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25 02:00:4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二课时教案

  江苏省宿豫中学小学部关春艳

  一.课前活动:

  1。flash动画歌曲《劳动最光荣》

  2.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都看过那些动画片?看过的动画片真多!有……还有小哪咤!谁来说说小哪咤?愿意和小哪咤交朋友吗?它呀最喜欢和蔼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小朋友交朋友了!那就看你们今天的表现喽!

  活动过程:

  二.复习、检查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蚂蚁与蝈蝈》

  (读课题)

  文忠的字娃娃、词宝宝还记得吗?

  [课件演示]: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洞里、又冷又饿、乘凉、刮风、躺、装、饿。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三.细读课文

  过渡:真是了不起,生字词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

  1.说一说:

  课文的一开始就写了夏天,那你说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呢?

  是啊,夏天真热。就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读给同桌听,也可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2.读一读:

  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交流读

  ②[课件演示]:运粮过程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你能读出它们勤劳吗?

  师评:XXX这位小朋友把这几个次读的比较慢、比较重,好像自己就是劳动的蚂蚁中的一员,正卖力地干活……

  XX,他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他一定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

  ③即兴表演读。你愿意做哪一只蚂蚁?(请数名学生背着包、拉着板凳表演读,其余学生在位子上一起表演读。[课件演示:第一自然段动画]

  ④齐读。是啊,它们干得多卖力呀,真是值得表扬。用赞扬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第二自然段:

  师导:看到小蚂蚁卖力地干活,蝈蝈们都在干什么呀?

  [课件演示]:

  ①说一说

  ②请生读。(找到课文中的部分读一读)

  师评:他读时抬起了脑袋,读的特别轻松,还带上了得意的表情,真棒

  (解释:自由自在)

  ③自由练读。

  ④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角色读1,2段读,表演,读的真好!表演的也非常好!我宣布你们都被评为最佳表演奖!

  板书:懒

  第三自然段:

  1.过渡: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就到了,你听,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天气多冷呀!

  [课件演示]

  2.看图,这时蚂蚁们有的有的个个,它们躲在洞里安然过冬了。

  3.而这时,还是在那棵大树下,蝈蝈们有的有的个个。老师仿佛听见蝈蝈在说什么话呢!它们会说什么呢?

  是呀!它们现在好后悔呀!

  4.打开书,齐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语气!

  四。小结:

  1.学到这里,你想分别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

  总结出:对!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希望小朋友们学做勤劳的'小蚂蚁,去创造更甜蜜的生活。

  告诉学生一个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3.表演。

  过渡:小朋友们读的棒极了!有哪些小朋友想来作勤劳的小蚂蚁?还有那些小朋友愿意做懒惰的蝈蝈,让人们接受这个教训呢?

  五。拓展、延伸:

  1.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试读、领读、齐读

  2.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

  3.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聪明的哪咤送给我们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来奖励小朋友们!你们听……

  [课件展示]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视频《蚂蚁和蝈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使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叫活化石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指名按自然段读。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4、反馈识字效果: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5、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做到正确、流利。

  2、按自然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以小组为单位,先按自然段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准备介绍一种动物,以解说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并配合图片加以讲解。

  5、小组汇报:介绍几种活化石。

  6、全班评价:评选最佳解说员。

  三、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且制成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主持的方法和内容。

  2、主持要做到交代明白,启发得当,使班级活动活跃。

  教学设计;

  一、提问引入

  班级中,你主持过节目吗?主持过会议吗?

  电视中,你最喜欢谁主持的节目,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小组主持

  1、解释: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成员组成,主持活动或主持会议。

  2、进入情境,解决问题。

  ①老师出了一个话题“给母校留点什么礼物?”你当主持,可全组其它成员一个人也不响,你将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开口?

