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教案

时间:2024-10-18 07:25: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水浒传》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水浒传》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浒传》教案

《水浒传》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教学的总体特色。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水浒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出示:“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洪教头气势汹汹,逼人太甚。

  3、你还从洪教头哪些动作中体会到他的特点?

  出示:脱、拿、耍、喝、敲、冲

  从洪教头一连串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怎样?狂妄自大、傲气十足、急躁。

  四、领悟林冲形象

  “躬身施礼、起身让座”看出林冲谦虚有礼。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看出他十分忍让。

  出示:“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

  他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言外之意是戴着木枷不好使出真本领。

  五、林冲获胜是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指名读第七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两人比试的场面。

  1、同学评议读得怎样?

  2、你从林冲的“一横”“一退”“一扫”打败洪教头中,体会到林冲的什么特点?

  板书:深藏不露武艺高强

  3、师生接读第7小节:

  洪教头使了个什么招式?林冲还了个什么招式?洪教头怎样进攻?林冲怎样应对?结果怎样?林冲怎么进攻?结果怎样?

  4、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自言自语道:“_____________。”

  他灰溜溜地走开了。

  假如你是众人中的一个看客,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洪教头,你会自言自语说什么?(四人小组说一说。选两组上台演一演)

  六、分角色朗读全文。

  我们来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板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谦虚忍让

  傲慢无礼

  沉稳

  急躁

  武艺高强

  狂妄自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2、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展开,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点,明确作者在写人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自定学习目标。

  同学们,我们已初读了《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林冲发配途中来到了柴进庄上,偶与洪教头相遇。洪教头逼他比武。林冲仅用几招,就使洪教头败于自己的棒下,使他羞愧离庄。)

  同学们,在这精彩的故事中,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研读,理解人物形象。

  1、讲读2-3小节。

  (1)自由读。思考:在两人相遇的过程中,洪教头、林冲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后,板书:骄傲蛮横谦虚平和。

  (2)细读,讨论。

  ①你怎么会说洪教头是一个骄傲蛮横的人呢?品读洪教头说的三句话。先让学生知道洪教头当着林冲的面,对柴进说这样的'话,是用旁敲侧击的办法,贬低林冲;接着把这三句话连起来,体会洪教头的飞扬跋扈,步步紧逼;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品味,在读中体会洪教头的为人。

  ②面对洪教头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林冲的表现如何?这说明什么?

  ③比较作者对洪教头、林冲的不同描写,你有什么发现?

  (3)小结。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林冲与洪教头在柴进庄上相遇。作者在叙述时,洪教头和林冲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骄傲蛮横、步步紧逼,一个是谦虚平和、一再退让。在描写时,突出了对洪教头语言的刻画,写林冲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2、讲读4-7小节。

  过渡:紧接着,课文记叙了林冲和洪教头比武的过程。作者是怎么展开故事情节的呢?同学们对洪教头和林冲又有怎样的了解呢?

  (1)轻声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

  (2)小组讨论,大组交流。

  ①叙述比武的过程。

  ②通过相关语句的交流,体会洪教头狂妄浮躁、武艺一般的特点。

  ③在有关片断的讨论中,了解林冲机智沉稳、武艺高超的特点。

  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准确,描写之传神。

  3、讲读第8小节。

  过渡:最终,这场比武的结果(师引)——洪教头满面羞愧,灰溜溜地走开了。(生读)

  三、总结,揭示一般规律。

  1、总结性讨论。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林冲、洪教头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回顾板书)

  (2)作者对这两个人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

  2、总结。

  阅读写人的课文,首先要弄清楚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来理解人物的特点,想一想,作者为了表现人物的是怎样展开具体描写的。如果一篇课文中描写了两个或几个人,还要进行比较、欣赏,找出作者在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四、作业。

  1、练习复述课文。

  2、阅读古典小说《水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3、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情感、概括故事

  1、听《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2、读题目《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读了这个课题后,你们最想知道什么?

  生: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林冲是怎样棒打林教头的,结果怎能样?

