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天安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安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安门》教案1
活动目标:
1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2 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3 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去天安门参观、天安门的照片、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录象带
活动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请幼儿说说去天安门参观的体会,了解天安门广场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让幼儿对天安门城楼的`外观进行描述和绘画。
一、谈话:
幼儿介绍参观后的见闻。
二、看录相,让幼儿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国旗每天从这里升起。
1、幼儿参观时对天安门广场看的比较仔细,要求教师为他们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最大的广场,并了解相关的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
3、幼儿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简单说出天安门城楼外观
5、绘画天安门。
6、幼儿基本上能对天安门的外观进行描述。
幼儿通过组织活动,每周一升旗的时候幼儿都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师能有重点的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介绍。幼儿都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重点指导幼儿在绘画天安门时表现的天安门顶盖是金黄色的琉璃瓦,有红色的城墙,城墙上五个城门。
《天安门》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A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B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C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2/4XX|XX|XX|X-||
2/4X-|X-|X-|X-|XXX|X-||
5.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
(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最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兴奋,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打节奏时反应比家长还快,虽然是一次打击乐的新授活动,孩子和家长是一起开始进行的这次活动,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长们却手忙脚乱的,看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活动结束后,我还开玩笑地告诉家长,回去一定要请孩子们当你们的“小老师”,由此看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才行!
《天安门》教案3
设计思路: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一个常识性问题。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和首都,我们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我爱北京天安门》。
本节活动主要利用音乐、乐器等手段。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情绪,更是可以通过不同乐器进行打击表现。也能通过视频对天安门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天安门。
活动目标:
1、感受3/4拍的节拍韵律,尝试用自然、协调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强拍。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有节奏的进行打击乐表现。
重点:
感受3/4拍的节拍韵律,尝试用自然、协调的肢体动作表现强拍。
难点:
对3/4拍的节拍韵律有初步地感知。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铃鼓、三角铁、圆舞板若干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北京的天安门你知道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天安门图片,幼儿看看讲讲
2、、幼儿学唱歌曲
二、欣赏歌曲
1、提问: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听了以后什么感觉?
小结:小朋友欢快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我们的天安门感到自豪。
2、再次欣赏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
4、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强拍。
三、打击乐表演
1、出示节奏卡,幼儿选择乐器后分组
2、幼儿拍手打节奏
3、幼儿根据老师的手势指挥分组进行乐器打击
4、幼儿分成三组合作表现歌曲。
《天安门》教案4
教学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并动手操作,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从什么位置拍摄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辨认照片分别是什么位置拍摄的,体会不同方向观察对象形状的变化。
2、能正确辨认以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1、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人行道上观察从面前开过的汽车,先看到什么?最后看到什么?观察周围的社区或村庄,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画面怎样,从高楼上或山顶上观察地面的景物,看到地画面是什么样的。
2、师:同学们都很注意周围的事物,如看从面前开过的汽车,从不同位置观看附近的社区和村庄,同学们都有体会,我们交流一下。
3、师: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观察景物的实际体会,现在请打开课本第58页的上半部分。
从①②③三个不同的位置,拍摄了天安门广场的.三幅照片,请你辨认一下,各是从几号位置拍摄的。
先个人思考,再与同伴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活动2
1、师:根据同学们的体会,同一个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现在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一个问题,先想一想,再用小立方体搭一搭、看一看。
2、与全班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师:两辆汽车从摄影师面前开过,摄影师自拍摄了以下三幅照片,请大家在○内标出摄影师的拍摄顺序。
与同伴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师:因为两辆车以摄影师面前开过的,先看到什么?(车头)再看到什么?(车身)最后看到什么?(车尾)
4、P58、试一试
a、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懂从空中拍下的照片,说一说图中有哪些物体。
b、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吗?
