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日记

时间:2024-10-18 18:25:47 日记 我要投稿

(通用)测量实习日记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实习日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通用)测量实习日记

测量实习日记1

  实习日记1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终于开始了,我们很早就集合了。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实地勘察,理清测量思路与分工。我们测的是生物馆以及其向南方向。绕了生物馆走了一圈,这么宽敞的地方,从来没想过要经自己收测绘一翻,但想想还是很兴奋,成功以后一定很有成就感。

  我们一边实地勘察,一边讨论整个测量流程,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踏勘选点,我主要负责记录数据,描绘简单草图。仅仅是记录就遇到了很多难题,既要把数据记下来又要标的明白,要有空间立体思维,在实际中指定一个点就要在图上标出来,一开始我有些手忙脚乱。有时候转动方向,在图上就反应很长时间才标识出来,有时也影响到了小组的测量进度,感觉很郁闷,后来经过同学的帮忙与探讨,我熟练了许多,还好并没记错数据。

  其实今天的测量工作进行的很不容易,因为今天早上两点半是世界杯决赛,同学们看完就出来测量了,大家都很疲惫,而且一开始还摸不清头绪,所以,今天主要是实地勘察,分工和选控制点,回来又整理一下数据,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实习日记2

  虽然前两天测了很多,以为很熟练了,想的也很周全,但还是忘记了一些测量工作。经过昨晚老师的讲解与指点,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个疏忽之处,由于我们的外围是一个大的正方形(在图纸上),要标坐标,去忘记测量坐标方位角了。

  今天早上组长由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然后布置最后一天的测量工作。一开始我跟着测量方位角了,后来就去测草坪灯高线了。这一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一直不太明白。由于草坪内有树,而且图也比较疏松,不好选点与架立仪器。两点之间距离太近了,就已花费很长时间,工作效率不高;两点之间距离太远了。有不好描绘等高线。真的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后来我们按照老师规定的距离测的。当时等高线不知道具体怎么画。虽然老师在上课时讲了,但是我们都没太在意,没想到会画。所以后悔莫及,今天又查的资料,又问的同学,还好弄明白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外业工作了,所以晚上回来又整理了一下三天来的资料,以便明天分工与做表、画图。数据很繁琐,还好记录的也都很明了。期待着明天的室内计算工作,因为不用起大早了。

  实习日记3

  今天五点就集合了,因为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为了避免日晒,我们宁愿牺牲睡觉的时间。今天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测角、量边。我和几个人主要从事测边工作,其他人员测角。测边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远距离的用水准仪测,短距离的用钢卷尺测。

  由于生物馆周围地势高低起伏,地面不是很平整,所以在水准仪整平方面花费了很长时间。在测量当中没有什么通讯工具的时候125m、250m真的很远很远,有的时候指挥起来相当困难。仅仅是想让立尺的人前后移动都得喊,有的时候还听不到。特别是有一条边要穿过主楼门口到前广场,由于上早课来往的人很多,也给测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测完大框边长,开始量各个草坪边长,还有草坪与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测量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草坪,还有路灯之间的距离、喷泉长宽、花坛、台阶。真的很多很多工作,还好我们分工明确,而且目标明确,所以测量工作顺利完成了。

  虽然很忙、很累、很热、很饿,但看见大家都一样的承受,一起工作,所以很开心。明天还要起早,加油!!!

  实习日记4

  今日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日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日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基本上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实习日记5

  昨日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也许在什么地方,今日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日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日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日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

  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实习日记6

  今日还是在用全站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

  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日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日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实习日记7

  经纬仪导线测量在每一站上都要开展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开展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办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

  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开展配置。

  实习日记8

  水准仪导线测量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a一∑b=∑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就的优劣。

  外业测量完毕后,开展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开展调整。

  实习日记9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不少,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野外作业也没有给你回去翻书的时间,一切都必须在现场解决。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为以后现实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次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了我组成员的默契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每个组都像一个大家庭,遇到问题都会集所有人的智慧一起解决,虽然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吵的面红耳赤,但大家都想着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在以后的学习、实习、工作中我都要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会和同伴和睦相处,学会宽容。

  地形测量实习就这样圆满的完毕了,现在回想起来,收获不校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测会工作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也让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就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让我们了解到了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再者,测量中还要注意仪器的保护工作。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遇,让我们体会现实,体会生活。这次测量实习定会对我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并且为今后我们完成后续相关课程和面向社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后的路还很长,本次实习仅仅是个开头。在以后,无论是实习还是在工作岗位都要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逐渐树立行业精神。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更加完善,真正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测量实习日记2

  20xx年12月21日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很期待,因为我们总算是实实在在把我们专业课所学的知识用到实际中了。

  清晨阳光明媚,我们六人背着仪器迎着风向直奔图书馆。在八点半准时在定好的原点集合,这时候刚好上课,人烟烯少,是测量的好时段。因为在昨天晚上开了个小会,组长跟我们讲了测量的内容,之后我们又再进行对仪器的熟悉操作,所以到现场子后我们操作比较熟练,很快就在原点立起仪器,然后立尺的立尺的,读数的读数,记数的记数。第一天我做的较多的是跑尺,在各个控制点上立尺,我们用手机保持联系,这样不用让跑尺组员的太累。刚开始测量比较慢,所以一个上午就测了几个控制点的高差和方位角数据,比计划慢很多。中午我们都没回宿舍,让几个组员去打饭盒。下午继续测量。

  到下午5点多,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实习,感觉挺好的,大家配合很愉快,虽然第一天就遇到很多之前没想过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视线被树挡住,这样就得重新调整控制点位置,导致一天下来完成的工作比计划慢很多。但我们相信明天会快很多。期待明天!

  20xx年12月21日

  今天我们准时来到图书馆附近,风很大,天气有点冷。

  因为第一天进程太慢,大家决定进行分工,几个人测角,几个人测高程。这样就大大提高效率。在工作分配方面我们也作了调整,因为总不能总是让那几个人跑尺,加之拿着铝质标尺很冰冷,拿的时间长了手会麻,这样跑尺员很容易感到烦燥的,所以在对测量进程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偶尔换一下角色,轮流跑尺。

  今天我主要是读数,我之前以为读数是个比较轻松的工作,其实读数眼睛很容易疲劳的,这可能会导致读数误差较大,所以读数员必须十分集中精神才行,而且视差消除要花很大的耐心。

  在上午测完控制点后,我们中午依旧马不停蹄地测碎部点,包括经管楼的四十几个点和草坪外围的点。测草坪时比较麻烦,满山坡跑,还要把树枝树叶拉开。下午的时候太阳很晒,晒了一个下午,五点收工时感觉比昨天疲惫很多,但成果也颇丰。只剩图书馆周围几个点没测,明天一天应该可以比较轻松的测完,拭目以待吧。

  20xx年12月23日

  今天估计是外业测量的最后一天了,我们小组按时来到“工地”。

  因为要高程全部在昨天测完毕,今天主要是测方位角。只有一台经纬仪,于是我们几个轮流跑尺读数。今天反串了几个工作角色,跑尺,读数,记数。这让我体会到,在测量实习中,其实每一个角色都是得做到一丝不苟的,这可能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吧。

  今天感觉比较轻松,只是图书馆附近人流较多,而且有一些同学经过时会好奇的到望远镜瞄一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的测量速度。不过我们还是在下午三点时就完成任务,检查所有仪器都完整无缺后,我们背着仪器离开“工地”,结束了测量实习的外业工作,接下来,是内业计算。

  

