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2-11 19:00:1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大班数学教案3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物品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并记录分类标准。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分别有大小不同的、人物和动物的指偶玩具若干e大小不同的、红色和黄色的、有图案和没图案的铃鼓若干;有大和小的、黄色和红色的小皮球若干。

  2、实物文具:分别有厚和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书若干;有大和小的、塑料和铁的、双层和单层的笔盒若干;有条形和方形的、白色和黑色的橡皮擦若干。

  3、分类盒、记录纸、玩具标记卡、文具标记卡、笔若干。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以“小熊商店要开业”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语:小熊商店要开业了,请小朋友帮忙整理商品货柜。

  2、以“帮小熊商店整理商品”的游戏,复习按商品的某一特征分类,并把分类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1)引导语:请小朋友选一种物品看一看,想一想,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把你分类的方法记录在记录纸上。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观察他们是否按物品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3)师幼分享交流:你分的蛤才能?按什么特征来分?是怎么记的,自己看得懂?(如分球:我是按球的大小来分,并在记录纸上画大圈和小圈。)

  3、引导幼儿在刚才分类的物品中再找出另一种特征,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

  (1)引导语:你们看一看,你分的这个物品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特征,还可以怎么分?

  (2)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类商品中的不同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要求幼儿分一次记一次。

  (3)师幼分享交流。

  引导语:请你看着你的'记录纸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如:我分的是铃鼓,有3种分法,按铃鼓的大和小分,又按铃鼓有图案和没图案来分,再按铃鼓的颜色来分。)

  4、幼儿分组操作练习,巩固不同物品进行多角度分类。

  (1)整理餐具:出示操作材料《多角度分类》中的餐具卡纸,先选择一种餐具,观察这种餐具的不同特征,再按照这种餐具的某个特征分一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每分好一次就要记一次,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整理食品:出示操作材料《多角度分类》中的食品卡纸,玩法同上。

  (3)整理玩具:按照柜子上的标记整理玩具,整理完一种就说一说分类的理由。(如:我是按指偶的大小来分的。)接着再按第二种标记整理……

  (4)整理文具:玩法同上。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相关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

  2、游戏活动:在玩“超市”角色游戏中,引导幼儿将物品归类摆放。

  3、生活活动:引导幼儿用多角度分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养成做事有序的习惯。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

  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

  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 >号和< 号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 放在6和7中间)

  (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

  (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

  (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三、游戏巩固

  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

  1.讲解作业要求

  2.教师指导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自己的策略为不同等分的馅饼块分发同样数量的红豆,红豆数量为12。

  2.感知不同的数数方式及多种不同的等分方法,初步理解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3.积极运用自己的图示策略记录相关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豆子每人12粒以上;自制数数操作器、三等分圆的操作硬卡;圆片多个,笔、记录纸。

  活动过程:

  1. 观察材料。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豆豆馅饼,先看看我们都有些什么材料吧。

  (初步了解圆片、记录纸、笔、豆子的用途)

  2. 数豆豆做豆豆馅。

  今天每个人需要取12颗红豆,不多也不能少,说说你怎么取到正好12颗红豆呢?

  (1)鼓励并尝试各种各种不同的数到12的方法。

  (2)请你选一种自己能行的办法,数出不多不少12颗红豆到自己面前的小盘子里。

  3.第一次做馅饼。

  (1)现在开始做馅饼,请把馅饼对折一下,用笔把中间的折痕用笔描出来。看看现在馅饼分成了几块?

  (2)请你把12颗红豆分到馅饼上,每块红豆一样多,12颗红豆都分完。

  (3)说说你分的结果是怎样的?

  (4)说说我们刚才做了件什么事?请你把刚才做的.这件事用自己的办法记在记录纸上,记得告诉别人两个内容:馅饼分成了两块,每一块分到了6颗红豆。

  (5)幼儿操作、记录。

  4.第二次做馅饼。

  (1)再来做馅饼,请把馅饼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用笔把中间另一条折痕也用笔描出来。看看现在馅饼分成了几块?

  (2)操作过程同上,感受分成四块馅饼,每块分到3颗红豆并做记录。

  5.第三次做馅饼。

  (1)有个难一些的问题,你能把馅饼分成同样大小的三块吗?

  (2)把你想到的办法给大家看看,是不是分成了同样大的三块?

  (3)给幼儿提供三等分圆的操作卡,一个新的馅饼,运用操作卡,把馅饼分成3份。

  (4)给三份馅饼分红豆并记录结果。

  6.第四次做馅饼。

  (1)请幼儿在三等分圆的基础上,尝试把馅饼分成6份,用笔描出来。

  (2)给六等分的馅饼分红豆并记录操作结果。

  7.活动总结。

  (1)看自己的记录纸,你记录了几件事情?

  (2)从记录的这些事情上,你发现的什么秘密呢?(出示整理好的记录纸,份数从少到多,数量从多到少)

  (3)老师总结:看来,一块馅饼可以用不同法方法分成相同的2,3,4,6份或者更多的份数,馅饼等分的份数越多,每一块上能分到的红豆就越少,可它们合在一起,还是原来的馅饼大小,红豆也还是 12颗,做馅饼分豆豆游戏真有意思。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大班10-11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5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9

【经典】大班数学教案07-29

大班数学教案10-06

大班数学教案02-21

(优选)大班数学教案08-07

【精】大班数学教案08-11

[优]大班数学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