c、先尝试解答第(1)题第(2)题,并与同伴说一说理由。
d、师用模型验证,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想像。
三、活动3
P59、1、连一连
先独立观察、填写,再用相似的实物摆一摆、验证。
P59-2
审题、填写
全班汇报交流想法
《天安门》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
1、在教师指导下将歌曲集体演唱一遍,使学生感受节奏、速度和情绪。
2、教师给出节奏卡片。
学生分组按节奏拍手练习。
3、每两人一组发给碰铃和响板,按卡片上的节奏练习。
4、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分组为歌曲伴奏。
(二)欣赏木琴独奏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1、观看图片北京天安门
2、讲解打击乐器:木琴
3、边欣赏乐曲,边拍手
4、跟着乐曲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三)歌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在教师的指导下听歌曲的录音。
2、学生四人为一组学习蒙古族族集体舞的基本舞步。
3、教师引导每组学生随歌曲跳简单的蒙古族集体舞。
4、教师请出跳得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并和自己一起跳,以鼓励其他学生。
5、要求学生回家后将所学的'蒙古族族集体舞的基本动作大方地跳给爸爸和妈妈看,并能在家里寻找一件能敲击出清脆声音的物件,制作打击乐器。
教学评价
1、能否正确地使用打击乐器并按规定节奏为歌曲伴奏。
2、能否主动、大方地参加歌舞表演。
3、能否背唱《国旗国旗真美丽》《草原就是我的家》
《天安门》教案6
活动目的:
1.能积极主动参与欣赏并表现天安门的活动,按要求对天安门进行添画并均匀涂色,感受天安门城楼雄伟壮丽的景象。
2.热爱天安门、热爱北京、热爱祖国。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知道天安门城楼在北京,了解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磁带,教学挂图“天安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出示天安门挂图。教师:这上面是什么?它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幼儿议论回答。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造型结构合色彩。
(1)复习儿歌:天安门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造型。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儿歌:天安门,现在请大家再来看一看天安门城楼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天安门城楼宏伟高大,底层有大门,中间的门高大些,两边各有两个矮些的门。楼上有柱子,挂着红灯笼,门楼两边还插有红旗。屋顶上铺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的屋角伸出并向上翘起。
(2)引导幼儿欣赏天安门的色彩。
3.引导幼儿学画天安门并进行添画活动。
(1)。老师边讲边示范绘画天安门,画好天安门轮廓后,请幼儿观察,这幅“天安门”图里少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2)。示范添画“天安门”,并讲解添画步骤。
(3)。幼儿添画天安门,鼓励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自己绘画天安门。老师巡视指导。表扬画的好的.幼儿。
4.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将天安门图片布置在结构角,启幼儿搭建天安门。
2.让幼儿学画天安门。
活动反思:
因为我们班幼儿平均年龄比较小,而且今年增添了很多新生,他们在绘画方面发展较慢,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了活动目标,但因为我对很多幼儿降低了活动目标,导致一些应该能自己独立绘画天安门的幼儿也选择了添画天安门,对这些幼儿的指导还要加强。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可以再对这些幼儿加强目标,提高要求,请他们独立绘画天安门。
《天安门》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选择不同材料,运用延长、垒高等技能搭建回廊,表现回廊曲折的特征。
2、乐意与同伴合作建构回廊,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爸爸妈妈与一起收集各种建构回廊的材料。
2、物质准备:木质积木、彩色软积木、大型积塑、万象组合拼插玩具、雪花片、纸砖积木等,辅助材料(回廊图片、瓦楞纸、轻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回廊图片,导入游戏。
1、出示回廊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回廊的结构特征。
师:小朋友,如果想搭回廊,你会怎么做?需要什么材料?回廊的屋顶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搭建?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回廊的搭建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搭建时的难点,如各个柱子之间的距离要一样,回廊要表现曲折性特征等。
二、提出游戏要求。
1、小组长要做好分工,大家要合作完成。
2、动脑筋思考回廊曲折的`地方应该怎么搭建。
三、幼儿自主建构,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分工合作的情况。
2、指导幼儿在建构中将连接处拼插牢固的技能。
四、师幼共同欣赏、交流建构的作品。
师:你用了什么材料来搭回廊?屋顶用什么材料?你是怎么搭的?下次我们还可以增添哪些材料?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于天安门已经是很熟悉了,活动过程中我再次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观看,这次孩子们对于天安门的整体结构还是很清晰,能够知道柱子以及屋顶。这次材料选用积木来进行,孩子们在设定柱子的时候,遇到问题就马上请老师帮忙,这时候我引导他们怎么解决,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们思考。他们这时候就把间距给调小了,使得屋顶能够搭建完整。
《天安门》教案8
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是中国的国家象征,主体结构是三层梯形,对称的结构体现着中国美。本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掌握天安门的画法:先画基本框架“三层梯形结构”;掌握建筑物由下到上的基本画法, 再画每一层的主要组成部分(拱门、红灯笼、画像、柱子等)。注意左右对称。帮助幼儿从美术的角度接触中华文化,感受中国建筑特有的风格和魅力。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天安门城楼的基本构造,学习由下往上画出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
2.能均衡、对称地安排画面,表现出天安门主体结构对称的特点。
3.感受天安门的.宏伟壮丽,大胆表现天安门的对称美。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画纸,彩笔,天安门挂图,课件《天安门分层结构》。经验准备:幼儿对天安门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知道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
提问: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北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哪里?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天安门。
二、观察天安门挂图,了解天安门城楼的基本构造,初步掌握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
1. 观察天安门的挂图,了解天安门结构特点。
提问:天安门的整体外形是什么形状?它的左右两边有什么特点?
小结:天安门是梯形结构的建筑,下边长,上面短,而且左右对称。
2.结合课件,了解由下往上画的方法。如果请你画天安门,你应该从哪画起?
