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24 11:01:1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语文教案5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设16个主题单元。其中各含3个集中识字单元和一个开放单元,集中识字单元是在一年级多种识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字理识字,上册集中识字单元主要是部首识字,下册则侧重声旁识字。与此相照应,在综合运用一年级学习的识字方法的基础上,上册以学习部首查字法为主,下册学习音序查字法。

  其它单元大致包括2至3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上册选文童话色彩的文章与现实性较强的文章并重,下册较侧重选现实性较强的文章,童话色彩的文章减少并逐步退居到语文天地中。反映了教材正逐步的引导学生多加关注现实生活的编写倾向。

  每个语文天地大致包括语言积累、古诗背诵、课文自读,还有适量的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以及金钥匙、自检系列,与一年级教材在栏目的设计上区别不大。

  二、教学目标:

  1、认大写字母,认识音节表;认识电脑键盘。

  2、认字452个,写字330个。多认少写,大量阅读。将部首识字和声旁识字相结合,侧重学习声旁认字。

  3、学习音序查字法,逐渐达到一定的速度。

  4、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识字,到升入三年级前,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5、继续加强学生默读、课文复述能力的培养,学习在阅读中联想。

  6、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

  8、通过“金钥匙”、“自检”指导口语交际。

  三、教学重难点:

  1、认字452个,写字330个。多认少写,大量阅读。将部首识字和声旁识字相结合,侧重学习声旁认字。

  2、能综合运用所学认字方法,在阅读时能独立识字,到升入三年级前,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3、继续加强学生默读、课文复述能力的培养,学习在阅读中联想。

  4、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好、感叹号。

  四、教学措施:

  第一单元好习惯

  不懂就问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掌握本课的生字。

  3、让学生理解糊里糊涂、私塾、摇头晃脑的意思。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学习。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的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朗读法、调查法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读自晤,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2、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3、给认读生字组词。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3、教师点评。三、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哪里见到过这个字。3、让学生口头组词。4、分析生字的写法。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意思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懂得了什么。2、找出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的'朗读。3、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学生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2、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以指导。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让学生理解“讲解、糊里糊涂、摇头晃脑的意思。三、扩展活动

  1、说说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对你有什么影响?2、你平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怎么做的?四、小结课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打开课件-邀请书)这张请柬就是从这个地方寄来的,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击课件)

  ①学习生字:菜、园 齐读 菜园里 看到“菜”和“园”你有什么好办法再见到就能认识它们呢?说说自己是怎么认的。

  同学们说的真好,不愧为识字小能手。

  菜园里的南瓜宝宝给我们寄来邀请书让我们去认识更多的朋友。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二)认词识字

  1、看,蔬菜宝宝们都出来欢迎我们了。让我们赶快先来认识认识他们的名字吧。 课件播放蔬菜名字。指名读,边读边说出蔬菜的特点。(例如:南瓜是黄色的,是圆形的,它的皮很硬。)齐读。

  2、师:同学们都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那我们现在做个游戏吧。把我手里的蔬菜种到黑板上的“菜园里”。好吗?(做游戏)

  (三)学习儿歌

  师:同学们记得又快又好,把每个蔬菜宝宝的名字都记住了。可是调皮的蔬菜宝宝又躲到儿歌里去了,小朋友们能把他们找出来吗?这首儿歌就在我们的课本里,请同学们看看拼音读读课文,把蔬菜宝宝的名字圈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读得太好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下面老师也想读一读或者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展示课件读课文)录音。

  2、读儿歌。指名读儿歌(读音难点:捉迷藏、绿衣裳、打灯笼),师:下面我请同学们单独读这首儿歌,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词语:捉迷藏、绿衣裳、打灯笼。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加上表演动作。谁想先读?……男女生比读,齐读。

  三、游戏拓展。

  师:同学们太神奇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把课文读得这样好。南瓜宝宝告诉我们说菜园里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蔬菜,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各不相同,让我们也学着课文的样子,夸夸它们吧。(出示蘑菇、土豆、葱图,以及句式:“( )青青细又长 ( )地下捉迷藏( )高高打灯笼 ( )身穿绿衣裳”帮助学生说话)(指名说)

  四、巩固延伸

  同学们说的真好,小朋友们今天到菜园里认识了这么多的蔬菜宝宝。一定收获不少吧。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我们用心去找寻。放学后,跟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学下来,请你当老师教给大家。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的内容包括导语,《古诗两首》、《雷雨》、《最大的“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五。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让我们得到去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聆听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复习目标:

  1、复习学过的字词,通过会认字的认读、易错字指导,多音字、形近字区别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

  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回顾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 名段欣赏,体会课文中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理解大自然的美好,进一步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本单元的所有要求会写的字要会听写。

  复习难点:本单元的看图写话和按课文填空。

  复习准备:

  1、学生准备积累描写大自然的好词佳句、古诗名句。

  2、教师准备课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复习时间:2课时

  复习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学了第一单元,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谁来说说第一组中有哪几篇课文组成啊?(生答)在这几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

  ( )的瀑布 ( )的雷雨

  ( )的书 ( )的指南针

  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概括的真好。是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生机,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组课文,走进大自然,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 复习生字词,出示字词

  (一)复习生字:

  1、自主复习中组长反映下面几个字音读错的较多。 先自由读一遍

  宝藏(zàng) 指.(zhī zhǐ)南

  2、复习听写中,错误最多的是这样几个字: 窗 垂 盏

  (1)说说错在哪里,生生提醒写时注意什么?