  3、概括说课文主要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

  自己练习,四生说(差——好)——再次仿照好生人人练说

  学生善于倾听,他说得好,好在哪里?用词简炼,借鉴这些词语,随机板书:“发配、偶遇、挑衅、败于”

  二、朗读品味、体会个性特点

  (一)林冲为什么棒打洪教头?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做批注。

  1、你认为洪教头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找依据。

  抓住“冷笑”、“依草附木”“骗吃骗喝”等词语体会洪教头心胸狭窄、傲慢狂妄。

  抓住“我偏不信他”。什么教“偏不信”?就是故意的,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2、林冲是怎样的人?忍。从哪里看出林冲的忍?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林冲怎样棒打洪教头的?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用笔圈出洪教头的语言和动作和林冲的语言和动作,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交流第四、五自然段。

  重点学习第七自然段:

  朗读竞赛第七节:

  自由练读第七节

  洪教头“来来来”,前面说“来来”,多了一个“来”,你体会到什么?

  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

  林冲只是一扫,而不是像洪教头那样气势汹汹,穷凶极恶,要将人置于死地似的穷追猛打。他只是轻轻一扫,点到为止。

  男女生各推荐一个朗读最佳的读第七节。

  教师范读。

  看录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片断。

  棒打的结果怎样?三生读第八节。

  (三)练说:

  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顾全文、升华主题

  1、林冲是不是好汉?林冲是个怎样的好汉?

  躬身施礼,一忍。如果不理你,你高兴不高兴?林冲让座,二忍,不敢不敢,三忍;只好提起棒四忍,不打认输,五忍,无可奈何;第七节,迫于无奈,忍无可忍,一棒扫倒,点到为止。

  学习林冲什么?艺、义

  2、洪教头是不是好汉?洪教头傲慢无礼,心胸狭窄。

  四、课外拓展、推荐书籍

  今天学习了课文,我们接触到了水浒传108好汉中的豹子头林冲,书中还有许多的好汉。

《水浒传》教案2

  一、导入谈话,创设交流氛围。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水浒传》是一部老少皆宜,雅俗共爱的名篇巨著,他引人入胜的连环章节塑造了不计其数的英雄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在文学史上首屈一指,让我们伴随着《水浒传》的《好汉歌》,一睹他们的风采吧。(学生边看边听边唱)在这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中,你最喜欢谁。

  敬佩谁。同学们对英雄各有所爱,我想考考大家,根据我的描述,猜猜是哪位英雄。

  1、根据绰号猜人物。 PPT“豹子头” “黑旋风”“神行太保” “赤发鬼”“及时雨” “丑群马”“花和尚” “矮脚虎”这个比较简单,来个难一点的。

  2、根据图片猜人物。人物图像(4个)兵器图像(2个)

  3、描述故事猜人物(2个)

  (1)他在梁山好汉中排行第11位。林冲上梁山取“投命状”不巧与他相遇,后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做了山寨之王。(杨志)

  (2)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双。

  原为一员外大户。其人家世清白,为人谨慎。为晁盖报了仇,宋江执意要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让给他,多次被拒绝。(卢俊义)

  4、根据诗文猜人物。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宋江)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三、重现故事。同学们猜得真准,说明你们对《水浒传》中人物已经比较熟悉了。

  为了刻画这一位位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作者通过许多精彩生动,脍炙人口的故事,将他们描绘得栩栩如生。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展示你们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1、学生小组交流活动。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四、评述人物刚才小组的汇报,既让我感受到故事的精彩生动,又让我感受到人们的活灵活现。施耐庵在《水游传》的一百余回的连环章节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虽然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可谓是“千人千面”。让我们拿起笔,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做一番评述。

  (屏幕打出范例)宋江,人唤“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他曾私放过晁盖等好汉。

  东窗事发后,被迫上梁山。他的一生仗义疏财、接济贫困,常救朋友于危难之中、他智勇双全、治军有方、带领梁山兄弟打过无数次胜仗。(生开始写评述三、四分钟)

  五、经典赏析《水浒传》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作者发扬宋元以来民间“说话”的优良传统,并进行艺术提炼加工,形成了通俗易懂、洗练而明快语言风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

