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教学反思

时间:2023-11-02 12:22:5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伦·凯勒》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

  《海伦凯勒》是一篇人物传记,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文章语言朴实感人,爸爸、妈妈、沙利文老师以及周围人们对海伦的关爱,唤起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从不幸中站起来的海伦又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其他残疾人身上。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的好教材。这课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这篇课文的内容并不复杂,是典型的写人类的文章。但是海伦凯勒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基于对文本体裁的认识,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凭借文本语言来感悟人物品质,领悟语言的表现手法。处于取舍的考虑,我舍去了老师教海伦学习、说话的故事,而集中精力品味表现海伦“不屈不挠”的段落。因为我觉得:文中教师教海伦学习、说话的故事虽然感人,也有助于理解人物品质,但这样的`故事学生一读就懂,没有必要过多地精读,而要把时间花在重点段落上精品细读,做足文章。

  于是,根据文本内容,我设计了以“不屈不挠”这个点来辐射全文,带动深入理解,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饶的精神,学生拥有了自主阅读、批注的空间,通过关注重点词语、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比较、想象画面,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设计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的思想形成了碰撞,进而提升对于语言本身和人物形象的认识。

  (一)激情导课在激情导课环节,我让学生和我一起工工整整地书写这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还让学生满怀尊敬地读这个名字,这个环节的设计,我想让学生在心里印下海伦凯勒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要读好并写好这个名字,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说出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海伦?从而引出“不屈不挠”这个词是课文结尾对海伦具有精神的概括,而且这个词本身也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因为海伦﹒凯勒正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我设计了以“不屈不挠”这个点来辐射全文。

  (二)民主导学走进文本,深入对话。让孩子默读课文,在书上做批注,抓住课文中两段最能体现海伦“不屈不挠”的句子,渗透领悟。分别是“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摸出了血”和“为使我的伙伴……练习、练习、练习”,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海伦作比较,感悟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并随即进行朗读指导。

  (三)引导体悟,升华认识。通过学习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体会爱给了海伦力量,海伦又把爱无私奉献给他人。接着进行适度的拓展,让学生介绍像海伦·凯勒这样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给海伦凯勒写一段颁奖词,最后齐读“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而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毅力。”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怎样让学生准确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如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表达?”,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2

  在第二课时教学的教程中,我没有按照划分的段落,按部就班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而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篇文章入手,以“看了课文,海伦·凯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文中什么地方体现出来?”这个主干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在对比中来谈自己的感受。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学生认为海伦是可怜的。学生通过阅读,能体会到海伦的不幸以及遭受不幸后内心的感受。有几位同学甚至认为,如果自己也遭受了这样的`不幸,恐怕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比较到位,读出海伦内心的孤独、烦躁与绝望。

  当然,海伦更是可敬的,特别是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这主要体现在文章的2-8自然段。文中的关键句子,学生还是能够找出来,如:“她不分昼夜……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为使我的伙伴……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等等。只是朗读做得不到位,我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指导。因此,也使得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

  上课时,觉得自己的思路很清晰,就是围绕着“可怜”和“可敬”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教学。但这样“大刀阔斧”的设计,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要求教师的精心组织,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在这一点上,我和学生都显得准备不充分。

  反思整堂课,其实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可怜”和“可敬”人为分割。遭受了不幸,海伦是可怜的,可她不是勇敢地活下来了吗?坚强地挺过来了吗?这不仅仅是可怜!分明让我们从心底里感受到了海伦的坚强、勇敢,她是可敬的!同样,在学习盲文和说话的过程中,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她可敬的一面。然而,海伦当时所面临的困难也让我们感到一阵揪心,这又何尝不让我们为之感到可怜呢?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把海伦的“可怜”和“可敬”结合在一起比较合适。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3

  一、创设情景,体会不幸

  只有深入了解海伦的不幸,才能很好地感悟她不屈不挠、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学一开始,我设计了“你从哪里读到了海伦的不幸?"让学生走进文本;接着提出:“在我们看来,世界是有声有色的,你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你又见过哪些美丽的色彩和景色?”我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捂住耳朵装聋。