测量实习日记3

  x月x日星期x雨

  今天是周末,本应休息,但是大家还是一日既往的来到了测量现场,对各个建筑的高程进行了测量,由于测量点较多,我和家俊在高程点的选取上出现了一点分歧,和他小吵了一下,我情绪有点激动,语气不也是很好,在这里向家俊表示道歉。搞完了高程点的选取及下午回宿舍画图,把建筑的初步位置再涂上确定了,打算第二天到现场用钢尺进行细致和精确的.测量。

  x月x日星期x阴

  早上继续画图,下午来到基础楼进行测量,晚上在宿舍画图,进行了精确的细致的测绘,画图,地形图大致成型,只是还有一些细节还没有测量,需要进一步的测绘。

  x月x日星期x雨

  今天在宿舍画图,没测量。晚上上了老师的实习答疑课,发现还有很多问题,回宿舍继续画图,并对以后的任务做了计划。

  x月x日星期x晴

  天上课发现我们的地形图还包括会通楼的一部分,今天很早就来到了现场进行了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后我们得到了尧德军老师的现场指导,我们测得很快,并对老师的这种方法进行了学习和总结。下午用钢尺进行了一些细节的测量,会通楼基本搞定。

  x月x日星期x晴

  今天完成了地形图的测绘,剩下的任务好办多了,值得庆贺,但是不能松劲,一鼓作气顺利完成此次测量实习。

测量实习日记4

  第一天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第二天

  今天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天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第三天

  昨天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大概在什么地方,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第四天

  今天还是在用全站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第五天

  经纬仪导线测量在每一站上都要进行盘左盘右读数、一测回的数据是否超限进行检验,如果超限立即重测,直到符合限差再进入下一站。 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第六天

  水准仪导线测量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sum;a一sum;b=sum;h,这只说明计算无误,但不能反映测量成果的优劣。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

测量实习日记5

  20xx年12月12日 星期一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又一起学习了实习指导。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一周的测量工作。

  在选择测量地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实地选点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 相邻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 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接下来开始做量边、测角的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在做测角外业工作时,严格按照要求做业,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二测回,满足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大于±40″的要求;但是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不得大于±60??n,n为导线观测角数这项要求还有误差,所以再次进行测量,直到减少闭合差,使误差减到最小。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明天接着实习,接着学习。

  20xx年12月1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我还是带着兴奋劲儿跑来跑去。

  按要求,今天依然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并做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紧接着昨天的外业测量,今天先将昨天存在过大误差的量边和测角外业工作,重新进行测量,再做一系列的连测工作。同时也做了图根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因为控制点的高差很大,在测量时会有避免不了的误差。另外还有读数的差错。一样的进行测量,还是会出错,误差不满足要求。所以还要进行反复测量。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从整体到局部;2.先控制后碎步;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20xx年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1.安置仪器2.定向3.立尺4.观测5.记录6.计算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20xx年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20xx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日记6

  20xx年06月11日星期一天气:灰霾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按照计划我们在今天开始了为期5天的测量工作。

  早上来到青年园后我们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课堂中老师讲解说选控制点的时候应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相邻控制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先将仪器研究了一番,然后开始做量控制点间距离和测量各控制点高程的外业工作。我们按照要求我们围湖选择了8个控制点,选点的过程并不是很容易,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小组中的6个人分散开来,a、b和e3人负责距离的测量,c、d和我3人负责高程的测量。我们3人中c负责观测和读数,d负责举尺,我负责记录。

  晚上,我在将高程数据输入Excel进行初步处理时发现控制点的高程闭合差超过了预期。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决定第二天重新测量并严格控制视距差。

  20xx年06月12日星期二天气:灰霾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按照昨晚的计划,三个男生:c、d、e负责高程重测的任务,我们的三个女生负责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定。我们架好仪器开始测量了,由于对于测回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我们的测量有一定量的返工现象,这严重拖慢了我们的进度。经过助教的细心指导我们终于熟练掌握了测量的流程和技巧,不过仪器在由控制点1移至控制点2的过程中我破坏了本已调好的水准管轴与竖轴的垂直关系,所以我们只好照着书上的办法进行调平,但是这项工作是要求我们反复进行以不断调垂直的,所以我们的进度进一步落后了,不过c他们的测量进行的很顺利,终于在第二次测量时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下午我们一起进行了各控制点水平角度的测量,在最后测量控制点8的时候,由于天色较晚,我们决定明天再进行控制点8的测量。

  20xx年06月13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们到达青年园后,迅速搭建了仪器架,将其放置在控制点8的位置上。接着,根据昨天外业测量的情况,我们决定先确定控制点8附近的碎步点,并同时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工作。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测量水平角度,而c、d以及其他三名队员则负责其他方面的测定任务。

  责距离的测定。

  在测量控制点8时,我们意识到仪器的视准轴和横轴不是垂直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校正仪器。为了提高效率,C负责校正仪器,而3位同学继续负责测量距离。D则帮助他们测量距离并选择其他控制点的碎步点。我则负责初步处理第二天的数据。由于视准轴与横轴垂直的校正较为复杂,因此我们下午三点半正式开始角度测量工作。接下来的工作比较顺利,尽管行人较多,但我们只能完成了控制点8的碎步点的角度测量以及控制点1、2、3、4的碎步点的距离测量。这是我们今天完成的工作内容。

  20xx年06月14日星期四天气:阴转小雨

  越来越多的小组完成了外业测量,这让我们有些焦急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低要求。

  今天上午的测量工作较为顺利,天气很好便于测量,所以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控制点7、6的碎步点的所有数据的测量,我今天负责了水平角度的观测与读数和记录。我们打算中午不休息,因为这样我们很大可能是可以在今天完成外业测量工作的。不过在我们下午测量控制点3的碎步点时,天色逐渐变暗,一方面预示着要下雨。

  晚上处理数据的,我们的数据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20xx年06月15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只剩下一份碎步点的测量了,今天的效率很高,我们在下午一点完成了任务如期地完成了任务。

  20xx年06月19日

  进行数据处理,我负责水平角度和控制点1.2.3.4点及其碎步点的数据处理。

  总结:实习虽然有些辛苦,不过我们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学到了很多处理事情的经验。

测量实习日记7

  20xx/11/5星期二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一天,天气晴朗,上午老师带着我们领取了测量实习所用的仪器并给我们示范了一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完之后我们拿着仪器来到了综合楼下,我们这组领的是测距离的水准仪,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水准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水准仪上一些按钮,调钮的一些作用。

  20xx/11/6星期三

  今天我们早早的就来到了测量的场地,似乎大家对于刚开始的测量实习都很新奇,兴致都很高涨。由于昨天对仪器已经进行了练习,选择好点后,我们很快就调好了仪器,开始了测量。我们选的是综合楼前面的一个封闭四边形进行了测量,xx架好仪器后,xx拿着其中一个水准尺走到了第一个点,我们让xx-x拿着另一个水准尺以同样的步数走到了四边形的相邻边,对好中丝后,xx-x开始了读数,由xx-x记录读数,为了防止读数的不准确,我又对其进行了二次的检查,就这样我们来来回回,一天测了四五个点,还算比较满意。在傍晚即将来临的暮色之前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实习,收拾好仪器离开了。

  20xx/11/7星期四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风特别大,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是在风中摇摆着测的那些点,由于测量过程中出现点小问题,我们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扶着水准尺特别累,我也加入了扶水准尺的行列,为了练习水准仪的使用,我们轮流进行的水准仪的调平,每个人在学会之后都感觉好有成就感。

  20xx/11/8星期五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看屏幕上的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20xx/11/9星期六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在宿舍整理测量好的数据,然后休息一天。当然在休息的同时我们要准备一下下周经纬仪的测量,以防到时候手忙脚乱。

