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故事

时间:2022-11-24 15:26:38 成语 我要投稿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15篇

经典成语故事1

  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赏他的才学,劝他说:“读书人有自己的事业可做,何必非要谈兵呢?”张载便专心致志做学问。后来张载中了進士,先后当过几任地方官,因为他敢于直言,触犯了执政大臣,49岁就辞官回家,在家读书治学。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15篇

  横渠是个穷乡僻壤,张载虽有一些田地,但收入只够维持生计,还必须省吃俭用,但他怡然自得,根本就不挂在心上。每天起来,他一头钻進书房,关起门来,整日苦读,时常思考问题而忘记吃饭和休息。深夜,妻儿早已酣然入睡,他躺在床上还若有思考。如有所得,便披衣下床,欣然提笔。远近许多青年纷纷前来从师求学。有些学生家境贫寒,没有学费,他反而补贴他们茶饭,和他们同甘共苦。

  张载在一篇文章中说:“贫穷卑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玉汝于成”是说象玉一样爱护,来帮助你成功。

经典成语故事2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经典成语故事3

  汉朝时,经常在周边地区和匈奴国的发生战争。公元前68年,双方又发生了一次战争,汉军占领了车师国,匈奴于是派骑兵袭击车师国。

  听到这个消息,当时的皇帝汉宣帝赶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在群臣中有两种意见:将军赵充国主张攻打匈奴国,使他们不再骚扰车师国;而宰相魏相则不以为然,他对汉宣帝说:“近年来匈奴并没有侵犯我们的边境,我们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难,怎能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国再去攻打匈奴呢?况且我们国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灾还有人祸。

  官吏需要治理,违法乱纪的事情也在增多。现在摆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顿朝政,治理官吏,这才是大事。”接着,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后果:“如果我们出兵的话,即使是打了胜仗,也会后患无穷。因为如果仗着国家强大、人民众多而出兵攻打别人,炫耀武力,这样的就是骄横的,而骄横的一定会灭亡的。(原文是:‘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我们汉朝的应该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而不是骄横的啊!”汉宣帝认为魏丞说的有道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没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后来,人们便用“骄兵必败”来比喻自负强大而轻敌的必会打败仗。骄,骄横;兵,。

经典成语故事4

  走马看花成语故事--唐朝

  唐朝中期,有位著名的诗人孟郊。他出身贫苦,从小勤奋好学,很有才华。但是,他的仕途却一直很不顺利,从青年到壮年,好几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落了第。他虽然穷困潦倒,甚至连自己的家属都养不起,但他性情耿直,不肯走权贵之门。他决心刻苦攻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叩开仕途的大门。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孟郊又赴京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这次,他进士及第了,孟郊高兴极了。他穿上崭新的衣服,扎上彩带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在长安城里尽情地游览。京城美丽的景色使他赞叹,高中进士的喜悦又使他万分得意,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诗把诗人中了进士后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千古名句。

  走马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经典成语故事5

  一只大老虎肚子饿了,想找什么小动物当一顿点心,正巧遇见一只狐狸。

  大老虎刚要扑上去,没想到狐狸大喝一声,说:“哼,你敢吃我!天老爷派我来掌管大小野兽。你要是吃了我,天老爷可不饶你!”大老虎看狐狸又瘦又小,不大相信他的话,可是听他这么大的口气,又不敢不相信。大老虎这样疑惑不决,早让狐狸给看出来了。他冷笑一声,说:“嘿嘿,你以为我在骗你呀?要是真个不信,你就跟在我后头瞧吧。我走到哪儿,大小野兽见了我就得逃跑。”大老虎想:“这倒真得瞧一瞧。”于是狐狸大模大样地在前头走,大老虎紧紧地跟在后头。山上的鹿呀野羊呀,一看见狐狸后头跟着大老虎,都吓得撒腿就逃。大老虎看了,还以为他们真害怕狐狸,没想到他们害怕的正是他自己。

  “狐假虎威”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假”是“借”。有人仗别人的势力欺负人,可以说他是“狐假虎威”。故事中说狐狸借大老虎的威风,反过来欺骗了大老虎,后来用这个成语并没有这层意思。

经典成语故事6

  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教育意义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告诫人们一定要有真本事,我们的孩子也是,学会自己的本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经典成语故事7

