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07 10:48:0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精选3篇)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1

  高一语文必修2选编了朱自清的名篇佳作《荷塘月色》,教完本文颇有感触。

  教学中,我采用中间突破的方法,从第4节开始切入文本解读,在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荷塘的意境,点拨学生分析细节描写和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作者笔下的荷韵;接着与学生共同探讨文章主旨句。并留下时间给学生思考、质疑、对话交流。但是,这一过程中预设的`比生成的多,学生阅读能力的生成不够,教学思路跳跃性较大,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不充分。教学过程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高潮,原来设计高潮在学生自主阅读、质疑对话环节,但由于课堂没有把握好时间,这个环节没有出彩。

  其次,朗读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学设计中包括教师范读、学生抽读、集体齐读等朗读形式。目的是想通过师生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进文章特有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愿望。但由于学生朗读时,我没有对朗读进行确当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对关键词、句的语气、语调和语速没有准确把握。在品味文章语言时,分析成分多了些,诵读的时间少了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2

  《荷塘月色》的第一节课主要是梳理了文章的脉络,并找出作者的情感线索,疏通文意。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而第二课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写景状物散文”,重点研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学会运用“修辞”和“练字”进行写景状物。

  课堂上结合学案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最后的当堂训练“以月色下的张北或月色下的私立一中为话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却不能完成,于是,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在第三节课的时候,我让小组先自我选拔,每组选出1—3篇相对较好的,并一起帮助改正,然后再讲台上给大家展示,这堂课让我感觉挺满意的,发现了学生们不一样的一面,虽然学生们的文字并不是那么完美,还需要打磨,但是,我看到了我上节课的影子,我知道上节课已经在学生的'心中打下了烙印,并且学生已经开始尝试着学习怎样去写,我给予了朗读的同学以充分的肯定,“我看到的好多大家的作品也不过如此,今天大家写的片段都很好,这说明只要大家认真去写,并不比那些大作家差,没准那一天我们班的那位同学会成为一名作家,到时别忘了送老师一本书啊?”我所说的话是由衷的,每个人的潜力都是很大的,关键看你去不去开发它。

  在这里,留下你们的痕迹,希望你们将来能走的更远。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3

  今天我上了《荷塘月色》,总的感觉不好,不喜欢这堂课,可以说是一节失败的课。其一,缺乏激情;其二,重点不突出;其三,分析不透彻;其四,学生活动不够。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第一,课堂教学不是百家讲坛唱独角戏,而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学生去探究合作。

  第二,散文教学要突出朗读,要学生读去体味作者的`情感和优美的散文语言。如何读,要课前设计好,面要广、要意义。

  第三,抒情散文教学要突出文中的情和景,如何梳理把握情感,怎样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中学语文老师不是大学教授不必要那么深奥,要讲得通俗易懂。但也不能流于表面毫无启发。

  第四,教学要设计亮点和高潮,教学要有波澜,有余味。

  第五,教学要选好突破口,设计好有价值的提问。

  第六,散文教学不需面面俱到,要有所取舍。

  第七,《荷塘月色》第一课时可以从找出文中抒情的句子,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主要是要学生体悟作者的心理波动,设置高潮应该在“蝉声和蛙声”、《采莲曲》以及“妻儿”的沉睡处,作者用反衬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不宁静——宁静、孤寂——不宁静”这种矛盾的徘徊的过程。

  第八,第二课时重点欣赏描写部分通过诵读来感受散文的美以及作者描写技巧。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教案10-20

荷塘月色教案07-11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10-17

教学反思05-25

教育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反思优秀11-22

《荷塘月色》优秀教案08-01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8-21

教学dtnl教学反思11-06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最新12-20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