  20xx/11/10星期日

  昨天已经把测量高程的数据统计完,今天准备方位角的测量,早晨起来预习一下测量该如何进行并练习了一下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仔细研究了一下,另外还请教了几位同学。根据安排,一个点共要测两个测回,一个测回分上半测回、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分别取平均值(两平均值相差不大于40秒),再取这两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这点的方位角,测量顺序为先盘左再盘右。盘左时先对准测测站点的下一点后把视数调为0度附近,再开始对该点进行测量,读数后顺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上一点进行测量;盘右:测量测站点的上一点,读数完毕后再逆时针旋转到测站点的下一点(——完成了第一测回的测量);第二测回方法与第一测回相同,只是把视数调到90度附近。

  在选择测量地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的第一步,踏勘选点并建立标志。在实地选点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相邻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选于便于保存标志的地方; 3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步;

  我们先测的综合楼前的点,这是我们测的第一组数据,也是花了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一个点,因为大家对仪器都不太熟,第一个测回重测了好几次才勉强完成任务,时间花了比较多,但效果不太理想,把扶尺的他们给急坏了,大家便商定轮流测量和扶尺。

  20xx/11/11星期一

  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还好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经过讨论,我们像第一次水平角的实习一样,每个人测一个测回,通过计算测回差,来看我们的读数是否正确。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

  教学楼与综合楼之间那个台阶上的那个点是最难测的,因为那个点在台阶上,不太好架仪器,好一番折腾才把仪器给架好,但最难的倒不是这里,而是接下来的那个点,因为那个点根本无法观测到,只有用铅垂线将点引出,而当时光线又欠佳,后来把那根线给涂上色,另外凭借手机的'光作为光源,才顺利的完成任务。

  20xx/11/12星期二

  今天还是在用经纬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20xx/11/13星期三

  今天天气很晴朗,心情也很不错,早晨我们吃完饭后,拿着仪器来到了测量地点。在实习中为了避免大的误差我们也都总结了不少经验,例如我们采用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平均数的方法,可消除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残余误差。又如在短边上的端点观测角度时要特别注意对中,照准目标时要尽量瞄准目标的底部,因为它们对测角的影响与距离成正比。为了消除度盘的刻划误差,需要配置度盘的位置,每测回变换进行配置。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明天接着实习,接着学习。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测量实习日记8

  8月22日

  错过了一个暑假,重新开始测量实习的第一天,一大早起床,在领过仪器,检查过仪器以后,我们一起开了个简短的方案讨论会。在保证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开始了接下来的测量工作。

  在找到之前选好的控制点以后,我们小组开始了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第二步:控制测量。接下来开始测量控制点的距离高程方位角等外业工作,因为小组人数充裕,我们分工进行,一批负责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另一批测量控制点间的距离。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点间距离过大,这在以往是没有遇到过的,于是我们想出用长线拉出一条直线再用钢尺分段测量的方法,这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量效率,也给测量精确性带来了保障。

  下午我们继续进行距离测量并完成了方位角的测量,测量过程中我发现障碍物的存在对T103.5的观测造成了影响,但是幸好影响不是很大。

  在今天的实习中,我感觉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通过一天的体验,我更明白了理论的实际意义。

  8月23日 星期二

  第二天的实习开始了,依然起得挺早。按之前的计划,继续进行导线外业测量和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经过前一天的初步计算,我们发现之前测的导线并不能闭合,误差很大,不得不重新选取T103.5重新测该点的高程距离方位角。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从整体到局部;

  2.先控制后碎步;

  3.复测复算,步步检核。应该说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规范的做测量工作。

  12月14日 星期三

  先控制后碎步,今天就是要做碎步工作了。天冷不是困难,测量工作依然坚持。碎步测量要很熟悉建筑主体的结构。我先做了一个草图,由小组成员测量,我记数据。事实证明,我们还是不够了解二号服务楼的拐拐角角,所以一边测量一边对建筑的轮廓进行修改。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很明显,我和两个小组成员只是做的碎部测量工作之一---平面位置碎部点的测定。另外几个人做高程测定。然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碎部点的总体工作。

  有必要说明一下方法:经纬仪测绘法的步骤

  1.安置仪器

  2.定向

  3.立尺

  4.观测

  5.记录

  6.计算

  7.展绘碎部点。

  每天工作不同,开始着手都可能生疏出错,当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进步。

  12月15日 星期四

  今天是测量实习的第四天了,外业测量工作基本上都做过了。

  由于前三天的'测量外业比较集中,内业计算,数据统计可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差,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将我们的外业测量数据以及内业计算进行检核、校正。

  通过计算发现还是有误差,所以有派成员有针对性的进行复测,再次复测复算。我们便将原始草图进行修改并着正图,以便在紧跟指导的脚步前提下,精确我们的测量工作。

  我们一边学习并复习工程测量这门课,通过实习把原来丢下的东西又给捡回来了。

  12月16日 星期五

  今天是周五,测量实习的最后一天,今天就是要做收尾工作。

  接着昨天的工作继续整理数据,绘制地形图,同时也加强了和其他小组之间的沟通、交流。

  通过层层复算检核,我们把数据按要求填入正式表格中,并将地形图完善,将周围环境按实际概况标在地形图上。通过校正检核、补充,将作业完善。

  测量实习的外业测算和内业计算的完美结合,我们通过实习又学到了不少东西,锻炼了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日记9

  6月18日 星期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分配了要测量的土地范围,看了一下感觉还行。和我们一起测量的别班同学说老师偏向我班,因为我班的测量内容既没有假山也没有湖水,谁知道呢,分到哪块就测量呗,真是矫情啊。

  老师走了我们在食堂商量一下具体都要做的内容和时间。商量好了决定下午在主楼集合。下午真是热的很,好大的太阳,可恶的是蚊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还咬人。来到主楼人到齐了我们便开始了要测量的范围。先是从学校的围墙开始像向校园内量250m,一开始我们还笨笨的用50m尺子量,后来有人说为什么不用水准器测量呢,我们就忽然觉得用尺子的方法真的是有够笨的,而且误差也大。这样便改用水准器测量了,看着学习在那里利落的架正仪器,粗略整平,瞄准,精确整平,读数。然后我们女生就在旁边记录数据。感觉未来的他应该是一个工程师吧,有很认真的测量精神。不过有时读出数据了,但是不告诉在远处举着尺子的同学,我们用水准仪的望远镜观察他的表情,感觉很好玩,想想我们还真是坏孩子啊。

  在没有障碍物时水准仪能直接观察到的地方测量工作还是很简单的,可是到了主楼建筑的地方水准仪就不管用了,我们就用卷尺。虽然会有误差,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终于在主楼后边一点的地方找到了第一个点,我们拿墨汁做了标记,希望不要下雨。在这样的大热天中,女生在给自己打伞的同时也有给使用仪器的“测量师”和举着尺子的“劳工”打伞。然后就用以上的方法分别向图书馆和信息院的方向找到了另两个点。也就是这样简单的重复的做着,自己的水准器使用的也熟练了一些些。想起老师刚刚带着我们做课外实验的那一阵,感觉自己用的还不好呢。怪不得说实践出真知呢。就是这个道理啊。

  不知不觉中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天气很热拿着工具的男生们很辛苦,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反而工作的很起劲。感觉有这样的组员很荣幸,晚上小组还一起吃了饭。也许就是这样集体实习的机会多了,不知不觉中同学们的感情也加深了。

  6月19日 星期二

  今天起得有够早的,三点半起床啊,大学以来第一次起这么早啊,收拾完下楼,还想阿姨会不会给开门呢,看到楼下的门开着,果然是有人事先和楼下的阿姨打好招呼了呢。新的一天对今天的实习内容很是期待啊。

  出来一看就知道今天肯定很热。大早上的蚊子就特别多,男生果然很懒,出来的都是女生,还让女生在外面等着,真过分。等着男生拿着工具出来了,我们就去昨天画的那些点进行细致的测量内容。在课上的时候说到测量的理论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然后测量还要进行检核,检核分成果检核和测站检核。测站检核后要进行成果检核,目的是为了避免误差的积累。

