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3 14:26:29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元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思想感情。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了解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刘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解诗题 放爆竹

  读诗文 喝屠苏

  明诗意 迎红日

  悟诗情 换新符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课型:

  古诗。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

  (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教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预设: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教师: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指生朗读全诗。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诗的意思)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4)有时,用不同的语气,(比如反问、感叹的语气)能够加强我们说话的语气,更加强烈的表达过年的喜庆。谁能试试把这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一说?

  预设学生说话―――(感叹句)(比喻句)(反问句)等。

  注意激发学生个性的感受,把学生生活中过年的景象予以再现。

  重点点拨――教师:“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总”字,把春节这一传统文化生动的表现出来。来,把你们家中的春联,还有你比较喜欢的春联展示展示,看看这个“总”字,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预设:家家户户、各有千秋、更新换代、种类繁多、喜气洋洋。

  (老师注意把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归纳,并对学生的个性化体会予以鼓励。)

  教师:还有什么词,能这样传神地表现节日的气氛?(除、入、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户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指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指生背诵。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曈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板书设计:

  12、过年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教学后记.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爆、屠、曈、符”的读音,并认清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诗,力求停顿恰当、有感情,默写本诗。

  3、通过查工具书结合上下句学会生词:屠苏、曈曈、桃符,掌握学习方法;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过年方面的图片、传说、屠苏酒、桃符的资料,有条件做成课件。

  2、布置教室,衬出喜庆的氛围。

  3、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几个话题,可供选择其中的一些)。

  1、带领大家回忆学校过教师节和国庆节时,大门上悬挂横幅的标语说起,引出“国庆、元旦”之类的话题。

  2、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图片。

  3、和学生一起回忆去年过年时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课文题目: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块儿学一首古人写春节的诗。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谁能说出题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农历一月一号、春节)。

  5、了解课题,介绍诗人。

  老师说话:《元日》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学生自读,感知。

  出示这首诗(老师可以提前把诗句抄写好在黑板上),出示要求:(小黑板或者课件)

  (1)借助课后生字表中的拼音把诗读正确;

  (2)结合插图,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2、检查交流。

  (1)指名读古诗,相互正音,点出停顿规律和押韵规律。

  (2)生字(生字卡片)

  爆屠瞳换符

  教“爆”:

  大家都知道过年的时候我们很喜欢放鞭炮,这鞭炮,在课文里诗人用了什么词?

  出示“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出示一个爆竹,给学生解释爆竹的原理: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用纸包起来,点上火,便会刺刺的冒烟,再就是“砰”的一声巨响。

  师: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学生读生字、学生字。

  (3)词语

  小黑板出示:

  爆竹屠苏曈曈桃符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抄写,注意指导重点词语的结构特点,姿势要求。然后学生再自己抄写,遍数随机而定。

  (3)齐读诗歌。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

  指导“屠苏”

  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

  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六、作业设计。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喝屠苏

  迎红日

  换新符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新课标》对三、四年级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过各种方式以读悟情。指导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1、各地过年的图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元旦)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生:元日。)师板书课题。

  瞧,“元日”和“元旦”只有一字之差。知道“元日”是指哪一天吗?

  (“元“,是第一的意思。”“元日”也是第一天的意思。在古时候,“元日”也叫“元旦”,那“元日”是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呢?不是的,我国古时候通用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指的'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这一天才叫“元日”和“元旦”。民国时期,我国开始通用公历。为了便于区别,我们现在把公历一月一日叫“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也叫过年。今天我们要学的宋代的王安石写的“元日”指的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这一天。

  了解了“元日”,我们再把课题读一遍。(生读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回忆学法:我们要学会一首古诗你有什么基本办法呢?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理解意思——展开想象1、根据意思编故事;2、根据意思画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即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三、学习古诗,交流。