  ②用“六六过关式”的.抢答

  ⑴转移话题,从别人的简单的感兴趣的话题引入;⑵激将法;别人都会说,难倒你不行吗?⑶硬性规定法:按照顺序,指到谁,谁就发言;⑷帮忙式:我们都老朋友了,我第一次主持节目,难道你们就不帮忙,让我下不了台,快,大家随便说说;⑸以一带全法:请一人会说的先说,引起大家的说的欲望再说。

  ③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⑴启发得当;⑵交代明白;⑶语言幽默;⑷有特色(绝活)

  三、实践训练。小组轮流主持五分钟自主活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评出最佳主持参与全班主持活动,再评出班级最佳主持。

  四、作业:观看《实话实说》、《百姓茶坊》等节目,学习主持人的本领。

  在班级“谈古说今”活动中,轮流担任活动主持人,并进行考核。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你知道了什么?(播放长城视频)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

  (1)指名读。(学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对于这些字的写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带着刚才的提醒,再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议读感悟

  1、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读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在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交流汇报:

  (1)长:

  ①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城?【长】有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句把 比喻成 ;大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一想,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这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座 样的长城,把你对长城的印象读出来。长城真长啊,不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齐读:[作者的感慨])

  过渡语: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能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呢?

  (2)高大坚固:

  ①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②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

  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感叹]

  过渡语: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发言)

  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写法指导)

  当作者(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设计情景指导朗读)[在烈日炎炎下,在冰天雪地中,在饥肠辘辘中]

  他们太辛苦了,那种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这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多少。。。才。。。说句话吗?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这么雄伟的工程竟然只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来完成,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作者的感叹]

  四、拓展延伸:

  1、看到这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想到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你有什么要对长城或劳动人民说的吗?

  2、让我们带着骄傲、自豪大声的对全中国、对全世界喊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作业布置:

  长城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中国的象征,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致使导游公司急缺导游,大家想当小导游吗?这也正是我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大家结合课文中所了解的知识,再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或小故事写一篇导游词,把你心中气魄雄伟的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壮举、抹煞、挑衅、哄笑”等词语。

  2、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3、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教学难点:

  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哥伦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实验:(出示鸡蛋)你能将鸡蛋竖在桌子上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采用磕破法使鸡蛋竖立起来的就是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

  2、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哥伦布竖鸡蛋》。(生介绍哥伦布)

  二、学习课文

  1、按要求自由读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理解了哪些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为什么竖鸡蛋?怎样竖鸡蛋?)

  (2)填空课文主要内容:

  哥伦布巧用(竖鸡蛋)的方法,驳斥了那些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他以事实向他们证实了:(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和证实),他的成功,关键在于(创先)。

  3、“挑衅”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向哥伦布挑衅?

  (1)齐读第1节

  (2)理解“壮举”和“创举”,交流哥伦布航海资料。

  (3)理解“抹煞”和“千方百计”

  4、他们怎样攻击哥伦布的?

  (1)指名读第2节,读出挑衅的语气

  (2)演示“不怀好意地哄笑”

  (3)齐读达官贵人的话

  5、他们自以为这次的攻击得逞了,让哥伦布无言以对,没想到哥伦布反问一句……(师生配合读3~6节)

  6、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哥伦布却做到了……(出示第7节)

  (1)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节。

  (2)请大家默读后划出关键词,完成填空。

  哥伦布把鸡蛋往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底部(磕破了一点),鸡蛋(竖立在桌上了)。

  (3)齐读这句话。

  (4)哥伦布用事实反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攻击,他自信地说……(出示句子:“诸位办不到的事,我不是做到了吗?”)

  ①生读句子②这是句什么问句?改陈述句

  7、思考:哥伦布为什么用竖鸡蛋的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对他的攻击?

  ①出示:“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竖鸡蛋和发现新大陆都是简单的事,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你想不想得到这样做,关键看你有没有创新。)

  ②齐读最后一节

  ③如果你当时在场,当哥伦布离席而去时你会想些什么?

  三、质疑讨论

  1、有人说,这一课的题目应改成《哥伦布磕鸡蛋》,该不该改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2、发表意见后师:我也同意不改,原因刚才同学们都说过了。当然不同意的可以保留意见。希望人人都成为爱观察、会动脑的“小一休。

  四、课后拓展

  说说科学家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牛顿通过苹果掉落地上发现了地心引力;帕斯卡通过敲打盘子发现声音的震动)

  板书设计:

  哥伦布竖立鸡蛋

  敢于创先、勇于实践

  发现新大陆竖立鸡蛋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的人物对话很精彩,朗读训练应始终贯穿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竖立鸡蛋与发现美洲新大陆有什么关系?哥伦布为什么用竖鸡蛋的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对他的攻击?然后联系哥伦布最后说的话进行探究和讨论,从而理解课文的主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06-13

小学语文教案04-1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25

小学语文《春》教案01-29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11-05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2-16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09-01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09-03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09-22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二课时教案

  江苏省宿豫中学小学部关春艳

  一.课前活动:

  1。flash动画歌曲《劳动最光荣》

  2.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都看过那些动画片?看过的动画片真多!有……还有小哪咤!谁来说说小哪咤?愿意和小哪咤交朋友吗?它呀最喜欢和蔼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小朋友交朋友了!那就看你们今天的表现喽!