  由于今天用到了经纬仪,说一下经纬仪的使用,因为在学习这块的时候就是一个弱点,巩固一下。具体步骤如下:

  1.对中(光学对点器起主要作用)

  2.整平(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在两个方向都居中,在对中整平。)

  3.瞄准(关键是瞄准器、水平止动螺旋、透镜调焦、水平微动螺旋、消除视差)

  4.读数(注意打开进光口)

  今天要测量大量的边长和角度,比如房子的边长和角度,道路的宽度和转弯的角度。在测量的过程中,稍微有点小难度的就是文理院前面的那块绿地了,有树木挡住。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在测量时会出现误差,当误差不满足允许的范围,就要一遍一遍的重复,为了减小误差这是一定要做的。虽然辛苦一点不过为了最后能绘出的图,想想还是值得的。

  在今天的实习中又一次熟悉了一下经纬仪的操作,觉得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一丝不苟的。看来坚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个不小心,数据就容易出错,要是最后的数据从新测一次就好,要是最先前的数据可不是开玩笑啊,那就得返工,对于今天这么多的数据量处理还得一阵子呢。

  由于晚上蚊虫过于多,我们决定还有一少部分明天再测量。今天同学们合作的仍然很愉快。明天继续!

  6月20日 星期三

  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也是在室外测量的最后一天。依旧很热很晒的。不过想想这是最后一天,前两天都能坚持下来,今天也不算什么了。还是老样子分工,管测量的依旧测量,拿尺子的就是量边长什么的,还有记录数据的,剩下的就是看管我们小组的工具盒的。这样合理的分配,工作也蛮有效率的。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剩下的内容都测完了,进行了数据的检核处理(一定要仔细加仔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算是对我们这个小组的最好奖励了吧,嘿嘿,终于结束了室外的测量工作,看着别的小组还在进行测量工作我们就觉得好开心啊。这是幸灾乐祸吗?不是,只是我们早已尝过苦的味道。

  明天终于不用在太阳底下折磨自己了。也不用起大早。不过明天任务似乎也不轻快啊,还要进行数据的整理。本来我数学就不好啊,不过大家一起努力应该没有问题的。

  6月21日 星期四

  今天开始室内的工作了。不用在外面被太阳晒的.感觉真是好啊。数据处理开始了,除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还有导线测量。上课时老师讲到这块就说重点,上课虽然有认真听课,可是还是觉得这么久有点忘了。果然得好好学习一下,估计也是考试的重点啊。

  不过说到这块的数据,处理起来还真是麻烦啊,也不知是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还是怎么的,自己总是感觉整理不明白,闷头处理不行就找书,结果还是需要外援啊,找了住在隔壁的组员,在她的帮助下总算是搞明白了(汗。。。)。处理了一部分的数据,总的来说算是一点的小贡献吧,本人能力也仅限于此,所以能者多劳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也告诉我以后学习知识一定要踏踏实实的,不能过一段就忘一点。

  数据处理完了,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还是,明天再画图吧。

  6月22日 星期五

  今天是实习工作的最后一天,所有的工作将在今天结束。只剩下了画图了,我们开始了画图工作,本来就是学习园林专业的,画图对于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不过也要注意精细的处理。先是画方格网然后定坐标。然后根据室外测得数据将最初定的点在图纸的相应地方。然后根据碎步测量得到的点一次在图上标出。

  对于工程这种精细的东西,就需要细心的毫不马虎才行,要不然真是让人头疼啊。本来以为画图很轻松,其实仔细弄也要好久呢,哎~这是大意不得啊,吃一堑长一智,毛爷爷说过骄傲使人落后,看来我真的应该谦虚一些。

  我以后的工作不打算做施工所以也接触不到测量,不过学过之后感觉对设计上的一些尺寸的感觉有了一些概念,总之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多学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心里也觉得靠谱些。

测量实习日记10

  今天是我来到中遂股份合福高铁闽赣段七工区的第一天,是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来的时候了,很开心!这一天单位上的所有人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们热心地为我讲解本工区的概况,尤其是他们正在施工的合福高铁项路井隧道的工程概况,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得知合福高铁项路井隧道是合福高铁控制性工程,为分离式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左洞全长5020米,右洞全长5079米。为加快项路井隧道的施工进度,中遂股份在更新大型机械设备、上足人力物力的基础上,转变常规开挖隧道方式,在隧道中部开挖两座1290米长的斜井,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

  项路井隧道目前是控制性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在隧道中部打通两个斜井,可以加强正洞的通风能力,改善作业环境。同时,施工方还增加掌子面,四个掌子面同时开挖,对尽早完成项路井隧道的施工、提高进度有很大的帮助。讲解完这些东西后,他们带领我去工区的各个施工段了解了一下施工情况。

  20xx年2月28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3天,我终于见到了我在实习单位的老师七工区总工高级工程师张宏鹏他首先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也表示会在这宝贵的一个月里努力向他学习施工测量方面的经验。既然是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实习,那么首先应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我虽然学过经纬仪和水准仪,但当张工让我操作示范一下的时候我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但张工很快就一步一步地帮我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今天对水准仪和经纬仪的操作,我认识到,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太理论了,在实际施工测量中可以对书本上的步骤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工程上的需要。

  20xx年3月2日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本测量小组进行了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测量放线:首先要根据路线曲线要素表计算出隧道路线的逐桩坐标,再根据隧道轮廓图计算出隧道中心线位置的逐桩坐标,然后就是有拱架的地方,放出拱顶位置(坐标和高程),再放出两个拱架拱脚位置(坐标和高程),拱架这三个位置对了就没问题了,无拱架的地方,根据计算的隧道中心线位置的逐桩坐标结合隧道轮廓图用线绳帮木棍画出轮廓就行了!我们之所以要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要开挖的掌子面特别平整,如果掌子面不平整,误差就特别的大!

  20xx年3月4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7天,通过前几天的施工测量,我发现虽然我操作经纬仪和水准仪没有问题了,但在全站仪的操作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对此我就此问题向我的老师张工请教了一番,张工告诉了我全站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先大致架好仪器,按开机键,进入对中整平界面。在激光点的指示下进行对中。对中后,踩实脚架,通过调节脚架的高低,使水准气泡居中,调节脚螺旋,进行精平。调平后,检查是否仍然对中。如果激光点偏离钢筋头,松开螺旋,通过移动全站仪,使激光点再次对在钢筋头上,继续整平。如此反复多次,直至仪器完全整平为止,按F4确定。

  设站。按方向键,选择程序→测量→设站→坐标定向→查找站点→输入仪器高→设置后视点→按F4确定。

  后视。瞄准后视点棱镜中心→按F1测量→按F1计算→根据算出的差值,选择用新值或旧值或均值→按F2测量,开始放样。

  今天是实习的第10天,本小组的任务是隧道标高:

  ①放样标高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底板高度和坡度。在开挖和打仰拱时需要放样。放出的是激光点距线路内轨的距离。

  ②放样标高一般是和放样开挖线同时进行的,也要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然后标在边墙上。放样过程与开挖相似,主要是计算器编程。在标高的过程中张工告诉我,标高对隧道非常重要,他关系到隧道的造价和今后列车的通过情况等问题,因此必须仔细谨慎。听后我表示会谨记张工的`话,保证将工作做得一丝不苟。

  20xx年3月9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12天,本小组对隧道的中线进行了测量,具体步骤如下:

