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5 16:50: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1

  通过角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我知道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锐角、直角和钝角,我都能很好地理解了,可是,对于平角和周角,我看起来就是一条直线和射线,怎么也找不到角在哪里,心里一直迷迷糊糊的。

  我知道爸爸是百事通,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他。有一天放学后,爸爸正好在家里,我就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平角和周角吗?”爸爸不屑一顾:“小儿科的问题,180度的角是平角,360度的角就是周角。”我拿出课本又问到:“你看书上的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角不是应该有两条边吗?”爸爸看了看课本上的平角和周角,然后说到:“也是呀,看起来还就是像你说的一样。”我以为难住了爸爸,正在得意的'时候,爸爸开始批评我了:“你粗心大意的毛病又犯了,我都看到平角和周角的两个边了,你怎么没看到呀。”接着爸爸指着书上的平角和周角开讲了:“先看这个平角,是不是有一个表示旋转的箭头,这是个关键点,有它就表明是个平角,没有它才是一条直线。因为这个箭头表明了一条射线的旋转过程,平角无非是射线旋转后的所在的位置和起始位置在一条直线上罢了。”爸爸看我还不大明白,就拿起一把折叠尺给我演示角的形成过程:尺子的一段慢慢向上移动,和另一段形成的角度逐渐变大。“锐角、直角、钝角。”我边看边说,爸爸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尺子还在旋转,两段尺子成了一条直线,“平角。”我喊了起来,我一下子明白了平角的含义,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平角的两条边,也知道平角为什么是180度了。爸爸看我明白了,又启发我说:“我们接着旋转尺子好不好?”随着尺子的旋转,两段尺子重合在了一起,周角也出现了,原来周角的两条边是重合在一起的。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2

  平角和周角是两种特殊的角,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本节课充分利用旋转这一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首先借助学具活动角, 让学生先固定角的一边,旋转角的另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中的各种角,让学生在玩学具中建立角的概念。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联系。

  具体设计如下:

  1、同学们,你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老师的.要求,用你手中的教具,你能摆出几种角,它们有什么关系。

  2、如果我们把这条边继续旋转,就得到这样一个新角,有谁知道它的名字?(它是平角,老师画出来)

  3、看着这个新朋友平角,你有什么感觉?说一说平角和一条直线有什么区别?

  4、想一想:一个平角中包含几个直角?你是怎样知道的?

  5、平角和钝角相比,哪个角更大,为什么?

  6、如果我们把平角的一边再旋转,旋转到与另一边重合,我们就得到了周角。(标示周角)周角和其他角相比,有什么不同?(周角转一圈,像一条射线。)周角与射线有什么不同?

  7、你们想想,周角和平角相比,哪个更大一些,为什么?

  8、你能说出一个平角或周角的例子吗?(打开的扇面、打开的书;表盘上时、分、秒针的轨迹等)动手摆一个平角、周角,和你的同桌互相展示一下。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3

  平角和周角是两种特殊的角,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本节课充分借助学具“活动角”,让学生先固定角的一边,旋转角的另一边,观察旋转过程中形成中的各种角,让学生在“玩”学具中建立角的概念。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联系。

  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让学生听了就忘记了,让学生看了就会记住了,让学生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学会了。”为了让学生经历认识的过程,我运用活动角,分别演示锐角、直角、钝角,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角的共同点:角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为使其认识特殊角,作好铺垫。我制作的活动角,角的两条边特地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制作,而且两边也不一样长,(为认识周角做准备,演示周角,两条边重合时,让学生看清楚)再加上一个醒目的顶点。这样制作的教具对学生认识特殊角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本课的.教学,从挖掘机工作的生活场境入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角,从而来复习角的知识,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养成注意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习惯。在研究学习中对于平角、周角的认识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得用对活动角的操作来感受各种角的形成,进而形成一个新的角的特点讨论,来认识平角、周角,掌握其特点。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形成过程比较自然,并变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很好把握。

  3、多媒体直观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平角和周角的画法以及表示方法上,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另外,在运用展台的展示功能认识平角和周角时效果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的整体认知学习。

  4、难点的突破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对角认识的基础上,先从最熟悉的直角、锐角、钝角入手,最后认识平角、周角。平角、周角的认识是本节课难点,虽然学生已经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但是平角、周角的出现仍然与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冲突,为了突破难点,我抓住这一认知冲突,精心设计了两场辩论赛,力图在辩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形成相互碰撞,使整个辩论过程成为学生认真思辨、积极探索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力图教给学生从定义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

  5、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并且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从繁忙的工地上,挖掘机工作时铲斗臂形成的各种角入题,到课末让学生找身边的各种类型的角,到最后演示各种生活中角的例子,肯定能激发出学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欲望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积极性。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4

  《平角和周角认识》一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们对已有学过的角的组成及认识了钝角、直角和锐角特征的基础上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理念,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通过操作实践认识平角和周角,感知他们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 学数学、做数学的乐趣。

  一、从已有认知经验出发,激发学习欲望。

  这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让学生感受到跳一跳就能够摘到苹果的乐趣。 导入环节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出发,紧扣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为学习新知,认识平角和周角奠定基础,导入简单明了,直接切入主题。

  二、通过动手实践,感悟角的特征,体验学习的价值。

  有了前面学习平角的经验,再加上老师教具的演示,用两种不同的色彩区分,这样学生很清楚看到角的两条边重合了,学生学习周角就好像如鱼得水。于是,放手让学生给角取名字,并跟着老师一起学画周角,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关注细节,敢于让学生大胆质疑,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要注意每一个教学细节,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注意学习的角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平角和周角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圆周角教学反思12-11

圆周角的教学反思12-02

圆周角教学反思12篇01-02

蝙蝠和雷达教学反思02-23

分米和毫米教学反思01-23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2-16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01-29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12-23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