  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之艰难,对海伦的不幸感同身受。正是这样一位又盲又聋又哑的不幸的姑娘,却创造了奇迹,怎能不令人敬佩?怎能不令人震撼?从而为顺利理解全篇课文做好铺垫。

  二、紧扣主线,感受不屈不挠

  文章就是通过海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也紧紧围绕这一条线组织教学。

  在教学“学习盲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拼命摸、不停地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词语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想象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时的情景,来进一步体会。

  在教学“练习说话”时,同样先让学生找出反映海伦不屈不挠的具体句子。引导想象海伦练习说话怎样“夜以继日地努力”,“怎样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特别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的困难程度有多难,我让学生思考认识到自己是靠听觉来学习说话的,体会到了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是很困难的。从而进一步体会海伦要学习说话的艰难,但她学会了说话,而且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可想而知海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从而让“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明析起来。

  三、文本拓展,感悟伟大。

  课中再现海伦的语言,补充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段,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文本,阅读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把积极的学习状态,渴求知识的心境带到课外,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书林漫步,徜徉于海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冲出黑暗》等作品中,学生沉浸其中,将情感付诸笔端,缓缓流淌于纸上且听来自孩子们心灵的话语。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4

  《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写的海伦在一岁半时失明失聪后,由沙利文老师教她学盲文,萨勒老师教她学说话,克服常人所无法想像的困难,最终考上大学,为残疾事业做出了许多贡献。为了让学生走近海伦,了解海伦一生的苦难,在开学初就推荐给学生《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名著。教学过程如下:

  一、让学生亲身体验,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在初读课文,大概了解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的“红布条”蒙上双眼,亲自感受一下海伦在生活上面对的黑暗与孤寂。在体验中,虽然有保护的学生,讲清了路程,但还是有一个学生把鼻子碰流血了,一个学生的头碰到了墙,而其他学生一蒙上双眼之后,觉得路都走不成了,觉得眼前一片黑暗,无法判断方向……之后让学生谈自己要体验中的感受:

  许锰:刚才在体验中我把耳朵也塞上了,那时我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同学们和老师,心里真是着急,如果我是海伦,我都不知道我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谢龙龙:在黑暗中我走着走着就不知不觉碰到了墙,鼻子也流血了,我想海伦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地练习下去,由于自己的努力,终于可以和正常的人一样生活了,我……我应该向海伦学习。

  王尚:老师,我一蒙上双眼,就觉得眼前的一片光明没了,好像进入了一个黑暗的社会,还不小心碰到头,不知她的一生是怎么过的?(王尚说着说着还双眼满含眼泪)

  ……

  二、想一想,谈一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让孩子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每天所见到的美好事物,五彩的世界,并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真实感受。

  三、找一找,说一说,从读中体会海伦生活的不幸

  课文在讲海伦的不幸时,花费的笔墨不多,主要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她的不幸,从多种形式的读中让学生体会到她的不幸。

  四、围绕本文的写法,来展开学习海伦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本文一个重要的写法就是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围绕“一岁半的小海伦双耳失聪,双目失明,她就这样平凡地过了一生吗?是什么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学生默读课文第二三段,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并一点一点地展开来谈海伦在学盲文,学说话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班上有一个比海伦幸运的孩子——王亚飞(他小时候也是因为一场病而使听力下降,但是妈妈也为了他的成长,想了很多办法,让他学说话,后来让他带上了助听器,但是说话和平常人还是有区别的,有时候听得不太清楚)让他亲自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自己学习的过程,当这个和海伦有相似命运,比海伦幸运的`孩子说自己在克服困难时,他流泪了,他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教室里没有了声响,都睁大双眼聆听一个孩子,一个残疾孩子的心里话。在学生深切感悟之后,再次来读课文时,学生就有了不同的领悟。

  五、写一写

  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明白海伦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付出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也为让学生学习海伦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学生写一写,可以写自己想对海伦说的话;可以写如果自己是海伦会怎么做;也可以写课文读后感等

