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实用的语文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通俗易懂,课文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师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读中知道这节美术课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有三:老师画的“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妙,老师说画画时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只要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就好,老师评说红马画得很好,就是要这样画。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指导,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其中一个为多音字。学习运用工具书、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方法:
新授讲解法 示范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大家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怎么会有红色的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红马的故事》(教师出示第1张有课题的幻灯片)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出示第2张有学法指导的幻灯片)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认读字词:
1、教师再次配乐范读
2、(教师出示第3张幻灯片)检查难读的生字情况:级、挥、板、妙、欲、椅、标、排、涂
3、(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换偏旁识字、记字,启发学生说出其它生字记忆方法。
4、(教师出示第5张有文中词语的幻灯片)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巩固:浸泡、苍蝇、巡逻、洗澡、指挥、灿烂、戴面具、含苞待放。
5. (教师出示第6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 “待”这个多音字并根据字音组词语。
三、理解词意:
(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图片、联系课文理解:
自由: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含苞待放: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
滑稽: (言语、动作)引人发笑。
巡逻:巡查警戒以保安全,文中指老师一排排看学生的画。
四、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想到的内容批注在书中,把不懂的内容做上记号:
1.在美术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提示: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在文章中找一找,美术老师画的什么?画得怎么样?
3.把美术老师说的话打上横线,想一想,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4.我为什么喜欢上美术课?
5.美术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
五、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学生看课文一至二自然段:说出美术老师让我们做什么?
2、通过读书学习,大家知道了我们最喜欢上美术课,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次自由读2—13自然段,找出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理由,并做上记号。
3、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4.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5、教师小结:同学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你们学习很认真,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这样的学习方法很好。
六、交流感悟:
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指导他们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
(3)指名学生起来读句子。(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学生读句子,教师指导朗读。
A.“他画得真妙啊!一头漫在水里洗澡的牛,尾巴上还停着一只苍蝇;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辫在桌面上。”
B.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之后(出示幻灯片第11张)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句话中“含苞欲放”的意思。
c. 瞧!老师的画的确画得妙!谁还想读?(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再次朗读。
d.教师评议学生:读得好!花瓶中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全班女生一起读。
我听出来了,三朵百合真是很美。你瞧:在三朵百合的后面加上一个小冒号,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三朵百合各有各的姿势,是不一样。多神奇的小冒号,请你们再读这两个句子,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和这相类似的小冒号。
(4)第2句中小冒号和这个冒号相类似。
(5)你来读读这句。是啊,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很可爱。我们一起来读。(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
(6)谁会用下面的句式说话,恰当地运用冒号?教师着重指出:有的,有的',有的。X| k |B| 1 . c|O |m
(7学生自由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3自然段,并说出带有冒号,用上“有的……有点……有点”这类句子。(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2.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明白我们喜欢上美术课的原因:
老师画的妙: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
老师讲的好: “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用脑筋想,用眼睛看”
老师评的好: “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3.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老师还讲得好。我是从课文的第4--6自然段中读到的。
(2)把老师讲的话读给大家听。(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老师讲得好的句子:
A.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B.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
大家自由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句子。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指导读好句子。
同学们知道了可画的东西真多啊!天上跑的、地下爬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画。多有耐心的老师啊!不会画不要紧,只要动动脑筋,就会把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脑袋里所想到的画下来。
读得好!我和大家来分角色读,看谁读得好。
师生读。男女生读。
4.我们喜欢上美术课,还有什么理由?
(1)老师还夸同学们的画画得好。
(2)老师评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回答朗读,(教师出示第17张幻灯片)相机出示老师的评语: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老师此时的喜悦心情。
(5)老师为什么说“我”画的小红马“很好,很好”?
(6)学生自由读课文。
(7)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好第7、10、12自然段,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在读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画画,而且想象既纯朴又丰富大胆,还很有创意。
(8)同桌互相练读师生的对话。
(9)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的对话。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和感激;读出“我”的天真可爱和惊喜。
(10)(教师出示第1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对比读句子,找句子再次朗读:
a.故事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b.他的学生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c.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第18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看看喜欢老师原因:(1)老师画的画很有新意,并鼓励学生自由的想象、创作。(2)“老师一排排巡逻,一面笑一面点头,不时帮同学补上一两笔”说明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很关心,对每个人都予以肯定,让学生从中得到自信,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11)(教师出示第19张幻灯片)小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七、课堂作业:
1、学生刚接触冒号的用法,说起句子来相比平常比较难(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复习巩固句子中有冒号的用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句子:老师还画漫画:滑稽的小丑,戴面具的狮子,会走路的椅子都可爱。再次小结冒号是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2、(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
“这是红马。”我指着两匹用蜡笔涂得周身通红的马。我很奇怪,老师居然会认出这两个怪物是马。
“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因为赛跑很热嘛!”
“哈哈哈!”老师放声大笑,说:“很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3、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八、板书设计:
红马的故事
老师作画 妙
鼓励 ↓↑ 佩服敬佩
学生画画 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写12个字,学认9个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及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武汉有小河,有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奔腾着,大海的浪更是波涛翻滚是它们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还有一种水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成天“丁冬!丁冬!”的唱着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2、问:有谁看见过泉水?