  【成语】:才高八斗

  【拼音】:cái gāo bā dǒu

  【解释】: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故事】: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经典成语故事8

  三皇五帝

  成语解释: 三皇五帝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指遥远的古代。

  成语出处:先秦庄周《庄子 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高平是神农炎帝的故里。高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古城,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华夏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从羊头山山麓发现的李家庄旧石器晚期遗址考证,远古时期高平就有人类定居。在这方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始祖神农炎帝曾经尝百草、育五谷、教农耕,实现了从游牧狩猎到农耕文明的重大转折。高平炎帝陵周边的古地名口口相传,沿袭至今,几乎每一处地名都有一个典故,记载着一个个感人的历史传说。仅高平境内就遗存祭祀炎帝的祠庙五十多处,羊头山上有神农城、神农井、神农泉、五谷畦等遗址,山下有炎帝中庙、炎帝行宫、炎帝陵等遗迹。这些遗迹表明,这里曾经是炎帝尝百草、种五谷,首开农耕文明先河的圣土。

  近年来,每逢农历四月初八,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华人前来祭祀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高平炎帝陵先后被国台办、中国侨联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和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这里已经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瞻仰朝拜和旅游观光的圣地。

  黄钟大吕

  成语释义: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后遂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成语出处:《周礼注疏》卷二十二的“春官宗伯·大司乐。”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羊头山所产的秬黍。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有“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钢琴理论鼻祖”之美誉。他一生三上羊头山,考察始祖炎帝培植的秬黍,并以羊头山黍定黄钟大吕。

  在我国古代,音律学与度量衡互相关联,乐尺和常用尺是相等的,一尺的长度是以农作物“黍”的排列法进行确定。为了获得标准的黍粒,朱载堉三上羊头山考察、选黍。

  谷物种植使人们的生活有了保障,基于对黍的感恩与尊崇,炎帝以羊头山黍定黄钟,制定了度量衡与乐律。相传炎黄时期度量衡与乐律之典名为《调律历》,只是现已佚。在尧舜禹时代,律历之策已成为当政者之重务之一。目前,制定乐律和度量衡的依据,有籍可循的最早记载在 《汉书》,曰:“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禾巨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分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通俗地讲,就是用计算黄钟长度的方法,以羊头山黍谷的中等颗粒为最小单位,横排一粒为一分,10粒为一寸,100粒为一尺(纵黍81粒为一尺),1000粒为一丈,10000粒为一引。把这个长度刻在木板或竹板上,就是度的基本工具。这即是产生“度”的基本方法。《汉书》也同样记载了乐律的制定:“五音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以子谷柜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也,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之为尺,以定黄钟。”是说用羊头山产的黍谷中等颗粒者,横排90粒,其长度为9寸。9寸长的竹管(孔径3分)吹出来的声音就是黄钟之音。相当于简谱 “1”(dao),黄钟的低音调相当于C调。按照古人所说的三分损益法,依黄钟9寸之长度,可计算出十二律的六律六吕之分别长度。

  可以想象,远古时代的炎帝部落在羊水河畔、羊头山下耕种收获,用羊头山黍粒定长短,或丈量土地,或建造窝居,或裁衣缝纫,用竹管吹奏精准的黄钟大吕之音,踏唱起舞。丹水滔滔,从古至今奔流不息,山清水秀,田园牧歌,文明的薪火随流水一路相传,绵绵不绝。

  日中为市

  成语解释:日中:太阳当头,指正午;市:做买卖。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原指古代物物交换的集市方式。后也形容偏僻地区的商业活动情形。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立市廛,首辟市场是炎帝的十大功绩之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传说炎帝神农教人们树艺五谷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社会分工,有的种五谷,有的狩猎为主,有的捕鱼为主,有的制陶为业。有一天,炎帝神农问大家,你们还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有位长者说,现在生活虽然好多了,就是有些单调,有肉没鱼,有饭缺菜,要是能互相交换些东西就好了。于是炎帝神农让大家把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交易,时间定在每天太阳当顶时,由此形成集市。