  而今天就简单赏析一下《智取生辰纲》这一片段。

  1、介绍故事情节。

  2、多角度赏析。这个片段之所以经典,是因为作者的构思炼意、选材谋篇、语言风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都有独特的体现。这里提供了几个话题,请大家从这里任选一个对文章进行赏析。

  1、课文中的明线与暗线

  2、杨志的智与不智

  3、吴用之智

  4、课文中的一景之妙

  5、课文中的伏应之妙

  6、课文中的巧合之妙

  7、课文中的语言精粹之妙

  8、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之妙

  9、课文中的对话描写之妙

  10、课文中歌谣引用之妙

  六、总结升华,倡导经典阅读同学们,这堂课是我们漫长阅读过程中的美好瞬间,其实《水林传》中有许多故事值得我们去研读,许多人物值得我们去品味,许多文字值得我们去赏析。像《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名著,多如繁星,俯拾皆是,他们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让我们倘佯其中。

  读精典文学,做博学少年。(放片尾《好汉歌》)。

《水浒传》教案3

  教学目的:

  1、读《水浒传》,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交流,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水浒传》,激发课外阅读的欲望。

  教学难点

  探究阅读方法,进行有效阅读。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

  2、准备好《水浒传》(青少年版)

  3、《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2、它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我们曾学过哪篇课文也选自《水浒传》?

  3、小结:

  曾经,我们学完《景阳冈》,班里掀起了“水浒热”。现在,大家基本读完这本书了,《水浒传》里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现在再次走进《水浒传》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了解《水浒传》的地位

  1、《水浒传》曾是我国解放后印数最大的一部古典著作,几乎每户人家都有此书,不管老的少的都喜欢,甚至你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就从广播,或者从爷爷那里听过这个故事,它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如此厚爱?

  2、根据你收集的资料,谈谈《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是谁创作了这本杰作?齐读书名与作者

  三、简介作者施耐庵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2、简介施耐庵。

  3、你是怎么了解到这些信息的?

  四、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喜欢看这本书吗?那么这本书究竟好在哪里呢?

  师生交流作品艺术特色:

  1、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2、描写形象鲜明,动作、语言、神态细致,刻画入微。

  师精选其中精彩片段,如《景阳冈》打虎片段,感受作者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积累背诵。

  五、说一说:同学们,武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展示108位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六、总结读书方法:这么长的书,怎样才能读完?(先略读,再精读,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还可适当批注)

  七、作业

  1、课后再读《水浒传》,写一篇读书笔记

  2、收集关于《水浒传》故事的歇后语。

  3、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三国演义》,自选章节,自选方法。要求:

  ①能讲主要内容。②积累一段精彩片断。③出示一篇笔记。④说清阅读方法。

《水浒传》教案4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

  四、阅读指导

  (一)整体感知

  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

  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

  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我认为好,因为,比如

  (例:我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好,因为这个片段内容生动,场面精彩。比如三拳打死郑屠的场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设喻,将惩罚黑恶分子的过程写得详尽生动,可谓大快人心。)

  老师给大家回目,帮助你们回忆精彩的情节。

  幻灯片:前80回回目

  你们从回目中发现这部书采用了单线纵向推进的线型结构:用几回重点写一个或一组人物,由此引出另一个或一组人物,从而将故事推向前进。

  (三)人物篇

  《水浒传》除了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板书:人物)。梁山泊一共有多少位英雄?天罡星多少个?地煞星多少个?女英雄有几人?

  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一个好的绰号可以比原名知名度更高。老师这里找出一批人物绰号,你们来说说姓名。好吗?