3、讲:泉水从高山上流下来,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泉水它会遇到什么事吧?(板书课题,并出示挂图)
二、自主识字
1、师:赶快来读读学生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待会儿问问小组的同学。
2、自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或句子勾画出来,自己再读一读。
3、小组互读互听互纠正。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全班交流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文。
2、交流学情,你还有什么不懂吗?学生提问。
3、提出用画画的方式来读课文,弄懂提出的问题。
四、精读,体悟情感
第一段画水
1、泉水流过的地方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
2、要想画好泉水,必须知道泉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3、交流,泉水是什么样的?
4、指导朗读,师引读、齐读
5、指导作画
五、指导写字,分享交流
1、有6个生字朋友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出示“弹、股、胜、跳、流、杜、约”,指名认读)
2、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弹”,生练写。
4、作业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生字,开火车认读
2、小老师带读
3、齐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第二段 画水池及其它
(一)指导读文
1、要把这幅画画好,我们要弄清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在奔向大海的路上,泉水都遇到了谁?说了什么?自由读第二段(第四——第十自然段)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把刚才说的画下来,指导作画。
(二)画水池
1、请一位小朋友画一个水池,指导:用什么颜色粉笔?水池应该画在什么位置?还要画什么?你想起书上哪句话?指导朗读
2、泉水乡那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多么幸福啊。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画杜鹃花及其它
方法同上
三、精读欣赏
着重欣赏文中比喻的作用。
1、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作者为了让我们没看见过泉水的读者,能具体感受到泉水的声音和形状,在文中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方法。你们再读读,作者描写泉水用了哪些比喻和拟人?(学生自读,画出比喻句和拟人句。)
2、在老师带你们一起读读这些句子。(通过导读,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包含的意思。)老师说上半句,你们讲下半句。
3、如果把这些句子省掉,你们体会体会怎么样。(通过对比,进一步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在文中的作用。)
四、扩展升华
1、小朋友想一想,再对照书上的插图。看看还可以画什么?(楼房、鸟、树……)
2、学到这里,你们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吗?
3、你觉得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你能献给它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指名试读、试背,评议指点,再指名。
五、指导写字,分享交流
1、有五个生字朋友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写的。(分组出示“顶、影”、“热”、“候”,指名认读)
2、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示范写“热”,生练写。
4、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泉水
山腰 姐姐 多
平地 杜鹃花 清
果园 果树 甜
山谷 画眉鸟 美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g k h j q x的书写,及加上韵母后的拼读,三音节拼音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拼音,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带调韵母;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
1.学会“g、k、h、j、q、x”六个声母,认清形、读准音,能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则。
教学难点:
“j、q、x”与“”相拼时,“”上两点省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到拼音王国中认识了哪些韵母家族的朋友:(a、o、e、i、u、)。认识了哪些声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们一起再认识6个声母朋友“g、k、h、j、q、x.”
二、学习“g k h j q x”的音形及书写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的音学习“g”的音,读的时候注意读得轻短些。
(3) 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4)开火车读, 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学习“g”的形:
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 g、g、g。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中“g”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 教师范写“g”:第一笔是什么?C点什么格? 教师写;第二笔是什么?占什么格? 教师写;注意竖左弯要在第四线上边一点写弯,一定不要挨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 执笔方法,对姿势合格的学生发合格小奖票。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这个字母怎么读? 教师纠正读音;一边范写一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 出。
(2)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3)指名读。
(三).1.借助喝水的“喝”音学习h的音。
2.学习“k”的形。怎么记住“h”的形呀?一把椅子h、h、h
3.书写字母“h”
(1)观察书中“h”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 教师范写“h”
(3)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学习“j”的音形
1.出示“j”的图:你能根据图画的内容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 教师范读,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学生练习读。
2.学生“j”的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j”的形?编小儿歌:竖弯加点j、j、j。
3.书写字母“j”
(1)怎样写好字母“j”呢?请大家看看书,“j”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占什么格?
(2)学生边说 教师边在四线三格中 板书。
(3)学生抄写字母“j”。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学习字母“q”
1.出示“q”图
(1)问: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教师范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q”的形
3.书写字母“q”
(1)大家看看书本,看q是几笔写成的?先写哪笔?再写哪 笔?占什么格?学生边说 教师边在四线三格中板书。
(2)学生抄写字母“q”。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六) 学习字母“x”
1.出示“x”图
(1)问:这是什么呀!