  ①在底板上标定隧道中线(也可以把点标在边墙上,并标明距中线的距离),主要是为了在打二衬时指挥二衬台车通过。

  ②由于二次衬砌的施工进度与斜井掘进的进度相差较远,所以在距掌子面较远的零时转点,可能被遮挡或破坏。故在放样此中线时,应用了自由设站的方法。

  ③关于全站仪自由设站。

  213

  点1、2为距掌子面较近的临时转点(已知点),点3为站点(距二衬台车较近的任意点)。

  P无论位于该园上的任何位置,所测得∠BPC与∠BPA均不变。此时,P点位置不定,坐标无解,我们把此圆称为危险圆。尽管在实际工作中,P点处于危险圆上的情况极为偶然,但在危险圆附近的情况是很容易出现的,此时计算出的坐标将有较大误差。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后方交会的交会角和固定角∠CBA不应在160°到200°之间。

  20xx年3月12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15天,本小组进行了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对于直线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两端洞口较为精确的点的平面位置和引测进洞的方向;

  由于项路井隧道为曲线隧道,所以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除具有与直线隧道相同的目的外,还在于间接求算隧道所在曲线的转向角及两端洞口控制桩与交点的相对位置,进而按选配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重新确定隧道中线的位置。

  建立洞外平面控制的常用的方法有:中线法、精密导线法、三角网和GPS网等。项路井隧道采用了精密导线法,导线最短边长为315m,相邻边长的比为1、2:3。

  20xx年3月15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18天,本小组进行了洞外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即按照测量中规定的精度要求,以洞口附近一个线路定测点的高程为起算高程,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与另一个定测高程点闭合。

  闭合的高程差应设断高,或推算到路基段调整。这样,既使整座隧道具有统一的高程系统,又使之与相邻线路正确衔接,从而保证隧道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保证各项建筑物在高程方面按规定限界修建。

  隧道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淮测量,对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测量也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项路井隧道为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故采用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20xx年3月18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21天,本小组对隧道进行了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通常有两种形式,即中线形式和导线形式。

  中线形式就是以定测精度或稍高于定测精度,在洞内按中线测量的方法测设隧道中线。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短隧道,由于项路井隧道长达五公里,故采用了导线形式中的导线环法。在实际测量中本小组发现项路井隧道洞内导线应注意的问题是

  (1)导线点应尽量布设在施工干扰小、通视良好、地层稳固的地方;

  (2)点间视线应离开洞内设施0.2m以上;

  (3)导线的边长在直线地段不宜短于200m,在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m,并尽量选择长边和接近等边;

  (4)导线点应埋于坑道底板面以下10~20cm,上面盖铁板以保护桩面及标志中心不受损坏,为便于寻找,应在边墙上用红油漆预以标注。

  20xx年3月21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24天,我的实习期将满,因此我今天没有测量上的工作任务,我的任务就是对这一个月以来的测量工作进行和分析,经过分析和我觉得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很多测绘的基本能力。首先,是熟悉了仪器的用途,熟练了仪器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测量实习日记11

  实习日记(一)

  实习时间:20xx年7月12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实习天气:晴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终于开始了,我们很早就集合了。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实地勘察,理清测量思路与分工。我们测的是生物馆以及其向南方向。绕了生物馆走了一圈,这么宽敞的地方,从来没想过要经自己收测绘一翻,但想想还是很兴奋,成功以后一定很有成就感。

  我们一边实地勘察,一边讨论整个测量流程,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踏勘选点,我主要负责记录数据,描绘简单草图。仅仅是记录就遇到了很多难题,既要把数据记下来又要标的明白,要有空间立体思维,在实际中指定一个点就要在图上标出来,一开始我有些手忙脚乱。有时候转动方向,在图上就反应很长时间才标识出来,有时也影响到了小组的测量进度,感觉很郁闷,后来经过同学的帮忙与探讨,我熟练了许多,还好并没记错数据。

  其实今天的测量工作进行的很不容易,因为今天早上两点半是世界杯决赛,同学们看完就出来测量了,大家都很疲惫,而且一开始还摸不清头绪,所以,今天主要是实地勘察,分工和选控制点,回来又整理一下数据,今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20xx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第一组

  实习日记(二)

  实习时间:20xx年7月13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实习天气:多云

  今天五点就集合了,因为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为了避免日晒,我们宁愿牺牲睡觉的时间。今天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测角、量边。我和几个人主要从事测边工作,其他人员测角。测边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远距离的用水准仪测,短距离的用钢卷尺测。

  由于生物馆周围地势高低起伏,地面不是很平整,所以在水准仪整平方面花费了很长时间。在测量当中没有什么通讯工具的时候125m、250m真的很远很远,有的时候指挥起来相当困难。仅仅是想让立尺的人前后移动都得喊,有的时候还听不到。特别是有一条边要穿过主楼门口到前广场,由于上早课来往的人很多,也给测量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测完大框边长,开始量各个草坪边长,还有草坪与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测量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草坪,还有路灯之间的距离、喷泉长宽、花坛、台阶。真的很多很多工作,还好我们分工明确,而且目标明确,所以测量工作顺利完成了。

  虽然很忙、很累、很热、很饿,但看见大家都一样的承受,一起工作,所以很开心。明天还要起早,加油!!!

  20xx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第一组

  实习日记(三)

  实习时间:20xx年7月14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实习天气:晴

  虽然前两天测了很多,以为很熟练了,想的也很周全,但还是忘记了一些测量工作。经过昨晚老师的讲解与指点,我们小组发现了一个疏忽之处,由于我们的.外围是一个大的正方形(在图纸上),要标坐标,去忘记测量坐标方位角了。

  今天早上组长由给我们开了一个小会,然后布置最后一天的测量工作。一开始我跟着测量方位角了,后来就去测草坪灯高线了。这一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一直不太明白。由于草坪内有树,而且图也比较疏松,不好选点与架立仪器。两点之间距离太近了,就已花费很长时间,工作效率不高;两点之间距离太远了。有不好描绘等高线。真的花了很长时间讨论,后来我们按照老师规定的距离测的。当时等高线不知道具体怎么画。虽然老师在上课时讲了,但是我们都没太在意,没想到会画。所以后悔莫及,今天又查的资料,又问的同学,还好弄明白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外业工作了,所以晚上回来又整理了一下三天来的资料,以便明天分工与做表、画图。数据很繁琐,还好记录的也都很明了。期待着明天的室内计算工作,因为不用起大早了。

  20xx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第一组

  实习日记(四)

  实习时间:20xx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实习天气:晴

  今天就室内作业了,今天又两个任务,一个是计算、画表。另一个是整理草图。我负责计算画表。由于表比较多,而且计算要求准确,所以,一个表至少得两个人算两遍。

  我一共算了三个表,有距离测量表、水平角测量表、还有导线测量表。由于导线测量表是考试涉及到的题,记得那时候都没算对。所以这次我算的非常认真,最后我们两个人算得数据一致,很开心。在计算中我还发现了几个粗差数据,可能是由于当时测量人员读数错误或者是数据记错了,所以产生了粗差。在这里我们都经过多次检核,依依排除。

  通过算表,我挺有有感触的。有的时候对于一个数据出错就要害的几个人算几遍,才能发现与剔除。所以在测量时真需要认真、严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今天由于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还剩了几个表,打算明天由男生算,明天主要任务是画最后的大图,坚持吧!!!