  1、要读懂古诗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

  2、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吗?告诉大家,让大家帮帮你。(请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3、在大家的帮助之下,是不是都理解了古诗了呢?请你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注意:理解古诗可以把用在两部分间加上自己的话。使意思表达更通顺。(指名说——一起说)

  4、你们真了不起!通过理解诗意,我们知道古人过春节原来要燃爆竹(板书)还要?(生:饮屠苏、迎红日、换新符)

  5、古人过年原来也这么热闹呀!老师心里也痒痒的,也想来读读这首诗,体会一下古人的热闹和喜庆。好吗?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你们把眼睛闭上,听老师读,在头脑中想象,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师读。读后学生汇报。)

  6、小结:多喜庆,多热闹呀。能把这首古诗的热闹和喜庆通过读表现出来吗?如果你觉得读不足以把热闹和喜庆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指名读——全班读)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这么喜庆的诗句,我们想不想把它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就让我们关着课本一起把它背出来。

  2、古人以“元日”为题写的诗,还有很多。老师精心挑了一首,送给大家。读完后,你会了解古人更多的过年习俗。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五、作业。

  1、把《元日》背给家长听。

  2、为《元日》配画,或改编成故事,或为它谱小曲。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诗的节奏。背诵古诗。

  2、理解“屠苏”、“瞳瞳”等词语意思,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热闹、祥和的节日氛围,感受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及诗人除旧布新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音乐导入,引出春节:播放音乐《恭喜恭喜》。

  孩子们,上课前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这首热闹喜庆的歌曲是在我们过什么节日的时候能在大街小巷能听到的?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诗题,理解诗题

  根据课文注释,我们知道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出示字典中“元”字义,明确“元”是开始的,第一的意思,“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4、了解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主写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安石的脚步一起去看看七百多年前的宋朝是如何欢度新春佳节的。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出示自读提示:大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相机正音。注意读准后鼻音“声”、翘舌音“除”、平舌音“苏”。

  3、学习生字词

  (1)点灯笼游戏:“爆竹屠苏瞳瞳旧符”

  老师带来了几个节日的灯笼,快去点亮它们吧!如果点亮了,就请同学们大声跟读。

  (2)猜灯谜:

  后来者居上—屠

  办字头上一颗草—苏

  一人一寸高,竹影头上摇—符

  (3)指导书写“符”,生练习书写。

  4、多种形式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朗读节奏,师范读,生跟读。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联系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呢?

  生交流汇报,师总结: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穿新衣、包饺子、收压岁钱、拜年、祭财神、放烟花爆竹。

  2、借助注释想一想:这首诗中描写了春节的哪几个画面?

  放爆竹、饮屠苏、迎朝阳、换桃符

  3、“爆竹声中一岁除”

  出示“爆竹”资料: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节日或喜庆日燃放,这种习俗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播放音频鞭炮声)想象一下,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都响起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那声音震耳欲聋,那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热闹,高兴……)还有哪个词可以表示人们当时的心情?(生:兴奋,幸福,开心,欢乐……)谁能用欢乐的语气给我们读一读这一句诗(指生读)。

  4、“春风送暖入屠苏”

  出示“屠苏”资料:屠苏酒,是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一种药酒,又名岁酒。相传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可以避邪不染瘟疫,是由唐代名医孙思邈发扬光大的。饮用屠苏酒,要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原因是小孩过年又长一岁,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又少了一年的生命,迟一点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

  展开想象,说一说:大年初一,要是你全家人坐在一起,迎着和煦的春风,品着屠苏酒。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说些什么?

  喝完屠苏酒,不仅身暖,心也暖,带着暖意齐读这句诗。

  5、“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助图片加注释理解“曈曈”

  (出示图片)这样的太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温暖,日出)

  其实在诗人心中这一轮缓缓上升的微光不仅仅是温暖的太阳,更多指的是诗人的内心,这一轮红日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代表的是光明和希望,千家万户的人们都迎着这旭日的光辉在那兴高采烈地换上新的春联,这又是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男女生赛读读出希望。

  6、“总把新桃换旧符”

  视频了解“桃符”。

  说一说:你帮家里换过春联吗?换春联有什么含义?

