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2-12-03 15:21:24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随笔,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

  幼儿园里有一片小菜园,气温骤降,我们突然发现萝卜和香菜的叶子都蔫了,怎么会这样呢?

  熙熙说:“肯定是冻的。”乐乐问:“怎么让它们不冷呢?”阳阳非常激动地说:“盖大棚,我们村就有大棚,大棚能让蔬菜冻不着。”经过讨论,中三班的小朋友决定一起给蔬菜宝宝搭建大棚。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见过大棚,大棚到底什么样呢?雪丰说:“没见过大棚,大棚应该像大风车一样。”希希说:“大棚是圆形的,像个气球会上下飞。”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我们决定去参观真正的大棚,看看不就知道了。

  第一步实地考察,丰富认知经验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知道大三班坤坤家的农场里就有大棚,而且坤坤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农场参观。一进入大棚,我们就被大棚里的各种事物吸引了。“棉被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蔬菜上有一根线?”“这有一个洞,是干什么用的?”“这个箱子是给手机充电的吗?”孩子们瞬间都变成了一个个小问号,不断地提着问题,坤坤就像个小专家,耐心解答。

  通过亲自参观体验,我们终于知道了大棚由砖墙、塑料膜和棉被组成,里面种着蔬菜,有控制钮、炉子、暖气、水管、喷洒器等设备。

  第二步组织幼儿讨论,确定搭建计划和工程图纸

  回到幼儿园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为小菜园里的蔬菜搭大棚。

  大川设计的图纸和参观的大棚类似:“要先垒墙,然后架上竹竿,铺上膜就行了。”希希想直接用竹竿架起来。经过共同讨论,决定分成两组进行,第一组搭有墙的,第二组搭没有墙的。

  第三步垒墙

  建筑工地开始热闹起来,第一组的孩子们充满信心地准备大干一场,却没想到垒墙不是想象得那么容易。

  他们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垒墙首先需要搅拌水泥。但搅拌水泥成为难住他们的第一道坎。

  孩子们有的往盆里装“水泥”,有的加水,一会水多了太稀,一会水少了太干。在不断地加水和加泥中,孩子们自认为找到了合适的比例。

  但砌砖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水泥出了问题。佳悦抹了很多水泥,可是砖根本粘不住。佳兴认真摸了摸手里的“水泥”恍然大悟:“这是沙子,不是水泥!”他发现了原来沙堆旁边的袋子里才是水泥。加入真正的水泥,孩子们兴奋地喊着:“这回粘了!”

  刚开始砌砖时,孩子们都是一块一块对齐向上摞。我问欣悦:“你的墙是一摞一摞的,怎么能连在一起呢?”正言经过我的提示,马上想起来:“我家垒砖墙是这样垒的。上面的一块砖是压着下面砖的缝。”欣悦也想起来:“是这样,咱们搭积木就是这样的。”

  通过第一次亲自垒墙,幼儿发现了很多秘密和方法:上边的砖摞在下边两块砖的缝上面不就连在一起了;一定要把水泥抹平,整块砖都抹上才结实。

  可是,几天过后,随着墙垒得越来越高,发现砖墙开始晃动,一推就倒,一点都不结实。是不是太“瘦”了?

  孩子们认为太薄了,要加宽才能变结实,于是决定垒两摞,让墙变厚。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垒的砖里出外进,参差不齐,搭的双坯墙既不美观也不牢固。我们又一次陷入了困惑中,大棚工程也因此暂时停工了。

  正当孩子们灰心丧气的时候,幼儿园西侧开始施工建仓库。沙子、砖、水泥等各种材料摆放了满满一花园,很多叔叔阿姨在忙碌地建房子。我们决定看看工人和水泥、砌砖墙以及让砖墙更牢固的方法。

  带着问题,孩子们一起细心观察了工人的做法,终于找到了把墙垒结实的方法。

  1.砖的整块面都要抹上水泥。

  2.用一根线比着,让砖墙更直。

  3.垒两摞砖,第一层竖着放,第二层横着放,交替进行。

  结实的墙终于垒好了,我们又请工人帮助,在砖墙的外面抹上了水泥,既美观又牢固。我们的水泥墙完成了!

  第四步盖顶

  大棚的墙建好后,第一组该为大棚盖顶了。按照设计图,上面架上竹竿就可以了,问题又出现了:竹竿太长,架不到对面;塑料薄膜太大了,铺了这头,那头又掉下来了;竹竿怎么固定到砖墙上?

  嘉悦:“两人一起,一头一个人就把竹竿担上了。”

  正言:“两个人一起把胶条拉长,把所有竹竿都压在下面,就粘住了。”

  奥城:“好几个人抻着塑料薄膜,就能放到竹竿上了。”

  现在没有问题可以难倒我们了。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一起合作就一定能够解决。我们的大棚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搭建完成了。

  坤坤:“建大棚太不容易了,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阳阳:“真的太开心,太高兴了。”

  熙熙:“我们建的大棚最结实,最温暖了,蔬菜宝宝在里面冻不坏了,可以温暖过冬天了。”