  反思:身边有一个和海伦一样有残疾的孩子,说出了自己在学说话时所付出的努力,道出了世人对残疾人的歧视,倾诉了自己潜藏已久的话语,学生也被感动着……但是在学的过程中读课文的时间不足。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5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实践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很重要,我认为,若在学习课文前,设计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和体验,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12册课文《海伦.凯勒》一课讲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动人事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深意呢?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语文课上,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告诉学生:“今天,大家都来当一回盲人,体验一下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学生一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宣布了规则:两人一组,一人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另一人搀扶到目的地。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为了亲身体验,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我和学生韩枫一组,带着蒙着眼睛的韩枫在操场上走,我走得挺快,目的地很快到了,韩枫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对这次教学安排有了一点疑虑:这节课这样让学生体验是不是无效劳动?该我蒙上眼睛了,韩枫拉着我向前走,就在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心中多么紧张害怕,总怕一脚踩空或撞上什么东西。我走得极慢,紧紧拉着韩枫的手,心中除了害怕还有对韩枫的歉疚,当我终于走到目的地的时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进了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眼前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总觉得前面像有悬崖峭壁一样。”有的说:“太难受了,我特别想把布拿下来。”有的说:“再次见到阳光,我感到了光的美好。”有的说:“我觉得脚下像是有个洞,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心里特别害怕紧张。”“……”

  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书,认真读起来,他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严肃深沉,当他们读到海伦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时,读到海伦与这个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完全隔绝靠触觉感知外界事物时,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当他们读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书写、算术时,当他们读到海伦考上大学,毕业后献身于福利教育事业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

  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是那么积极主动,那么自觉自愿地深入学习课文,他们正是有了当“盲人”的痛苦的深切体验,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学了《海伦.凯勒》这一课,我的心被震撼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情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美丽呀!”“这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让我体会到双目失明的恐惧,我同情盲人!我更佩服海伦的奋斗精神!”“跟海伦.凯勒比,我们是多么得幸运!我们难道不能比海伦更强吗?”

  也正是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我也被课文感动,被海伦感动,被学生感动……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6

  海伦.凯勒的遭遇(双耳失聪,双目失明)是健全的学生所无法体会到的。而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她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必须在走入那种绝望的境界才能激起共鸣的。如何让学生走近海伦的生活呢?反复思考后,我在几个环节作了小处理: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完感受后,我让学生闭紧眼睛,然后所有的同学都不发一点声音,这样持续三到四分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叹起来: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种感受太难过了。”

  在学生感叹之余,我马上让他们再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是海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许多同学都说她可能会想到命运对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公?会自暴自弃、会想到死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她肯定很绝望、很无助……是啊!刚开始海伦就是这样想的?引读“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当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时,我又尝试着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个同学张嘴发音,另外一个用手放在对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对方所发的'音是什么?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认为这很简单,但不一会儿,一个个脸上就都呈现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后,我问学生:“你们有几个能猜出对方的发音?”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我马上又问他们有何感受?学生由衷地说,这怎么能学会说话呢?齐读“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让学生读海伦所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些什么?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时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刚才的感受来谈。

  总的说来,学生的阅历不深,有很多时候要让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相似的场景,让他们“亲自”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蕴涵的“深意”,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习得。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7

  学习《海伦·凯勒》,不仅满足于讨论海伦·凯勒不向命运屈服的奋斗精神,更要深入研读文本,走进文本,真正成为文本的知音。为了更好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贯穿教学始终的说话训练。

  在体会海伦不幸遭遇时,我引导学生说好:海伦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她不能……也不能……。在充分说话的基础上,学生的心灵之弦深受触动与震撼,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有了这部分情感的积淀,在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时更加的水到渠成了。并且我创造性地改编了刚刚的说话练习:

  海伦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她能……也能……

  海伦在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她又能……又能……

  这样步步为营式的教学,学生的生命被唤醒,被激活,敞开心扉,放飞思想。为海伦没有向命运低头及惊人的爆发力,顽强的精神所惊叹。这时我再让学生说说此时海伦面对的还是这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吗?而是……此时此刻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成为文本的知音自然“雁去无痕”。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8

  按既定计划,今天教学了《海伦·凯勒》一课,效果应该说还行。课堂上孩子们理解到位,说得精彩,读得入情,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不过反思这两课时的教学,有这样几点值得推敲、思考。

  一、 作为老师,是否明白通过初读课文,孩子到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哪些知识?

