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清照词传》有感

时间:2023-12-25 15:45: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通用)读《李清照词传》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李清照词传》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读《李清照词传》有感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知识世界的桥梁,更是我们“缺一不可”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正是一本书帮我打开了历史沉甸甸的宝箱。而这本书的名字就是《李清照词传》。

  书中以作者细腻的笔触和优美婉转的文字将全书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个时期——“少女时期”、“别君时期”、“流离时期”和“晚年时期”,并收录了她在各时期的经典诗词。通过不同的作词背景,探索她内心的世界,并生动地写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初读时,我的心中总藏着很多的疑问。李清照温婉多情,才华横溢,语出了“绿肥红瘦”的千古佳句,道出了“生当作人杰”的豪情壮志,“寻寻觅觅”的悲哀凄凉,“席卷西风”的悠闲舒适,又写出了“凄凄惨惨戚戚”的离别愁绪……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生命中无比浪漫的春,闺中少女,如花如梦;带着火热的爱,来到了无比焦灼的夏,离人相别,心不离;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又来到了无比肃杀的秋,国破家亡,黍离之悲;最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进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生命中无比凄冷的冬,凄惨晚年,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火热的心变得冰冷,乌黑的发变得雪白。没错,她老了。也许“一代词宗”,是后人对她的`怀念与些许补偿。但历史与人性,本就是错位的,历史给李清照荣耀,也许并不是她所向往的,而她苦苦追求的,命运却偏偏给不了……

  读到这,我想到了《红楼梦》。曾经贾府的兴盛繁荣,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一样吗?可到了后来,黛玉命归黄泉,贾母、王熙凤驾鹤西去,一个个悲哀的故事让人垂怜。读完两本书,也许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要珍惜大好春光。没错,人的青春是可贵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而正在少年时期的我们,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来来去去皆优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间经历风吹雨,锦瑟年华与谁度?人生恰似花一场,花开时节满芬芳。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2

  一直很喜欢李清照的词,却从来没有将她的词连贯起来看。借助《李清照词传》,才发现她的词,仿佛今人流行的公众号一般,忠实地记录着她不同年代的点点滴滴,读来很是有趣。有趣之余,难免伤感,因为人情终究抵不过光阴薄凉。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杰出女词人,被后人誉为婉约词的“一代词宗”,与丈夫赵明诚相爱、相敬、情深意浓、志趣相投,创造了令人称羡的爱情佳话。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仿佛是条欢悦的小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估计有一次是疯玩到天黑才往回划船,不知不觉划进了荷花荡里。看着被惊起的满滩水鸟,她充满了好奇、兴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那时候的李清照,心里清澈通透,未经世事,一尘不染。

  贪玩之余,少女的身体和心智在慢慢发生变化。阳春三月,临水照花,花乱了,心也乱了。再看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侍女不懂李清照的心思,只说“海棠依旧”,没什么变化。李清照发了点小脾气,“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终于等到了她的梦中人赵明诚,有《点绛唇》作证: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独自一人在院子里荡秋千,恍惚之间听见有人来,匆忙回避,又忍不住回头偷看那少年的风采。他不一定是最早出现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恰好出现的那一个。结婚之后,赵明诚尚在太学,只有每月的初一、十五才能回家探望,聚少离多,缱绻感伤,于是便有了这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念是一种病,两地分居,根本治不好。这首词里最经典的就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独守空房,顾影自怜,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反复叹赏,闭门谢客,用尽心力作词回赠。经过几日努力,他将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混入他创作的50首词里,邀请友人陆德夫品赏。岂料陆德夫赏玩再三,认为“众词作里,唯有三句惊人,就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活颠沛流离,夫妻又长期分居,李清照多年没有生育,赵明诚无奈之下只能蓄养歌姬,再纳侍妾。李清照对爱情始终是苛刻的.,对这份感情有了不满,并且猛烈汹涌,因为她不愿看到这一幕。且看她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优柔与决然之间,脆弱与坚硬之间,她只能真诚地重新憧憬。这估计是她唯一能做的。

  北宋亡国,南渡之初,李清照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历史的车轮,还是无情地碾碎了她的豪情。这再次说明:光有雄心是不行的,更何况一个女流之辈?