  孩子们帮助蔬菜宝宝搭建起了大棚,太棒了!其实,我们和孩子一起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享受每一个过程。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2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这是我们经常对孩子说的一件事,我们想要做的是让小孩子们明白,有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且,朋友之间相互帮助也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但是,昨天,孩子们正在自由活动,菲菲哭着跑来说:“李老师,你看杜国强给我抓的!”我一看,果然脸上一道抓痕,还渗出一些血迹。我赶紧叫来杜国强询问,杜国强说:“菲菲打葛鑫榕了,葛鑫榕是我的好朋友,我就打菲菲了。李老师你看,浩浩也打我了。”我一看,杜国强的脖子上也有几道很深地抓痕。浩浩是我们班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从来不打人,我把浩浩叫来问:“你为什么打杜国强啊?”浩浩低着头说:我和菲菲是好朋友。”这一说我更生气了:“好朋友就帮着打人吗?”浩浩委屈地说:“老师不是讲好朋友要互相帮助吗!”

  “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我想起平时老师每天都告诉孩子们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但是孩子们年龄小,辨别能力差,他们不能分辨什么事情该帮,什么事情不该帮。针对这件事情,我们班开展了“为好朋友做什么”、“画画我的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现在我们班的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好朋友”,明白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做错了事要劝他改正,不能帮他打架解决问题,从此我们班的小朋友变得相互帮助,团结友爱。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3

  三月初,晴好无雨,乍暖还寒。如同往常一样,在升完国旗以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幼儿园里散步。这次,我们停在了矮矮的树丛前。孩子们也跟往常一样,到处摸摸、看看、闻闻。忽然,豆豆大声说:“老师你看,长小芽芽了!”为了表示绿芽儿很小很小,豆豆在比划时食指和拇指都快粘在一起了。顺着豆豆手指的方向,我看见前面一排小叶黄杨都已经冒出小小的绿芽儿了,便顺势问孩子们:“小树都已经冒出尖尖的小芽儿了,什么季节来临了?”孩子们开心地说:“春天来了!”带着找到春天的喜悦,回到活动室后大家仍在讨论今天的新发现。

  豆豆说他要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他先画了一排矮矮的深色树干,然后,在树干的顶端画了些小小的点表示新长出来的小芽芽,细心的他还选择浅绿色的水彩笔来画小芽芽。我想,正是因为有了亲身的感知和体验,孩子才会有如此灵动的表现与表达。

  小哲问,为什么树会长出这些小芽芽?它们还会再长吗?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们,并请他们猜一猜小芽芽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孩子们有的说会长成花,有的说会长成叶子。最后大家决定持续观察这些小芽芽。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每天惦记着小芽芽,经常围在那一排小叶黄杨边观察。有一天,很多孩子说小芽芽长大了,颜色浅绿浅绿的,与下面的叶子颜色不一样,下面的叶子颜色是深绿的。“你们看它变得像小雨滴一样了,只是它的中间有一道小小的口子!”只见浩浩一边说一边将他的两只手紧紧合在一起。我明白了他要表达的是小芽芽紧紧抱在一起,顶上尖尖的,下面鼓鼓的、圆圆的,像小雨滴一样。我一阵感动,浩浩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主动发言较少。今天他不仅主动和大家分享了他的发现,而且展现了如此美妙的想象,用诗样的语言给小芽芽取了新的名字。

  又过了几天,嘟嘟忽然跑来跟我说小芽芽变成了小花儿了,像玫瑰花。我一时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嘟嘟就急切地拉着我来到那排小叶黄杨前,我立即明白她所说的“玫瑰花”是什么了。原来,浩浩眼里的“小雨滴”长大了,紧紧抱在一起的叶子变得蓬蓬松松的,一片包着另一片,像是朵玫瑰花。靠近下面的叶子也都已经长大了,左边一片,右边一片,像是衬在花朵边上的绿叶。在这一天的观察记录中,嘟嘟画了许多绿色的小花儿,浅绿色的花心,左右对称的绿叶,看起来很美、很特别。

  到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绿柳垂绦的时候,当我们再一次来到那排小叶黄杨前,孩子们说所有的小芽芽都变成叶子了,新长的叶子跟原来的叶子是有区别的,新长出来的叶子颜色亮,原来的叶子颜色深。这次,有孩子还随身带了放大镜。他们用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纹理,啦啦说:“新叶子和老叶子虽然纹路是一样的,可是新叶子摸起来软软的,老叶子就要硬一点。”

  在这一系列的观察记录活动中,我并没有给予孩子们过多的引导。孩子们总能敏锐地发现小芽芽每一次细小的变化,又能充分发挥想象,把小芽芽比喻成小雨滴、玫瑰花。多么富有诗意的想象和语言,孩子是有巨大的学习潜能的。教师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敏感地察觉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支持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4

  忍住,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得会更动人。”

  美好的初见初见子轩是小班下期的一个明媚的上午,小不点被妈妈拉着亦步亦趋地走向我,只见他红扑扑的脸蛋,大大的清亮的眼睛,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我蹲下身边问好边伸出了双手想要抱抱他,他却像受了惊的小鹿,躲到了妈妈身后。妈妈尴尬地笑了笑说:“对不起,这孩子有点……”然后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满含期待地说:“周老师,以后就费心了。”我没有太在意她的话,因为孩子在我的班匕就是我责任。我拉过他的手,看着他红红的脸蛋,开始期待他和我们一起度过『央乐的每一天。