  7、联系创作背景,领悟诗情。

  其实,诗人写《元日》,并不仅仅是写春节热闹喜庆的场面。当时王安石担任宰相,积极推行新政,想让国家更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变法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一批人的极力反对。他坚信旧的总能被新的制度代替,改革能像这春风一样吹进千家万户,能像这朝阳一样充满照耀千门万户。

  配乐读:

  此时,你就是王安石,你走在大街上,听到爆竹声劈里啪啦不绝于耳,读——爆竹声中一岁除;

  看到一家老小迎着春风饮屠苏,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看到一轮新日照耀着千家万户,读——千门万户曈曈日;

  看到人们在晨光熹微中换春联,读——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一派欢乐祥和、万象更新的景象,让王安石对变法充满了希望,内心充满了喜悦。让我们齐读古诗,会背的同学试着背一背,读出诗人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

  读诗句,猜传统节日。

  同学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七百多年前的宋朝,还是现在,我们过春节的方式都差不多,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叫法不一样而已,古时候叫“元日”,现在叫“春节”,桃符衍变成现在的春联。其实春节最早开始于4000多年前。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节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

  六、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春节的古诗、故事、谚语。

  七、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放爆竹

  饮屠苏

  迎朝阳

  换桃符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诵背诵古诗,了解古代人民过年的节日习俗和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情感。

  2.能用自身的话解释古诗。

  3.能用简单概括的语言描述现在的过年方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很快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马上来到了。在这段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说一说你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

  同学们非常喜欢过年,了解了很多过年的习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描写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板书课题:《元旦》。(齐读课题)让学生质疑问难。了解“元旦”的含义。(我国古代以正月七年级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过渡:你能想像王安石在诗中都会写些什么吗?自身读读古诗看看。

  (二)新授

  1.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字典,自读古诗体会含义,找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3.班交流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

  估计学生会对下列词语不理解:屠苏、曈曈日 千门万户、新桃、旧符。

  4.一读古诗,你能自身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人们都在这一天做什么?

  5.从古诗当中你能感受出怎样一种气氛?你是从哪句话或者哪一个词语中感受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齐读古诗。然后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和同位一起背诵。

  6.在这首古诗当中你感觉哪些字对你来说记住有些困难?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互相协助,交流记字,写字心得)

  教师总结讲解:

  “爆”是一个形声字,左边表示它的意思,右边表示它的读音,在写起来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下局部共有5笔完成(教师示范)。

  “屠”让学生根据字典的解释记住生字。

  “苏”让班里姓苏的小朋友讲解给大家听。

  “换”是一个我们平时常见的字,如交换、换位等,右边不能写成“央”。

  “符”很简单,注意写的时候上小下大。

  根据老师讲的学生自由练习,可以选择自身认为不太好写的字多练(教师巡视指导)

  7.同学们这首古诗要求大家会默写,让我们趁热打铁,在你们的练字本上默写一遍试试。

  8.我们现在过新年的.方式和以往有什么一起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三)教学延伸

  除了《元旦》,王安石还写了很多优秀的古诗。老师非常喜欢他写的另外两首诗《梅花》和《泊船瓜洲》,实物投影仪出示。

  梅花 泊船瓜洲

  墙角数枝梅, 京口瓜洲一水间,凌寒独自开。 钟山只隔数重山。

  遥知不是雪,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有暗香来。 明月何时照我还。

  学生自学后选择自身喜欢的一首诗来背诵。你还知道哪一些?(鼓励学生课余多找找王安石的诗积累。)

  (四)作业设计

  不论是古时,还是现在人们都喜欢过年,请大家继续搜集有关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资料,下节课带来一起交流。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爆”、“屠”、“符”,理解词语“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了解诗句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感受诗句的喜庆场面,体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人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除旧布新、强国富民地情感。