  幻灯片: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

  品质绰号:及时雨、托塔天王。性格绰号:黑旋风、霹雳火。本领绰号:神行太保、鼓上蚤、智多星。身份绰号:花和尚、行者。形象绰号:赤发鬼、白日鼠、青面兽、九纹龙。

  幻灯片:水浒传人物绰号除了彰显人物特点外,还预示着起义事业的失败。试宋江、吴用为例作简要说明。

  《水浒传》可谓人物繁多,不能一一细数。我们这节课主要议一议金圣叹先生点评的四位上上人物,他们是鲁智深、武松、李逵、林冲。

  幻灯片:人物篇------人物性格

  读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分析鲁提辖性格特点。(要求:在朗读中用笔画出写鲁提辖的句子,说说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学生交流。

  老师也找了两段描写,我们一起来看看。

  幻灯片:语段一:鲁达听了道:“……这个腌臜泼才,投托在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回头看看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语言描写:极其传神地表现出鲁提辖嫉恶如仇、好打抱不平的性格特点。一听到金氏父女悲惨遭遇,立即义愤填膺,无私地果断地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可谓该出手时就出手。)

  语段二: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展示鲁提辖粗中有细的特征。鲁提辖虽然急躁莽撞,但惩罚恶霸的过程中也显示出他作为军官的机智细心,例如等受助的金氏父女远行才去找郑屠,说郑屠诈死,都体现这一点。)

  小结:阅读指南如何分析小说中人物性格特点?

  1、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把人物放在特定故事情节中分析性格特点。

  下面请试试我们的`阅读指南吧。林冲最有代表性,先说说林冲的性格特点吧。

  (二)牛刀小试------下列语段运用什么描写?表现人物什么特点?

  1、幻灯片: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时,认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内。……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

  学生交流

  (动作描写:这个动作集中体现了林冲性格优柔寡断的一面,在得知侮辱妻子的人是高俅的干儿子时,因为不愿得罪顶头上司,采取了容忍、退让、妥协、忍气吞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林冲性格的悲剧所在。)

  李逵也是大家喜爱的人物,再说说他的性格吧。

  2、幻灯片:李逵指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看这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

  李逵道:「你那皇帝,正不知我这里众好汉,来招安老爷们,倒要做大!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你莫要来恼犯著黑爹爹,好歹把你那写诏的官员尽都杀了!」

  李逵那里答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众人都吃一惊。宋江喝道:「黑厮又做甚麽?」李逵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

  学生交流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李逵说话极其直率,他的天真、坦诚、毫无心机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具有最强烈的造反精神,也不免头脑简单。)

  武松打虎是大家最熟悉的故事了,这个故事彰显武松哪些特点呢?

  3、幻灯片:武松打虎

  (1).文章本意是要突出武松的神武,但是文段第一自然段却具体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

  (2).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表现武松什么特点?

  附原文: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老虎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老虎扑来,一闪,闪在老虎背后。老虎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老虎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老虎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老虎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老虎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老虎,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学生交流

  3、幻灯片:以比较的方法分析英雄性格的异同,加深理解。

  思考: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三人都是经典的英雄形象,你能说说他们的异同吗?

  学生交流

  (这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鲁智深急躁莽撞、嫉恶如仇,但深粗中有细。李逵造反精神最强烈,天真、坦诚、毫无心计,说话直率,但头脑不免简单。武松本领高强、有胆有识、光明磊落、干练果断,复起仇来毫不留情。)

  提示:

  金圣叹按高低四个等级,品评了三十个"水浒人物

  1、上上人物:武松、鲁达、李逵、林冲、吴用、花荣、

  阮小七、杨志、关胜九人

  2、上中人物:秦明、索超、史进、呼延灼、卢俊义、柴进、

  朱仝、雷横八人

  3、中上人物:石秀、公孙胜、李应、阮小二、阮小五、张横、

  张顺、燕青、刘唐、徐宁、董平十一人

  4、中下人物:杨雄、戴宗二人

  在课外阅读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人物的特点。

  (四)生活篇

  《水浒传》给我们哪些启示?