  期待的“美好”

  有了子轩的日子不再平静和轻松,甚至让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是黯淡无光,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子轩这样的孩子。他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不爱与老师、小伙伴交流,从来没有说过一次“老师好”“小朋友好”,不管谁和他说话,他都是那几个字“嗯”“不要”“讨厌”;他做什么都慢,吃饭是班上最慢的,起床是最慢的,就连上厕所都是最慢的。同时,他又是班上最爱惹事的孩子,弄翻玩具有他,咬人抓人有他,撕坏图书有他。我和班上的其他两位老师想尽了办法,却没有丝毫的变化,我们都被他“折磨”得心力交瘁,曾一度萌生了劝其家长让他退学的念头。然而,每当看到她的妈妈泪盈于睫的样子,终究开不了口。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敖过,终于盼来了期末,家长会后送走了孩子们,我站在教室里嚎啕大哭。

  突然的顿悟整个寒假我都在思索我该怎么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他成长得更好,可是面对子轩,我真的黔驴技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准备迎接新的学期。就在开学的前一天,我无意中上网,看到了一本让我终生难忘的绘本《阿虎开窍了》。看了绘本我真是醍醐灌顶,我为什么只是像阿虎爸爸那样看到阿虎什么都不会,而不能像阿虎妈妈一样相信阿虎会开窍并愿意等他开窍呢!我为什么不能明白其实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需要用心慢慢地体会他们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于是,我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和子轩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懊悔,因为我总是纠结于他的“不好”而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好。

  静静的等待再次面对子轩,我让自己换了心境,少了浮躁和苛刻,多了耐心和尊重,我慢慢地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比如子轩起床总是慢吞吞,但他从来没有穿反过鞋子;子轩每次上厕所都很慢,但其实是因为他总是等所有小朋友先上;他对女孩子很谦让,有两次打架都是因为他旁边的贝贝被其他男孩子欺负……我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也很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否则,也许自己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绊脚石。中班上期又过去了,子轩还是没有问过好,还是做什么都慢,还是会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画画也一塌糊涂,但这没什么,我相信我的子轩会“开窍”的。

  美丽的绽放中班下期有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主动地向子轩问好,等待我的不是他一如既往的沉默,而是怯怯的一声“老师早上好”。我和他妈妈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等到花开了!从那以后我发现,子轩每天都能和老师问好,偶尔还能和小朋友问好,对待小朋友不再简单粗暴,做事情也快了很多,活动中的专注时间也变长了。看着他美丽的绽放,我们深感欣慰,也倍感幸福。静待花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师最值得做的事情。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教育就像是人生漫长的旅行,孩子们就是行走在旅途上的游客,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给他们指明方向的指向标、引路人,更需要的是带领他们领略路旁风景、感受旅途快乐、等他们一起上路的导游。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在我们成人眼中是自然而然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

  静待花开是对教育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是对教育信念的执着与坚守,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教育底蕴。用爱和智慧等待,我们一定会等到花儿美丽绽放。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5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五一假期过后,我们幼儿园里的所有班级都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节目排练中。我们大二班排练的是《竹竿舞》,每天在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下,还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练习舞步。

  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晴天,我们师幼一起来到了户外的操场上进行排练。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音乐,孩子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步法。我们两位老师在其侧旁时时关注和指导。

  正在练习中,我发现明瑞小朋友的步子因为跳得过快,没有和伴奏音乐一致,导致和跟他同组的孩子们不协同,于是我对他作出了提醒:“明瑞,你的步子太快了,跟随节拍,自己调整一下。”他听了,我发现他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的垂下了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或许是由于紧张,又或许由于分神的缘故,这时候的他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竹竿绊倒了,摔倒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扶他到旁边的空闲处休息一会儿。

  休息一段时间后,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并没什么大碍,明瑞又继续加入到了大家的集体练习中。旁边的我着重观察他的表现,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他对我心存戒备,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我为我的“好意”到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更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胆怯而深感不安。怀着内疚的心,我轻声把明瑞叫到了一旁说:“明瑞,现在老师给你示范一边,然后你再跟着我一起跳几次,找找节拍,感受一下,好吗?”他默默地使劲点点头。经过几次演练和示范动作后,我又和他说了几点自主调整错步、叉步的小技巧;最后我和颜悦色的对他说:“明瑞,你平时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不错,老师相信你多加练习后,竹竿舞肯定也会很娴熟,但是一点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以再绊倒了奥。”他听了我的话,脸上紧张的表情舒张开来,,眼睛变得炯炯有神,绽放出了往日的光彩。在我的期待和鼓舞下,明瑞再次加入到了队列中,这一次跳得非常标准,我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我的他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我们都会心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的体悟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说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后果。老师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去真诚的面对每一位幼儿,谆谆教诲,用心教育,做到“真心换真心”。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用心,让老师体会孩子的天真快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6

  叠被子对于大班孩子而言,早已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了。班里大部分孩子基本都能迅速地叠出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并整齐地摆放到床头,接着乐呵呵地去吃午点,只有一小部分动作比较慢的孩子,会偶尔掉一次队。可是,对于元昊来说,基本都是大部分孩子们都快把午点吃完了,他还在乐此不疲地倒饬着怎么叠被子呢!

