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02 11:29:03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荐】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荐】

语文教案 篇1

  《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赏析

  说到“对话”,一些教师更多地只想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口头语言交往,这个理解不能说不对,但不够全面。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作为体现交往哲学理念的“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的心灵,这种“对话”需要教师的价值引导,这种“对话”更是一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现以《月光曲》教学为例,来铨释这种价值引导下的生成。

  【眷注期待:对话在期待中酝酿】

  师:同学们,《月光曲》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想知道老师读了几遍吗?我反反复复地读、如痴如醉地读,读了整整20遍。读着读着,心中涌动着别样的情绪,像潮水般喷薄而出。我写下了一首诗,想听吗?

  师:(配画诗文《月光中的女孩》,背景音乐《月光曲》)好,“大诗人”朗诵给你们听(深情地)。

  月光中的女孩,

  你是月亮女神遗失在人间的孩子。

  遍地的荆棘划破了你的双脚,

  重重的迷雾遮盖了你的双眼,

  只有音乐淌入了你的心河。

  贝多芬是接你回去的天使,

  指间流淌的音乐化作月光下圣洁的云彩。

  托着你薄薄的身躯慢慢飘升,

  你洁白的羽翼轻轻扇动,

  回到了温暖花开的天堂……

  师:听着,想着……或许你心中有千言万语想说、想诉,但难以用言语表达。我知道美丽需要等待,期待你精彩的言说。

  生:这诗描绘的图画很美,真的好像在天堂一样。

  生:图画里,月光中的女孩在音乐里翩翩起舞,显得楚楚动人。

  师:说得也很美。同学们,你们会写诗吗?

  生:(摇头)不会。

  师:写诗并不难,老师写这首诗,灵感来自于课文,激情也来自于课文。大家多读课文,也能写诗,而且写起来会比我更精彩。因为,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今天,咱们一群“小诗人”,再加上我这个“大诗人”(我不谦虚了),定能营造一个诗意流淌的课堂。

  师:大家读了课文,知道这个月光女孩就是──

  生:(齐)盲姑娘。

  师:贝多芬指尖流淌的音乐就是──

  生:(齐)《月光曲》。

  师:学习从“疑”开始,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无进。看着“盲姑娘”,听着《月光曲》,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月光曲》是怎样的`?

  生:贝多芬为什么要为盲姑娘弹《月光曲》?

  生:《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其中“阅读期待”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学会拥有宽厚的期待,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益。《月光曲》课始,教师以潜心会文后从心中喷薄而出的诗──《月光中的女孩》引领激趣,匠心独运激发学生读文作诗的欲望。然而话锋一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进而生疑。这一过程,教师创设和利用阅读期待,诱发学生与文本主体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在教师催化下对文本的渴读,是教师点化下的主动建构,更是教师价值引导下的有效生成。

  【返回倾听:对话在倾听中生成】

  师:这是一首怎样的《月光曲》?

  生:优美、悦耳的《月光曲》。

  生:舒缓的、令人陶醉的《月光曲》。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生:我是从这段话中读懂的──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这是《月光曲》的旋律吗?

  生:不,这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的联想。

  师:哦,这是文字版的月光曲,好好读读,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月光曲》是很优美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总77电67

  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

  (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2)齐读:我会读。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

  一()水

  几()小鸡

  一()阳光

  一()手

  几()房子

  几()鱼

  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案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回家用一(

  )(

  )口头造句。

  六、板书设计:子、头、长、出、飞、火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78电68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三、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量词。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

  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

  (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案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

  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五、作业布置:

  回家认方向。

  六、板书设计:东

  南

  西

  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竖提、竖折两种笔画和一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上课之前我们猜一个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生猜:太阳

  2.看一看:老师在黑板上板画万丈光芒的太阳

  3.说一说:看到太阳你想到了什么?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讲?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太阳有关的课文——《阳光》(认识耳朵旁,给“阳”字找朋友。简单理解“阳光”。)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给生命带来了活力,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温暖的阳光!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现在请小朋友借助拼音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边读边圈生字宝宝,也可以同桌互读,或者四人小组来合作读)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课文读通。读的棒的小朋友等一下我们奖励他一个红太阳。开始吧!