小结:我们画天安门的时候,可以从下往上画,先画出天安门下面的城墙,再依次画出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城楼。
三、创意绘画,大胆表现天安门主体结构的对称美。1.重点指导幼儿抓住天安门的对称特点进行绘画。
2.鼓励幼儿添画天安门周边的景色或人物活动内容。四、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丽。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提问:你觉得哪一座天安门最好看?为什么? 鼓励幼儿进行自评和互评。
《天安门》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丰富相关词汇:雄伟壮丽、向往、迎风飘扬等。
3、萌发对北京天安门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学习诗歌。
难点:掌握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自己游览北京天安门的照片。
2、挂图:天安门。
3、天安门的碟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北京都有哪些有名的建筑?”“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们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门?”
2、教师:“没有去过,但我们很想去,‘首都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3、出示天安门挂图。提问:“看一看天安门上有什么?”
二、分段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沈老师曾经去过北京天安门,听一听,我看见的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朗诵诗歌3—6句,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
“沈老师,看到的天安门城墙是什么样的?”“天安门的琉璃瓦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怎样的国徽?”“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你们知道领袖指的是谁吗?他的画像挂在哪里?”理解诗歌7—8句,“在天安门的两边还有宫灯和红旗。”
三、学习诗歌。
1、配乐完整欣赏诗歌。
2、幼儿学念诗歌。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延伸:
看天安门碟片。
师:“天安门上除了有城楼、国徽、红旗等,周围还有许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天安门》教案10
◆ 教材分析
《天安门广场观升旗》是语文版A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写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过程和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表达作者 作者珍惜国旗,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 国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会本课14个生字新词,认读3个字;
2、 能按要 求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揣摩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写作思路与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升旗仪式的过程,理解“我”的所想所感,体会“我”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课文的第二部分,即升旗仪式的过程及“我”的联想。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课“国旗啊,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这个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感情。
◆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3.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天安门升旗仪式的图片。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十分神圣的仪式。你们看过升旗吗?你在哪看到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指名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 升旗的文章《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又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还不明白地画下来。
三、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1.写出字的部首;部首:你觉得哪个字的部首最难找?请你写下来。
肃( )冈( )冉( )或( ).
2.形近字:
仪 弧 阶 冈
议 孤 价 岗
1.选择正确读音;摄(shè)(niè)冉 (rán)(rǎn)冈(gāng)(gǎng)焰(yán)(yàn)
2.在这十四个生字中哪个特别生字容易写错?请你写下来练一练。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记的?易错字:摄弧肃冈焰
3.检查读课文情况,要求:正确、流利。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读音读正确。
(2)指名读书。
4.解词。
(1)说 一说带点的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的意思。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肃:恭敬。
冉冉升起:慢慢地向上升 。冉冉,慢慢地。
彻夜不息:整夜不灭。彻,通;透。
(2)你还查了哪些字词?
5.通读全文,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初步体会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6、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7、对这篇课文的哪些问题感兴趣,想进一步查阅资料,进行探究学习,请写出来,并动手查阅资料。
四、课文小结,布置作业
1、生字、生词。
2、动手查阅资料。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这课书讲了一件什么事?
2、哪几个自然段介绍升旗的全过程?(2 --8)
二、细读感悟,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 ,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清晨,成千上万的观众云集在天安门广场等待观看升旗。)
2、作者在升旗前看到什么?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华灯还在闪亮”(说明时间早)
“云集,成千上万的观众”(说明人多。)
“南疆北国,外国客人”(参观的人国内外都有。)
在文中 起什么作用?这段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3、此刻,我的心情怎样?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谁愿意试试?
(二)第二--八自然段:
1、整体感知2--8自然段: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入手介绍升旗仪式?
2、细读课文:默读3---8自然段边读边画:在升旗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重点理解:我怎能不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 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比较下面两句话,想一想哪句话更能表达“我”的感受?
1)我怎能不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2)我要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贡献力量。
(三)学习第九自然段。
1、指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听读思考思考:升旗仪式结束后,“我”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国旗永远在 我心中?
2、出示:“国旗啊,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我参加升旗仪式,深深受到教育,激发了我的爱国热情,这种情感激励我前进,所以它将永远激励我前进。)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全文。
2、你认为这篇课文哪最值得你学习?(哪写得最好?)
3、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十分清楚、有条理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升旗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等待升旗
观看升旗
所见、所闻、所感
升旗结束
◆ 教学反思
(略)
《天安门》教案11
活动目标:
1、 学习歌曲《我爱天安门》,感受3/4拍强弱弱的节奏。
2、 知道天安门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地图与天安门的图片(各1张)
2、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尝试运用有力的动作表现《功夫》的音乐
提问:这是一段什么音乐?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最想做什么动作?