  瞧瞧吧,他会先将被子打开铺满整张床,然后,双手像电熨斗一样地“熨”平每一寸被子,接着,捏住被子一角,将被子对折,如有不满意便会重新打开,“熨”平后,继续对折……如此反复,不厌其烦。老师们也拿他没辙,只好任他折腾。元昊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父亲平日里工作相当繁忙,元昊只由爷爷照顾着。出于对孩子的愧疚,爷爷几乎包揽了孩子全部的日常起居,什么都不让元昊碰,更别提叠被子了。

  “孩子们,起床啦!”伴随着保育员老师甜美的提醒声,孩子们纷纷伸伸懒腰,揉揉眼睛,睡眼朦胧地穿衣服、叠被子。

  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争执声。

  “啊呀,不是像你这样叠的!”欣欣高声嚷道。

  “我自己会叠!”元昊回应。

  “不对,不对,你这样叠是歪的,还是我帮你叠吧!”欣欣边说边打算动手了。

  “我不要!我自己叠!”元昊坚持己见。

  欣欣始终不肯退让,提高嗓门,冲他喊道:“可是你叠得不好!你根本不会!”

  俩人的争执声越来越响,元昊的头越来越低,都快要缩进衣领里去了。与此同时,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也多了起来。

  “都不会叠被子,怎么这么笨啊?”

  “就是就是!那天我还教给他叠被子的小儿歌呢,可是教了半天他也没学会!”

  “我们都走吧,不管他了!”

  我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热心肠的欣欣嫌弃元昊叠的被子不美观,就硬是要帮元昊。可是,自尊心强的元昊只想自己完成,这就引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争执。

  元昊的眼睛有些红了,低着头,不说话。一旁的欣欣还沉浸在无法助人为乐的苦恼之中,无法自拔。围观的其他孩子显然都是帮着欣欣的,纷纷指责元昊明明不会叠被子,却还顽固不化。

  的确,元昊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在叠被子上落后其他孩子一大截,但他也是想自己把被子叠好的呀,这种态度必须得到鼓励和支持——我心里暗想。可话又说回来了,欣欣助人为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不过,她伤了元吴的自尊,而且还不利于元昊叠被子能力的发展。于是,我走过去,把他俩聚到一块儿,先对欣欣说:“自己的事情都应该自己做,元昊是想自己把被子叠好,所以,我们也应该多支持他。他如果认为不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不去帮他。帮助别人,前提是对方有这个需要。”欣欣想了想,点点头。

  我又对元昊说:“元吴,你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棒!现在请你把自己的被子叠好,好吗?”元吴听了我的话,立刻擦干了脸上了泪水,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一般,继续叠起了被子。我同时还邀请欣欣留下来,与我一起陪着元昊叠被子。

  5分钟后,元昊终于把被子叠好了。他看了看我和欣欣,又看了看被子,乐开了怀。我大步走上前去,给了元昊一个大大的拥抱:“元昊,你的被子叠得真好!”元昊害羞地低下了头,摆出了他经典的动作,双手的两根食指指尖相对,置于胸前。与此同时,也小声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便跑回教室去了。

  第二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依旧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我在一旁替已经穿戴好的女孩子梳头,元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的身边,信心满满地对我说:“杨老师,看看我叠的被子吧!”我走过去,夸张地喊道:“哇!这是你叠的啊?”虽然被子并没有像其他孩子叠得那样整齐,但是,元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真的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正当我要转身准备继续给女孩子扎辫子时,元昊偷偷地靠近我,左顾右盼,好像生怕别人听到似的,悄悄对我说:“杨老师,能再给我一个抱抱吗?”我吃惊地看着他,感觉自己的胳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有力量。我紧紧地抱住元吴并且告诉他:“老师会永远支持你!”

  周末过后的星期一,元昊的爷爷早早地送他来到幼儿园。他大步流星走到我跟前,一边激动地对我说话,一边擦着脸上流淌出的热泪:“杨老师,我大孙子会叠被子了!”此时的元昊,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双手的两根食指指尖相对,置于胸前,仿佛在说:“叠被子其实也是挺简单的嘛!”随后,我从爷爷的口中得知,元吴那天放学回家后,一直请爷爷指导他练习叠被子。当爷爷问他原因时,他说:“因为被子叠得好,杨老师就会像我妈妈一样抱我一下!”

  后来,元吴叠被子的能力日渐提升,甚至还代表大班的哥哥姐姐去给中班的弟弟妹妹们当起叠被子的“小老师”。当“小老师”那一刻,元昊别提有多认真了!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们动作慢或是不完美而擅作主张、包办代替。比如,当孩子鞋带系得不够好时,我们就帮忙系;当孩子吃饭慢时,我们就帮忙喂;当孩子衣服叠得不够整齐时,我们就帮忙叠……可是,要知道,我们的善意相助很可能剥夺了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孩子慢一点、不完美一点,真的没有关系。慢慢来,给孩子期待,哪怕只是成功了一点点,都给他一个抱抱。接下来,就满怀信心地期待他献上一个巨大无比的惊喜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7

  带孩子们去阅览室看过几次书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小朋友换书太勤快,即使是他们特别喜欢看的书也是草草的翻几下,就去换一本新书。我们就要求孩子在仔细看看,不要急着换书,可小朋友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会很认真的说:“我已经看完了。”