  2、展示学习成果

  (1)你记住了哪几个生字宝宝?是怎么记住的?哪个字最难记住?给小朋友提个醒。

  (2)老师现在来检查一下,看看这些生字你能读准确吗?(注意指导“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指名读,咱们开双列火车读、齐读。

  (3)你们已经和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了,瞧,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藏进了下面的'几句话中,你能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读给大家听听吗?

  早晨,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我拉开门,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谁要吃长长的拉面?

  金色的田野更像一地金子。(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瞧,连太阳公公也眯眯笑了)

  (4)好词推荐。你认为本课中哪些词语比较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推荐给大家的词语可能有“阳光、洒遍、田野……”

  三、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读第一自然段,初步感受阳光的宝贵。

  (1)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本上标一标。

  (2)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听听他哪个词句读得最好?

  (3)评价读书情况。

  (4)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阳光像金子。)

  (5)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的,很宝贵)

  (阳光也是金黄色的,也是闪闪发亮的,也非常宝贵,所以说阳光像金子。)

  (6)教师小结:因为阳光和金子颜色很像,都很宝贵,所以作者说“阳光像金子。

  (7)用“像”连接的前后两个事物要有相同点。请学生发挥想象实际运用:弯弯的月儿像()。()像()。

  (8)“洒”是什么意思?(借助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9)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1自然段,一起再来感受阳光的宝贵。(“金子、洒遍”要读重音)

  2、读第二自然段,畅谈阳光的美好。

  (1)过渡:当太阳洒遍大地的时候,大地上的一切便开始有了生机与活力,到底有什么变化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地读读第2自然段,说说大地有了什么变化?

  (2)生谈阳光给万物带来的变化(田里的禾苗更绿了;山上的小树更高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

  (3)出示句子: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让我们一起来体会阳光的伟大,读第二个句子。(指导朗读“更高了、更绿了”语调要高一些)

  (4)是啊,阳光的本领很大。想想看,阳光除了让小树、禾苗、小河发生了变化,他还使哪些东西也发生了变化?

  花朵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_________了。

  __________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__________了。

  (生:花坛里的花,因为有了阳光,更红了。生:竹竿上的衣服,因为有了阳光,更干了。生:天空中的小鸟,因为有了阳光,飞得更高了。)

  (5)质疑: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预设问题:为什么说:“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利用实物锦缎帮助学生理解,锦缎很光滑,很漂亮,微波粼粼的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长长的锦缎。)

  (6)发挥想象:你觉得小河还像什么?

  (7)指导朗读。“长长的”可以用手势来表达

  (8)教师引导朗读: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都发生了变化。田野里的禾苗……,山上的小树……,河面闪着阳光,……。

  (9)让学生带着对阳光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情感,把第2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3、感情朗读3、4、5自然段,深入体会阳光的宝贵。

  (1)生自由练读第3自然段。

  (2)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好?

  (应该把"跳进了"读得响些、快些。应该读出“我”的开心。阳光会跳,就像一只调皮的兔子,要读出调皮的样子来。)

  (3)有感情练读。

  (4)这么可爱的阳光,你有什么好办法帮我捉住它吗?为什么抓不住呀?

  完成填空: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你的,是()的,是()的,是大家的。

  (5)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这里说“阳光像金子,但比金子更宝贵。”这是为什么呢?

  (6)师生讨论:阳光能使植物生长,能使小朋友们长高,可是金子不能,所以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阳光是不能用金钱购买的,是一去不回头的。所以我们说: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出示句子)

  四、畅所欲言,升华主题

  1、既然阳光这么美好,你想对阳光说什么?

  2、教师小结: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珍惜每一天,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做游戏。给生字宝宝找拼音朋友。

  2、小组内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

  二、熟读课文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指导背诵

  1、这篇课文会读了一点也不厉害,会背了才了不起呢!比比哪些小朋友最先把课文背出来!

  2、指导背诵第2自然段

  ⑴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最难了,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边读边记。

  ⑵教师引背第2自然段(田里的禾苗──(生接);山上的小树──(生接);河面闪着阳光──(生接))

  ⑶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⑷指名背诵。

  ⑸你能加上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背诵吗?