  20xx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第一组

  实习日记(五)

  实习时间:20xx年7月16日

  实习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实习天气:晴

  今天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开始分工画大图了,昨天剩下的别的工作都由男生去做。最后一个艰巨的任务了。由于我们没学过画图,对一些细节或小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体现在图上,所以一开始工作进展的很慢。但是还好,我们认识园林专业的同学,向她们请教了一翻。

  我们画的地形图比例尺采用1/500的,实地量距只需取到5cm,一位若量的在精细,在图上也无法表示出来。比起画大图,对我来说地物、地貌符号和表示更有学问。既要简单明了,又要使人看懂。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标准,所以我又仔细的看了几遍书,再加上与同学探讨才明白。终于我们经过了整整一天的努力,大家分别把各自的分工完成了,一幅大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很有成就感。

  这五天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就像老师说的,一开始你可能什么都不懂,但你亲自去测量、计算、去实践了,你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当问题一个个的解决,自己的思路也就渐渐成熟了。

  这个实习时我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不会做的工作,只有遇不到的问题。很开心,实习顺利完成了,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测量实习日记12

  今天起床的时候,天很不随人愿,依旧下着大雨,昨天晚上已经把闹钟给定好了,要不然今天早上肯定又要赖床了,怀着依然困倦的睡意,我从我的床上爬了起来,依照原计划,今天要8:30准时到第一实验楼集合开工,做什么呢,控制测量,叫上了组员,扛了各种仪器,我们就浩浩荡荡的出发了,不管睡意,不管大雨,我们无畏,那仪器还蛮重的,一直扛到实验楼,不知不觉放下仪器的时候,一感觉小臂肌肉很酸很疼,忍不住使劲甩了甩。

  小做休息,组员都到齐了,我们还很顽强,大家都拿了伞,和大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可是人重要,仪器更重要,大家都达成共识:仪器在,人在;仪器亡,人亡。不过,要是大家一起都来测量一种的话,会不会人员又浪费呢,恩,是的,所以,我们把小组又分成了两小组,一组测高程,一组测角度,这样合理利用资源。

  最开始没测的时候,感觉测量好好玩,好有趣,可是呢,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雨好大,感觉伞都要被它摧残得承受不了了,因为我明显感觉到雨伞总是东倒西歪的,地上的点也难找,第一遍明明看到在这里,过了一会再回来,找了半天才找到,你说气不气人。不过万事开头难,等我们弄好了第一站,后面的就轻松多了。

  今天的测量实习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个,测距离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测了,是用测回法,还是什么?可是有坡度,不是水平的啊,不知道怎么办,那误差怎么算呢,也不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很大,已经超过了我们的'尺子,分段,分段要不要用串尺法呢,有大家讨论半天,觉得都没什么科学意义,于是,我拿起了电话向老师求救,果然,我们的求救得到了老师的及时解答,所有疑问迎刃而解,谢谢老师,心里话,不知道你会不会看见!然后呢,我们有风雨兼程的去开工测距离了。

  第二个,测角度,这是个比较难缠的主啊,仪器难玩,经常调皮,刚才才费好大劲粗平,也没找他惹他,一会气泡又不居中了,烦人,还能干嘛?依着它呗,继续调。这还好一点,最要命的是,误差这项,好难控制,读数读完,检核,不对,误差太大,重来,还好,仪器还在原地,再读,又检核,晕,又不对,再度吧,……。咦,合格了,普天同庆,大吉大利。

  就这样,在大雨中,我们完成了今天的控制测量,还比较高兴吧,今天感觉还是满载而归的,高差闭合差为零,高兴!数据都满足要求了,拖着好累好疲惫的身躯,扛着好重好大的仪器,我们凯旋而归……

  对了,补充,回来的时候,饿惨了,为了庆祝今天大家的劳动光荣,我们特地跑到二食堂四楼,干嘛?还能干嘛?大吃了一顿,呵呵,感觉生活蛮有意义的,劳动,有了收获,再好好吃上一顿,感觉真爽。

测量实习日记13

  20xx年6月18日星期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分配了要测量的土地范围,看了一下感觉还行。和我们一起测量的别班同学说老师偏向我班,因为我班的测量内容既没有假山也没有湖水,谁知道呢,分到哪块就测量呗,真是矫情啊。

  我们的老师离开后,我们来到食堂商量具体要做的内容和时间。我们商量好了,决定下午在主楼集合。那个下午真是太热了,阳光强烈,可恶的是蚊子居然也在白天咬人。当我们到达主楼时,所有人都已经到齐了,我们开始了测量范围的工作。首先从学校的围墙开始向校内测量长度为250米。起初,我们有点笨拙地使用50米长的尺子进行测量,但之后有人提议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我们突然意识到用尺子测量真的很愚蠢,而且误差很大。于是我们改用水准仪,看着同学们利落地架设仪器、粗略整平、瞄准、精确整平并读数。这时,我们女生则在旁边记录数据。我认为,我的同学未来肯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因为他们相当认真地完成了这项测量工作。不过有时候,他们会故意不告诉远处正在举着尺子的同学读出的数据,我们则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观察着他们的表情,感觉十分有趣。但是想想,我们还真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呢。

  在没有障碍物的情况下,测量水平线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到了主楼建筑的地方,水准仪就无法使用了,我们只能用卷尺来进行测量。虽然可能会有一定误差,但我们也无可奈何。终于在主楼后面找到了第一个测量点,我们用墨汁做了标记,希望不会下雨。在这样的炎热天气中,女生们除了为自己打伞,还为我们这些使用仪器的“测量师”和拿着尺子的“劳工”打伞。接着,我们使用以上方法,分别向图书馆和信息院的方向找到了另外两个测量点。通过这种简单而重复的操作,我们的水准仪使用技巧也得到了提高。回想起老师刚带我们做课外实验时,我们还不太熟练,现在感觉好多了。这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

  不知不觉中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啊。天气很热拿着工具的男生们很辛苦,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反而工作的很起劲。感觉有这样的组员很荣幸,晚上小组还一起吃了饭。也许就是这样集体实习的机会多了,不知不觉中同学们的感情也加深了。

  20xx年6月19日星期二

  今天起得有够早的,三点半起床啊,大学以来第一次起这么早啊,收拾完下楼,还想阿姨会不会给开门呢,看到楼下的门开着,果然是有人事先和楼下的阿姨打好招呼了呢。新的一天对今天的实习内容很是期待啊。

  出来一看就知道今天肯定很热。大早上的蚊子就特别多,男生果然很懒,还让女生在外面等着,等着男生拿着工具出来了,我们就去昨天画的那些点进行细致的测量内容。在课上的时候说到测量的理论是“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然后测量还要进行检核”检核分成果检核和测站检核。

  由于今天用到了经纬仪,说一下经纬仪的.使用,因为在学习这块的时候就是一个弱点,巩固一下。具体步骤如下:

  1、对中(光学对点器起主要作用)

  2、整平(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在两个方向都居中,在对中整平。)

  3、瞄准(关键是瞄准器、水平止动螺旋、透镜调焦、水平微动螺旋、消除视差)

  4、读数(注意打开进光口)

  今天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边长和角度测量,如房屋边长和角度,道路宽度和拐角角度等。在测量过程中,仅有文理院前面那块绿地需要特别考虑,因为它有树木遮挡。但这并不会阻碍我们。由于误差可能会发生,当误差不在允许范围内时,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测量,以减小误差。尽管可能会有些辛苦,但为了最终能够绘制出准确的图表,这是必须做的。

  在今天的实习中又一次熟悉了一下经纬仪的操作,觉得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看来坚持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个不小心,数据就容易出错,要是最后的数据从新测一次就好,要是最先前的数据可不是开玩笑啊,那就得返工。

  由于夜晚蚊虫繁多,我们决定将剩余的一小部分测量留到明天进行。今天同学们的合作仍然非常愉快。明天再接着干吧!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

  今天是我实习的第三天,也是在室外测量的最后一天。虽然天气依旧炎热,阳光猛烈晒着我们,但想到这是最后一天,我依然充满了动力。与前两天一样,我们按照分工进行工作,负责测量的同事继续测量,拿尺子的同事则负责量边长等任务,还有一位同事负责记录数据,剩余的同事则看管我们小组的工具箱。这样合理的分工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剩下的内容都测完了,进行了数据的检核处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这算是对我们这个小组的最好奖励了吧,终于结束了室外的测量工作。

  明天终于不用在太阳底下折磨自己了。也不用起大早。不过明天任务似乎也不轻快啊,还要进行数据的整理。本来我数学就不好啊,不过大家一起努力应该没有问题的。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