  观察得出小朋友对换太快有了原因就是不会看书。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少,对画面上的东西不能理解,所以就翻一翻看看热闹,马马虎虎看两下就看完了。而有的孩子干脆手在翻,而眼睛却看在别的地方。要说孩子对图书不感兴趣,放在图书区里的图书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可阅览室的书完全满足孩子的需要,可由此我发现孩子换书更加的勤快了。

  就此,我们也有了采取的措施。有意地教小朋友看书的方法,有意的引导孩子学习一页一页翻书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认真观察,使孩子知道每一个画面都很有意思,让孩子带着问题看书。看好一本书后,请孩子给大家讲一讲,我们适当的鼓励与表扬,使孩子产生成就感,并知道认真看书就会有收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8

  小班的宽宽来园较晚,在大部分幼儿已经度过分离焦虑期后,他刚刚开始适应,哭声不断。集体活动时,我们总会突然听他用哭得已经沙哑的声音哀嚎:“我要去厕所。”老师请他去了,他还战战兢兢地不敢进厕所,常常一天尿湿好几条裤子。老师问:“怎么不去厕所尿?”他会哭得更厉害,却什么也不说。后来,在每天的如厕环节,我都下意识地关注他,试着去鼓励他克服困难。他害怕,我就拉着他的手跟着他一起进厕所对他说:“没事,老师在呢!老师跟你一起去!”

  经过鼓励,宽宽终于敢走进厕所了,可仍然死死拉住我的手,弱小的身体颤抖着,脸上还挂着泪痕,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小便。

  过了一段时间,我试着让他自己小便,想趁他小便时悄悄地离开,可是他连裤子都不提就逃离了厕所。看来只凭鼓励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论是上课、下课、午睡、吃饭,只要他想起小便,就大声哭闹,拉着老师一起上厕所。看到自己的耐心鼓励并没有起到作用,我失望又烦恼。

  难道要试一试坚决一点的态度?一次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在认真听着小李老师讲课。突然,一声带着哭腔的“我要上厕所”响起,又是宽宽。我把宽宽叫到一边生气地跟他说:“上厕所有什么好哭的?自己去!”话音刚落,宽宽“哇”的一声哭得更厉害了。好好说也不管用,生气跟他说也不管用。这可怎么办呢?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这就需要老师先走进童心世界,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等待。

  我反思,宽宽一定是对这件事情太在意、太敏感了。之后的几天里,我没有再跟他提起过上厕所的问题,而是静静陪着他,试着成为他的朋友。在建筑区中,我陪他一起搭“恐龙馆”;在户外活动时,我当做大锤子,和他一起玩打地鼠的游戏;在他每次哭着想要小便的时候,我都主动伸出我的手笑着跟他说:“没关系!我们一起去。”……渐渐地,宽宽好像已经习惯了我在他的旁边,对我也不那么陌生。有一次在娃娃家,宽宽端着一杯水果笑着对我说:“静静老师,来尝尝我的果汁。”接过这杯果汁,我又惊又喜,突然发现宽宽终于也把我装进了他的心里。

  午睡时,宽宽的嚎啕大哭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很多孩子都被他的声音惊醒了。我还是像以往一样陪着他说:“没关系,走!我们去厕所。”但这次我相信能够找到真正的原因了。回到床上,我问他:“宽宽,你上厕所为什么要哭?”宽宽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原因:“我……我害怕………你怕什么?…我害怕洗衣机的声音……”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对于宽宽来说,他心里过不了的坎儿竟然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洗衣机。

  宽宽并不擅于表达,所以我只有静静陪伴他,真正走进了他的心里,他才会对我敞开心扉,倾心交谈。

  我试着站在宽宽的角度去感受。当我走近正在隆隆作响的洗衣机时,声音是有些大。当我蹲在男孩的小便池前,模仿孩子的高度时,隆隆的响声加上洗衣机的晃动,在空旷狭小的卫生间里显得尤为可怕。试想一下,成人尚且如此,对于弱小的宽宽来说,的确是极大的恐怖折磨。哪怕洗衣机没有工作的时候,那种隆隆的声音还回荡在心头,他也会觉得洗衣机是个可怕的怪物。

  于是,我和配班老师沟通,观察宽宽上厕所的时间,尽量避免使用洗衣机。并且,我将洗衣机的声音录了下来,带着孩子们玩了一个洗衣机洗衣服的游戏。小朋友们听着录音,模仿洗衣机转动的样子,当声音停止时,小朋友便摆出被洗的衣服的各种造型,并说说自己是什么样的衣服。宽宽刚听到音乐,就躲到我旁边,紧紧拉着我的手,表情有些惊恐和紧张。我调小音量后,宽宽稍微能放松手在我旁边看小朋友玩,直到被大家感染适应洗衣机的声音加入了游戏。