  “日中为市”影响深远。在我国一些地方,日中为市的传统一直保留了下来。在高平称之为赶集,或过会,每个村庄都轮流设集市或会期,这个传统至今仍十分盛行。

  精卫填海

  成语解释: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出处: 晋·陶渊明《山海经》诗:“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纹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文中的“发鸠之山”,即是长子县和高平市之间的发鸠山,属太岳山系,2009年5月11日,“精卫填海”神话传说正式入选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山海经》的这一段记载,演绎成了多种动人的民间传说。

  传说,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女娃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美丽非凡,炎帝十分喜欢她。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趴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女娃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坏了,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女娃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女娃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女娃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神农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女娃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女娃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女娃,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女娃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女娃说:那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女娃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女娃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女娃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永远不回来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象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她被悲恨无情的海涛毁灭了自己,又想到别人也可能会被夺走年轻的生命,

  因此不断地从西山衔来一根根小树枝、一颗颗小石头,丢进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她无休止地往来飞翔与西山和东海之间。

  可是那咆哮的大海嘲笑她道:“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干上百万年,也别想将我填平!”

  但是翱翔在高空的精卫坚决地回答说:“就算需要一千万年、一万万年,直到世界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因为你呀——夺取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填吧——填吧!”大海哈哈地大笑了。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填!我要填!我要永无休止地填下去的!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尧天舜日

  成语解释: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天、日指尧、舜在位的时期。原用以称颂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世道。

  成语出处:

  1.《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2.宋代文珦《潜山集.卷九.梅雨》诗:“尧天舜日远,怀抱若为舒”。也作舜日尧年。

  3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佩服瑶草驻容色,舜日尧年欢无极。”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高平北部的一座名山——丹朱岭。此山和五帝之一的尧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古代许多学者都认为《山海经·北次三经》所记之“丹林”,就是今长子县与高平县交界的“丹朱岭”。“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但他们一般却认为“丹朱岭”是“丹林”之讹。如《一统志》的编者就认为“丹朱岭即《山海经》所云丹林,既讹林为岭,又讹加以朱,转晦其本。”又如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卷二十二所附录之《羊头山新记》亦云:“(羊头)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岭。其古之丹林欤?盖本丹林,年久伐尽,不复有林矣。遂讹为丹岭,朱乃后人妄加耳。”窃以为,“林”、“陵”、“岭”这些字古音极接近,易相混,其实是口传音误。

  《路史》卷二十说,“(帝尧)使(子朱)出就丹……舜封丹朱于白水”,也颇值得注意。这白水其实是丹水的一条支流,也可以看作是丹水的一个源头,所以才是一河两名。而这条丹水还不止白水一个别名,历史上还称泫水,又称绝水(详见《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七)。那么,《路史》的记载,也是丹朱封于丹或丹渊的又一个证明。

  《山海经·海内南经》注引古本《竹书纪年》云:“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记·高祖本纪》正义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

  丹朱是尧之嗣子,尧说他“心既顽嚣,又好争讼”,深知其子丹朱之不肖,所以不用他,而让位于舜。这是后人推崇尧舜禅让说之思想的反映。

  《山海经》一书记载古代首领有帝号的不多,而丹朱却有了帝号,称作帝丹朱。郑玄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这说明丹朱在古代人眼里是很有德望、声名很显赫的人。但《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不与父相见”。可见尧不传子而让位于舜似并非尧之本意,而是迫于舜的威力。或说是舜排斥了尧子丹朱而篡夺了尧位,说明尧并非不想传子,尧子也不一定不肖。这说明当尧之时,位传子还是传贤,家天下还是公天下,正处于激烈斗争当中。

  帝尧向来称为“陶唐氏”,无论怎样解释,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何以在“唐”的前面加一“陶”字?我们再往上联系炎帝神农氏尝百谷、始造陶器两件关键的历史记载,作一下综合思考:羊头山这一带到处都有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育五谷的传说。高平县与长子县交界处的羊头山恰是神农氏的发祥之地已经为古今学术界确认,而五谷成为食物,是离不开器皿的,所以,农业生产与制造陶器就必然是相伴相随的。既然农业生产的发祥地在晋东南,那么,晋东南的高平、长子、长治这一带,起码是最初生产陶器的地方之一。尧最初在羊头山,丹朱岭周边的“陶”地活动,然后迁到“唐”地,即尧都平阳,以地名作氏,即陶唐氏。

