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

时间:2025-06-26 08:12:26 教案

我想教案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想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想教案八篇

我想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能按照动物的明显特征,按照诗句的结构仿编诗歌

  3、体验方便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长颈鹿,袋鼠,等动物图片PPT

  2.诗歌图谱、音乐

  3.大象、猴子、小鹿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引出大象(出示图片):

  1、故事“在一座美丽的森林里,森林国王邀请我去参加一个盛大的森林舞会,所有的小动物都会来参加,可是我走着走着我 看见大象,我对大象说,大象伯伯我好喜欢你的长鼻子,我也想有个长鼻子和你握握手。”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我为什么喜欢大象的长鼻子呢?”

  “大象什么地方和别的小动物不一样呢?”

  “谁能学一学大象怎么用鼻子握握手呢?”

  “大象的鼻子可以握手以外还可以干什么?”

  二、教师根据故事核心内容进行仿编诗歌第一段。

  1、出示图谱观察并理解图谱,和诗歌中的句式。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第一段,随后再请幼儿自己朗诵

  三、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教师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我们在听故事第二段,引出小猴(出示小猴图片)

  我和大象伯伯走着走着,看见树上在掉果子,于是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小猴子,它们在树上用尾巴摘果子荡秋千。我高兴的对小猴说:我想,有条和你一样的长尾巴,想和你一起玩荡秋千。

  2、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我走着走着又看到了谁?小猴它们在干什么?他们是用什么荡秋千,摘果子的`?你们能给我学一学它们是怎么用尾巴荡秋千摘果子的么?(我为什么喜欢小猴的长尾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他的尾巴可以荡秋千,摘果子,还可以干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引导幼儿仿编诗歌的第二段

  教:故事的这一段也有个好听的诗歌,谁能发现,并大胆的把它说出来,教师引导孩子从故事中发现(看见了谁?我想有个什么?和小猴用什么?干什么?)并套用诗歌图谱并运用诗歌中固定句式仿编。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教师指导。(看见小猴,我想,有条长尾巴,和小猴用尾巴荡秋千)

  4、幼儿带动作朗诵诗歌第一二段。

  四、听故事,幼儿仿编故事第三段

  1.讲述故事第三段引出小鹿(出示小鹿图片)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走着走着有看到了谁?”

  “它们在干什么,我又说了什么?”

  “他们再用什么东西顶顶牛?”

  “请你们来学学顶牛的动作小鹿的犄角除了可以顶牛以外还可以干什么?”

  五、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1、请幼儿看图谱朗诵

  2、配乐朗诵

  六:出示PPT图片,幼儿用固定句式仿编教师记录

  出示图片(一次出示)引导幼儿寻找这些动物明显特征及用途,并用固定句式表达(教师记录)配乐朗诵幼儿仿编的诗歌。

  七:活动延伸:

  幼儿尝试仿编更多的诗句并进行分享。

我想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6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思想内容表达清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丰富作文内容的。

  2.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习作指导:

  一、以谈话、实例激趣、揭题

  1.谈话:同学们一定读过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吧!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问题,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发明创造了一千多种东西,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要想当大发明家,还得从搞小发明开始。今天,老师就先给大家介绍两位同学的小发明成果。

  2.介绍小发明。(四川达县赵家镇中心校四①班胡萧艺、刘忠鑫的《单腿圆规真管用》,详见20xx年4月5日《少年百科知识报》)

  3.揭题:怎么样,他们的小发明不错吧?你们想不想也发明一种东西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补充

  1.先默看书111页习作提示及要求,然后出示要求,全班齐读。(习作要求: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2.自由发言:联系实际,想一想,你想发明什么?

  3.小组讨论:你认为写小发明可以从哪些方面写?重点是什么?还应注意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补充小结,并作如下板书:

  想象-----什么

  我想发明……样儿

  重点

  实际------用途

  三、构思、交流、评议

  1.学生根据预习及刚才的学习,具体构思或修改小发明。

  2.小组交流,推举代表。

  3.全班交流。(学生代表作我的小发明新闻发布会。)

  4.师生共同评议。(台下学生充当小记者,向台上小发明家提问或提建议;教师小结,向发布者发小发明家卡片,以示激励。)

  四、激励性总结

  其实,搞小发明就这么容易,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付之行动和努力,你的小发明就会成功。如果长期坚持,你当发明家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五、课后作文

  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按一定顺序,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题目自拟,写完后认真修改。

我想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2、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3、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感受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

  2、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

  1、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玩得非常开心,和谁一起玩的?

  2、学生交流汇报

  3、师:你们玩得开心吗?那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在玩,会这么高兴吗?

  4、说一说:一个人在玩为什么不开心呢?

  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

  1、师:是啊,小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可有趣了。小朋友们,你们有小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来讲讲你与小伙伴之间有趣的故事?