  (2)展示纠正

  3 . 细心的你一定整理了很多的多音字,下面这个题目你会选吗?

  1、是谁收藏( )了这么多的宝藏( )。

  2、人行( )道旁边有一行( )松树。

  这种整理多音字的方法很有趣吧,今后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来整理哦!

  4、除了多音字还有一些形近字也需要我们掌握,请同学来区分一下这几组:

  (1)、 吴-----天 岭-----铃 刨-----跑

  (2)、总结:可以通过区分字形或组词来区别形近字。

  5、复习词语

  掌握好了生字,我们再来复习词语。

  1、填写量词

  一 ( 阵 ) 雨 一 ( ) 小鱼 一 ( ) 高山 一( )风 一 ( ) 厚书 一 ( ) 乌云 一 ( ) 水 一( )树林

  2、黑沉沉(写出几个相同的词语)

  三、展示积累

  (一)学习中同学们积累了很多优美的句段或诗篇,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二) 谁能展示一下在学习积累的好词语?如 越来越亮

  四、限时作业

  通过自主复习和课上交流,对本组课文我们回顾了这么多,相信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倒你了,快来试试吧!

  一、听写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疑是银河落九天。

  2. 窗含西岭( ), 门( )。

  3.( )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 )。

  4.枝叶( )的一面是( ),枝叶( )的一面是( )。

  5.春雨惊春( ),夏暑芒( )。

  6.( )寒霜降,( )小大寒。

  2、《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 )代诗人 ( )。诗中有两句是千古名句,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三、课下我们观察了自己的家乡,你也用几句话记录一下你的感受或发现吧!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感悟

  《七色阳光》是赣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知识童话。课文写了小青蛙、小鸟和小蝴蝶围绕太阳光是什么颜色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彩虹姐姐帮助他们认识到太阳光有七种颜色。文中有“红红的”、“绿绿的”、“金灿灿的”等表示颜色的词,能激发学生想像,并从中体会到颜色的自然美。

  教学目标

  结合本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

  过程方法目标: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积累表示颜色的词。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颜色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七彩世界的情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像、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本设计注重学生读的训练,将读作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根据《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中“一篇带多篇”的教学理念,本课还给学生补充课外阅读材料《七色光》、《太阳和彩虹》,拓展了学习资源。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文本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描述故事情境:

  夏天的一个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忽然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大雨“哗哗哗”地下起来了。(多媒体出示画面)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又露出了笑脸。你瞧,小青蛙呱呱呱地唱着歌蹦出来了,小鸟、小蝴蝶也飞出来了。他们在一起欣赏着这雨过天晴的美丽景色。可是,不一会儿他们就争论了起来。他们在争论什么呢?

  [这一设计,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同时制造故事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轻轻松松地步入语文学习的殿堂。]

  二 初读课文 感知文本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请手举的最高的同学朗读;请听得最认真的同学朗读;请坐得最端正的'同学朗读……

  3、 师问:小鸟、小蝴蝶、小青蛙到底在争论什么?品味带问号的句子。

  [这一环节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力求使全体学生参与到读书中来,从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 深入课文 品读文本

  1、品读小鸟、小蝴蝶、小青蛙的话

  〈1〉、 画一画:太阳光是什么颜色?哪些小动物回答了这个问题?请用横线在书上画出来。

  (2)、 读一读:

  ①自由读小鸟、小蝴蝶和小青蛙的话。

  ② 师生合作朗读。

  (3 )、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像“红红的”、“绿绿的”这样表示颜色的词?

  (4)、发散思维:“太阳光是什么颜色?”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回答这个问题?(出示海欧、小燕子飞翔课件)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

  ———说:“太阳光是——色的。你看,阳光照在——上,——的。”

  [这一设计,力求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即使学生大的思维得到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是呀,阳光多美好啊!有这么多的颜色,你们看,小动物们已经在阳光下快乐地唱呀,跳呀。孩子们,一起来吧。

  [这一环节在品味语言、反复诵读中,让学生发挥想像,在想像中自主体验情感。]

  (课中休息)

  2、品读彩虹姐姐的话

  (1)、彩虹姐姐听见外面这么热闹,也悄悄地出来了。小朋友,你想对彩虹姐姐说点什么吗?

  (2)、是呀,彩虹姐姐这么美,她身上的颜色哪来的?

  (3)、(课件出示彩虹姐姐的话)指导朗读。

  3、品读“太阳光多么美丽啊!”

  过渡:彩虹姐姐身上的颜色都是太阳公公给的,那太阳公公有几种颜色?

  (1)、(出示课题:七色阳光)

语文教案 篇5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想想、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一部分?为什么这么读?

  生1:老师,我喜欢读的是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问母亲:'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师:请你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一句子。

  生1:因为我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读?

  生1:我觉得这个妈字应该读长一些。学生试读。

  师:谁有不同的看法?

  生2:我觉得这个妈应该读得短、快一些。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读得短、快一些才能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学生试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看法?

  生3:我觉得这个妈可以读得长一些,不仅可以读出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也可以读出作者的'撒娇。学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全体学生试读,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4-06

(经典)语文教案09-22

语文教案[经典]04-24

语文教案[精选]03-29

语文教案08-09

(精选)语文教案10-05

(经典)语文教案10-16

语文教案(经典)11-12

语文优秀教案02-28

【经典】语文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