  南宋疲软,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独处陋室的李清照,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是沉默的,等待着她一一数落,然后再次销声匿迹。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需多言,她心中那无限的痛楚和抑郁之情,在词中喷薄而出……

  被誉为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一生都是用濒临爆裂的力量在绽放。纵然人情抵不过光阴薄凉,纵然生命难免有曲折、有跌宕,依然绽放得毫不迟疑。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3

  沈谦曾感叹“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一代词宗李清照在那个封建时代用她的才情征服了无数人,千百年之后,她的词亦没有被埋没,正如这句话“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李清照是灵动俏皮的。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清新脱俗,不拘一格,让人感觉心情愉悦,一个贪玩的小姑娘跃然于纸上,充满了灵气。然而,作者李易安此时才16岁。

  李清照不只是一介女流,玩弄儿女情长,她更有男儿的血性。她目光远大,不拘于闺中之事,她忧国忧民,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展现了她的铮铮铁骨。人人都知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开创者之一,却不知她骨子里流露着的是大义。只可惜那个年代“重男轻女”,无法实现她远大的`志向,却丝毫不减弱她的满腔热血。

  李易安身上有一种愁绪,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仅十四字诉尽了词人无数愁怨。丈夫离世,山河破碎,李清照的生活从此颠沛流离,没有人理解她的痛,当初不谙世事的少女,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变得成熟,这究竟是好是坏?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才是高潮,令我忍不住催然泪下。李清照一代才女,要的不过是一世安定,但这于她而言是奢侈的,只恨天妒骄子。

  这本书让我认识并爱上了李清照,她的词无论风格是清丽、豪迈,还是哀愁,无一不吸引着我。

  李清照,一代女词宗,独一无二!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4

  她这一生,以诗词表露心声,以诗词唱和生活,以诗词记录人生的历程。可以这样说,融入了她的心脏,更融入了她的灵魂。

  她是易安居士,李清照,我所喜爱的女词人。

  当我于书店中看到这本《李清照词传》时,心情是激动的,是快乐的。我当即便买回了它。这本书中讲述了李清照一生的经历与所写诗词。这本书似乎如一个活灵活现的李清照,在向我们讲述着她的过往。

  其文笔所令人惊艳之处,最大的属于其“第二卷:少女不知愁滋味”中壹伴清照初见赵明诚之时所被描述的情景:这个少年身着一袭青衫,清癯玉立,俨如是文质彬彬的倜傥公子,而此时这位公子也正望向她。清照慌了,乱了,脸也滚烫了,甚至顾不得穿上鞋子,只穿着袜子就掩面而走。匆忙之下,连头上的'金钗都顺着头发滑落到地上。在这一段中描写的的情景活灵活现,赵明诚倜傥公司的形象与清照娇羞少女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清照从小便多才,从这本书中我才知,清照小时候两次抓周,却都是毛笔。大了时,她也十分用功读书。而我小时候却只想着玩,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了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幼稚。

  清照的诗词随着这本书中她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出来,翻开这本书:“常记溪亭日落,沉醉不知归路”中所体现出她不屑于世俗的眼光;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中看到了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看到了她直抒胸臆的女子间的真性情;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观看出了她不屈的气节。这些品德值得我好好学习,以此为榜样。当然,这一切我所学习到的,能给我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的,都要归功于真本书。

  从这本书中,我找到了一个可爱的清照,也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5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如夏夜空中的满天繁星,神秘丰富,让人移不开眼。而宋词就是这满天繁星之一,也是这星辰大海中一抹不一样的光彩,它是如此与众不同,夺人眼球。

