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31 10:21:0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合集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2、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3、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4、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

  2、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穿衣裳甩甩头追上去披红袍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第三课时

  我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六、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认识星空中由7颗星组成的星座。

  2. 知道“7”的正确书写方法。

  【能力目标】

  1.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2. 能正确书写“7”。

  【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心情。

  2. 在画星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

  根据星座正确数星星。

  教学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教学准备:

  教师:光盘、实物投影仪、数字书写卡片。

  学生:方格纸、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课前准备交流

  请你说说自己生日所在的星座。

  2. 光盘演示

  (1)出示书本上的4个星座。

  (2)介绍这些星座的名称:天鹅座、狮子座、大熊星座、射手座。

  3. 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探究

  1. 观察这些星座是由多少颗星星组成的?

  请大家一起数数:1、2、3、4、5、6、7 师:全是7

  2. 小组活动

  (1)用小圆片拼出数为7的星座图案。

  (2)为图案取个星座名称。

  (3)汇报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取这个名称?

  3. 出示题2:按给出的数画星图

  (1)学生尝试自己画。

  (2)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星图。

  三、练习

  1. 书写7

  (1)学生尝试自己写。

  (2)交流写法及注意点。

  (3)师指导写法。

  2. 拓展

  选择1到10 个数。

  3. 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图案。

  4. 说说你的图案像什么?

  四、小结

  请学生说说今天你学习的愉快吗?你又学会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把握叙述层次及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

  教学难点:

  感情诸葛亮这一光辉历史人物形象及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认识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感情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交流讨论

  1、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自悟,明白了空城计是怎么一回事了。这节课,我们具体分析空城计实施的过程识诸葛亮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围绕上节课出示的"阅读要求"中的4个问题来讨论交流,弄清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过程。

  (1)诸葛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想到用计的.?引导学生抓住"十五万""五千"等数据,对比分析:兵力悬殊;司马置在刚"占领街亭",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而葛亮"有一半还是运粮草的兵,不能打仗""这些兵卒昕说司马宣悉的大军来了,都吓得心惊胆战,不知怎么办才好对比分析:士气不足。

  思量结果:只能智取,不可强攻。

  (2)"空城计"究竟是怎么回事?

  ①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认真默读。

  ②同桌间表演诸葛亮"吩咐"部下的情节和吩咐后自己的举动,体会诸葛亮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遇事冷静的=象特征。

  (相机指点朗读语气,应沉着,语速中,语气坚定)

  (3)结果如何?

  (司马蘸中计)

  引导学生想想:司马蘸撤退的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的轻松自得,自己的谨慎和自负)

  (4)诸葛亮怎么想到用此计的?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悟诸葛亮的超人胆识和智慧,来源于对他人正确的了解和分析。

  三、演一演,展示故事情节

  1、指名分角色读"诸葛亮施计""司马蘸中计""诸葛亮揭秘(释计)"部分。

  2、再指名学生表演相关情节,可以加进自己的创意动作或语言,但必须符合人物身份。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四、引导评析人拗,初步感悟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在"空城计"这个故事所讲到的人物中,你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学生畅所欲言)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五、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15井甜:吃、浇菜、洗萝卜

  井水特点凉:浸新鲜的红心李子

  联想:劳动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课后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傍()吩()咐()胖()

  膀()粉()符()拌()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间,城下面画。

  乘凉(cheacute;ngcheng)记载(z?izai)

  痴痴(zhīchīchī)嬉笑(xīx?)

  3、多音字组词。

  Xi()pū()shuǔ()

  系铺数

  ji()pu)shu()

  4、仿照例子,再写出几个词语。

  干干净净白白胖胖

  碧绿碧绿一颗一颗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李子()的印痕

  ()的水井()的味道

  ()的坡度()的大萝卜

  ()的星星()的大缨子

语文教案 篇5

  20××年秋,我校承担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各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小组的成员,我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生命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思考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去实现其生命价值。我们的语文课堂正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生命意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一、在语文教材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

  在小学阶段各学科中,语文学科最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它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内在的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翻开每一本语文课本,教材中几乎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教育资源,它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素材。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它所提供的教育素材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深入学生心灵,特别是对于认知水平和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显然是更加亲切可感的。如《生命,生命》、《海伦·凯勒》、《羚羊飞渡》等一篇篇大量的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生命、敬畏生命的课文,没有哪一篇文章不可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对学生直接进行呼唤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

  二、在语文阅读中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巧妙地加以引导,通过解读文本、解读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相信这棵生命之树定会深深地扎进学生的心田,并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的课文,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做到以生为本,以文为载体,抓住教材中大量直接阐释生命,呼唤、热爱生命的课文进行教育。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让学生自主探究,凯勒是如何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的。了解海伦在一岁半时成了一个盲聋哑人,这是一般人都难以想象的痛苦。然而,是什么使她从黑暗和沉寂中走出来的呢?是她对知识的渴望,更是她对生命的渴望的具体体现。海伦的一生就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让学生从海伦身上懂得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与价值、认识生命的可贵,从而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如果说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实际上你就不可能懂得尊重别人的生命。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珍惜、热爱,同时也包括对生命的敬畏。通过阅读课文,真正理解生命意义、生命价值之所在,懂得生命的可贵。例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下,去感受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帮助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从而让更多的年轻羚羊获得了新生。老羚羊的这一举动,学生在朗读中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受到了区区弱者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难得的可贵的合作与献身精神。这样,使学生更加体验到生命的可贵。