  活动过程:

  二.复习、检查生字词:

  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蚂蚁与蝈蝈》

  (读课题)

  文忠的字娃娃、词宝宝还记得吗?

  [课件演示]:

  粮食、满头大汗、自由自在、过冬、呼呼、洞里、又冷又饿、乘凉、刮风、躺、装、饿。

  1.指名读。

  2.男女生赛读

  3.齐读。

  三.细读课文

  过渡:真是了不起,生字词读得这么好,相信课文会读得更好。

  1.说一说:

  课文的一开始就写了夏天,那你说说,夏天是怎么样的呢?

  是啊,夏天真热。就在这炎热的夏天,有一群蚂蚁在搬粮食。它们是怎样搬粮食的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蚂蚁是怎样搬粮食的读给同桌听,也可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2.读一读:

  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交流读

  ②[课件演示]:运粮过程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蚂蚁?你能读出它们勤劳吗?

  师评:XXX这位小朋友把这几个次读的比较慢、比较重,好像自己就是劳动的蚂蚁中的一员,正卖力地干活……

  XX,他在读的时候,皱着眉头,老师知道他一定体会到了干活的艰辛。

  ③即兴表演读。你愿意做哪一只蚂蚁?(请数名学生背着包、拉着板凳表演读,其余学生在位子上一起表演读。[课件演示:第一自然段动画]

  ④齐读。是啊,它们干得多卖力呀,真是值得表扬。用赞扬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

  第二自然段:

  师导:看到小蚂蚁卖力地干活,蝈蝈们都在干什么呀?

  [课件演示]:

  ①说一说

  ②请生读。(找到课文中的部分读一读)

  师评:他读时抬起了脑袋,读的特别轻松,还带上了得意的表情,真棒

  (解释:自由自在)

  ③自由练读。

  ④男女生赛读,齐读。

  师: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角色读1,2段读,表演,读的真好!表演的也非常好!我宣布你们都被评为最佳表演奖!

  板书:懒

  第三自然段:

  1.过渡: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冬天就到了,你听,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天气多冷呀!

  [课件演示]

  2.看图,这时蚂蚁们有的有的个个,它们躲在洞里安然过冬了。

  3.而这时,还是在那棵大树下,蝈蝈们有的有的个个。老师仿佛听见蝈蝈在说什么话呢!它们会说什么呢?

  是呀!它们现在好后悔呀!

  4.打开书,齐读第三自然段,注意读出蚂蚁和蝈蝈的不同语气!

  四。小结:

  1.学到这里,你想分别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

  总结出:对!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幸福生活。希望小朋友们学做勤劳的'小蚂蚁,去创造更甜蜜的生活。

  告诉学生一个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3.表演。

  过渡:小朋友们读的棒极了!有哪些小朋友想来作勤劳的小蚂蚁?还有那些小朋友愿意做懒惰的蝈蝈,让人们接受这个教训呢?

  五。拓展、延伸:

  1.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试读、领读、齐读

  2.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

  3.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聪明的哪咤送给我们大家一首好听的歌曲,来奖励小朋友们!你们听……

  [课件展示]歌曲《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视频《蚂蚁和蝈蝈》。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写法。

  4、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使学生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从不同方面介绍活化石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什么叫活化石吗?把你知道的介绍给大家。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指名按自然段读。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

  4、反馈识字效果: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的`读音。

  5、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分小组读:做到正确、流利。

  2、按自然段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以小组为单位,先按自然段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准备介绍一种动物,以解说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并配合图片加以讲解。

  5、小组汇报:介绍几种活化石。

  6、全班评价:评选最佳解说员。

  三、实践活动。

  分小组搜集有关古生物的资料,并且制成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主持的方法和内容。

  2、主持要做到交代明白,启发得当,使班级活动活跃。

  教学设计;

  一、提问引入

  班级中,你主持过节目吗?主持过会议吗?

  电视中,你最喜欢谁主持的节目,为什么?