  ⑹全班一起边表演边背诵。

  3、读读其他自然段,试着背一背。

  ⑴课文其他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请你自己读一读,背一背。

  ⑵指名分段背诵。

  ⑶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动作背一背。

  4、分小组表演背诵。

  四、拓展练习

  1、读一读,找朋友

  ⑴出示:早、星、晨、春、香、阳、晚

  ⑵自读──指名读──齐读

  ⑶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都带有偏旁“日”)

  ⑷你能给这些字找朋友吗?

  2、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带“日”的字。(晶、朝、昔、音、晒等)

  五、指导书写

  1、出示“也”、“长”、“山”、“出”四个生字,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笔顺和书写应该注意的地方。

  2、重点指导“出”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

  3、学生书空四个生字,巩固笔顺,认识笔画“竖提、竖折”。

  提醒学生注意:“长”的第一笔是“ノ”;“山”的第一笔是“ㄧ”。

  4、跟着老师书写一个字,然

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确识记生字。

  3、引导按顺序看图,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引导学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平时,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朋友。(课件出示自我介绍的小女孩)她叫小红,她邀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愿意)

  2、出示课本插图,小红在哪呢?(在家里)板书:在家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人物介绍,以做客的方式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学词识字

  1、小红家里的东西可多啦,请同学们按顺序找一找,小红家里都摆放着哪些物品?(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按顺序出示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

  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强调:灯,钟是后鼻音。电是前鼻音。

  2、图上有哪些人物呢?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说爸爸在看报纸出示“报纸”读。)

  总结:对,晚上,小红一家人都在家里,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小红给他们送去水果。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小红也笑了。

  3、出示课件:我会读

  沙发电视台灯报纸

  A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出示生字条,圈画生字。

  沙发报纸台灯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打开语文书49页,借助生字条,把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找出来圈住,一边圈一边读,圈完以后再读一读。

  4、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5、去掉音节读词语

  自由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初入学的孩子好动,坚持不了一节课,课中休息一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和刚上课一样高。)

  6、出示单个生字认读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话简单识记生字,再通过分步学习进一步巩固生字。使学生的生字认得更牢固。)

  三、识记生字巩固练习

  1、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偏旁呢,板书: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领读

  2、你能找出这三个偏旁藏在哪个生字里吗?

  课件出示:

  沙--------三点水

  报--------提手旁

  灯--------火字旁

  (读报纸要用手,“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火”是在《口耳目》里学过的,它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请同学们再读一次。

  3、交流识字方法

  我们今天学的`这些生字里的某一部分有你们认识的吗?你能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报”的右边在“服”中见过,把“服”的“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报”。

  对,这种识字方法叫做:换一换。生跟读。

  三点水+少=沙示字旁+见=视火+丁=灯

  对,这种方法叫:加一加,生齐读。

  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大家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认识更多的生字。

  现在呀,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看你们这些字认得怎么样。

  4、出示:我会读

  沙发沙子出发头发;电视电报电灯电视台一台电视机电话;

  报纸白纸纸飞机

  5、我能用它们说一句话

  报纸台灯电视沙发

  爸爸在看报纸。

  我坐在台灯旁写作业。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6、读一读,连一连

  报纸diànshì

  台灯bàozh

  电视táidēng

  沙发shāfā

  7、摘苹果

  设计意图: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认更多的字。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写9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灵顿将军最后取得胜利的原因;体会勇于战胜自我、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3、识记4个生字,并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蜘蛛,认读,同学们见过蜘蛛吗?说说你对蜘蛛的了解。

  2、教师再板书:将军,认读。“将军”和“蜘蛛”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将军和蜘蛛》,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2、自由朗读课后的生字,注意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小组合作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

  4、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注意“蜘、蛛、胜、战”是翘舌音,“遭”是平舌音。

  5、小老师带读词:战役遭受打击取胜希望失败毁掉编织夺取胜利

  6、把生字和词放回课文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7、指名合作读文,教师指导难读的地方。

  8、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段,说说告诉我们什么?(板书:沉重打击)

