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教案

时间:2025-04-04 07:17:39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分数除法教案3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分数除法教案3篇

分数除法教案 篇1

  一、复习

  1、同学们,你能口算95930÷362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数据太大,不好口算)

  如果已知265×362=95930,你能说出答案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2/7 ×( )=1,括号内填几分之几?为什么?

  2、根据这道乘法算式,你能说两道除法算式吗?根据是什么?

  (引导说出分数除法的意义)

  3、完成p25做一做

  三、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除法

  2、同学们已经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你还想学习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知识?

  3、事实上,有一些分数除法同学们是会计算的。下面口算几题:

  3/8÷3/8 0÷4/9 1÷2/5 3/4÷1

  你是根据什么知识口算这几道题的?

  4、上面这四道题是一些特殊的分数除法,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分数除法。

  出示例题:一张纸的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图略)

  怎样列式? 你能根据图说出算式的结果吗?怎样证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证明结果的正确性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3 = 3÷34 = 1/4

  你能归纳这种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5、用这种方法口算:

  3/4÷3 4/9÷4 10/9÷5 6/7÷2

  6、质疑

  你认为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分数除以整数吗?能举例说明吗?

  7、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用学生所举的例子作为教学例题(例如 1/5÷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新问题,这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现在看一看,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分数除法的知识:

  (1)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

  (2) 1除以一个分数,结果是该分数的倒数。

  (3)一个分数除以1,结果是原分数。

  你能将1/5 ÷3转化成已经掌握的分数除法吗?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8、小组汇报

  (1)1/5 ÷3=3/15 ÷3=1/15

  (2)1/5 ÷3=(1/5 ×5)÷(3×5)=1÷15=

  (3)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4) ……

  你能归纳自己小组讨论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1)先将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能整除分子,再用前面的方法计算。

  (2)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1除以一个数,再计算。

  (3)利用商不变性质,将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一个分数除以1,再计算。

  (4)……

  9、观察第三种方法:

  1/5 ÷3=(1/5 ×1/3 )÷(3×1/3 )= 1/5×1/3 ÷1=1/15

  这个计算过程还可以更简洁些,你能看出来吗?

  化简得: 1/5 ÷3=( 1/5×1/3 )÷(3×1/3 )= 1/5×1/3 =1/15

  观察 1/5÷3== 1/5×1/3 ,你能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10、计算方法的优化

  刚才小组讨论时,每组用一种方法计算了 1/5÷3,现在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计算一下吗?

  学生计算后提问: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11、对其他的方法,你又有什么要说的吗?

  (引导说出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四、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

  2/3÷3 2/11÷2 3/8÷6 5/4÷2

  2、练习七第1题

  3、讨论题

  1/3÷a和 1/a÷3(a≠0),那道题的结果大?为什么?

分数除法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单元主题分析】

  本单元的概念比较多,尤其是比的初步认识这节中相似的概念较多,并且容易混淆,因此复习时要着重使学生弄清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做题时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在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注意运算顺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并通过交流了解其他算法。值得强调的是: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对学生来说是数学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另外,分数除法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步骤。让学生知道分数应用题应该怎样想,学会思考的方法。还可以将它与比的应用进行对比,发现这两种题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复习目标】

  1、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的概念,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引导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和比的意义、计算及应用。

  2、通过梳理与沟通,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求比值、化简比,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

  【复习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求比值以及化简比的计算;会正确地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文字题。

  【复习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纸

  【复习过程】

  一、回顾整理、汇报交流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复习并整理分数除法这一单元,完成了吗?把你整理的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生小组交流)

  师:我选了几份有代表性的,想看看吗?

  (学生汇报)

  ①简单列出本单元提纲 ②总结出个别重要的知识 ③虽然知识点零碎,但很全面

  师:能把这么多零碎的知识全面的总结出来,看来你们很用心地对本单元进行了复习!可是,你们知道吗?复习不仅仅是回顾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总结出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

  二、练中梳理、沟通联系

  师:请看(出示线段图) 什么图?仔细看,你能看明白什么?

  生:b是单位“1”,分成了5份,a占了3份;a是b的 —理解的真好!

  师:它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量关系式来表示呢?

  生:b× =a

  师:你能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吗?

  生:a÷b=

  a÷ =b

  师:为什么这样改?(积÷因数=因数)

  所以说,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想一想,两个数相除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

  生:比。

  师:什么是比?

