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

时间:2024-11-04 16:05:4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和保护小动物的情趣。

  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达尔文是如何喜欢小动物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2、达尔文和小松鼠。

  2、课文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指优秀学生口述故事或教师讲故事)

  3、学生听故事,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音节。

  3、自由圈出认字表中的生字,4、同桌检查读生字。培养合作学生字的习惯

  5、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生字词。(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并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

  6、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认读生字。

  7、同桌再次听读课文。〈读的好的就夸奖夸奖对方,读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助同桌指点一下〉

  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再次体会:达尔文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感情怎样?

  2、学生再次读课文。(因为课文内容较长,要充分放手让熟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讨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相信学生经过合作交流能够解决问题)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重点地方寻求问题的答案

  (1)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达尔文之所以爱到野外去玩,是因为他喜欢所有的小动物,他要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指导朗读时,要抓住“都喜欢”“从不捉弄”“观察”这几个词。

  (2)第三自然段中的“看见几只从未见过的小鸟”。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想象:达尔文为什么能这样确定这几只小鸟从来未见过呢?那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对树林中的所有小鸟他都非常熟悉。他早就跟这些小鸟交上朋友了,他能叫上每只小鸟的名字,他天天来和他们约会、玩耍。

  (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达尔文观察小鸟时精力多么集中、多么专心,读出小松鼠的.活泼、可爱,读出松鼠妈妈的担心和焦急。

  (4)第五自然段要以读代讲,通过老师的感情朗读,让学生明白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小松鼠的。

  5、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1)男女分段读课文。

  (2)分排比赛读课文。

  (3)指名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同学间的互相帮助,为每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好的基础〉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可以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也可以给大家背背。

  6、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好,听得非常认真,那老师问你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有没有像达尔文那样认真观察过他们呢?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那些有趣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听。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巩固认字。

  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写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2

  《三颗心》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了邻里之间的关爱之情,文中没有什么难懂的句子,因此教学宜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采用初读感知—品读真情—再读体会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高尚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关爱老人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生活的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教育。

  4、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唤起生活感受,体会邻里亲情,学习关爱他人。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歌曲《爱的奉献》、轻柔的音乐、儿歌《我的好妈妈》、课文朗读CD、生字卡片、三颗心或相关课件。

  学具:本课生字的偏旁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揭示主题

  1、孩子们,老师先请你们欣赏一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还可以一起唱一唱。(播放儿歌《我的好妈妈》。)你从儿歌中感受到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说一说“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读《三颗心》(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示读课文的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生字词,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宁宁一家关心老爷爷的故事。)

  3、孩子们可真能干,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现在,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看谁读得最正确。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字词:

  (1)“轻轻地”:爸爸和妈妈轻轻地起床,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

  (2)“凳脚儿”:只有凳脚儿不听话,搬动时,碰着地板,发出“冬冬冬”的响声。

  4、检查学生的生字学习情况。(用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生字词。教师随机出示生字,学生练读。)

  适时指导“响”、“病”是后鼻韵,“楼”是边音。

  (1)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

  (2)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6、现在,听老师读,注意听朗读时的轻重、停顿,看看谁是最会听的孩子(播放朗读CD)。

  7、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读体会

  请孩子们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读后请人答):

  1、“三颗心”代表的是哪些人。(爸爸、妈妈、宁宁,并贴上写有爸爸、妈妈、宁宁的三颗心图片。)

  2、你最喜欢哪颗心。请找出写你最喜欢的那颗心的`句子,并勾画下来,读一读,看看这是一颗怎样的心。(学生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品味真情

  1、你喜欢哪颗心。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习。)

  2、我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两颗心。(爸爸妈妈非常关心老爷爷。)

  (2)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他们对老爷爷的关心。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轻轻地”,并指导学生读出轻柔、小心翼翼的感觉。

  (3)出示第3段。你能把爸爸妈妈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吗。(自读体会。)请人读。你觉得他(她)读得怎样。请人评议后,再请人读。

  (4)老师范读。

  (5)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再齐读。

  (6)男女生比赛读,看谁更能读出爸爸妈妈对老爷爷的关心。

  3、我喜欢宁宁这颗心。

  (1)你为什么喜欢宁宁这颗心。(因为他很关心老爷爷,遇到问题还会动脑思考。)

  (2)你真棒,能自己读书思考。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吗。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7段(学生回答后请他朗读相关段落,再请小组读。)

  (3)指导朗读。

  第5段:这段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着急、生气的地方。(老爷爷需要休息,凳脚儿却发出“冬冬冬”的响声,打搅了老爷爷的休息。)(课件出示凳子图片,并配上课文第5段。)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己练习朗读,请人读,再齐读。)