  2、想象当时遭受什么样的“沉重打击”?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

  3、将军的部队还有取胜的希望吗?理解“几乎”,体会将军当时绝望,心灰意冷的心情。

  4、从这一自然段里你能体会到将军此时此刻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并认读:战击取胜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区别形近字“站’’和“战。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取",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

  4、学生练写牛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7自然段,懂得永不气馁,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2、识记5个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快速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威灵顿的部队由于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读。

  二、引读课文,读中感悟:

  1、默读第2——7自然段,找一找威灵顿将军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边读边画,把威灵顿看到的用“()”标出来,想到的用“——”标出来。

  2、当将军几乎陷入绝境时,他是怎样想的?书上怎样写的?指名读句子。(板书: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

  3、这时他看到什么?指名读第2自然段第3、4句。(板书:六次都失败)

  4、这时将军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3自然段,将军看到蜘蛛六次失败,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你能体会将军说这话时的心境吗?指导朗读,读出悲凉无奈的语气。

  5、当将军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时,蜘蛛在干什么?自由朗读4自然段。

  6、读了第4段,你觉得这只小蜘蛛怎么样?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7、眼看蜘蛛又一次陷入绝境,努力又一次白费,将军又是怎样想的?指名读第5自然段。

  8、为什么将军觉得小蜘蛛比他还倒霉?

  9、这时的小蜘蛛放弃了吗?将军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自由朗读最后两段。

  10、蜘蛛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认真编织结结实实的网)

  11、教师引读:看到眼前的情景,威灵顿将军感动了,他想……(板书:我也要再一次尝试!)朗读此句。

  12、男女生、师生合作读课文,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1、威灵顿将军的部队几乎没有取胜的'希望了,为什么最后取得了胜利呢?

  2、从将军和蜘蛛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当你放弃了自己的时候,你就放弃了成功的机会。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希、败、织、夺、利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3、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怎样摆?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败”,左右两边写紧凑。

  4、学生练写生字。

  将军和蜘蛛

  遭受沉重打击坚持六次都失败

  再努力也不可能成功没有灰心更加心

  又被毁掉

  我也要再尝试!还是认真编织

  夺取胜利结结实实的网

  胜利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比一比组词:

  站()击()取()希()织()夺()

  战()出()敢()杀()只()奔()

  二、从每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商店的柜台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

  教室里的课桌椅排列得整整齐齐()——()

  天寒地冻,冬冬一点也不觉得冷。

  战士们站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冻得牙齿格格地响。()——()

  三、读一读,把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

  宽穷善

  富败强

  贵窄内

  胜贱加

语文教案 篇6

  又到一学期的复习时,我们知道复习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当然更主要是给学生查漏补缺,使得某些学生因为平时的缺漏而存在的不理解,能在复习中得以理解,进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在今天的复习交流活动中,我根据组长安排是讲讲关于第四组课文的复习要点。

  教材分析:第四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每篇课文都以生活中的启示为主题,都是以展示生活中的一件件事例,来告诉我们如何做人的哲理的。具体学习这些课文,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本次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我在考虑复习这组课文时,我想复习除非是基础知识与阅读写作。于是根据教参要求、教材安排,以及单元检测卷和学生的课堂作业,作了下面的设想:

  一、基础知识:

  1、掌握本组新词,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一定要会读会写,在复习中可以以听写或看拼音写词的方式进行巩固检测。读读记记中的词语一定要会读,特别注意发准每个字的音,并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运用。这可以以同桌互检或认读给小组听的方法,加以检测。

  2、这一单元中以“的”“地”组成的词组较多,因而这一词组也应该是本组课文中要加以复习的,主要让学生能正确运用“的”“地”的词组,并能正确地给以合理搭配。在本组中共出现的词组,我作了个累积。(彩色)的涟漪(银光闪闪)的湖面(皎洁)的月光(企求)的目光(不容争辩)的声音(沮丧的)孩子(严格)的教育(月光如水)的夜晚(永久)的回忆(终生)的启示(星罗棋布)的村庄(大胆)的念头(特殊)的技能(与众不同)的展览(络绎不绝)的人(鲜红嫩绿)的果实(深幽)的丛林(简易)的竹条(繁茂)的绿蔓(滚圆)的身子(细腻)的绒毛(美好)的境界(颤动)的笔尖(蓬松)的球儿(好奇)的眼睛(亲近)的情意(又细又亮)的叫声(生气)地叫(小心翼翼)地收竿(熟练)地操纵(得意)地欣赏(神气十足)地站(不停)地甩动(急切)地问(平静)地说(依依不舍)地放(清楚)地知道(有力)地摆动(源源不断)地流出(不动声色)地写(高高)地挂(深深)地印(友好)地啄两下(默默)地享受