  今天开始在室内工作了,真是不用被太阳晒的感觉好极了。我要开始处理数据了,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导线测量。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强调了这些知识点,虽然我当时认真听了,但现在还是有些记不清楚了。看来我必须重新学习一下,并且这些也很可能是考试的重点。

  不过说到这块的数据,处理起来还真是麻烦啊,也不知是我天生对数字不敏感还是怎么的,自己总是感觉整理不明白,闷头处理不行就找书,结果还是需要外援啊,找了住在隔壁的组员,在她的帮助下总算是搞明白了。处理了一部分的数据,总的来说算是一点的小贡献吧,本人能力也仅限于此,所以能者多劳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也告诉我以后学习知识一定要踏踏实实的,不能过一段就忘一点。

  数据处理完了,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还是,明天再画图吧。

  20xx年6月22日星期五

  今天是我实习工作的最后一天,所有的工作都要在今天结束。我们的任务是绘制园林设计图纸,这对于我们这些学习园林专业的实习生来说,应该不难。但我们还是要注意每个细节,确保绘图精细。首先,我们绘制方格网,并确定坐标。然后,根据室外测量数据,在图纸上标出最初设定的点。接着,我们用步测仪测量并标注其他点。

  做工程需要非常细心,不能马虎大意,否则会让人头疼。我曾经认为画图很简单,但实际上仔细地做起来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我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毛主席曾经说过“骄傲使人落后”,这让我更加谦虚了。

  我未来的工作方向与施工无关,因此不太可能涉及测量的工作。但是,通过学习测量这门学科,我对设计中一些尺寸的感觉有了更具体的概念,这对我的专业知识提升非常有帮助。总体而言,测量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可以让自己更加靠谱。

测量实习日记14

  实习日志:

  一 6 18,晴 周日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大一下学期期末实习的时候。这次我们的任务是侧控制网,首先是选好控制点,围绕着我们一教和运动场布下包括一个小三角网在内的两个大环作为我们的控制网,控制点包括一个已知数据的起始点。万事开头难,我们将仪器搬到目的地,对实习环境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对以一教为中心的上环进行观测的小组很多,地形也比较复杂。所以我们决定从以运动场为中心的下环开始着手。我们将全组分成两个小组,水准仪小组观测下环闭合高差,全站仪小组就测闭合环的角度和边长。工作开始时,我们以为测量高差的工作会比测角度和边长的工作快一些,就让水准仪小组先进行观测,然后全站仪小组紧随其后。但是就在前两个控制点之间的高差落差太大,需要设置转点测量,这样要花很多时间,速度反而比全站仪小组的速度慢。于是全站仪小组就先测。

  可刚测不久就遇上了其他的测量小组,由于组长当时所选的控制点有的与其他小组的控制点是公用的,这时,棱镜重位的时候就只好等前一小组测完的之后才能进行观测,再则今天我们早上第一天实习,测出的数据也不是很精确。于是我们决定今天早上的工作就当是熟悉一下仪器,下午另选将和其他小组重合的控制点。按照计划,今天下午我和组长范贤斌出去买油漆和钢钉。买回刚钉之后我们就直接去选控制点,以观测工作能顺利进行为原则,保证控制点之间的通视,其他组员在寝室等待出发工作的命令。

  二 ,6月19 晴 周一

  今天的天气还算很好,虽然早上后两节课是工程力学,但我们早上早早就起来了,从六点到十点还可以观测四个小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我们不放弃这么好的时间段。昨天晚上工程力学的老师说了今天不上什么内容,把前两年的考试卷给我们看一下。所以到了上课的时间,我们派小组的一个同学留守仪器,其他成员去上课,回来继续工作。

  上完工程力学的课之后,也就到午饭的时间了,吃过午饭过后,我们叫上其他组员,开始开展工作。考虑到昨天我们遇到的状况,我们就先让全站仪小组先测,然后水准仪小组紧跟其后。我是分在水准仪小组里面的,因为刚开始观测,所以测量的速度不是很快,等了有一段时间,全站仪小组测走之后,我们水准仪小组就开始观测。前两个点高差很大,而我们的水准尺仅仅只有2米长,我们架在中间的水准仪后方下丝看不到尺子,前方上丝又看不到尺子,于是我们只好在中间设置了必要的转点,设置转点的,又不断地架仪器观测是否保证前后的上下丝都能看到尺子。就这样速度变得很慢了,最后收工的时候没测几个控制点。

  三 6,22 晴 周二

  昨天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没有出去测,周二完成的工作已测完下环大半的观测工作,总体的观测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今天应该完成下环的闭合测量工作了吧。但在从运动右边世纪苑食堂到老图书馆(四教)之间这一段侧程是一段艰巨的侧程,不但高差的落差非常大,而且路线绵延得比较长,我们只好采取每20米作为一个测站的.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又不断出现数据误差超限的问题,当一个测站出现数据误差超限,我们就立刻重测。有时候水准仪物镜的分叉丝出现向上夹不住水准尺刻度,向下也夹不住刻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好采取重新调节仪高方法重测,直到分岔丝能够夹到刻度快为止。这样反复的折腾,我们一直测到下环剩下最后一个测站的时候,天已经渐渐暗下来了,为了避免由于光线带来的一些列误差,所以决定收工,明天再继续下环的闭合观测工作。

  四 6月23日 晴 周四

  我们今天早上有一节数值计算方法的课要上,而天气非常好,我们上完了课,回来后马上拿上仪器出去继续测量。到了三号门下面,我们立刻将下面的环闭合了,把最后一站的高差测了之后,就将下环的所有高差求和,算出闭合差,差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上环的测量工作也就立刻展开。刚测到上环的第二个控制点时,发现第二个控制点毁掉了,是由于三号门外面到四号门之间的人行道正在修建,将之前的铺路瓷砖撬掉了,幸好外面的另外两个控制点选在了地下排水沟的井盖上而没有被毁掉,这一边的控制导线只有一个点被破坏,于是得重新选点,组长立刻回寝室将钢钉和油漆拿来重新标注控制点。这样上环的导线有一些变动,都不影响我们的观测工作,全站仪小组也在计算下环的角度闭合差,上环的测量工作也就还没有开始。准备工作做好了之后,下一轮的工作一如既往的开始了。

  五 6月24日 阴 周五

  昨天上环也已经测了一小部分的控制点,今天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天气还不错,没出太阳,不是很热。但是意料之外的是,当我们测到了上午十一点的时候,天开始下起了蒙蒙雨,考虑到工作进度,此时其他的测量小组已经领先,而且这点小雨影响不大。于是我们就叫一个组员回到寝室将雨伞带来保护仪器,不让仪器被淋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继续工作。午饭过后,与也就停了,更有利于我们的观测工作,这是其他小组也纷纷出来工作了。

  在今天一天的努力下,上环的高差也完成了闭合的观测工作,在二十四号和二十五号点之间的梯子上费了不少功夫。这样外夜的观测工作算是高于段落。这几天一直连续地观测,大家都觉得有些疲惫,明天决定休息一天,之后再对测得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

  六 6月26日 晴 周日

  昨天休息了一天,今天应该把外业测出的数据处理一下。看着数据量还是挺大的。是、组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准仪小组测得的高差数据,将所有的闭合环的高差闭合差算出来,然后再按距离定权的办法给每一个测站的高差反号分配改正数,距离的数据由全站仪小组测出四次平距的平均值,算出加上改正数之后的高差,最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出各控制点的高程;另一部分是由全站仪小组测出的角度和平距的数据,也要将所有闭合环构成的闭合多边形的内角闭合差算出来。然后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每个角上,算出加上改正数之后的角度,根据已知一条边的方位角推出其他的方位角,并且算出平距的平均值,再由已知点的坐标和算出的方位角和平距用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推算出各个控制点坐标。今天整整在寝室呆一天处理数据,但是计算量有点大,还是没有处理完。