  第6,7段:怎么办呀。(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瞧,宁宁他把凳脚儿一只一只包起来(读慢)。凳脚儿再也不发出响声了,宁宁心里怎么样。(十分高兴。)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这句话(出示第7段,齐读)。

  (4)刚才,在练习中,有的小朋友读得有滋有味。敢不敢和同桌比比,看谁读出了宁宁的着急和高兴。(同桌比赛读。)教师巡视,发现读得有感情的孩子,然后让他示范读。

  (5)读得真棒,请喜欢宁宁的学生齐读。

  (6)学习第8段。

  宁宁真棒,要是你是宁宁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夸他。

  爸爸妈妈怎么说的。(学生自己去找。)请人读出。

  他们真的在夸凳脚儿吗。(是在夸宁宁懂事。)

  咱们一起夸一夸宁宁。(齐读。)

  4、引导体会爸爸妈妈的心与宁宁的心的关系。

  (1)宁宁这么小就会关心别人,他的这种品质是受了谁的影响。(引导看第3段体会,宁宁是在父母影响下才学会了关心老爷爷。)

  (2)看来,宁宁父母这种好的品质影响了宁宁,让宁宁也学会了关心人。同样,我们的爱、我们的言行也会影响身边的每个人。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模板3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üe和特殊韵母er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e、yue。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复韵母ie、üe组成的音节。

  2、认识“雪、儿”2个生字,学会儿歌。

  教学重点:

  学会读写复韵母ie、üe及其与声母组成的音节。

  学前准备:

  1、制作拼音卡片。(师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用时:5分钟)

  1、(出示:ui、ou、ɑi、ei、ɑo、iu、ie、üe、er)你都认识它们吗?

  2、引导学生复习。

  3、板书课题:ie üe er。

  二、学习ie üe er。(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学习er的音和形。

  (1)课件出示第3幅插图,引导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指名读。

  (3)小结:er这个韵母不同于其它韵母,我们知道每一个韵母都可以和声母做朋友组成音节,可是,er是个小淘气,它和谁也不团结,只能自己独立成音节了。

  (4)板书:ēr ér ěr èr,引导学生试读。

  (5)引导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2、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ie、üe。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e和yue,拼读音节。(用时:15分钟)

  1、板书:ye、yue。引导学生比较韵母ie、üe与整体认读音节ye、yue在字形上有什么变化?

  2、启发思考:音节yue中“ü”的小点为什么没有了呢?引导学生复习两点省略规则。提醒学生小ü有礼貌,见了大y就摘帽。

  3、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读准韵母ie、üe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4、出示n、l与üe,j、q、x与üe相拼的音节。强调j、q、x与üe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规则。

  5、引导齐读。

  四、学习句子。(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看图: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呢?

  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句子,引导学生试着读一读。

  3、引导同桌互读、互评。

  4、指名读。

  5、组织全班齐读。

  五、朗读儿歌。(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图片,播放儿歌《月儿弯弯》的朗读录音。

  2、引导学生拼读儿歌。

  (1)指名读红色音节。

  (2)引导同桌互读儿歌。

  (3)教师指导读。(提醒学生注意:“儿”在词语的前面读第二声,在词语或句子的末尾读轻声。)

  (4)引导学生自由读儿歌,圈出生字。

  3、指导识字。

  (1)引导学生自己认读生字。

  (2)师生共同交流。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ie üe er》反思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创造了一个拼音王国,激起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在学生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富有幻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尝试中绕有兴致地拼读ieüeer的`音节。

  复韵母ieüeer的教学我把读音作为重点和难点,注意提示发音要发i或者ü,紧接着发e。在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我与复韵母ieüe的教学结合进行,区别比较。ie和ye读音相同,ie是韵母e前事小i;ye是整体认读音节,e前边是y。yue和üe的读音相同。er的发音我借助了手势帮助发音。

  练习拼音时,要做到从易到难,先学习nl与复韵母ue的发音,要区分好鼻音n和边音l,采用拓展练习与ie的拼写。再学习jqx与ue相拼的音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发现拼读规律。结合儿歌,并拓展了dtnl与ie的拼读。

  识字教学我结合了语言环境随句子、儿歌进行,并尽可能与熟悉的字连成词,通过读词语来加深记忆。

  在教学上,我也强调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是主人,所以,我还是安排了个别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学生活动的方式,提高参与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游戏设计环节上,我就忽略了可能还有很多孩子并没会拼读。这样,那些还没读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个拼读的机会,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的,这样,也避免出现“差生”的情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0-07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7-0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25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4-01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5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5-20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02-01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阳光06-01

一年级语文西师版上册教案08-17

一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