值
⑸算一算:童话大王有58本,小哥白尼有多少本?
如果小哥白尼有90本,童话大王有多少本呢?
3、比较归纳,揭示课题
师: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人的年龄、书的本数等等这样的数量。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课
师:生活中许多数量都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式子
⑴ 小敏原有a本故事书,捐献给灾区小朋友5本后,还剩( )本。
⑵ 一辆公共汽车每小时行÷千米,3小时共行( )千米。
⑶ 一种糖果的单价是每千克a元,买14千克需( )元,买b千克需( )元。
⑷ 一种电视机40台的总价是c元,那么一台电视机的单价是( )元。
2、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⑴ 出示图文结合题:
① 101路无人售票车上有乘客56人,到中华门车站下车a人,又有b人上车,现在车上有( )人。
② 书香超市里有n个书架,每个书架放b本书,共有图书( )本。其中故事书有b本,科幻书比故事书的2倍多17本,科幻书有( )本。
③ 双休日,四(3)班的男生修补图书m本,女生修补图书n本,全班平均每天修补图书( )本。
⑵说说下面每个式子的含义
① 老师家上个月用水a吨,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约用水b吨,a-b表示什么?
② 娟娟家平均每月用电a度,12a表示什么?
③ 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a元;又买来b个篮球,每个25元。
9a表示什么? 25b表示什么? 9a+25b表示什么?
四、总结全课、完善建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用含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表示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数量,那么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有什
么好处?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指名生说一说。
五、趣味应用、综合提高。
师:出示儿歌,生齐读: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
……
师:能念完吗?有什么办法能念完?
1、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
⑴ x、x、x、x、x ⑵ a、b、c、d、e
⑶ a、a、b、c、a ⑷ a、a、2a、4a、a
2、再次讨论:哪种方法最合理,为什么?
3、齐读儿歌,宣布下课。
“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扑通a声跳下水”。
(“意犹末尽,乐此不疲”是我们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课尾,教师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则“读儿歌”的游戏,既深化、巩固了新知,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是想象地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富有意义的。)
【总评】:
“理念新,双基实”是本节课非常突出的优点,具体表现在: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本节课教师始终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如:师生的年龄、公共汽车上的数学、书香超市里的数学、儿歌等等,以此贯穿全课,使学生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
2、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式的学习。学生学习数学既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智的过程。本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如:在学生提出用a+19、a+19=b、a+b=c表示老师年龄的式子中,哪个更简洁更合理;当a表示人的年龄、乘客人数等数量时,可以取哪些数等等,以此由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思维变得更加缜密与深刻。
3、练习设计巧妙,训练扎实。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意味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进行合理的扬与弃。本节课中杨老师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们教学中传统的做法,即“双基实,变式精”,充分做到了“分层练习有保证、变式练习有体现”。在练习与应用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有新意的习题,并且都是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提炼过的)、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同时,“双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与提高,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既重视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了学生从“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是一节“新、趣、活、实”的好课。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用字母表示数》教案4篇04-06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汇编八篇04-21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锦集九篇12-13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5-04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11-09
数的分解教案11-06
数的认识教案07-24
数积木教案11-05
近似数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