  在我小的时候,只知道唐诗,并且从小就开始接触唐诗,背诵唐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押韵。后来知道了宋词后,发现它的句式杂乱,长短不一,和唐诗大相径庭,可能因为从小接触唐诗的原因,自然对唐诗更喜欢一点。但在不久前,我读了《李清照词传》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宋词的看法。我细细品味它们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优点,发现宋词不像唐诗那样整齐,但正是那长短不一的句式才使宋词更加别具一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即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但能找出来的女词人却寥寥无几,至于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古代对女子的偏见吧,古代总是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们一生的工作,似乎就是相夫教子,顺从丈夫的本意。而李清照却与他人截然不同,她不仅有才有貌,更有着别人所没有的人格魅力。这正是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尤擅诗词,手持神笔,写尽世间情感。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有男儿之豪气,说起“女中豪杰”,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她有过如诗的爱情、赌书泼茶的情趣,也经历了亲人离世,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发常人之感慨,心怀国家天下。北宋末年,金兵大肆入侵北宋。在战争年代,她凛然执笔,讽喻今古。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年仅16岁的她就写下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少女的纯真、灵动、俏皮,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鲜活于人前。在《一剪梅》中,她初次与丈夫别离,孤独时时侵心,在万般思绪中,她写下了这首词。她望着大雁归来,多希望其中有赵明诚给她的书信,“花自飘零水自流”,原来一切只是她的幻想罢了,眼前分明是花儿凋落,水自东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之苦,刚从紧皱的眉头上下去,转眼又漫上了心头。这首词生动地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浓浓思念。“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认为败就失败了,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项羽之所以可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虽有退路,却甘愿自刎乌江,宁死不屈。如今国家正是用兵之际,但一些官员却贪生怕死。无奈自己只是一个弱女子,只会写文章,无法上阵杀敌,只能以笔为戎,表达自己的愤慨。

  清照,这如名字一样,它品质清洁,照亮了中国文化的词坛,为后人留下了文化瑰宝。她的人格和她的作品一样受人崇敬,她不仅有才华,有学识,还有远大的理想,豪情壮志,爱国情怀。李清照,一位刚毅坚强的女词人。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6

  读完《李清照词传》,我才知道李清照的一生是那么的艰苦,困难。再回想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我们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李清照,青州人,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少女时期的她,写出来的作品都带有灵性,就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般。这些词被一个叫赵明诚的男人看见了,很是惊讶。从此,他的心中就住下了她。

  很快,赵明诚便娶了她,但安逸的日子保持不了多久。皇帝驾崩,新帝继位,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朝廷做官,属于新党派的,而李清照的父亲确是旧党的。新帝更宠爱新党,打压旧党。还禁止联姻,于是李清照被迫无奈,离开京城,回到了京城,也回到了无边的`相思。

  但不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因为宰相的迫害,罢官回家,不日去世。赵明诚便也回到青州,两人相见,一起赌书泼茶,其乐融融。不久,朝廷又用起赵明诚,去莱州当太守。便再也没回来,李清照又去莱州找他,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寂寞。

  赵明诚51岁时因去朝廷上任而感染风寒,不日病死。听到消息的李清照,悲愤交加,又正值战乱时期,李清照一路逃亡,后又再嫁张汝舟。却遭家暴。李清照又是休夫又是上告朝廷,将张汝舟告进监狱。

  后来,战乱平定,举朝欢庆。唯有李清照闷闷不乐,因为赵明诚死了,谁与她欢庆。

  李清照,一个女子都有胆识,我们男人又岂能输给女生。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7

  在漫长的暑假中,在炎热的夏天里,我在宁静的书香中认识了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她有过如诗的爱情,也经历了爱人离世的悲苦。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也有彻骨的悲凉。她用沾满诗香的笔墨,描绘出一个春暖花开的人间。

  年芳十六的李清照,初试笔墨,就写下了句句清丽,富有自然之美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将李清照当日尽兴游玩的美好时光完整地雕刻下来,初秋的风,仲夏的夜……每种事物都成就了少女情怀,清透至纯,简单美好。人一生最美好、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就是此刻了。

  十七岁,美好的雨季,一生仅有一次,这样绚丽美好的时节,少女多了一份敏感、细致的心思。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时的李清照,俏丽芳华,正等待痴心的男子恩爱白头。她不知,远山之外,一位丰神俊秀的少年早已私心暗许,盼见芳颜。

  可世事难料,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多磨难,在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一连串的打击之后,让天真浪漫的她坠入了无限的愁苦之中。