  完璧归赵

  成语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成语出处:《史记》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泽州和高平交界处有座小山丘叫全玉岭,以及莒山上有蔺相如祠和衣冠冢。坛岭头村,位于泽州县北义城镇和高平河西镇的交界处,莒山东面,是一个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村。坛岭头这个名字既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也是全玉岭的特称。如《晋城县志》介绍山脉时云:“北支包括吾山、香山、紫金山、石室岭、界牌岭、莒山、坛岭头、楼头岭、虸苔山及固山”。这里就将全玉岭用坛岭头来代替,可见坛岭头亦称全玉岭。志书记载,当初蔺相如派舍人怀壁潜回赵国,途经此地后,感觉才安全了,后随被称为全玉岭。为了纪念蔺相如的功绩,高平和泽州两地居民在莒山为他修建了祠庙及衣冠冢。

  《山西通志/祠庙》载:“蔺相如祠在泽州东北四十五里莒山上,宋政和年间建,国朝永乐五年修。”这是目前能查到的有关祠庙的最早记载。“宋政和年间”是公元1111年至1117年,“国朝永乐五年”是明成祖在位的1407年。距祠庙东南约30米处有蔺相如墓,墓堆呈宝顶型,高3米,直径8米,周长约25米,墓身原为砂石条砌就的八卦型平台,外封以土。墓前石碑为石灰岩质料,分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高90厘米,宽67厘米,厚27厘米,上有二龙戏珠浮雕,中央篆额19×5平方厘米,为“奉旨重修”四字。碑身高248厘米,宽67厘米,厚27厘米,上书正楷阴文“有周赵国上卿蔺相如之墓”,每字17×14平方方厘米。右上首为“皇清雍正十年壬子季春月(1732年阴历三月)”,下款为“后学南昌曹茂先敬书”。周边有龙凤、太极图等对称浮雕及“福、禄、祯、祥”四个小篆字。碑座长90厘米,宽52厘米,厚30厘米以上(下埋土里)。墓地原有花墙、石狮、石柱、石桌、石供,占地约亩许。上述与《泽州府志陵墓》“周蔺相如在莒山南”,《坛庙》“蔺相如庙在莒山上”,完全一致。关于陵墓始建的确凿年代,目前尚未查实。金初,田天泽在拜谒了莒山的有关遗迹后,曾写了《蔺相如如墓》一诗:“翠迭峰峦步幛新,上卿庙貌万年春。可怜完璧归来后,帮里萧萧也入秦”。

  蔺相如舍人持璧归赵经全玉岭到达高平米山郭村时,天色已晚,便在那儿休息了一夜,于是郭村也建有相如宫,现为晋城市文保单位。

  负荆请罪

  成语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高平有座历史名山——大粮山,山上建有廉颇祠。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名将廉颇指挥赵军的幕府,驻军屯粮的中枢。赵军曾在此驻扎多时,留下了以沙代粮、积米成山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人于西汉时期在大粮山巅上建廉颇祠,后因战火毁坏,以后历代屡建屡废。2004年由著名营企业家程广瑞先生慷慨解囊,投入巨资,又得以重建。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米山,在县东十里,赵将廉颇积粮此山,因名。”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米山,在县东一十里,赵将廉颇积粮此处。”明代嘉靖元年(1522)《创建大粮山碑记》云:“命将白起与赵争衡,屯兵于此,积粮于山。因之得名为大粮山焉。”

  登上大粮山,长平古战场一览无余,廉颇屯、营房岭、廉颇塚等景点尽收眼底。汉魏以降,直至明清两千多年间,众多文人墨客、良臣贤相给高平大地留下了不少凭吊那场惨烈战争的诗词歌赋,这些古碑石刻广泛的分布在大粮山景区,这是历史留给高平市独一无二的古代军事、历史文化相融合的旅游景观,既悲壮又宏阔

  战国时,赵国的两位重臣,武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皮。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胶柱鼓瑟

  成语释义: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现含贬义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中。柱:瑟上调节声音的短木。瑟:一种古乐器。是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

  成语出处: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2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两千多年前那场骇人听闻的长平之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对垒,这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赵将廉颇坚守营垒。“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结果,“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胶柱鼓瑟还来源于“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的故事。