  3、词语的辨析。课堂作业本上及试卷上要求区别的是“剧烈、激烈、强烈”“告诫、告诉”“启示、启事”“鼓励、鼓舞、激励”“展现、出现”这一题,从学生的作业情况看,“剧烈、激烈、强烈”与“鼓励、鼓舞、激励”的区别学生是有点搞不清楚的,因而它们的区别,我们要适当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正确运用。

  4、掌握多音字(空地、播种、便宜)。

  5、近义词

  怪(挺)居然(竟然)希望(期望)辉映(映射)嘱咐(吩咐)

  辨别(分辨)索性(干脆)乞求(恳求)争辩(争论)清楚(清晰)

  启示(启迪.启发)告诫(劝诫)爱慕(羡慕)收获(收成)可惜(惋惜)

  体面(好看)开辟(开拓)剧烈(猛烈)熟练(娴熟)诱惑(引诱)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欣赏(观赏)抉择(选择)和蔼(慈祥)

  梦想(理想)巧妙(灵巧)念头(打算)吩咐(嘱咐)便宜(廉价)

  颤动(抖动)信赖(信任)淘气(顽皮)

  6、反义词

  爱慕(厌恶)便宜(昂贵)外表(内心)体面(难堪)熟练(生疏)

  可贵(可鄙)实用(没用)争辩(沉默)清楚(模糊)诱惑(劝阻)

  和蔼(严厉)巧妙(笨拙)消失(出现)推迟(提前)居然(果然)

  爱慕(嫌弃)温暖(寒冷)熟悉(陌生)享受(吃苦)淘气(乖巧)

  遥远(附近)严格(放松)短暂(永久)

  7、关联词的运用:尽管……但是……要是……就……既然……就……不但……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8、重点的句段必须背诵抄写。在本组的课堂作业本中,每课都有“收藏屋”要求把文中含义深刻、对我有启示的语句抄下来。故每课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句,能够熟读背诵,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社会的人。我摘录如下:

  《钓鱼的启示》、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和课文的重点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并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积累好词佳句(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能背诵、默写父亲教导“我”的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并领会它的深刻含义。

  《落花生》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及“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和“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并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珍珠鸟》抄写课文最后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并理解其含义。

  而通过课堂作业本及考试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在这一单元存在的最大问题,还是课外阅读,故加强课外训练是重点。

  二、阅读

  本单元的阅读思想性较深刻,给学生的分析带来较大困难。因此我认为,像这种阅读题,我们一定要按本组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句的含义的方法,然后寻找相应的主题或相应的内容的文章,给学生以训练。首先让学生养成读通读熟文章再解题的习惯,然后再根据要求答题。

  三、习作:虽然习作中的取材有三个方面,但每个方面都是写一件事,因而习作指导重点是把事情的发生和经过讲清楚,把从中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复习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13《钓鱼的启示》认读生字,听写新词,区别积累的、地、得的词组,读熟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出“我”的心情变化,会区别运用“剧烈、激烈、强烈”“告诫、告诉”“启示、启事”,背诵抄写课文中描写月景及重点句。

  第二课时:14课15课16课,内容见上

  第三课时,阅读训练与习作指导。习作(可以是拿出教学时写过的习作,重在指导后,重新修改)

  第四课时:进行检测

  注:像一些抄写练习我们可以放到回家作业中完成,包括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知识。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激情表扬:(瞧!咋们班的孩子坐得真好,个个像小战士似的!)(恩,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你们的精神饱满,眼睛一直注视着老师!老师称赞你们!)