  合上书,我似乎经历了她一生的风风雨雨,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对祖国的热爱与悲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李清照虽命运多舛,经历了花开花谢,但她渊博的学识,她对命运毫不屈服的态度,对周围人事的理解,成为人类历史中永不磨灭的明珠。并非岁月深情,而是她的才华惊艳了岁月。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8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题记

  她出身书香门第,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又兼男儿之豪气,她就是千古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是一位宋朝词人,更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降生于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的李氏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又是大文豪苏轼的弟子,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二人都很有文学修养,从小家中便藏书甚富,文学艺术气息很浓。在北宋盛世时期的封建制度下,李清照在父母的疼爱和家风的熏陶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京都溪亭游玩时的她可以肆意欢笑,荡舟湖心,于是才有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中灵动活泼、自得其乐的少女形象。她可以在家中荡秋千时听见一群人往院子里走来的声音,急急忙忙地找地方躲起来,一不小心袜子划破了,头上的金钗也掉了。心想家里最近正在商量她的婚事,不知道父亲为她选了什么样的人家呢?想着想着,李清照的脸不知不觉地红了,可又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又悄悄地回过身,躲在一株青梅树下,偷偷地望着已经走过的少年。于是她便写下了《点绛蜃.蹴罢秋千》,这首词极其率真地写出了李清照小时候的那份美好和无忧无虑。

  后来李格非做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在那里,她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不仅陶冶了她的性情,更进一步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在她十八岁时,与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情投意合,夫妻二人结婚后在文学艺术爱好上相互砥砺,经常结伴在市场上去寻访藏品,每次都是倾囊收购,满载而归,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李清照喜好作诗,在一年重阳时分,在家把酒赏菊后作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寄给远游在外的丈夫,其中提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是表达了她对赵明诚相思蚀骨的急迫心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人尽皆知的小词也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所写。她在风雨交加的雨夜里尽性地饮酒后,酣睡了一晚上,第二天醒来担心园里的海棠花是否凋谢,于是问身边的侍女“庭院的海棠怎么样了”?哪知侍女却回答“海棠依旧”。于是,李清照淡然地自言自语: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呦。从这首词里,不难发现李清照青年时代的'生活依旧颇有才情、情趣。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父亲因政治问题被罢免官职,赶出京城。不久,北宋灭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赵明诚弃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绝句很辛辣地讽喻了偏安的南宋朝廷里包括丈夫赵明诚在内的胆怯官员,赵明诚听后自感羞愧,心情郁郁,不久后于建康病逝。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意外辞世,很是悲怮,深情地为丈夫写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等饱含泣血字句的祭文,并亲自安葬了赵明诚。其后李清照辗转江南各地,平生所收集的诗书画作也在颠沛流离中几乎丧失殆尽。

  在李清照茫然失措之时,一个时任杭州奉承右郎的中年男人张汝舟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心一软嫁给了张汝舟。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舟的虚情假意,导致后来李清照被恶语相向、拳打脚踢。一次偶然间,李清照发现张汝舟恶劣的贿官行为,便去状告了张汝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但幸运的是,李清照入狱后,由于亲友的搭救,入狱九天便被释放,并顺利与张汝舟离婚。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殚精竭虑,彷徨无措,继续收集编撰完成赵明诚未完成的书籍《金石录》。另一方面,李清照一改过去淡雅的词风,创作出一批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词作,成为南宋婉约词派的集大成者。

  李清照的人生就像是过山车,一会冲到低谷,一会又奔向顶峰,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丰富的阅历,才赋予了作品以灵魂。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到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她的一生,既有真心的欢愉,惹人爱慕,惹人驻足,惹人回望;亦有彻骨的悲凉,惹人慨叹,惹人怜惜,惹人心疼。千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消减李清照的魅力,反而让她的绝妙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大放光彩。世间曾有李易安,时光流转,她的词,她的人,就如同一坛佳酿,愈陈愈香。

  并非岁月深情,是她的才华惊艳了岁月。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知识世界的桥梁,更是我们“缺一不可”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正是一本书帮我打开了沉甸甸的宝箱。而这本书的名字就是《词传》。