  为了让宽宽接纳洗衣机,根据年龄特点,我特意在洗衣机上贴上微笑的表情贴画。我带着他认识洗衣机,牵着他的手摸了摸洗衣机,和它打打招呼,试图让他和洗衣机做朋友。

  渐渐地,宽宽对洗衣机已经没有那么抵触了。有一天,洗衣机正在工作,宽宽拉着我的手对我说:“静静老师,你听洗衣机在唱歌呢!”而且,在随后的时间里,只要他有了什么问题或者新奇的发现总愿意来找我说,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原来,“教育”要从“等待”开始, “走进”要从“走近”开始,“倾诉”要从“倾心”开始,“理解”要从“换位”开始。急于求成不会起到正面效果,只有耐心陪伴、温柔倾听,方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到他的真正想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9

  在幼儿园,我们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手眼协调能力,总会用各种各样的运动,来辅助帮忙!磊磊这几天在练习乒乓颠球的时候很认真,因为是这学期新教的乒乓动作技能,有些孩子因为动作协调能力弱所以有些跟不上脚步,可磊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今天,磊磊仍旧在练习“小青蛙跳荷叶”,可是小青蛙总是会掉下来,磊磊看看我,一脸的无奈有些无助,我鼓励他:“你的小青蛙可真调皮,总是喜欢跳到地上去做游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跟乒乓板做游戏呢?”磊磊很肯定的告诉我:“把他粘在乒乓板上就不会跳到地上去了!”“可是粘住它的话它就动不了了,还怎么做游戏呢?你再想想我们平时颠球念的要领。”磊磊很疑惑的看着我,陷入了沉思中,然后我就去指导其他的孩子颠球,过了一会儿,当我再转回来再看磊磊时,他已经能颠三两个球了,我为他的坚持不懈感到高兴。

  磊磊虽然一开始没有学会颠球,但他有一股不气馁、坚持不懈地精神,我觉得这是当前孩子们要学习的精神。在磊磊没有领会颠球要领时,只是一味地尝试和练习,在与老师的交谈后,记起来平时在与小朋友学习颠球时一直念的动作口诀,这让磊磊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坚持的练球和尝试中,磊磊的耐心战胜了挫折,终于初步地掌握了颠球的技巧。

  在这个案例中,让我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在平时的颠球练习中,有许多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做到磊磊的耐心和坚持。在抗挫力好的孩子面前,我们给与鼓励和表扬,并让他继续保持这种做事坚持不懈的精神。当面对抗挫力不好的孩子时,我们又该如何教育呢,这是我在磊磊身上陷入的思考。在面临颠球总是失误的孩子时,我觉得及时的疏导是非常必要的,帮助孩子分析失误的原因,找出失败的根源,当然鼓励也非常重要,孩子对认清了失败,但老师若不及时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放弃学习时间长了就会越来越软弱。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所以也都会以磊磊为榜样,从而自我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提升自信和自我的抗挫能力。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0

  平时我总是教育孩子,说话要算数,不能做到的,就不要答应,答应了就一定要做到!

  这天,课件活动时间,我站在一旁,看着小朋友们做游戏,心情非常的愉快。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你说话不算数。”

  看着瑞瑞那满是责备的神情,我愣住了。

  “我怎么说话不算话啦?”

  我温和地问他,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指指钢琴上的陀螺。

  我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是这么回事。

  昨天如园时,瑞瑞带来了一种很好玩的陀螺。但是那种陀螺的“抽线”很长,也很硬,头上还比较尖。为了安全,我对他说:“这陀螺一不小心会弄疼小朋友的,先放王老师这儿,等妈妈来接你时,老师把它给妈妈带回去……”说完,我就顺手放在钢琴上的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忙着一天的活动,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下午接孩子这段时间,瑞瑞老在我旁边转悠,但我忙着和家长交流,也没有想起这件事。

  今天,他冒出了这么一句话,给从教时间不常的我敲起了“警钟”,对孩子说话一定要算数,不然就要发生“信任危机”了。我不好意思地对瑞瑞说:“对不起,老师忙得忘记了,下次不会了哦。” 瑞瑞笑了起来:“没有关系的。”看着他那天真无邪的小脸,我禁不住乐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1

  小小虫迷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拿了一只只塑圈快乐地玩了起来,有的宝宝把圈套在腰间,开起了小汽车,有的宝宝把圈放在地上跳进跳出,还有的宝宝把圈滚来滚去。这时,只见嘉嘉把手里的圈用力一推,圈忽地飞快向前滚,圈儿碰到了一块小石子,"咯噔"一下跳了过去转了个弯直向墙角滚去,碰到墙角它才晃悠悠地倒了下来。嘉嘉在后面跟着圈儿跑,看着圈儿如跳舞似地滚动,他高兴极了,跟着圈儿走到墙边。我远远地望去,看到他弯腰捡圈的动作持续了很长时间,他又蹲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澜澜、政政、劼劼都围了过去,似乎看到了什么惊奇的东西。我生怕惊扰他们,轻轻地走到了孩子的身边,噢!原来孩子们看到了一只七星瓢虫在树叶上爬,这时政政在一旁问到:"这是什么虫子呀?"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能回答她,政政自我安慰道:"我的爸爸本领很大,我回家去问爸爸。"这时虫儿仿佛累了,停在树叶上不爬了。胆大的劼劼用旁边的一根树枝轻轻去拨弄它,虫儿马上又朝树叶的边缘爬去,眼看要爬到自己脚边了,胆小的澜澜站起身来,闪在了一边,躲在了劼劼的身后探出头来,眼睛仍盯着虫子。嘉嘉生怕虫子逃走,动作很快地找来了一块小石子,挡住小虫的去路,虫儿依旧艰难地往小石子上爬去,孩子们看得入了神。