引导:是的,这是我们曾经做过的功夫操,今天我们可以来跟着音乐来试一试表演一段最神气的功夫。
1、 幼儿运用动作表演功夫
引导:你们都愿意来试一试吗?
2、 鼓励幼儿再次听着音乐表演功夫操
:功夫是我们独有的特色,天天晨起练一套操,保证使你身体最健康。
二、学习歌曲《我爱天安门》
(一)、回忆或讨论关于北京天安门的.经验
1、 寻找天安门在哪里?
提问:有谁知道天安门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提问:那么北京在的哪里呢?
(可请幼儿在地图上寻找到)
:天安门是北京最有名的建筑物,北京是的首都,所以天安门是的一部分。
2、 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有谁知道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之后,出示天安门的图片)
提问:你们想去天安门吗?什么时候才能去呢?
(二)欣赏歌曲《我爱天安门》尝试用拍手、拍膝盖等方式感觉3/4拍的节奏
引导:虽然天安门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看图片来感受天安门的雄伟,通过演唱来表达对天安门的热爱。
1、边听音乐边尝试打节奏
引导:让我来演唱一首《我爱天安门》的歌曲,请你们用各种打节奏的方式感觉一下这首歌是几拍子的?
(教师范唱)
提问: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一首3/4拍的歌曲,所以我们能从歌曲中听到强、弱、弱的音乐感觉。
2、以拍手得方式再次表现3./4拍的节奏
(三)初步感受歌曲,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提问:这首歌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提问:歌曲最后欢快的啦啦啦声来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欢快的啦啦声表达出了小歌手喜爱天安门的,向往天安门的感情。
(歌曲跟唱2-3遍)
三、音乐游戏《请你和我跳个舞》
《天安门》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天安门
2、我们都爱国旗,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一副较大的天安门城楼的挂图,收集有关天安门的图片、小小图片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兴趣。
师: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祖国妈妈60周岁的生日了。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话?
我们中国的首都在哪里?
那里有你向往的地方吗?是什么地方?
二、观察大型挂图,讨论:
师:天安门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交流各自对北京天安门的'认识,了解天安门在我们的首都北京,那里有许多雄伟壮丽的建筑。
三、观看录像,了解:
师做介绍:每天清晨,武警战士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全中国人民都热爱天安门,如:平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光,节日里在广场上开庆祝会,人们来到天安门拍照留念。
四、模拟在天安门照像:
利用大型的天安门照片为背景,自由结伴选择一个场景,摆不同的造型模拟照像。从场景选择、位置安排、人物姿势等方面共同欣赏和讨论:那些照片拍的好。
《天安门》教案13
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边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2.学习诗歌。
●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幼儿跟念诗歌2~3遍。
●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3.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展览幼儿作品。
4.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建议:在建筑区中,鼓励幼儿边建造天安门,边念念诗歌。
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天安门
首都北京天安门,
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楼雄伟壮丽,
金黄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庄严的国徽挂在红墙中央。
一盏盏官灯放射红光,
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
啊,北京天安门,
你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天安门》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画画打扮天安门的过程中,知道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了解天安门,知道一些北京的标志建筑。
2、操作材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了解北京
1、你们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在哪里吗?
2、北京还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3、小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许多著名的地方:天安门、长城、鸟巢等。
二、做一做——装扮天安门
1、我们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到处张灯结彩,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打扮天安门。
2、你们说说可以怎么打扮?
3、我今天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4、一会儿就请你们一起用这些材料来打扮天安门,看哪个小朋友打扮的天安门最漂亮。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找一找哪些地方左右相同?(对称)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6、小结: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要用对称的方法来装扮天安门。
三、评一评——欣赏不同装扮的天安门
1、请个别幼儿介绍,你们是怎么打扮天安门的?
2、评出最佳的作品进行展览。
3、小结:你们把天安门打扮得真漂亮,祖国妈妈谢谢你们,你们帮她庆祝生日。
《天安门》教案15
活动名称:
天安门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能对称、均衡的安排画面。
重点、难点:
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天安门挂图
教师活动
一、导入:
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北京)北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你知道么?(天安门)
二、展开
1、提问:谁去过北京,见过天安门?请见过天安门的幼儿讲述一下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天安门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仔细观察,天安门的整体外形是什么形状?(重点提醒幼儿看出天安门的梯形结构,下边长,上面短。)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请你画天安门的时候,你应该从那画起?画出它的什么特点?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动笔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我从哪画起?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天安门的梯形结构,要画出它的这一明显特点.提醒幼儿画的线要直,涂色的时候要均匀.三、结束展览:将幼儿的作品排在一起,看看谁画的天安门最好。以天安门的结构画的准确为主要标准。
【《天安门》教案】相关文章: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03-20
教案06-23
卫星比武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04-13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案例02-03
购物的教案06-01
《大树》教案08-11
(经典)小班教案02-18
《养花》教案02-19
(精选)大班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