  书中以作者细腻的笔触和优美婉转的文字将全书大致分成李清照一生的四个时期——“少女时期”、“别君时期”、“流离时期”和“晚年时期”,并收录了她在各时期的经典诗词。通过不同的作词背景,探索她内心的世界,并生动地写清楚了李清照的一生。

  初读时,我的心中总藏着很多的.疑问。李清照温婉多情,才华横溢,语出了“绿肥红瘦”的千古佳句,道出了“生当作人杰”的豪情壮志,“寻寻觅觅”的悲哀凄凉,“席卷西风”的悠闲舒适,又写出了“凄凄惨惨戚戚”的离别愁绪……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踏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生命中无比浪漫的春,闺中少女,如花如梦;带着火热的爱,来到了无比焦灼的夏,离人相别,心不离;在失去爱人的痛苦中,又来到了无比肃杀的秋,国破家亡,黍离之悲;最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进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生命中无比凄冷的冬,凄惨晚年,物是人非。随着时间的流逝,火热的心变得冰冷,乌黑的发变得雪白。没错,她老了。也许“一代词宗”,是后人对她的怀念与些许补偿。但历史与人性,本就是错位的,历史给李清照荣耀,也许并不是她所的,而她苦苦追求的,却偏偏给不了……

  读到这,我想到了《红楼梦》。曾经贾府的兴盛繁荣,不是和李清照的少女时期一样吗?可到了后来,黛玉命归黄泉,贾母、王熙凤驾鹤西去,一个个悲哀的让人垂怜。读完两本书,也许给人最直接的就是我们要珍惜大好春光。没错,人的青春是可贵的,一去不复返,而正在时期的我们,要更加珍惜青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来来去去皆优雅,分分合合亦淡定。人间经历风吹雨,锦瑟年华与谁度?人生恰似花一场,花开时节满芬芳。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10

  一杆红伞,几支梅花,我一眼就被这简洁而又诗意的封面所吸引,但读完本书后我却被著名女词人的晚年愁思给勾住了心神。

  李清照与赵明诚这对神仙眷侣常常为世人所称道,但世人却不知他们恩爱背后的一笔笔划痕。不过这些事情都可以暂且不提。因为在裂痕越来越大之前,赵明诚已死在进都述职的路上。而我认为,在此之后,李清照彻底地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首先是那些好不容易从战乱中挽回的,自己早年与丈夫辛辛苦苦寻来的金石惹的祸。那些珍藏的佳品被邻里乡亲们从墙壁中砸出,被低价售卖给别人,唯留几本破书,几张残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睦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战火连绵、一昧忍让的战乱环境。

  再者便是那难消的国仇家恨了。作为提倡报仇雪恨的“主战派”,李清照一向是瞧不起那些懦弱无能的“主和派”的。“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这便是在直白地怨刺朝廷了。但纵使李清照有千般才思、万般壮志,却也抵不过一具女儿身。

  其实她也有想过去放弃那些深沉的愁怨,去嫁给一个爱她的.人,继续去过那种安宁的生活。于是她便这么做了,但她这次却看走了眼,嫁给了一个贪图她钱财、名利的人。待那人发现她收藏的金石早已随着之前的东奔西跑而流落殆尽后,便越发对她不好起来,甚至动辄打骂。而我们的大才女李清照是决不会像那些大字不识的妇女一样忍下这一顿又一顿的毒打的,于是她选择了告官。

  据史料记载,宋朝女子告发她的丈夫的同时是要坐两年牢的。李清照带着枷锁上庭,真的被下了大狱,后来经人周旋求情九天之后出狱,此间李清照受的磨难便可想而知了。李清照在写给綦崇礼的答谢信中说到“我用尽一生去追求完美与智慧,却落得难逃万世讥笑的结局”,字字肺腑,可见其内心的伤感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最后,我想用李清照诗中的两句话作为结尾: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就如那梅花,傲然挺立在雪中。但却因为那宋朝的动乱,始终不能窥得其全貌。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李清照词传》有感09-27

读《贝多芬传》有感04-08

读《呼兰河传》有感09-21

读《名人传》有感09-25

读《水浒传》有感10-24

《如梦令》李清照古诗11-23

贝多芬传读后感04-29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04-29

林徽因传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