  【教学准备】1、反映春节喜庆、热闹的一组画面及背景音乐。2、查阅关于屠苏酒、桃符的资料。

  【教法学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2、自主、合作研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课

  (一)、欣赏画面、揭示诗题

  1、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份你们非常喜欢的礼物,请同学们仔细地看、认真地听。(课件出示春节喜庆画面及背景歌曲,学生欣赏)

  2、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家家户户在贴春联、敲锣打鼓放鞭炮、听到《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歌曲……)

  3、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知道这喜庆热闹的场面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吗?(生答师相机板书:过年)

  4、我们说的过年具体指什么时候?(板书: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导语: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喜庆的节日,宋代诗人王安石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热闹的场面描绘出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元日》。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学情预设:正月初一 春节 元旦)

  2、明确:“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的这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节。

  [设计意图:播放喜庆的画面和歌曲,用以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解“元”字的意思,使学生明确“元日”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正确把握全诗。]

  二、初读感知、探究词意

  (一)、一读:读正确

  1、同学们想知道古代过春节是什么样的情景吗?请大家打开书128页,借助课后生字表自己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检查初读,随机正音:“苏“是平舌音,相机。

  (评价预设:你第一位站起来读,不仅勇敢,而且读得非常正确,希望大家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大胆表现。)

  2、自主学习生字,师重点指导“爆”字的识记和书写。

  (1)、指导: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汇报预设: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师补充介绍:古代爆竹是把火药装在竹筒里,点燃使它爆炸发出声响,所以用“火”作偏旁。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

  (二)、二读:读出节奏

  过渡: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划出停顿号,标出重音。

  1、师范读,学生按要求划节奏

  2、同桌互相检查、练读

  3、指名有节奏地读,相机评价

  (三)、三读:探究词意

  1、同学们越来越会读了,读诗就要这样有轻重缓急、有停顿,再来读读这首诗,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师相机板书

  (预设:不理解的词可能会有: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3、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会采用哪些办法解决呢?

  (学情预设:查字典词典,上网查找,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

  评价点拨:同学们都会学习,其实在古诗学习中,还可以联系诗句来猜词语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请大家用这些自己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探究词意。

  5、汇报交流学习方法和成果。

  (1)屠苏:是一种酒。(查工具书)

  师补充介绍:屠苏是古代一种用屠苏草泡成的酒,到了正月初一这天早晨,全家老小面向东喝下屠苏酒,祈求一年身体健康。

  (2)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根据“日”的意思来猜)

  (3)新桃、旧符:即新春联、旧春联。(引导学生看插图理解)

  师补充介绍:古代桃符是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挂在门旁,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而桃符被称为春联,并用纸书写,始于元代,明代才开始流行。

  [设计意图:朗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常用方法,而读也要力求体现层次性,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在读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渠道解决问题,关注插图这一教材资源,掌握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资料补充,进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精读感悟、交流诗意

  1、古诗中的拦路虎我们已经扫清了,请同学们边读诗边看图,想想诗中描绘了古代过春节的哪些场面?和小组同伴交流交流。

  (1)、学生读诗看图,想诗意。

  (2)、小组合作交流,议诗意。

  2、派代表说诗意,诵读感悟。

  (1)、读悟一、二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阵阵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迎着温暖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导读: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高兴、幸福)

  诗中的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觉?(暖)

  紧扣“暖”字体会春风给人们到来的温暖感觉。

  那就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指名读,相机评价)

  (2)、读悟三、四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温暖的阳光照着千家万户,人们都要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导读:是呀,新的一年使人感到充满光明和希望,让我们满怀希望地读读诗的后两句!(指名读、男女赛读,相机评价)

  3、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也沉浸在了新年的欢乐中,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一起来读读这首诗!(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古诗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强调“读”,正是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正确有效的方法。在读中感知形象;在读中感悟语言;在读中赏诗中景。]

  四、走进诗人、体悟诗情

  过渡:其实,王安石写这首石并不仅仅是描绘春节的热闹喜庆,还有他更深的用意呢!(课件出示创作背景)

  (一)、了解背景

  1、学生默读背景资料,思考:从这段资料中了解到了什么?