  看着孩子们观察虫儿的憨态,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童年时玩斗蟋蟀时的情景:几个小伙伴手撑着地面,翘起屁腚,光着脚丫,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斗蟋蟀的表演。今天的孩子和那时的我们是何等得相似,都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小小的虫儿正是满足了孩子的这一份好奇,给他们带来了乐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找来了一只玻璃瓶,把小小的虫儿装进瓶中带回家,猛一回头,我的身后忽拉拉一群小不点儿乐颠颠地紧随其后……

  石头情结

  在我们托班教室前有一大块红绿相间的塑胶场地,场地四周用光滑的鹅卵石镶嵌成边框,这块柔软、安全的场地成了我们托班宝宝活动的"宝地",孩子们天天在这块场地上开着小汽车,骑着木马,滑着滑滑梯,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

  昨晚的一场大雨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了丝丝的凉意,孩子们又来到了活动场地,偏偏又这样一群孩子,有男孩、有女孩,他们既不玩小汽车,又不玩滑滑梯,喜欢蹲在鹅卵石旁的地上,用手不停地抚摸着鹅卵石,又摇动着鹅卵石,看着它"岿然不动",孩子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只见洋洋找来了树枝,用树枝不停地挖,不一会儿鹅卵石旁边的水泥有些松动,变成粉末状的灰土了,琪琪眨眨眼睛,一转身找来了小石块,用石块掘着泥土。看来,今天的鹅卵石是不想"搬家"了,明天继续吧!一天又一天,孩子们你挖、我挖,真有点"愚公移山"的劲儿,非挖动它不可呢!终于有一天,在孩子们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一块小小的鹅卵石"搬家"了,洋洋最先得到它,他高兴地跳了起来,在同伴的请求下,他又挨个地给大家摸一摸。琪琪显然不满足,他撅起小嘴说道:"我也想挖到一块。"他的'心声得到了其他同伴一片的赞同声。

  与其制止孩子的"破坏"行为,还不如寻找合适机会满足孩子对石头的喜爱欲望。机会终于来了,那时临近放暑假,幼儿园里准备搞基建,运来了许多小石子,我带孩子们来到石子旁,尽情地让孩子们挑选自己喜爱的石子,孩子们如获至宝,有的孩子紧紧地把石子攥在手中,有的孩子干脆把它放在口袋里,还有的孩子则打开小手帕,把石头包在手帕里。孩子们带着满足回到教室里,我拿出盛满水的塑料盆,孩子们把各自拣到的石头放在盆里。刹时,一个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小世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我轻轻地和孩子们诉说着石头的故事,孩子们则小手不停地点着小石头,问着、说着、想着,从一个个绽开的笑脸中我分明看到了返璞归真的一份份满足。

  水的畅想

  "洗手喽!"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拥进盥洗室,打开水龙头,小手不停地搓着肥皂,白花花的泡沫裹着肉乎乎的小手,一眨眼泡沫随着水冲的无影无踪了,又有一个孩子接上去了,洗手成了孩子们玩水的游戏。

  天气渐渐热了,我发现孩子们逗留在洗手池旁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天,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咦?怎么还有几个空座位?我轻轻走到盥洗室,只见小不点儿娴娴用手抵住流下的水,顿时,溅起的水花冲得她睁不开眼睛,水顺着脸颊流到了头颈里、衣裙上,她全然不顾,在一旁的文文看见了她这副狼狈样,咯咯地笑了起来,也学着她的样子,不一会儿她成了"落汤鸡",调皮的琪琪更不示弱,把小手当作划水器,在水池里哗哗地划着水,水也毫不留情地溅了他一脸。三个小伙伴你看我,我看你,玩得不亦乐乎。我拿了一块干毛巾走上前去,擦尽他们小脸上的水珠,问道:"喜欢和水做好朋友,是吗?"他们拼命地点头,"那好,我们一起去找玩水的工具吧,这样就不会溅湿衣服了,身体着凉会得感冒的。"孩子们不好意思的笑了。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打针筒、小青蛙、小鸭子这些玩水的玩具,我又用饮料罐制作了许多玩水的工具,还找来了一个大浴盆,哗啦啦把玩水的工具放在水中,许多孩子立即围过来了,我又用一次性的桌布做成了小围兜,围在孩子们的胸前,这样孩子们既玩得尽兴,又不湿衣服。每天的每天,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孩子们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水的畅想曲。

  尊重、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让孩子们在玩中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这就是我--一位幼儿教师想做的事、应做的事。

  一只虫子,一块石头,一泓水,这些大自然中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的东西,却使孩子们对此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他们玩出了聪明,玩出了健康,玩出了乐趣。你能不说它就是孩子们童年的一首诗,一个梦,一支歌、一位特殊的"老师"。在玩的背后,我们不正触摸到孩子们向往回归自然的一颗颗童心吗?!