  从前有个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个跟赵国人学艺的人来到他这里,询问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

  纸上谈兵

  成语解释: 按照书本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成语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是因为长平之战中战死在高平的赵军最高统帅赵括。但事实上,故事的背景是战国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所以所谓的兵书应该刻在竹简、木简或者写在帛等丝织品上。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还是有很值得讨论的,准确地说实际应该是竹上谈兵,木上谈兵,帛上谈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还在看竹简,比他早的赵括是不知道纸为何物的。现在的考古发现最早的纸在西汉才出现了,尽管比传统的说法,蔡伦造纸的东汉时期要早。

  现在,一提到“纸上谈兵”,人们马上会想到赵括。实际上,这个成语的产生,可以说与赵括并没有关系。

  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在他的《列朝诗集》甲集第十三里收录了明刘三吾的一首诗《湘南杂咏》,里面有‘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的句子。这应该是‘纸上谈兵’这个词语产生的一个雏形,而它真正地现成一个成语,则是在清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至于说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和赵括画上等号则是在1979年,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著《上下五千年》的第40节标题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而《现代汉语词典》里,就明确把该成语的出处定义在长平之战和赵括。

  悬壶济世

  成语解释: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

  成语出处:典出《后汉书》及《神仙传》,与道医壶公有关。“悬壶”是中医行医的专用名词。

  此成语和高平有关联是因为高平西南有座悬壶山。悬壶山原名云梦山,位于高平市河西镇悬壶南村北,悬壶南村因位于悬壶山之南而得名。

  据《高平县志》中“仙迹”一章记载,传说汉代有位名士叫费长房,常在高平云梦山修炼。一日进城,见一卖药老翁,把随身带的一个药葫芦挂于树上,一到傍晚时分,卖药毕便进入其中休息。费长房对此感到神奇,故拜卖药老翁为师。卖药老翁说道:“你与我有宿缘,孺子可教也!”于是把他引入壶中。费长房一到壶中,惊见别有洞天。悬壶老翁教授费长房缩地之功,并授予他一根竹枝,数千里之路,跨杖即可至。

  后来,卖药老翁与费长房均不知所踪。人们为纪念这位卖药老翁,便在高庙山修建了一座庙宇 ,名曰悬壶庙。因庙宇建在山之最高处,故又称高庙山。山阴有北齐石窟,为晋城市级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经典成语故事9

  抱柱之信

  典出《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普遍赞誉。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来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他并不回绝,便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尾生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那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就以乡里老大的身份,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后来,尾生迁居梁地(今陕西韩城南)。他在那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雨倾盆而下。不久山洪暴发,滚滚江水裹挟泥沙席卷而来,淹没了桥面,没过了尾生的膝盖。

  城外桥面,不见不散,尾生想起了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顾茫茫水世界,不见姑娘踪影。但他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再说姑娘因为私奔念头泄露,被父母禁锢家中,不得脱身。后伺机夤夜逃出家门,冒雨来到城外桥边,此时洪水已渐渐退去。姑娘看到紧抱桥柱而死的尾生,悲恸欲绝。她抱着尾生的尸体号啕大哭。阴阳相隔,生死一体,哭罢,便相拥纵身投入滚滚江中,谱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幕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

  此事《汉书·古今人表》、《艺文类聚》等书均有载。《史记·苏秦传》更以“孝如曾参,廉如伯夷,信如尾生”誉之。后人遂用“尾生之信”、“尾生抱柱”等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三国·魏·嵇康《琴赋》:“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玉台新咏·古诗八首》:“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汤显祖《牡丹亭》:“尾生般抱柱正题桥,做倒地文星佳兆。”

  这则故事后来演变成两个成语:“尾生之信”和“抱柱之信”,都是正面赞扬尾生讲信用的。

经典成语故事10

  坐怀不乱

  解释: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的大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着作《荀子。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弄狱的官)。

  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国进攻鲁国时,他派人到齐国去,劝说齐国退兵,受到鲁僖公的称赞。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着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柳下惠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不轨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经典成语故事11

  1、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9.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经典成语故事12

  “程门立雪”,这一典故选自《宋史·杨时传》。杨时是宋朝著名学者,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

  杨时青少年时,学习不仅勤奋刻苦,而且虚心好学。他虚心求学的美德被人们传为佳话。

  宋朝有两位著名的理学大师和教育家,即程颖和程颐弟兄俩,他们名震四海。杨时对这两位理学大师非常崇敬。一次,他考取了进士并被授予官职,但他没有去上任,而是跑到河南领昌(现河南许昌县)拜程预为师,虚心求教。几年过去了,杨时学成回家,临别时,对老师拜了又拜,依依不舍地走了。程颖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说道:“我的理学思想由他带往南方去了!”

