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1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2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 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 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 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 检查识字情况。
4 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 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 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 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 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 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 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 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写得怎么样呢?
请同学们听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3.解题。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学生尝试互相解疑,教师点拨讲解难懂的词语句子。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讲一讲诗句的大意,学生仿照口述。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情境。
2.学生自己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指名读,评议指导,反复练习。
3.多种形式开展朗读比赛。
五、看图有感情地朗诵。
1.再次出示图画,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2.小组选代表到台前看图吟诵,评议后齐背。
六、指导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4
一、导入课题
师:由敕勒一词导入课题,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生活在大草原上,孩子们,你们在书中,电视上见过草原吗?草原上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
①自由读,圈生字,读准音;
②带拼音读古诗(指名读);(正音:似、苍都是平舌音,见的读音是xiàn)
③去掉拼音读古诗(齐读);
三、抓“景”读诗,读出景物
⒈ 诗读了这么多遍,作者在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出示读书要求:
自己读古诗,找一找古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 ”标出来。
① 找出景物,理解川字的.意思;
② 老师示范读,读出景物;
③ 学生学老师的样子自己练读;
④ 指名读(老师指导);
⑤ 齐读;
⒉诗中描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如果让你给这些景物赋予色彩,你会把什么颜色送给谁呢?
① 指名说;
② 重点理解“苍苍”,识记字形,了解字意,③ 指导读“天苍苍”,读出天的蓝,天的辽阔;
④ 写生字“苍”;
⑤ 由“苍苍”是魔法师,在不同的词语中有不同的颜色,引申“松柏苍苍”和“白发苍苍”。
⑥ 理解“茫茫”,识记字形,由“野茫茫”引出“大海茫茫”。
⑦ 练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⑧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齐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 、抓“动”态词,读出美
读着读着,这幅画面不再静止了,在你的脑海中鲜活了起来,在你的内心里生动了起来,仿佛自己来到了这片辽阔的草原,想一想,哪些字让这幅画动了起来。
出示读书要求:
自己再读古诗,找一找是哪些字让这些景物动起来的,再关键的字下面画“△”。
① 找出“吹、低、见、笼盖”的动词
② 重点理解“笼盖”:通过做动作让孩子知道笼是围拢起来,盖是从上向下盖下来。
③ 看书上插图,理解“穹庐”;庐是圆顶毡房,穹庐是大大的圆顶毡房;
④ 练读“天使穹庐,笼盖四野”,读出天之大;
五、回归课文
① 看插图,感受敕勒人民爱小家更爱大家的这份热爱,齐读古诗。
② 背诵古诗。
结尾:古诗可以吟,可以诵,也可以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动起来,在这愉快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3、初步了解吟诵,练习吟诵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意境以及对古诗吟诵的认知、练习。
教学道具:
草原风光图片、歌曲,PPT
教学过程:
四部教学法:读韵味——明诗意——-写意境——-吟诗情
一、情景导入,丰富认知
播放草原风光的歌曲图片,带学生进入学习的情景。师:同学们,草原的风光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二、练习朗读,读出韵味
1、师:听师范读《敕勒歌》(配乐)注意听清字音和节奏。
2、学生划节奏自由练习读。
3、多种形式的读古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四人小组内合作读古诗。合作要求:①按组号顺序依次读古诗,别人读时要认真听。②读完后选出读得好的同学作为本组代表参加朗读展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想读?
4、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意
1师: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在
这首诗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空看蓝天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牛壮羊肥,若隐若现,2四人小组合作,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
生:“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吟诵古诗,感悟诗情:
教师示范吟诵,让学生谈吟诵了朗读的区别,教学生初步了解吟诵,认识吟诵符合和一些基本的规则: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吟诵时应注意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4、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天地旷远宏大的气势。
五、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师:
1、听着你们清脆、明亮的吟诵,我终于明白:这么美的文字,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少年儿童,一直都在学习它。我们可以想象,这首诗歌诞生后南北朝时期的孩子们一起吟诵——(生齐读——敕勒川) 300多年过去了,少年时代的李白,和唐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清脆的声音吟诵着——(生齐读——敕勒川)时间如流水,转眼又过去了900多年,少年时代的纳兰性德,与清朝的孩子们一起,用明亮的声音吟诵着——(生齐读——敕勒川)
2、像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就叫作——经典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少年儿童,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所以今天,我们要读——(生齐读——敕勒川)
3、我相信,只要这种的读书声永不停息,中华民族吟诵文化的薪火就会代代相传,孩子们,让吟诵回归语文。
六、板书设计:
敕勒歌
凝练的语言:苍茫、笼盖、低优美的意境:一望无际、悠闲动人的声韵:吟诵丰富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书写类:积累与草原有关的古诗句。
观看类:观看《诗歌咏流传》
【第9课《敕勒歌》名师教案】相关文章:
海伦.凯勒教案10-23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1-01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案09-06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09-14
圆圆歌教案04-01
红星歌教案01-28
《数数歌》教案07-06
《卖报歌》教案08-17
歌表演的教案09-04
《见面歌》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