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研究性学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
我国富饶、美丽,有许许多多珍珠散落在祖国各地,通过在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了解西沙群岛的位置,从文中蕴含的句子,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使得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欣赏美的文字同时,深深地爱祖国,产生努力学习,回报祖国,报效祖国。
2、课题的意义:
由于3年级学生小,从来没有到过西沙群岛,无法从文中感受到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所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课文,交流,探讨,研究,访问,调查,全班展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蕴含的句子,重点是学会欣赏本文,掌握本文的结构和了解西沙群岛富饶,发学生的共鸣。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西沙群岛,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热爱家庭的情感。
3、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美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中年级的小学生,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受到启示,有所发现,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调查、查阅资料,阅读课文,交流,讨论,展示等活动所得一些知识,让学生明白从文字的句子中产生美的共鸣,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沙群岛富饶。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的情感。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1、知识与能力:学会赏析优美的文学作品,从文中蕴含的句子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体会写景物的生动。体会如何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眼中的美。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小组合作、分工、选定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收集图文资料,并且在小组内回报交流,形成研究成果。通过全班分小组汇报的形式,交流所得,完成课文的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身临其境的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家庭的情感。在自学、自学研究、交流、探究中感受文中句子蕴含富饶的西沙群岛。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
1.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的初级阶段,对自然的认识重要性与自己的关系处于一个朦胧的时期,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正在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
2.他们在学习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3.在次课题中,利用小组讨论、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课题和小孩子喜欢美丽的祖国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中年级的小学生,学生从富饶的西沙群岛受到启示,有所发现,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
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会赏析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体会写景的生动
2、学会观察身边的事,体会运用细腻语言描写的好处。
3、从文中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升华到爱家乡、爱家庭、爱祖国的情感。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1.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2.一些相关的图片。
3.课外资料。
4.课文的语音资料。
六、资源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西沙群岛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图片、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准备:根据本小组的研究课题和分工,收集相关的资源图片和文字,以及美丽祖国、家乡方面的课外资料。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1、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2、听介绍、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动员和培训,激发兴趣,选定课题。用第一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一周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
1、学生学习课文,全班分组选定小组课题后。通过再次自学课文,结合课文,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形成个人的研究方向。
2、交流、研讨,初步产生小组合作内容。
1.引导学生选择课题。
2.指导成立小组学习。
【小学研究性学习教案】相关文章:
关于化学研究性学习学习心得体会03-03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06-08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10-25
研究性课题的教案因式分解的方法 因式分解的方法教案05-18
《学习7》教案01-24
学习的主题班会教案05-24
学习8的组成教案07-2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6-0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6-19
小学数学全员培训学习总结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