  以前的课堂教学,大家基本上都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细读课文,看看他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或说说这儿描写的东西怎么样,美不美,好看不好看?明白什么样的道理……说白了,就是用文字来推断人物的特点和文章表达的道理,而且这些大多都是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教学。

  其实殊不知,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是可以自行获得的。就像在初读《海伦·凯勒》一课后,我问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海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们说得很好,比如“海伦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海伦勇敢、顽强”、“海伦身体残疾但心灵健康美好”……那么如果再把这些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岂不是带着学生兜圈圈浪费时间吗?

  至此,我想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们初读课文后到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哪些东西,这样才能决定第二课时要教学哪些东西。

  二、教语言转变到教言语。

  既然学生们一读都能知道海伦不怕困难,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那么如果课堂上老师再让学生只为推断海伦所具有的品质而去读语言,关注语言,就是多余的。这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获得的`初步知识,再去细读课文,关注课文是如何言语的,也就是课文是如何写的。这样教学起来,感觉效果不错。

  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至关重要。

  创设情境是一种方法,但那不是根本。根本的方法是教师能巧妙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进入情境。跟着文字的转换,哭,则哭;笑,则笑。

  但如何利用好文本文字?怎样寻找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的切入点,关键点。这,是我进行本课教学后想探究的问题之一。感觉课堂上在这方面处理得还不是很自信。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暴躁”、“倾注”、“如饥似渴”、“不屈不挠”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2、通过朗读体会课文语言,领悟海伦·凯勒的内心活动,体会海伦·凯勒的不屈不挠。

  3、走近海伦·凯勒,通过了解她的作品逐渐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感悟法和自主探究法,体会海伦·凯勒坚毅的品质。

  2、通过情境教学法和读写结合训练法,升华对海伦·凯勒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感受海伦·凯勒坚强的性格,坚毅的品质,激发学生对海伦凯勒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因此,让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走近海伦的内心世界,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为我确定的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诵读法、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训练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设计理念:本文篇幅较长,内涵较深。五年级学生虽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心灵的共鸣难度太大。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感,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海伦·凯勒。 (师板书课题)

  2、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有两个最伟大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师指课题,生齐读)

  3、对了,你们想看看她吗?幻灯片1(课件出示四幅海伦·凯勒不同时期的照片)再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呼唤这个名字——海伦·凯勒。

  4、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帮学生记录他们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1、带着问题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

  3、交流反馈。

  ⑴出示词语,指读:幻灯片2

  暴躁 脾气 干燥 倾注 夜以继日

  醒悟 吮吸 包扎 玫瑰 不屈不挠

  (关注学生易读错的音:吮、扎、瑰等)

  ⑵用其中一些词语介绍一下海伦·凯勒。

  4、从课文中,你感受到海伦凯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桌可交流)

  5、交流预设。 (板书:不屈不挠)

  6、再读课文,找找文章的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这种“不屈不挠”?

  三、细读课文,感动内心

  (一)屏幕出示:幻灯片3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1、请齐读这段话。

  2、这段文字仅仅读一遍是不够的。大家再读读,你发现有哪些词语值得我们注意,用笔将它圈起来

  3、你发现了什么词?请大家读读这些词,你会有什么发现? (板书:读盲文)

  4、你能读好这段话吗?请大家练习朗读,读出你的体会。

  5、 我建议,如果大家想着画面来读,一定能更好地读好这段话(齐读)你看到了什么画面?指生交流。

  6、你看到这些画面了吗?来,我们闭上眼睛,用我们的想象走近海伦凯勒的世界。

  音乐响起,幻灯片4教师创造情境:也许这是一个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可是你看海伦已经在做什么了?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海伦呢,他在做什么呢?我们继续看,夜很深很深了,万物进入了梦乡,她还在干什么?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她仍在做什么,连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海伦忍住疼痛,她还在……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

  7、是的,在早晨、中午、傍晚、深夜,海伦不分昼夜——(出示幻灯片3 学生齐读)

  你感动了,请你来告诉大家,海伦——(展示幻灯片3 学生齐读)