  又过了4年,程颖去世了,杨时听到噩耗,悲痛不已,在家中还设了灵位悼念他的老师。不久,他约自己的学友亲自到洛阳去拜见程颐老先生。杨时这年已将近不惑之年了。

  他们不辞辛苦,风雨无阻地赶路。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他与学友游醉一起来到程府,听家人说程老先生正坐着打磕睡呢。杨时和游醉不愿打扰老先生休息,便悄悄退到门外,在程府门外恭恭敬敬地站立静候。

  等到程颐醒来,门外的积雪已是一尺多深了,几乎没过他们的双膝。

  杨时虚心好学,孜孜以求,终于学有所成。他历任浏阳、余杭等地知县,还任过荆州教授等职。后来,官至右谏议大夫兼国子祭酒。到了南宋高宗时,他担任过工部侍郎和龙图阁直学士等要职。

  在当时,杨时拜师求学的精神被广泛传烦。后世,人们从这段故事中概括出“程门立雪”这一典故,用来强调尊师重道,虚心求学的精神。

经典成语故事13

  韩寿偷香

  《世说新语·惑溺篇》记述了“韩寿偷香”的故事。

  韩寿是三国时魏司徒韩暨的曾孙,家世既好,年少风流,才如曹子建,貌似郑子都,走在街衢,妇女多暗暗瞩目。贾充聘他来做属官,每次会集宾客,他女儿都从窗格子中张望,见到韩寿,就喜欢上了,心里常常想念着,并且在咏唱中表露出来。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里去,把这些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并说贾女艳丽夺目。韩寿听说了,意动神摇,就托这个婢女暗中传递音信,到了约定的日期就到贾女那里过夜。韩寿跳墙进去,贾家没有人知道。

  此后,贾充发觉女儿越发用心修饰打扮,心情欢畅,不同平常。后来贾充会见下属时,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这是外国的贡品,一旦沾到身上,几个月香味也不会消散。贾充思量着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自己和陈骞,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但是围墙重叠严密,门户严紧高大,韩寿从哪里进来的呢?于是借口有小偷,派人修理围墙。派去的人回来说:“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只有东北角好像有人跨过的痕迹,可是围墙很高,不是一般人能跨过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审查讯问,婢女把情况说了出来。贾充秘而不宣,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贾女偷香的风流韵事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男女私会的代名词。古称“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为风流四事。每每人称“韩寿偷香”,其实偷香的是贾女,“贾女偷香”称为“韩寿偷香”多是男性文人以风流自况的方便说法。

  在这个故事中,贾女痴情、大胆、主动。她的这一大胆违礼行为被他的父亲承认。贾充身为廷尉,曾为朝廷制定法令,但对女儿的败德行为竟无一句责备的话,就可看出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确实比较开放,而这些都是儒家礼教崩溃以后的现象,在礼法严峻的汉代,这些现象是少见的。当然,也不排除他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再说韩寿有才有貌,择这样的乘龙快婿也不丢份儿,这桩婚事也是门当户对的。

经典成语故事14

  夜郎自大

  【典故】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教育意义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闻而又妄自尊大。,告诫人们要懂得谦逊礼让。

经典成语故事15

  孔融让梨

  【典故】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

  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

  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教育意义

  他告诉人们要学会孝亲敬老,懂得尊重,学会分享,礼让,不要自私自利。现在的孩子由于溺爱,很容易没大没小,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状态。

【经典成语故事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关于成语故事(通用15篇)11-22

有关成语故事(通用15篇)11-20

成语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11-17

成语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11-16

《成语故事》读后感通用15篇07-09

成语故事11-13

经典成语故事12-16

最新成语故事11-23

关于的成语故事11-19

中考成语故事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