  师:那么a比b是 ?

  生:a:b=

  师: 是什么?(比值)

  它还可以表示a与b的比是3:5

  在a÷b= 这儿它是商

  看来,比与分数以及除法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有什么联系呢?

  (生说,然后示课件)

  有没有区别呢?(运算、数、关系)

  师: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

  师:好了,下面看这儿 a÷ =b,如果a是2,你能算出b是多少吗?

  (生计算)

  师:说一说,怎么算的?

  师:除以 ,算的时候变成了乘 ,依据什么?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生说)

  乘除数的倒数,这样,就把分数除法的计算转化成了乘法。(示转化)

  师:想一想,像这样,a是2,b是 , a与b的比还是( )吗?

  (生有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

  师:究竟是不是呢?(算算看)

  生:(① 2÷ =2÷ =2× = )→这是求比值的方法,得到比值还是

  师:②看看这种方法可以吗?2: =(2×3):( ×3)=6:10=3:5=

  ↓ ↓

  为什么前项×3 后项也×3 ?

  这是通过化简比,得出结果还是3:5

  问:化简比依据是什么?

  对比:谁能说一说: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不同?

  生:求比值可以用前项÷后项,是一个商,结果可以是小数,分数或整数。

  而化简比是根据比的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结果必须写成比的形式。

  师:其实,求比值的'计算中,常常会用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解决问题,提升方法

  1、根据线段图提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

  师:如果a是六年级女生有300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六年级总数?

  师:可以吗?还可以怎么提?(示题)会做吗?

  生:300÷

  师 为什么用除法?题目的关键是哪句话?

  生:女生是男生的

  师:根据条件,可以写出什么数量关系式?

  生:(男生)× =300

  师:现在知道为什么用除法了吗?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 〤=300

  2、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师:如果把条件换一换:女生比男生少 怎么做呢?

  (生做,然后汇报交流)

  师:对比这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男生是单位“1”,未知 。

  师:求单位“1”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除法。

  师:用除法做是根据了除法的意义,而用方程相当于顺着题目的意思列式,把分数除法问题转化成分数乘法法问题 ,这样就简单了。

  3、比的应用

  师:我把题目全换一换(示投影),变成了什么问题?

  生:比的问题

  师:能直接列式吗?

  生:列式解答

  师:把比转化成分数

  问:为什么不用方程?

  生:单位“1”知道,是800人。

  师:这种按比分配的问题,也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小结:这样把知识联系起来,问题就简单多了,应用起来也更灵活了!

  四、综合练习,自我检测

  师:经过我们再次整理,就把本单元这些散落的知识点穿在了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找到了联系,明确了方法,老师这儿还有一份检测题,有信心完成吗?

  (分发练习纸,根据完成情况反馈交流)

  (分析错因,大多是计算出错)

  小结:看来掌握方法固然重要,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

  五、课堂小结

  师:咱们六年级的同学,面临对小学六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希望今天这节课对你们以后的学习能有所帮助,有所启发!

  附练习题

  一、 填空

  1、8:10= =40÷( )=( )(填小数)

  2、20千克:0.2吨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二、计算

  ÷2 ÷

  ×8÷ ( ÷

  三、应用

  一本书的 是80页,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比是9:1。已经看了多少页?

分数除法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3、通过练习,培养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难点是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

  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

  3、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 428+63÷9―17×5 (2) 1.8+1.5÷4―3×0.4

  (3) 3.2÷[(1.6+0.7)×2.5] (4) [7+(5.78—3.12)]×(41.2―39)

  二、探索新知

  1、阅读例4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2m 彩带,可以先3

  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2、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立完成P34 “做一做”第1、2题

  4、明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正确复述四则混合运算定律。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练习九第1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九第2—6题;拓展提高:练习九第7---10题。

  (1)第2题:要注意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2)第7题:“60瓦”与计算无关。 (3)第10题:最后得数与原数相同,原因是231、的倒数与的积正好是1。 342

  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分数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与除法教案07-23

【精选】分数除法教案四篇09-27

【推荐】分数除法教案四篇03-21

分数除法教案合集9篇02-16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案02-29

分数除法教案范文十篇10-16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10-31

分数除法的教学反思12-09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07-16

《分数与除法》教学反思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