  面对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海伦——(展示幻灯片3 学生齐读)

  8、教师小结 这段话帮我们感受到了海伦就是这样不屈不挠地摸读盲文的,还有哪段话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

  (二)屏幕出示:幻灯片5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1、学生总结前一段的学习方法。

  2、学生交流学习方法。(读、找、悟、品)

  3、小组合作学习品读感悟 (板书: 学说话)

  四、深入体悟,升华情感

  1、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海伦学会了“算术”、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说话。这也正是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的。不过,这篇课文还告诉我们海伦凯勒的.什么方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特别注意3、5、8几节,你又对海伦有什么认识?

  2、小组合作交流

  幻灯片6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冲出黑暗》

  在我四周的一切也许沉默黑暗,但在我心中,我的性灵里却有音乐和光明,我的一切思想都闪耀着色彩。

  —— 《敞开的门》

  虽然生命中有很多缺陷,但世界是美好的,无论处于什么样环境,都要不断努力,都要学会满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不要埋怨别人对你设下困难,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难,即使失败了我觉得也不会太伤心,但我坚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则是你肯定会成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交流感悟 (板书 爱)

  4、读了这篇课文,感受了海伦的语言、行为,现在,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启发?请你仿照刚才读的名言的形式写一写好吗?

  5、生动笔并交流、评价。

  五、拓展作业,激情总结

  1、只读了关于海伦的一篇文章,大家就有这样深的感受,如果去读一读更多有关海伦的文章,或者去读一读海伦写的书,相信大家一定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为大家推荐几本,愿意看吗?(幻灯片7 出示书籍封面:《海伦凯勒自传》《敞开的门 》《我生活的故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课的最后,让我们伸出手,再来写一写、记一记这位感动我们,感动世界的名字吧!﹙配上师声情并茂的引读﹚

  六、作业设计

  选读有关海伦凯勒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海伦·凯勒

  摸盲文

  爱 不屈不挠

  学说话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体会到语文课程应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设。成功的预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

  《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思路很清晰,就是通过海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也紧紧围绕这一条线组织教学。然而如何让学生深受感动,并通过这一节课深深地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小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和“永远留在世人心中”的“奋斗精神”不容易产生共鸣。即便理解也只是趋于表面,如果学生能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我想对于他们理解这篇课文,走进海伦一定大有裨益。

  课前我安排学生做游戏,他们一听说“做游戏”,兴趣倍增。我把学生分成四组,两组男同学两组女同学,一组男同学和一组女同学先活动:他们捂住耳朵用红领巾蒙住双眼向前行进30米,另一组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负责他们的安全,不能指路,在他们遇到危险比如快掉到树坑里或碰到台阶上时才提醒。刚开始,学生很有兴趣,真的有点“做游戏”的感觉。经过两轮,学生不再闹了,也闹不起来了,他们的动作迟钝,表情痛苦……还有十分钟下课时,我宣布游戏结束。当学生从眼睛上把红领巾取下来的那一刻,他们兴奋异常,“蓝天太美了!”“树真绿啊!”“能看见东西,听见小鸟叫,太幸福了!”

  “老师,这种游戏我们别再做了,行吗?”“为什么?”我一脸迷惑。“太难受了!”“太压抑了!”……

  在学生亲身的感受之下,我们学习了《海伦凯勒》这篇课文。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茅塞顿开,明白了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他们读得有情,说得动情,从他们的眼睛里神态里,我知道海伦已经走进了他们心里。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0

  人间三月天,春花烂漫时,中华路小学 “展名师风采 显教育智慧”名师示范课展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此次活动迎来“刘**名师工作(坊)室”的部分成员及中华路小学教育联盟的兄弟学校30多位老师前来聆听,很好得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作为“刘**名师工作(坊)室”负责人,我选择了《海伦·凯勒》进行细读。我走进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行行文字进入眼帘,一股股浓情溢上心田,海伦·凯勒——这个感动人心、顶天立地的名字让我肃然起敬。