  二、揭示课题:小组主持

  1、解释:以小组为单位,五、六个成员组成,主持活动或主持会议。

  2、进入情境,解决问题。

  ①老师出了一个话题“给母校留点什么礼物?”你当主持,可全组其它成员一个人也不响,你将用什么方法使他们开口?

  ②用“六六过关式”的.抢答

  ⑴转移话题,从别人的简单的感兴趣的话题引入;⑵激将法;别人都会说,难倒你不行吗?⑶硬性规定法:按照顺序,指到谁,谁就发言;⑷帮忙式:我们都老朋友了,我第一次主持节目,难道你们就不帮忙,让我下不了台,快,大家随便说说;⑸以一带全法:请一人会说的先说,引起大家的说的欲望再说。

  ③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⑴启发得当;⑵交代明白;⑶语言幽默;⑷有特色(绝活)

  三、实践训练。小组轮流主持五分钟自主活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评出最佳主持参与全班主持活动,再评出班级最佳主持。

  四、作业:观看《实话实说》、《百姓茶坊》等节目,学习主持人的本领。

  在班级“谈古说今”活动中,轮流担任活动主持人,并进行考核。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你知道了什么?(播放长城视频)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

  (1)指名读。(学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对于这些字的写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带着刚才的提醒,再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议读感悟

  1、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读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在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交流汇报:

  (1)长:

  ①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城?【长】有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句把 比喻成 ;大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一想,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这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座 样的长城,把你对长城的印象读出来。长城真长啊,不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齐读:[作者的感慨])

  过渡语: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能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呢?

  (2)高大坚固:

  ①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②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

  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感叹]

  过渡语: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发言)

  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写法指导)

  当作者(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设计情景指导朗读)[在烈日炎炎下,在冰天雪地中,在饥肠辘辘中]

  他们太辛苦了,那种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这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多少。。。才。。。说句话吗?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这么雄伟的工程竟然只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来完成,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作者的感叹]

  四、拓展延伸:

  1、看到这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想到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你有什么要对长城或劳动人民说的吗?

  2、让我们带着骄傲、自豪大声的对全中国、对全世界喊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作业布置:

  长城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中国的象征,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致使导游公司急缺导游,大家想当小导游吗?这也正是我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大家结合课文中所了解的知识,再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或小故事写一篇导游词,把你心中气魄雄伟的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壮举、抹煞、挑衅、哄笑”等词语。

  2、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3、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懂得敢于创先、勇于实践,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和情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片断。

  教学难点:

  理解哥伦布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哥伦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实验:(出示鸡蛋)你能将鸡蛋竖在桌子上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采用磕破法使鸡蛋竖立起来的就是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

  2、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哥伦布竖鸡蛋》。(生介绍哥伦布)

  二、学习课文

  1、按要求自由读文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读了课文,你理解了哪些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为什么竖鸡蛋?怎样竖鸡蛋?)

  (2)填空课文主要内容:

  哥伦布巧用(竖鸡蛋)的方法,驳斥了那些忌妒者对他的(挑衅)和(攻击),他以事实向他们证实了:(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和证实),他的成功,关键在于(创先)。

  3、“挑衅”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要向哥伦布挑衅?

  (1)齐读第1节

  (2)理解“壮举”和“创举”,交流哥伦布航海资料。

  (3)理解“抹煞”和“千方百计”

  4、他们怎样攻击哥伦布的?

  (1)指名读第2节,读出挑衅的语气

  (2)演示“不怀好意地哄笑”

  (3)齐读达官贵人的话

  5、他们自以为这次的攻击得逞了,让哥伦布无言以对,没想到哥伦布反问一句……(师生配合读3~6节)

  6、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哥伦布却做到了……(出示第7节)

  (1)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一节。

  (2)请大家默读后划出关键词,完成填空。

  哥伦布把鸡蛋往桌子上(轻轻一磕),鸡蛋底部(磕破了一点),鸡蛋(竖立在桌上了)。

  (3)齐读这句话。

  (4)哥伦布用事实反击了那些达官贵人的攻击,他自信地说……(出示句子:“诸位办不到的事,我不是做到了吗?”)

  ①生读句子②这是句什么问句?改陈述句

  7、思考:哥伦布为什么用竖鸡蛋的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对他的攻击?

  ①出示:“即使是简单的事也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证实。站在后面指手画脚是无用的,关键在于创先。”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竖鸡蛋和发现新大陆都是简单的事,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你想不想得到这样做,关键看你有没有创新。)

  ②齐读最后一节

  ③如果你当时在场,当哥伦布离席而去时你会想些什么?