  三、在语文活动中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有价值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如开展“关爱生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围绕“怎样使自己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进行讨论。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外读物和有关生命知识的科普作品或观看有关生命教育的影视作品等,让学生写出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并让学生摘抄有关生命教育的名言警句,自办《珍爱生命》的手抄小报或班级黑板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教育的真谛。同时,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时刻关注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并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适时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去感悟生命教育的真谛。

  总之,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语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因此,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讲,教学中就是要重视生命教育。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按照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优势“润物细无声”地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那么,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时时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不断探索生命教育的方式方法,让生命教育这朵璀璨的奇葩永远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随遇而安、柔弱、毫不可惜”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建造过程,激起对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联系上下文体会“随遇而安”“伟大的工程”等语句,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阅读——观察——阅读,在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的语句体会蟋蟀肯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蟋蟀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从阅读中感受,从观察中认识,从分析中体味。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1、(师出示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它有什么本领?

  (唱歌,斗蛐蛐。)

  2、它今天要向我们展示另一个本领——建住宅,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是不是想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边读课文边画生字读一读。

  2、学生试读后,同桌互读互认生字。

  3、出示生字,抽生读,师正音。

  4、学生介绍学的方法,师指出“蔽、搜”等字的'写法。

  三、回读课题,激发探究意识

  1、别的昆虫的住处称“窝、巢”之类,为什么蟋蟀的住处称为住宅呢?

  2、学生读1、2自然段,学生通过比较蟋蟀与其它昆虫,解决上面的问题。

  3、借用书中的句子说说“随遇而安”的意思。

  4、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蟋蟀不随遇而安的慎重选择住址。

  四、再读课文,感情逐步升华

  1、从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可以看出它怎么样?

  (勤劳,永不满足)

  2、连读1、2自然段重点词句。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自由拼读,作好答题准备。

  2、指几名中下生拼读。

  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指名读第(1)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中等生读第(2)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读填写后的两个句子,注意把填写的`词语读出重音。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谈话导入。

  2、自学准备。

  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写,然后逐题讨论,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4、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几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的、地、得”的用法。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两篇课文中出现过?

  2、自学准备。

  填上适当的词语。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句子中几个“多么”要读出重音。

  五、完成《作业本》第1至4题。

  课后分析: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7个生字,认识“诺、颁、隧”3个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读通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生词,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感受诺贝尔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揭示课题

  1.谈谈世界著名的奖项——诺贝尔奖。

  2.说说对诺贝尔的了解。

  二、设问导读

  (一)预习课文

  1.依自学提示读课文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生词,同桌借助词典或学过的.解词方法思考其含义。

  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正音。

  2.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斯德哥尔摩 颁奖 机械 砸石头 灰烬

  隧道 开凿 震撼 英镑 爆炸

  3.展示朗读: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朗读,互相评价。

  (二)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从文中读到了哪些内容。

  2.从上面提到的内容中提炼出主要内容。(提示:找出文中主要自然段来概括。)

  3.思考:文章层次如何划分?说说理由。

  (三)了解诺贝尔奖

  1.自读课文第1、2、10自然段,思考

  ⑴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奖项涉及哪些领域?

  ⑵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温馨提示: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词句。)

  2.品析遗嘱

  ⑴读读第10自然段中写诺贝尔遗嘱的句子,从遗嘱的内容中,你认识到了怎样的诺贝尔?

  ⑵饱含深情地读出诺贝尔的遗嘱。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1、2题。

  四、拓展延伸

  查资料了解我国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第 2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程及所经受的磨难,感受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9自然段,体会诺贝尔热爱科学、勇于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借助课文内容,练习为诺贝尔写100字的小传

  教学过程:

  一、基础达标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 ) 的艰难历程。临终时,他把100多种发明的奖金和专利费存入银行所得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奖给 ( ) 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二、设问导读

  (一)默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1.诺贝尔为什么想要发明炸药?(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句子。)

  2.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三个过程?(提示:仔细读5-9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简洁叙述。)

  3.找出本片段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合作探究

  1.诺贝尔发明的炸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2.我们知道,炸药常用于战争之中,它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毁灭人类创造的文明。如果诺贝尔泉下有知,会怎样想?(提示:结合诺贝尔奖的奖项来分析)

  (三)练写小传

  1.读富兰克林的传记,想一想:书写诺贝尔的小传,要有哪些内容。

  2.根据课后练习第4题的要求,为诺贝尔写人物小传。

  三、巩固练习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句话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整理为诺贝尔写的小传,誊抄在课后练习第4题下的空白处。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3、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轻声的读法。

  教学难点: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理解为什么把垃圾称为“失物”。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3、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1)用“准备”说句话。

  (2)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3)描:在书上描一描。

  (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经典]04-24

(经典)语文教案09-17

(精选)语文教案09-18

【精选】语文教案12-25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09-22

(经典)语文教案10-16

语文教案(经典)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