  本文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龙头课,以感人的笔触讲述着海伦·凯勒“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爱的温馨,情的力量。我也如饥似渴阅读她的自传,寻找那股信念力量的视频资料,用她至高至上的人格魅力感召我。几个工作日后,终于形成自己比较满意的定案。3月22日早上第一节课,我和五年级二班的学生相互协作,快乐阅读,交流体验,感受生命之花绚烂绽放的美好时刻……自己感觉,课堂如流水潺潺,自然,和谐,现分享几点成功之处:

  1、挖掘资源,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心灵与强者对话。

  《海伦·凯勒》一文中学生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所以对海伦“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艰难成长过程的“奋斗精神”不易产生共鸣。因而,教学中,我用动情的语言渲染几种情境:这是一个春日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夏日的午后,早已过了吃午饭时间;秋日的夜晚,也已经很深很深,爸爸妈妈早已进入梦乡;一阵阵倦意袭来,海伦打起精神;寒冷的冬天……等唤起学生进行角色移情体验,让学生的心灵驰骋于想象的天空,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让海伦的形象逐渐在脑海中丰满起来。并用自己的口说出海伦的心里话,这样似乎更真实,更贴近海伦的心了,而她不屈不挠强者顽强的毅力自然深入学生内心。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能力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以上“读写结合训练法”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利用文字空间,拓展文字的张力,既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使学生飞跃时光的隧道,走入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与主人翁同欢喜、共悲切。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满人物形象,从而得到情感的升华。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养成经常练笔、反思的习惯。

  2、独具匠心,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进入高年级,课文篇幅加长,教给学生快速高效的读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以我采用“提纲挈领,自主学习法”,由中心入手抓住中心词“不屈不挠”去读课文 —— 划句子——“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默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扣词语——“拼命”、“不停”、“如饥似渴”、“摸出血”“反复”“练习,练习,练习”等谈感受。让孩子细细品读,在书上做批注,抓住令自己怦然心动的词句,渗透领悟。从抽象的高度概括到具体形象的语言文字中产生形象直观的画面,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的规律,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独立阅读能力。

  3、巧妙拓展,延伸课外,明亮学生的心灵。

  课中自然引用的视频资料,再现海伦的语言,补充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段,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出文本,阅读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把积极的学习状态,渴求知识的心境带到课外,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书林漫步,徜徉于海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冲出黑暗》等作品中,学生沉浸其中,将情感付诸笔端,缓缓流淌于纸上……且听来自孩子们心灵的话语:

  我被她坚定不移的信念打动了,她的身体是不自由的,但她的心灵是自由的,她身为残疾人,却写出了14本著作,在这本书中,把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我们健全的人何尝不感到惭愧,我们拥有健全的体魄,生活学习的优越,衣食无忧,而我们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不去渴望得到知识,而是一味的索取,不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动,充分感受凯勒的精神,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有些环节不是事先就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的。

  一、亲身亲历找感觉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后,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痛苦感觉。我组织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试验,同桌两个人相互给对方蒙住眼睛,塞住耳朵,然后说说自己此时的感觉如何。实验后,学生都说,一个人要是“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后的日子没法过。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学生和课文中的海伦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感触更加深!

  二、反复朗读促感悟

  学生在基本做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读课文。如问题1、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并说说打动你的理由,可以打腹稿,也可以写在课文旁边。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特别是文中写海伦学盲文“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写海伦学说话“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获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这两个重点段落学生的感受最深。都说海伦•凯勒的学习精神太令人感动了,有些同学还能联系自己去谈体会,都纷纷表示要向小海伦学习。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反复读,读中悟,悟中读,学生能读出情感来,就说明学生是真正读懂了。

  三、展开对话促体验

  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多,必须力透文字张力,引导学生领悟文字内涵,读懂悟透文本,把学生置身于浓浓的情感氛围之中。学习文中“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时,我让学生说说读了这段话,此刻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2

  《海伦凯勒》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人物故事课文。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海伦·凯勒》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伦 凯勒》这篇课文的内容,对教育学生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最好不过的一篇课文了。因此,本文的“教”就最大限度地提升文本的震撼力,让学生感同身受,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愿意主动的学习海伦凯勒那种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今天我进行的是本课第一课时的学习,教学目标是生字词的学习和课文整体情感基调的把握及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因为孩子们提前已预习过课文,所以为调动听课积极性,我从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对海伦凯勒的一句评价“19世纪出现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华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引出本课人物。并通过展示人物地位,引出课文。