  所以,在今天,我们仍然应当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那样:"解放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解放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解放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解放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自由自在的天性,培养他们乐观生活的信念,这比什么都好。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2

  教育孩子,我们更应该注意细节之处,在任何小事中,我们都能找到教育孩子的机会。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幼儿的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教学活动时,不少孩子出了汗,有的还流着鼻涕,坐姿也是各个不同的形态。但有的老师却容易忽视这些现象,不能及时抓住这些生活中的事情进行教育,从而错过了一个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如果我们的头脑里建立起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各种教育的机会,并加以利用,那么教育有时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上的阳阳是个活泼的孩子,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不管是晨间活动还是户外游戏活动,他总是特活跃,刚活动一会儿,他的额头上就会出现密密的小汗珠。针对阳阳活泼的特性,每次活动前我都提醒他把外套先脱掉,再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这样就可以避免活动后感冒着凉。这以后他还经常提醒别的小朋友热了要休息一会儿,对阳阳的行为老师也及时竖起大拇指,在老师的肯定下阳阳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教育无小事,我们要把握好教育时机,注重对幼儿的随机教育,多从正面引导幼儿,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良好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3

  中午起床后我带着孩子跟平时一样在厕所门口排队等候上厕所,没过一会儿就听见班梓涵跟我说“老师妈妈,孙琨皓哭了”我走过去一看,他哭的小脸都花了,我忙问道“琨皓怎么了?怎么哭了?”他沙哑着嗓子“我渴了,想喝水。”“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说呢?”面对我的提问她也不回答,只是用满是泪水的眼睛看着我,我摸了摸他的额头,并不热,于是耐心的询问“我们一会儿就回教室了,回教室就喝水,以后有事情要跟老师妈妈说,好吗?不要哭了,小小男子汉要勇敢!”在看到他朝我点头后,我带动幼儿以最快的速度上厕所、洗手、回教室。

  喝过水的琨皓还是闷闷不乐,没有精神,担心他是不是感冒了,但是摸了摸还是不热,于是我跟班里的王老师开始逗他开心,让他笑一笑。由于王老师下午要上公开课,而琨皓就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匆匆忙忙的带着孩子走了。等琨皓跟着王老师上完公开课回来后就趴在了桌子上,问他怎么了也不回答走过去一摸额头,烫烫的,就赶快给他测量体温,当我看到他的体温后呆了38度,立刻给琨皓妈妈打电话。当半个小时后,琨皓妈妈才从地里赶了过来讲孩子接走。

  如果我在回到教室后立刻给孩子测量体温,会不会孩子就不会烧的这么严重了?如果我再细心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就应该从很小的细节开始,去观察每一个孩子,在孩子发生任何事情时都要有所准备,有应急的方案,讲所有情况降到最低点。小小细节凸显大大学问,希望每一位老师都不要忽视细节。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4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0xx年5月20日上午双凤幼儿园大班组举行“大班生活技能大比拼”活动。这次进行了拼图,整理书包、建构小区等比赛。

  首先是拼图比赛,裁判的一声令响,比赛开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沉浸在拼图中,他们是那么地认真,那么地投入。别看孩子小,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很强,都要为自己班级争光。当拼图结束,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成功感。

  接着整理书包,要求小朋友把书从小到大排列,然后把书放进书包里。在比赛时,他们的动作很利索,一霎那,孩子们把书包都整理好了。

  最后建构小区比赛,孩子们共同合作搭建小区,孩子们的想象力多么的丰富,小区里有小桥、翘翘板、树、楼房、围墙等。每班搭建的小区别有风格,体现了孩子们的塑造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主要培养技能为主,胜负结果为辅。在大比拼活动中不仅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更增进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

  小班孩子喜欢玩胶泥,我便找来一些胶泥作品图片贴在桌面上。开始,孩子们对图片并不感兴趣,仍沉浸于团汤圆、搓面条,我想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是需要慢慢等待的,所以我没有马上介入。几天后,我看到几个孩子围在桌子前看着图片:“这是棒棒糖。”“我喜欢饼干。”“我要用胶泥做棒棒糖和饼干。”“饼干好吃,可是上面的洞洞怎么做出来的呢?”瑞瑞自言自语着。

  我继续观察孩子的言行。只见瑞瑞做出“饼干”后,用手指在“饼干”上戳洞,觉得洞洞太大,又改用叉子戳,但发现洞洞不够。见瑞瑞捣鼓来捣鼓去,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我正想介入。这时,圈圈参与到了做饼干的活动中,她用小棍在“饼干”上戳了好多洞洞,瑞瑞发现圈圈戳的洞就是他想要的,于是,学着圈圈拿小棍给“饼干”戳洞洞。“饼干做好了!”瑞瑞快乐地喊了起来。从瑞瑞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他此刻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随后,“棒棒糖”“蛋糕”等不断在孩子的游戏中产生,“棒棒糖”的花色品种、“蛋糕”上镶嵌的物品等都是孩子们重点探究的内容,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他们仔细观察、动手动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从只会团汤圆和搓面条到做出“棒棒糖”“饼干”“蛋糕”等,始于那几张普通的图片,它们拓展了孩子的视野,给孩子的操作提供了支持,让孩子有了新的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在快乐的玩耍中进行了有意义的学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篇)】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10-30

幼儿教师教学教育随笔11-19

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9-30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15篇11-10

幼儿教师随笔08-19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1-29

幼儿教师教学随笔11-17

幼儿教师读书随笔11-09

最美幼儿教师随笔10-31

教育的随笔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