(2)自己试着读读这个字母?教师范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x”的形。编小儿歌:小叉小叉x、x、x
3.书写字母“x”
(1)观察书中“x”的笔顺和占格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2) 教师范写“x”
(3)学生书写。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 学习加上韵母拼读
1.我们刚刚学完了声母王国的六个新成员,现在我们来学习拼音的拼读。同学们一起看,你会读下面这些拼音吗?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g-ü-gü k-ǎ-kǎ h-ü-hü g-è-gè k--k h-é-hé g-ǔ-gǔ k-ù-kù h-ǔ-hǔ
2.刚刚我们读的这些都是二拼音音节,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拼音,三拼音音节,一起来看。 g-u-ü-guü k-u-ü-kuü h-u-ü-huü 最前面的是声母,中间的是介母,最后面的是韵母,一起拼读的时候,要记得,声轻介快韵母响。跟老师来读几遍。
3.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拼音,会读吗?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j--ju jū jú jǔ jù q--qu qū qú qǔ qù x--xu xū xú xǔ xù 小碰见j、q、x,去掉两点还读。小小有礼貌,见了j q x 就脱帽。
4.学习jia、qia、xia,学习j、q、x与ia的拼读。 j-i-ü-jiü q-i-ü-qiü x-i-à-xià 四 小结 这次课我们学习了g、k、h、j、q、x六个声母的发音及书写。
请小朋友们特别要记住:碰见j、q、x,一定要去掉两点,但是,它不读u,它还读。还有读三音节拼音时,一定记住: 声轻介快韵母响。
语文教案 篇4
课题
第2课 家乡的古建筑
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古建筑艺术的美,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合理组织线条,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难点:能比较准确的描画出古建筑的外形。
教法学法
欣赏、讨论、讲解、自主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复习旧知,解决疑难
对比上节课的学生尝试作业进行讲解:
1、一幅画疏密关系恰当,给人的是一种美感。
2、一幅画没有疏密关系的处理,刻画也不细致,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二、讲解作画步骤及方法?
提示步骤(整体到局部):?
1、构图:在描绘之前,先在纸上大致比一下,确定建筑的的大体外形,画线条轮廓。构图要饱满,不能画散了。
2、表现:画出主要的建筑及场景,进行细致描绘。刻画物体要注意细致,有细节才能打动人。用线画就要注意疏密关系。
3、添画:完善画面,添画背景并落款
三、欣赏范作,提供作业参照。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2、小结:通过线条的组织和疏密的对比来表达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四、尝试表现
1、作业要求:用线描画你喜欢的古建筑的局部。要求构图饱满,线条组织疏密得当。
2、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3、强调:勾画线条轮廓,确定建筑的的大体外形;添画细部,细致描绘及添画背景。
学生欣赏画面, 比较哪一幅的线条组织更能表达琉璃瓦的感觉?
听讲、领会、感悟。
1、发表自己的看法。
2、领会、感悟。
尝试练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学习〈〈一鼓作气〉〉,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揭示的形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卧薪尝胆》这则成语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呢?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成语故事《一鼓作气》(板书课题:一鼓作气)这个故事又会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学习解决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圈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说说对题目"一鼓作气"的'理解。
(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完了,所以要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3.播放故事片《一鼓作气》,说说故事讲丁一件怎样的事?
三、精读课文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
(1)当齐国的军队擂起战鼓时,曹刿为什么不让鲁庄公出兵迎敌?
(2)曹刿的破敌方法妙吗?为什么?
2.学生自主探究,然后与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
(1)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曹刿说的话。
(2)因为当时齐国的攻势很猛,如果鲁军在齐军士气正旺时出兵迎击,势必会伤亡惨重。当齐国三通鼓过后,士气低落,此时出击,自然会一举歼敌。
4.播放录音带,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四、感悟寓意,拓展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学生自由畅谈,教师相机指导)
五、课堂
学生互相质疑、解疑,再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作业:双格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小蝴蝶和毛毛虫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小动物,(板书“蝴蝶”、“毛毛虫”)发现了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来具体了解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三、再读课文,找出两者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汇报交流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朗读
2.齐读
二、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
三、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示自读要求(用课件提示):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2)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齐读、指名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的动画,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蝴蝶发育的变化过程,再次强调的同时,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作家安徒生写的《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名叫“丑小鸭”的童话,相信大家读了那篇文章,一定会有更多的想法!
五、板书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续读《炮手》,开展爱心小组行动。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具准备:“苍白”等词语。
教学过程:
一、知道续编《炮手》
1、读课文《炮手》。
2、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句。
3、指名反馈,教师出示体现炮手感情变化的词语:惨白等。
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体会炮手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5、引导学生想象,炮手回到家乡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反馈,拓宽思路)
6、指导续写。
(1)大胆地想象。
(2)注意炮手的特点和性格与原文一致。
(3)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二、爱心小组行动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低年级的.同学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的?
3、小组讨论,制定方案:怎样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
4、交流各小组制定的计划。
5、教师动员学生将自己的计划付诸行动,并从中体验助人的快乐。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8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①大家了解香港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②今天,我们产“东方之珠”这一课,你会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①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注意带拼音的字音。
②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③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指名说说课文讲了香港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①从课文重点介绍的四个方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多读读,再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②总趋势
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四、大家相互评议。
拓展迁移,发展语言。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复习教案08-23
语文教案【精选】08-18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1-09
(经典)语文教案09-22
[精选]语文教案10-03
(经典)语文教案10-16
(精选)语文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