  二、初读课文

  1、 展示生字词

  本课共6个生字,通过请学生带读字、并组词的方式,检查预习效果,同时了解班内学生生字词认识度。

  2、 展示生词

  本次我一共出示了20个课文中的词语。先让学生齐读,然后以开火车的方式指名读,最后齐读。

  3、生字辨析。

  本节课我一共展示了两组生字辨析“躁、燥、澡、藻”和“绕、挠、晓”通过分析比较部首及部首所代表的含义,掌握形近字的辨析方法。

  4、初读课文

  课文一共八个自然段,指名8位同学分别朗读。然后简单点评。

  5、多音字学习

  展示文中多音字“扎”和“刹”。让学生随堂查字典,请最先查到的学生到黑板上书写读音并组词。全班齐读多音字,并读出每个读音后所表示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

  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给文章分段。指名回答,然后ppt 展示段落大意。

  2、教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第一段,要求感情充沛。

  ⑵听第一自然段朗读录音。

  ⑶提问:听完后,你们的心情如何?(学生答:沉重、低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指名答:因为她的遭遇很不幸,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⑷出示课文第一段。通过ppt 图片(学生生活实际的照片)理解“有声有色”和“无边无际的黑暗”,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人物遭遇的不幸。

  因为孩子没有可供借鉴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储备,对海伦“不幸”的命运,艰难的成长过程不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又让学生闭上眼睛,塞住耳朵,让他们实地模拟一下,这样再进行教学,学生有了这些经验,更能走近海伦身边,走进海伦心灵,更能在自己的心灵上引起震动。

  ⑸品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走进海伦的内心世界。

  四、总结

  提问:假如你是凯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本次课,是我在十里庙小学的第一次观摩课,也是我校“推门听课”的冰山一角。本次课共有10位老师参与到观摩中来。程结束后,各位老师也对我的教学过程给出中肯评价,对“查字典,理解多音字”、“第一段教学过程”等环节给予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让我获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优点:

  1、查字典环节的设置,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重要意义。

  2、生字词辨析环节,讲解仔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基本素养。

  3、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通过展示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图片理解词语。

  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用语应简洁明了,板书有序,字迹工整。

  2、导入语,以提问的方式切入主题,让学生来交流故事人物背景。让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3、由于是教授五年级学生,生字词教学时间应适当,不可过长。并且,要挑出难写生字,进行范写,然后指导练习,同时注意纠正学生写作姿势。生字词要挑出重点词语,不可展示过多。

  4、学生分段朗读过后,应进行“生生评价”,把评价权留给学生。

  5、读中感悟,知识点应让学生自己把握,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不可一味灌输。

  6、把握好教学步骤和教学节奏,主次分明,环节有序。

  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同各位老师交流教学经验,倾听各位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意见。 让我更清楚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快成长起来。“怎样让学生准确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如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表达?”,这都是我今后教学中应该思考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创意的艺术,不知满足,不懈追求最美好的境界,是我们一起的目标。努力创设高潮迭起,真情涌动的课堂,需要我们多向思维,寻找课堂教学的最佳战略。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还需要的是让学生激动了,陶醉了、感动了、成长了……正如李长红老师所说,“多考虑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将每一节课当成同学精神与人格丰富、完善的新的起点,教师应不囿于已有的经验,多一些用心与开拓,站在同学的角度来预设我们的教学。经历一次次难忘的情感之旅,心灵之旅后,课堂才真正走向一个更美的境界。”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3

  不知为何,读着这篇课文,我被海伦凯勒感动着,我一遍遍地读着《海伦凯勒》,咀嚼着文中的每一句话,感觉那么的不可思议:多么不幸的孩子,一岁半竟遭遇那么大的'不幸!多么坚强的孩子,摸盲文,拼单词,感知世界,学会说话是那么得艰辛,却又那么得执着!多么令人敬佩的女性!身残志坚,热爱生活,关爱大众,取得了超出常人的成就!这是怎样一种学习,怎样一种生活,怎样一种人生呀?惊叹!佩服!惭愧!