  三、质疑讨论

  1、有人说,这一课的题目应改成《哥伦布磕鸡蛋》,该不该改呢?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2、发表意见后师:我也同意不改,原因刚才同学们都说过了。当然不同意的可以保留意见。希望人人都成为爱观察、会动脑的“小一休。

  四、课后拓展

  说说科学家在生活中的新发现。

  (牛顿通过苹果掉落地上发现了地心引力;帕斯卡通过敲打盘子发现声音的震动)

  板书设计:

  哥伦布竖立鸡蛋

  敢于创先、勇于实践

  发现新大陆竖立鸡蛋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的人物对话很精彩,朗读训练应始终贯穿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竖立鸡蛋与发现美洲新大陆有什么关系?哥伦布为什么用竖鸡蛋的方法来反击达官贵人对他的攻击?然后联系哥伦布最后说的话进行探究和讨论,从而理解课文的主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教学时间:

  四课时。

  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认清笔顺“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二、教学”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读读议议————给孩子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

  1、自读第二小节,分组讨论。

  ①小猪看到这袋麦子后,有什么表现?(重点突出“开心”、“喊”等词语,强调阅读中的两个“!”)

  ②小猪是如何处理这袋麦子的?(重点突出“迫不及待”、“吃光”等词语)

  2、练习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体会与理解。(引导体会小猪的高兴劲及迫不及待的样子)

  3、默读第六小节后,讨论。

  ①当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家,小猪怎么说了?(试着揣摩小猪的语气)

  ②你以为小猪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③假如你是土地爷爷,你会怎样评价小猪呢?

  4、对比读第二、六小节,同桌讨论。

  ①你喜欢小猪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儿。(可爱的麦子、充满活力的麦子、憨厚的麦子等)

  二、划划想想————给孩子一袋“勤劳节俭”的麦子

  1、划一划。

  ①小牛看到麦子后,有哪些想法?(重点突出“保存”、“慢慢吃”等词语)

  ②小牛拿到麦子后,怎么做了?(重点突出“透风”、“晒晒太阳”等)此处可进行句式训练,“因为……所以……”

  2、想一想。

  ①土地爷爷到了小牛家,他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

  ②土地爷爷得知小牛把麦子保存起来后,他又会对小牛说些什么呢?(围绕小牛的“勤劳节俭”方面)

  3、小结提问。

  ①是呀!在土地爷爷眼里小牛是节俭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啊,假如你就是小牛的朋友或邻居,你会怎么夸赞他呢?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②思考:土地爷爷送给小牛的是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勤劳的麦子、节俭的麦子、美好的麦子等)

  三、说说演演————给孩子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

  1、说一说。

  情境一:土地爷爷给小猴送了一袋麦子,小猴高兴地收下了这袋麦子。小猴就把麦子摆放在院子里,看了又看,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好麦子,好麦子……”

  情境二:土地爷爷看了小猴的粮仓,直夸小猴能干聪明。小猴非常谦虚地说:“我只不过做了一件最普通的事情”。接着小猴将自己种麦子的经过翔实地告诉了土地爷爷……

  2、演一演。

  ①小猴子种麦的经过。(突出小猴的辛劳)

  ②土地爷爷来小猴家的`前前后后。(突出土地爷爷的年龄、语气及心理活动等特征)

  ③小猴在家里接待土地爷爷的经过。(突出小猴的神采奕奕及聪明劲)

  3、演后组织说话训练。

  ①你喜欢这聪明、能干的小猴吗?说说你的想法。

  ②你打算给这袋麦子取个什么名字?(聪明的麦子、能干的麦子、智慧的麦子、创造的麦子等)

  四、悟悟写写————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悟一悟。

  课文学完了,相信这三个人物在你心中一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这三袋麦子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启示。那么,在你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可爱憨厚的?勤劳节俭的?聪明能干的?还是?

  2、写一写。

  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动笔写下来,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3、教师总结:或许这是一袋可爱憨厚的麦子,或许这是一袋能干聪明的麦子,或许这袋麦子里有可爱,有节俭,也有聪明,或许这袋麦子就蕴涵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思想,或许,或许……。但无论如何,他应当成为我们心灵的麦子,成为我们精神的麦子,成为我们共同的永远的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