  2、听到老师的称赞,你的心情怎样?(希望这节课你能学得认认真真,学得高高兴兴,好吗?)(相机板书:称赞。“称”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

  3、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齐读课题,称赞就是?(夸奖,表扬。)(恩,说得真好,称赞就是夸奖,表扬)(那你还想得到老师的称赞吗?好,请看大屏,这些你都会读吗?)(咱们来开小火车吧!开火车之前老师有个小要求:那一组坐的最端正就请那组开!小火车开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跟读。好吗?师:小小火车那里开,生:嘿嘿,小小火车这里开)

  二、初读感悟

  1、出示生字课件,复习字词.(不错,你的字音读的真准确。呵呵咋们班的小火车不仅声音响亮速度还开得那么快!你们都很棒!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那这些你还会读吗?)

  2、指导书写“傍”(读得真棒。瞧,你们响亮的声音把小刺猬和小獾也吸引来了。)

  3、了解刺猬和小獾:出示刺猬和小獾课件。(我们对于小刺猬比较熟悉:浑身长满了小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而小獾呢,我们不太了解它,看:两只又小又尖的耳朵,强壮的身体,弯弯的尾巴就像一把镰刀。)(他们可爱吗?你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故事吗?请翻开语文书,自由地读读课文吧)

  4、出示自读要求,生齐读。(读前老师可以提两个小要求吗?1字音准确,语句通顺2边读边思考:课文中谁称赞谁?是怎么称赞的?用笔画出来)

  5、生自读文。

  6、回答提问(课文中谁称赞了谁?那小刺猬为什么要称赞它呢?我们来学习1-4段。请听老师读1-4段)

  三、学习课文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4自然段;

  1、师示范读(1-4)段, 生思考:小獾在干什么?他的板凳做得怎么样?用笔划出答案。

  2、理解“粗糙”。 这样的板凳坐上去会是怎样的感觉?摸上去什么感觉?

  3、出示实物板凳,生摸,谈体会。

  4、讨论: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呢?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2) 出示句子;小刺猬走到小獾身边,拿起板凳仔细地看了看。

  A 从这一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B 哪个词最能看出小刺猬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给“仔细”换个词吗?

  C 说说小刺猬可能观察了板凳的那些方面。

  D 练习: 看了看 _了_,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我看了看手表,比赛的时间快到了。)

  E 指名读一读,读的.时候强调“仔细”一词。

  (3) 出示句子: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A “一个比一个好”说明什么?

  B我也会:一个比一个 一棵比一棵壮 一_____比一____ 一 ____比一 ____

  C 谁来称赞称赞小獾?(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5、如果你是小獾,听了刺猬的称赞你心情怎么样?这个时候你再做板凳你会做得: 听了小獾的称赞,我做板凳做得——————————。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5-7段

  1、出示第二幅图,小獾在干什么?小刺猬会说什么?小獾又说了什么?

  2、你们能在哪个自然段找到他们说的话呢?

  3、那你能在书上找出他们说的话吗?指名生说。

  4、出示句子: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那只小獾来对小刺猬说说?抽学生读句子

  5 泄气是什么意思,你有过泄气的时候吗?当自己做一件事遇到困难做的不理想的时候,多需要别人称赞的鼓励,想泄气的小獾何尝不需要别人此时的鼓励呢?就在这时小刺猬来了,及时的称赞了它,给了它自信。(板书:增强自信.如果你是小獾,你会对小刺猬说什么呢?

  6、生带着体会齐读句子。(那请同学们带着你的体会齐读这个句子吧!)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8-10段

  1、小刺猬的称赞给了小獾鼓励,增强了小獾的自信。自己读读8——10段,想想:小獾为什么要称赞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好?生边读边想。

  2、出示句子: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为什么小刺猬的苹果最香、最甜、最好?

  3、如果你是小獾,你还会怎么称赞小刺猬?

  4、小刺猬称赞小獾,能使小獾充满自信;那么,小獾称赞小刺猬,能使小刺猬怎样呢?

  5、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让我们一起读读小刺猬的话吧。

  6、称赞能使小獾充满自信,使小刺猬消除疲劳。(板书:消除疲劳)你想想:称赞还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

  7、称赞能带给我们勇气和自信,称赞能带给我们进步,称赞能带给我们成功和喜悦。齐读。

  四、课外延伸

  1、如果一开始,小刺猬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嘲笑、讽刺小獾,会怎么样呢?