  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每一次实习之后,我们都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我们不能学到的知识。这一次我们学会了导线的控制测量的实践,我们都知道,真正野外的导线龙之测量远远比在学校里的实习艰难得多,至少地形环境比校园复杂得多,选点的通视条件会比较差,架仪器都比较困难。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导线控制测量的方法,以及如何处理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控制点之间的高差落差很大,我们就必须设置转点进行观测;仪器目镜分岔丝出现上下都夹不住刻度快的时候,我们就重新调整仪器,改变仪高来测量。这些都是在实习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实习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但对测量的仪器构造原理和用途更加了解,而且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的熟练。实现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即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我们的实践技能。另外我们还认识到了接到任何一个项目,首先头脑里面要有清晰的工作流程,做完了这部分工作,下一步该做什么,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流畅性。并且要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

  不管这次我们实习的成果怎么样,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的将又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老师说过,测绘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三德”的素质,所谓的三德就是“吃得”、“累得”、“饿得”。“吃得”就是要求学生能吃,吃饱才能精力旺盛,虽然说学校培养的不是“测工”,但“测工”是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刚毕业后的必经阶段。“累得”就是要求我们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一切的辉煌成就都是从基层做起,只有学会走路了之后才能奔跑。而万事开头难,起步的工作总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人后再逐一的解决。所以不怕劳苦,不怕苦困难是必备的素质。“饿得”就是有时候为了工作的需要,长时间的工作是必要的,所以有些情况吃得比较简单或者吃一点就餐。当然这只是在事业生涯发展之初的要求,但这种精神将灌注我们整个事业生涯。

测量实习日记15

  第一天

  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热情很高,早早提着全站仪来到土木楼。每个人都想快点搞完,却不知从何开始,有点茫然,经打听,知道老师给我我们两个点和坐标,但这两点,两个坐标有什么用?

  我们先把仪器架起来,但是这个全站仪真的很复杂,调平弄了半天,虽然老师平时教过快速调平法,到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老师来了,又给了我们每人四个坐标,要我们把这个四个坐标放样放出来。熟悉仪器之后,天色渐渐晚了起来,第一天就感觉工程测量实习日记什么也没做,就熟悉了一下仪器,了解了全站仪上一些按键,调钮的一些作用,开始连开机关机都不会。

  第二天

  今天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开始分工画大图了,昨天剩下的别的工作都由男生去做。最后一个艰巨的任务了。由于我们没学过画图,对一些细节或小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体现在图上,所以一开始工作进展的很慢。但是还好,我们认识园林专业的同学,向她们请教了一翻。

  我们画的地形图比例尺采用1/500的,实地量距只需取到5cm,一位若量的在精细,在图上也无法表示出来。比起画大图,对我来说地物、地貌符号和表示更有学问。既要简单明了,又要使人看懂。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标准,所以我又仔细的看了几遍书,再加上与同学探讨才明白。终于我们经过了整整一天的努力,大家分别把各自的分工完成了,一幅大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很有成就感。

  第四天

  今天还是在用全站仪,组内产生了一些分歧,是用这个先弄地形图测绘,还是弄一个闭合导线出来,究竟在哪个范围弄,这几天也确实有点累了,感觉进度也有点慢,一些组员就在这边放坐标,另一些组员在另一边看别的组怎么做,发现一些误差,对误差容忍程度不一样,也产生分歧,今天因为一些分歧,争论,导致今天只得到6个坐标,检验好像不是很精确,感觉合作才是做好事的前提。

  第三天

  今天就室内作业了,今天又两个任务,一个是计算、画表。另一个是整理草图。我负责计算画表。由于表比较多,而且计算要求准确,所以,一个表至少得两个人算两遍。

  我一共算了三个表,有距离测量表、水平角测量表、还有导线测量表。由于导线测量表是考试涉及到的题,记得那时候都没算对。所以这次我算的非常认真,最后我们两个人算得数据一致,很开心。在计算中我还发现了几个粗差数据,可能是由于当时测量人员读数错误或者是数据记错了,所以产生了粗差。在这里我们都经过多次检核,依依排除。

  通过算表,我挺有感触的。有的'时候对于一个数据出错就要害的几个人算几遍,才能发现与剔除。所以在测量时真需要认真、严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今天由于工作量比较大,所以还剩了几个表,打算明天由男生算,明天主要任务是画最后的大图,坚持吧!

  第四天

  今日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日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日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基本上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第五天

  今天一大早起来我们就开始分工画大图了,昨天剩下的别的工作都由男生去做。最后一个艰巨的任务了。由于我们没学过画图,对一些细节或小的东西不知道怎么体现在图上,所以一开始工作进展的很慢。但是还好,我们认识园林专业的同学,向她们请教了一翻。

  我们画的地形图比例尺采用1/500的,实地量距只需取到5cm,一位若量的在精细,在图上也无法表示出来。比起画大图,对我来说地物、地貌符号和表示更有学问。既要简单明了,又要使人看懂。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标准,所以我又仔细的看了几遍书,再加上与同学探讨才明白。终于我们经过了整整一天的努力,大家分别把各自的分工完成了,一幅大图呈现在我们面前,很有成就感。

  这五天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就像老师说的,一开始你可能什么都不懂,但你亲自去测量、计算、去实践了,你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当问题一个个的解决,自己的思路也就渐渐成熟了。

  这个实习时我懂得一个道理,没有不会做的工作,只有遇不到的问题。很开心,实习顺利完成了,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第六天

  昨天晚上老师给了学校的平面图,我们又仔细找到给的坐标大概在什么地方,今天早早的来到实习场地,已知点上还没有被占,迅速的架好仪器,测站设置,输入站点坐标,再输入后视点坐标,引出两点坐标,靠近今天要放样的地方,因为昨天晚上做了准备,讨论了今天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很顺利,很快。然后在根据引出的两个点,同样的操作,定向,再输入坐标放样,输入放样坐标,出现水平偏差,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偏差尽量最小,一位同学就拿着菱镜沿着这个方向走,在全站仪观测的同学不动仪器,保证菱镜在视线内,在差不多距离时,测一次距离,就知道离放样点相差多远,经过多次移动,就会找到坐标的那一点。就这样四个坐标都放出来,我们也颇有成就感,能够用全站仪坐标放样。

  第七天

  今天又来到土木楼前面哪条路上,有了目的,就是把老师昨天给我组的四个坐标找出来。可是一到那儿,老师给的两个已知上,挤满了人,只好把仪器架在边上,讨论了一下是否能够根据在两已知点上放凌镜,以站点为未知点,再得到坐标,最后异想天开,想的容易,做了半天发现此路不通,后来问了老师,老师说,要把仪器架在已知点上,以另已知点为后视点,引出一个点的坐标,或者两个点,然后放样老师给的坐标,终于等到已知点了,把仪器架上,不知不觉就天就暗下来,又该收工。

  实习的时间过的真快,不过也发现自己学到不少东西,今天自己调平越来越来快了,有了自己的套路,首先支脚架是就要看好使脚架上平面大致水平,对中,固定仪器后,扭动两个脚支,对中,不用把脚支移动太多,扭动就行,对中之后调平,看圆水准器,气泡在哪个脚支方向,就把那个脚支稍稍降低,气泡居中后,再精对中,然后就可开机,看屏幕上的电子水泡,缓慢微调一下就可精平,屏幕上有水平电子气泡,和垂直气泡,连转动再调,都可省略,只是转动检验一下罢了。

【测量实习日记】相关文章:

测量实习日记05-23

测量实习日记[精选15篇]05-23

测量实习日记常用15篇05-23

测量实习报告06-24

测量实习总结06-25

测量的实习报告02-14

测量实习报告02-18

测量实习总结06-12

测量的实习总结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