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08 08:59:19 古诗 我要投稿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低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理解诗中的词句,体验作者情感,培养学生语感。

  二、教材分析

  《回乡偶书》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一、二句,诗人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三、四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赠汪伦》作者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游览泾县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全诗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感情真挚,诗意极浓。

  三、教学目标

  《回乡偶书》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

  《赠汪伦》

  1、会认“赠”等六个字,会写“汪”等三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这样做的:导入时,我给学生看了几张生活中的照片,由此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的魅力。接着,我给学生读诗的目标是:读准字音。通过各种读诗方式,指导学生把诗词的字音读准,中间插入认读字卡的环节,帮助学生把字音读准。然后,再读古诗,运用自学方法,理解诗意。学生可以通过自读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诗的意思。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我加入配乐诗朗诵的环节,进一步指导学生感悟作者当时的情怀,感受诗句韵律的优美。

  六、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八、教学过程

  《回乡偶书》

  乡镇意见

  教师体会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叶落归根”的激动与感慨氛围中。开课前,我想请同学们看些照片,看看大家看完后想说些什么?出示照片。学生谈谈自己看后的感想。

  (播放《故乡的云》的歌曲及亲人回乡的图片,师述歌曲画面所表达的情感。)

  2、借助营造的氛围,引出诗人回乡时写下的诗《回乡偶书》。

  唐代有位大诗人贺知章阔别家乡五十多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五十年啊,你说,他心里是多么地怀念家乡啊,现在就要回到家乡来,心情会是怎样?

  这首诗就如大家所说的,诗人带着喜悦、忧伤的复杂感情用一首诗《回乡偶书》把游子归乡时的心情真切的表达了出来,今天我们就一块来读一读。

  3、板书课题,读课题。教学“偶”字。

  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诗写了什么呢?下面自已先读读诗句,把诗中的每一个字音读准,读得流利了就可以停下来了。

  2、检查个人朗读(四五个学生),教师从旁鼓励、指导。

  3、小组各读一句。开火车读。男女分读。师生对读。

  4、有哪些字你要提醒同学们的?“鬓”是指哪里?“衰”的意思,你可以说是鬓毛衰吗?

  三、合作解决,读懂诗意。

  1、诗中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你读懂了什么?在小组中说说诗句的意思,可以说读懂某一个字,某一句诗的意思,也可以提醒同学们特别要注意哪些字词。

  3、师生交流。

  解决第一二句诗。

  (1)哪个同学来读读第一二句诗?

  (2)从第一二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还要同学们注意哪些字词?为什么?能找出几对反义词吗?

  (3)教师注意抓紧第二句诗讲解。

  (找一个外地学生)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从哪里来?”用你的家乡话怎么说?长大了会忘记家乡话吗?贺知章阔别家乡五十多年了,会忘记家乡话吗?这就是“乡音无改”。

  贺知章阔别家乡五十多年了,他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谁能用一个关联词语放进这句诗中说说?(虽然--但是)

  (4)再读一读,把这句读好,可以在第二句诗前加上叹一口气再读。五十多年了,现在就要回到家乡了,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心里是多么感慨啊!我们把作者的心情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吧,再把一二句诗读一遍。

  解决第三四句诗。

  (1)谁知道这两句诗说了什么?

  (2)第三四句我们不多讲了,用演吧。谁能来饰演一下诗中的贺知章?儿童?儿童怎么问客人?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想象一下来表演。

  (3)适时的插入写字“何、客”。

  四、学过这首诗了,你可以感受到作者这次回到家乡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吗?

  五、我们背一背这首诗,可以背的用背,不能背的用读也可以。

【《古诗》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设计07-29

古诗教学设计05-15

古诗的教学设计06-04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04-04

古诗教学设计范文04-01

(热门)古诗教学设计05-16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04-13

古诗苑漫步教学设计07-28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2-20

古诗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