  我想学生读这篇课文也会如我一样被感动,被折服的。我不需要设计问题去引导学生读、思、悟,还是让学生在原生态下学习、感受吧。于是,教这节课,我只是让学生做了这些事:

  1、读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课文三遍,在受感动、有感想的地方写上批注。

  2、交流批注。逐段交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同时倾听大家的交流,相互启发。

  3、回家蒙上眼睛、堵上耳朵15分钟,感受无声无色的世界。

  4、搜集海伦的生平事迹介绍资料,课上交流。

  5、听老师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

  6、写读后感。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4

  《海伦凯勒》这篇课文讲了海伦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之后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刻苦地学习知识,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文章就是通过海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也紧紧围绕这一条线组织教学。

  不屈不挠之一——学习盲文。我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拼命摸,不停地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词语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想象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时的情景,来进一步体会。

  不屈不挠之二——练习说话。同样先让学生找出反映海伦不屈不挠的具体句子。引导想象海伦练习说话怎样“夜以继日地努力”,“怎样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特别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的困难程度有多难,我让学生试着也摸摸口型和嘴唇颤动的情况来体会发音的难度。学生自己体会到了就摸口型和嘴唇来了解意思是很困难的。从而进一步体会海伦要学习说话的艰难,但她学会了说话,而且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可想而知海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多么的不屈不挠。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15

  本文是一篇传记,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海伦的经历。要想让孩子走进海伦,必须让孩子们充分地阅读文本,读出文章所没有提及的内容。让孩子在阅读中充实文章的内容。由概括的语言展开想象,并要求联系自身实际,丰富海轮的经历。

  文章开头描写了海伦生活在无声的、黑暗的、无语的世界中,她为此脾气越来越暴躁。为了让学生明白她为何会,我提前布置学生在家闭上眼睛,捂上耳朵,紧闭嘴巴,试试看能坚持多久,写一篇体验日记。很多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一开始还觉得好玩,后来都忍受不了,这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海伦每天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美丽的献花她看不见,慈爱的妈妈她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她也看不见;悦耳的乐曲听不到,万籁的.声音听不到,就连妈妈的呼唤也听不到。她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而且,所有的苦楚又没法述说,憋在心里,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健全人是多么的幸福。”……

  有了这样的体验,在时,对于人物的理解和把握就轻松多了。关于海伦学习的,课文写得很精彩,我就让学生反复读悟,从中感受她为了和人交流,花了难以想象的心血。例如,在教学学时,我让学生自己读,找出描写刻苦地句子,写批注。在交流时,很多同学都找了这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他们有的从“拼命”、“不停”、“如饥似渴”、“摸出血”等词到她花了常人难以想象地心血,做了常人难以做到地努力。有的从“如饥似渴”地原意来体会,她地学习就像“干燥地海绵”,就像“渴极饿极的急需食物的人”;有的还联系自己,自愧不如……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为刻苦而感动,最终让感动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海伦学会盲文后,打开眼界的那个片段时,我让学生和第一段对比读。我读:“从此,她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生读:“我常常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海伦此时的心情。学生说,从这段想象中体会到了海伦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兴奋。她从没有看到过世界什么样,却能真切的感受“微风的柔”、“花瓣的美”,可见,知识对海伦的重要及给她带来了勇气和信心。

  学完课文后,我请学生用一句话写出最想说的话。不一会儿,一句句话诞生了。“海伦,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真令我!”“海伦,看到你,想想自己,我恨惭愧,我一定以你为。”“海伦,生活的强者,命运的主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我们以海伦为榜样,共同努力学习吧!”……很多学生都写佩服她的勇气,佩服她的不屈不挠,都表示要向她学生。这样,榜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竖起。

【《海伦·凯勒》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读海伦凯勒有感09-25

《海伦·凯勒》读后感04-30

海伦凯勒读后感04-29

《海伦凯勒》读后感04-30

海伦凯勒传读后感09-28

锡林郭勒大草原教学反思04-03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4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04-06

教学dtnl教学反思12-26

《比尾巴》教学反思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