  2、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

  (学生在《找朋友》的音乐中拍手、唱歌、跳舞)

  3、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如果没有小伙伴,你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4、学生交流汇报

  5、师:是啊,我们大家一起玩,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收获更多的友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玩耍吧!

  三、活动明理,体验快乐

  1、课件出示:一次体育课上,几个小朋友正在打篮球,旁边的小明同学就在想,我也想玩,可是自己打得不是太好,怎么办呢?

  2、学生思考,讨论,小组交流。

  3、说一说:你们在一起玩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呢?

  4、学生交流汇报

  5、师:请大家想一想,他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呢?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玩得很开心呢?

  6、我们现在来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准守规则呢?

  7、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们一起研究了怎么和大家一起玩,希望从此以后,我们大家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快乐地玩耍。让我们听着欢快的音乐,读着儿歌结束这节课吧!出示儿歌:朋友多,真快乐,不打闹,不争吵,

  新朋友,老朋友,大家齐唱快乐歌,拍拍肩,握握手,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们永远是朋友!

  板书设计

  大家一起欢乐多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想一起玩怎么办

  为什么玩不下去了——不遵守规则

我想教案 篇4

  一、活动内容:

  本次班会利用三八妇女节,举行“妈妈我要对您说……”的主题班会。学生们通过回顾妈妈在培养自己过程中最受感动的一件事,经过“想、写、说、演、做”等系列活动,了解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妈妈的辛苦和期望。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妈妈对自己的关爱,知道妈妈的辛苦和期望,激发学生爱母亲和尊敬母亲,进一步加深对妈妈的感情。

  2、通过“想、写、说、演、做”等系列活动,进行爱的教育,体会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要孝敬妈妈。

  3、激发学生发奋学习,努力向上,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三、活动准备:

  1、每个学生在“三、八”节前都写一篇作文《妈妈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并从中挑出代表性文章准备会上发言;

  2、收集歌颂妈妈的诗歌、事迹;

  四、活动过程:

  (一)、主持(姜雨辰)宣布:《妈妈,我要对您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答)

  对!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举行《妈妈,我要对您说……》的主题班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主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妈妈,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

  主持:没有妈妈的教导,就没有我们的成绩。

  主持:首先请听诗朗诵《母爱》

  (三)、第一部分:歌颂历史上的妈妈

  主持: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的妈妈,伟大的妈妈,她们的故事流芳百世。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

  古:岳飞的妈妈

  孔子的妈妈

  孟子的妈妈

  今:伟大的妈妈——步德芸

  天津一中安金鹏的妈妈

  请听古诗朗诵——《游子吟》并解释诗的含义

  (四)、第二部分:讲述自己的妈妈

  主持:听了这些妈妈的故事,不禁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成长中,离不开我们的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

  于楠————拯救生命

  肖筱————宝宝日记

  刘硕————关爱

  (五)、第三部分: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主持:听了我们妈妈的真实故事,使我们的心与妈妈的心贴得更紧。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成绩,都离不开妈妈,我们要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谢谢您!

  主持:虽然妈妈的怀抱温暖,虽然有妈妈的呵护幸福。

  但新世纪需要我们做主人,我们要到社会中锻炼!

  请听同学们的心声:

  小组诗朗诵:《请求》

  (七)、第五部分:

  主持:给了我们生命的母亲,是妈妈,

  主持:教育我们的学校、老师,是妈妈,

  主持:培育我们成长的祖国,是妈妈,

  齐:我们要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爱您!

  (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八)班主任总结:

  全班同学全员参与了班会的`全过程,我想大家都有体验、有收获,都受到一次爱妈妈、孝敬家长的教育。我们要以此次班会为契机,发奋学习,努力向上,不辜负家长的期望。(会后请同学为妈妈做一件你最想做的事。)

  优点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激发广大学生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感谢朋友、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热情与激情,我们班召开了以“心存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文明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上。都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如我们的名字,寄托着父母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浓浓情谊。为此,配合文明礼仪系列活动,寻找生命中的文明,我们把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组织全班小朋友召开了以“心存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学生们都有较深刻的体会,并深深的受到启发,他们表示:“我们不要把父母的养育视为当然,不要把老师的培养看作应该,不要把朋友的帮助看成应当,也不要把社会的捐助当作自然。”是啊!感恩,两个简简单单的字,从表面上看如此简单,有多少人能付之于实际,把感恩献给那些爱我们,疼我们,帮助我们的人?恐怕很少很少,且在学生中尤甚。我们不是都能做到涌泉相报,但起码应该有报恩之心,有感激之情。所以,孩子们,现在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德,报答老师的培育,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和社会,爱护校园,保护环境,将来要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做贡献。

我想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 新课

 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

 一、 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

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二、认读和抄写词语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 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三、巩固练习:背诵《我想》