  2、汇报内容(预设:作者不仅是诗人,还是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当时王安石正在废除旧法、推行新政,但遭到一些官僚地主的反对……)

  (二)、入诗悟情

  1、学生自主悟情

  (1)、带着你对诗人和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再来读读这首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学生汇报收获

  (预设:学生可能会抓“除”、“新桃”和“旧符”、“换”谈理解)

  (3)、点拨:“除”字暗示着要废除旧法;而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则代表用新法代替旧的不合理的法规。

  2、教师引导悟情

  评价点拨:同学们很快就读懂了诗人的心,真了不起!在诗人心目中,他坚信新政法就像春风一样一定会给老百姓带来幸福,诗中哪个字能体会到诗人除旧布新的决心呢?(“总”字)

  引导:再看诗题“元日”,仅仅是指新年的开始吗?还暗示着什么?

  点拨:诗题暗示着新政法的开始推行,可见,全诗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对除旧布新的期望和决心。

  (三)、师生满怀激情齐背诵。

  [设计意图:一首诗隐喻一种情,一首诗暗藏一段历史。带领学生走进诗人,体悟事情,树立大语文观,帮学生建构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

  五、自选检测、拓展延伸

  学了这首诗,准备做些什么?(整理学生汇报)

  1、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推荐阅读王安石的优秀诗作《登飞来峰》、《泊船瓜洲》,体会诗人对变化之美、革新之美的向往。

  [设计意图:自主选择作业,既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同时更是学生内心真实的需要;这样安排,对学生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进行了很好的检测。]

  【板书设计】

  元 日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屠 苏

  曈曈日

  新 桃

  旧 符

  【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学习经验和诗内容本身的特点考虑,教学以音像先入、渲染气氛、激情导入,初读感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理解诗意、诵读积累、体悟诗情为主要活动。回顾教学,反思如下:

  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课件使用有效。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对诗、对诗人的理解,学生的感悟也在逐步加深,朗读一次次达到入情入境。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词意的环节,课堂气氛自然、和谐,都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而最终不仅理解了词意,更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学习的快乐莫过于此。

  3、在汇报词意时,有些学生加入了关于春节的风俗和传说,虽然导致后面教学紧张,但也是学生课外获取知识的一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机智,既要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也要适时把握、调整好课堂节奏。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9

  教材简析:

  《元日》是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七言绝句,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

  4、通过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同类古诗句。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

  设计理念:

  从古代诗歌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等特点出发,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考虑以下几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开放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设计思路:读通 读懂 读美

  教具准备:插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屠 符

  3、学生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

  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

  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

  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

  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拓展延伸: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六、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词。

  屠( )符( )爆( )

  著( )付( )暴(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一岁除 (b)a、不计算在内 b、去掉 c、除法运算

  曈曈日(a)a、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b、目光闪烁的样子。

  3、根据古诗填空。

  《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美好光明)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除旧迎新)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 “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七、拓展练习。

  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这一天常使古人抒情感怀。请读背下列诗人的诗作,体会诗人的心境。

  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唐 李世民《元日》

  2、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宋 陆游《木兰花 元日》

  3、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

  ——宋 杨万里《乙丑改元开禧元日》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元日》教学反思02-08

元日古诗鉴赏11-09

《元日》古诗鉴赏04-01

古诗教学设计07-29

古诗教学设计范文04-01

古诗《所见》教学设计04-04

古诗教学设计15篇12-17

古诗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6

古诗教学设计12篇03-03

小学古诗《春雨》教学设计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