  2、小刺猬和小獾的故事太动人了,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个故事吧!

  3、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4、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优点或进步,让我们也来赞一赞吧。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出发》《老师》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毕业班的学生了,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生交流)

  2、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你们真的长大了,少了些童年的挚嫩,多了分少年的沉稳!少了些童年的`任性,多了分少年的责任!还记得咱们五年级学习的那首题为《少年》的诗歌吗?(师生齐诵诗歌《少年》)3、过渡:少年,一个意气风发的美好年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柯蓝先生笔下的少年旅行队,开始新学期的第一课吧!

  3、 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并观察思考,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分人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重点关注“簿”字(出示形近字比较:“薄”和“簿”),反馈:这篇课文里面含有一些小标题。(生述有哪些小标题,师相机板书)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小标题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层次清晰,要点明确,并与开头构成了总分关系)4、师小结: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会就发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诗,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从小标题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少年旅行队去了不少地方,不管去哪儿,他们旅行的目的只有一个,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在生活中学习)

  5: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书上有作明确的解释吗?

  师相机板书:

  “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所以我愿意当一个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

  三、品读诗歌:

  1、生齐读句子,师述:这两句话似乎写得很空洞,不易捉摸,但只要你静下心来品读课文,你定会对这两句话有更为具体、更为深刻的认识。默读全文,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勾画下来。

  2、反馈交流《出发》部分:

  师生交流(预设阅读点):

  (1)、“明亮的阳光在喊他们……到生活里去”

  生读句子,谈体会;

  师:短短的一句话里竟然用到了三个“喊”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队员们出发前急切的心情)

  指导朗读。

  (2)、“都准备好了吗?没有忘记带昆虫网吗?没有忘记带标本箱吗?没有忘记带笔记本吗?”)

  生读句子,谈体会;

  师:总觉得这句话有些罗嗦?既然问“准备好了吗?”为什么还要问后面那一连串问题呢?(引导学生发现:前一句与后面三个问句构成了总分关系,这样些更能体现出少年旅行队的兴奋与急切的心情)

  能试着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谁能试着说一组总分关系的问句(指导句子练习)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华字典。

  2、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

  3、在学习生活中,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4、背诵《赠汪伦》。

  教学重点

  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与步骤,背诵《赠汪伦》。

  教学难点

  养成主动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字母歌

  播放音乐,师生同唱《汉语拼音字母歌》。

  二、激趣谈话,认识字典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想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时,怎么办?(生自由发言)

  我们可以请一位“不会说话的小老师”来帮忙。这位老师可是神通广大,没有一个字它不认识,想结识它吗?出示字典。

  三、学习音序查字法

  1、认识字典的组成部分。

  现在请大家翻开字典,观察一下字典里都有哪些内容?

  学生边汇报,师边点击课件出示“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部首检字表”“正文”等,并对每一个部分做以简单的介绍说明。

  2、以具体字为例,详细指导,教给方法。

  以“厨”为例,具体展示操作过程。

  第一步:查音序。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要查的`第一个字母“C”。

  第二步:查音节及页码。在这个大写字母“C”的栏下,找到要查的音节和这个音节的页码:chu(46)。

  第三步:在查到的页码中,根据要查字音节的声调顺序,在正文中查出要找的汉字“厨”。

  提示学生,查声母是“zh”“ch”“sh”的字时,要查“z”“c”“s”。

  有的字典的音节是没有声调的,可以找到这个音节的页码后,在该页码下查找不同声调的字。

  四、反复练习,总结方法,揭示规律

  1、出示“猫”和“电”字,师生共同查字典。

  2、独立查一查“漂(piào)”“踪(zōnɡ)”两个字。

  3、出示“糖”“信”“物”三个字,组织学生查字典比赛。

  采访胜利者,有什么好方法,查得这样快?

  4、小结方法:先看字母查“索引”,找到字母查音节,根据页码翻正文,按照声调去找字。

  5、读一读“音序查字法口诀”,并比赛背一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4-24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09-22

(经典)语文教案10-16

语文教案(经典)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