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常见基础知识

时间:2024-07-09 09:46:33 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诗歌鉴赏常见基础知识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常见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诗歌鉴赏常见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常见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附录:常见诗歌物象

  (1)明月——引发离情别绪,抒发思亲思乡之愁。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杨柳——哀伤离别,思念亲人。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与“留”谐音,赠柳即有相留之意。

  诗中表达作者不忍离别的伤感之情。

  (3)衰草、枯叶——渲染萧索、凄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忧伤愁苦的心情。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松、菊、梅——坚贞高洁,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质

  A、松:意志坚强、不向权贵低头

  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B、菊:隐逸、坚强、高洁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C、梅:意志坚强、不向权贵低头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支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有暗香来。”

  (5)梧桐、杜鹃、猿鸣——凄凉悲伤的象征

  A、梧桐:悲凉孤寂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梧桐和细雨烘托了作者寂寞悲凉的心境。

  B、杜鹃:悲伤、哀怨、思乡

  李白《蜀道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C、猿鸣:悲伤、哀怨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离愁。

  或代替书信

  欧阳修《戏答元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在古代诗歌中往往以特别的景物传达固定的情意。

  比如:

  (1)寒蝉的悲凉凄厉——身世悲惨,鹧鸪的别绪离愁——思念友人,长亭折柳——送别友人

  (2)故乡月——思乡,松风山月——隐逸,中秋圆月——相思情苦

  (3)江湖、扁舟、月落、乌啼——羁旅愁苦

  (4)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闺怨情

  (5)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悲欢离合之情

  (6)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慨

  语言风格

  1、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

  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的象九个烟点,大海小的象杯中之水。

  7、奔放:直率有气势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时间的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动词使用得恰当通常具备这样的效果。

  10、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诗歌鉴赏常见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11-28

诗歌鉴赏教学设计02-06

诗歌鉴赏优秀教案08-25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09-26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07-21

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大全07-23

李白《独坐敬亭山》诗歌鉴赏01-21

《梅雨》古诗鉴赏08-10

古诗鉴赏技巧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