我想教案 篇6

  这是一在加拿大的留学生写的记叙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的情景,以及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说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同情弱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受到陶冶。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阅读方法:

  采取独立阅读、自主感悟、交流反馈的方式阅读课文。

  教学流程:

  1、谈话导入。

  你有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你有什么体会?你帮助过别人吗?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后可导入本科,设问:作者捐了钱,还想对募捐者说声“谢谢”,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1)让学生认真默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写了两件事,依次是儿童募捐,另一次是退伍老兵的募捐,由此应发了“我”要对这些募捐者表示感谢的心情。

  (2)认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讨论读了这课文的体会,对于如何理解作者要感谢募捐者的想法,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3、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真善美的'美好人性教育。

  4、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今后该如何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写几句阅读这文章的体会。

  5、检查识字。注意氛的读音,区别与募相关的形近字“幕墓暮”巩固对“募”的理解。

我想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够大胆想象各种飞行的方向,掌握画飞行中的人物技能,激发对想象画的兴趣。

  2、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画进行合理的添画。

  活动重点:

  让幼儿掌握飞行人的动作特征,并且画出飞行中的人。

  活动难点:

  运用已有的经验对画面进行合理的添画。

  活动准备:

  1、Ppt2、白纸、勾线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听歌曲,(两只小蜜蜂)并引导幼儿想象各种会飞的物体和人物。

  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这首歌曲中有谁啊?幼:小蜜蜂师:噢!对,刚才我们听到歌曲中的小蜜蜂会怎么样啊?(飞),为什么呢?

  幼:自由回答师:那小朋友们,除了小蜜蜂会飞,还有什么东西会飞呢?

  幼:自由回答师: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飞行人的动作特征

  师:好,那现在呢!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图片中会飞的可不是这些小动物哦!认真观察,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提问个别幼儿)

  教师小结:飞着的人整个身体是横着的,而站着的人则是直立的。

  师:那现在老师来模仿一下飞行人,你们认真看一看,就算我们身体横着,却还是飞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幼:讨论回答、

  师:对了,因为我们没有飞行的工具,所以要把飞行人加上起飞的工具!才能够自由飞翔!才能够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引导幼儿观察飞行在天空中看到的事物,丰富幼儿绘画背景经验

  师:哦!我有飞行的工具咯!我现在要飞到我最想去的地方了!小朋友认真看看我飞到了什么地方?飞呀飞呀!!咦!我看到了一棵树和座房子,可是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矮小呢?有谁知道能告诉老师吗?

  幼儿回答。

  小结:原来啊!因为我们飞到天空上看下来,离得远,所以才变小了。

  四、幼儿绘画

  1、师:小朋友你们想飞吗?那哪个小朋友来告诉我,你会用什么办法飞上天,又想飞去哪里呢?飞到了以后又会看到什么东西?

  2、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画,画的主题叫做《我想飞》,(鼓励幼儿想一些不一样的方法飞上天,飞到不同的地方)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五、结束活动

我想教案 篇8

  一、组织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都比较常见而又较熟悉交通工具,也比较喜欢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为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同时根据《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我设计了这一综合创新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围绕“旅游”这一主题,想象出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而进行交谈和操作的。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围绕“旅游”的话题进行交谈,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话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

  2、通过猜谜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水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形成交通工具的概念,知道其用途和不同的特征认知。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建构各种闪通工具,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各种模型交通工具。

  (2)废旧皮鞋盒、牙膏盒、可乐瓶等废旧材料,双面胶卷,剪刀、彩笔或彩纸。

  (4)音乐磁带、录音机。

  四、活动过程:

  1、用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A(1)猜谜:“身体像条龙,走路轰隆隆,跨大河,穿山洞,呜呜呜,向前冲。”(出示火车)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B(1)猜谜:“水上一幢房,烟囱屋顶装,有时过大江,有时漂海洋。”(出示船)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C(1)猜谜:“有人说我象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去上海、”(出示飞机)

  (2)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D 教师小结,初步形成水陆空的交通概念、

  (1)提问:水、陆、空分别除了大轮船、汽车、飞机以外,还会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2、借助“旅游”的话题,要求幼儿自由组合设计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重点指导幼儿围绕“想象”的交通工具而进行操作、)

  (1)幼儿自由结合交谈,想象设计什么东西?怎样做?

  (2)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设计,要求说话声音响亮,清晰。

  3、幼儿操作活动

  (1)交代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4、教师总结,活动结束

  5、活动延伸

  听音乐,把自已做的交通工具开到一边进行展览会。

【我想教案】相关文章:

《我想》教案08-09

我想教案6篇02-10

我想教案四篇11-04

我想教案7篇01-05

【精品】我想教案4篇06-11

【精华】我想教案3篇03-28

【精品】我想教案四篇12-05

中班我想语言教案11-05

【精品】我想教案三篇04-13

我想教案范文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