  幻灯片:生活篇------名著的现实意义

  《水浒传》给我们哪些启示?(板书:生活)

  学生交流:今天应当怎样学习英雄。

  向困难投降,永远不会成功。

  六、拓展延伸,走近英雄。

  七、方法集成(板书:方法集成)

  略读,知情节

  三步读书法精读,解人物

  联系,导生活

  (板书:三步读书法:略读,知情节。精读,解人物。联系,导生活。)

  八、课堂总结与提高

  1、学生自由盘点收获

  请同学们从内容、结构、情节、人物形象、作品现实意义等任一方面畅谈对这篇名著的感悟。

  2、课后作业

  (1)读一读:按要求精读《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片段。

  (2)写一写:针对《水浒传》中你最喜爱的人物,写一段人物评析,内容、形式和字数均不限。

  3、结束语:《水浒传》的内容非常精彩,非常丰富。一节课的阅读指导,只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点拨阅读方法的过程。更多的阅读,更多的发现与感悟需要我们在课后去完成。让我们在《好汉歌》中结束我们的愉快之旅。

《水浒传》教案5

  一、教学思路:

  本文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怎样读《水浒传》及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文章层次清晰,语言平实自然。课前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读懂课文,后来我再次认真琢磨教参,制定整个教学思路,备好课。备课中,我抓住课文第2部分写好简洁的导学案供学生自学群学。教学时,我以“一个问题为统帅”辐射到全文,“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句段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为全文的切入点,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探究、想象、朗读,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抓住“迫不及待”“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过没完”“这一段,反复启发学生读中感悟,体会“我”的痴迷。让学生想象“我”读书时的情景,读到兴起处会怎么样?特别是“武松打虎”部分,老师先让学生品读水浒传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原文的细致精彩,让学生明白“武松打虎”的精彩也是“我”爱读《水浒传》的原因之一。“我”如何爱上读《水浒传》,读了《水浒传》后的'收获也是“我”爱读《水浒传》的一种表现。一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种知识与方法,训练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情感,领悟一种人生智慧,就是大大的成功。放手取舍,清晰的教学设计思路,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法,调动学生研讨、探究、对话的热情,从而最终达到了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三、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水浒传》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水浒传》教案6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故事情节;

  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初步了解《水浒传》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

  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学习课时:

  一课时

  自主预习

  一.下面各项中,人物的绰号在前、姓名在后,请补充完整:

  1、浪里白条_________

  2、____________吴用

  3、赤发鬼___________

  4、插翅虎___________

  5、神行太保_______

  6、小李广___________

  7、玉麒麟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时迁

  9、____________史进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⒈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

  ⒉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

  ⒊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⒋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

  ⒌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

  ⒍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

  ⒎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

  ⒏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

  ⒐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

  10.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

  11.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

  12.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

  检测题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3.《水浒》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兴盛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通过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体现“ ”的主题。

  4.《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_位.他们是_ ___、______、_______。

  6. 《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______,_____.主张招安的将领:_____,_____.

  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张督监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

  9.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 。

  10.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____________.

  1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斗杀_____,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

  看图说情节

  小组讨论

  1、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

  2、请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

  3、《水浒》选段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写的是小说哪位好汉?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4“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2个即可)

  合作展示

  《水浒传》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教案7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 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 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 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满面羞惭 杀鸡宰羊 劈头打来 流配 恼恨 踉跄 厅堂 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学生可能填:谦虚、礼让、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含而不露、刚正不阿、镇定自若)

  学生每填一个词后,即让学生讲出填这个词的原因,然后通过感情朗读相关的`句子来强化印象。

  2. 我们研究了林冲,自然要研究另一位人物--洪教头。你认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

  板书:()的洪教头

  (学生可能填:目中无人、心胸狭窄、傲慢、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小鸡肚肠、见钱眼开、有眼不识泰山)

  教学“洪教头”一处,可相对略一些,以便集中时间研究林冲,一详一略,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练习朗读,有滋有味品文章。

  1.全文写得最精彩的是第七自然段,这一段集中表现了林冲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好汉形象,我们一起来朗读欣赏。

  方法:

  (1)学生练读;

  (2)指名朗读;

  (3)师生评点;

  (4)教师示范;

  (5)全体朗读。

  2. 名学生上台演一演这场戏。

  方法:一生旁白,一生演林冲,一生演洪教头,众人演观众。

  三、延伸拓展,激发兴趣读《水浒传》。

  这篇课文是从《水浒传》里节选出来的,《水浒传》里像这样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水浒传》,一个月后,班级举行《水浒传》故事演讲会,评出班上的故事大王,好不好?

  [评点]

  熬设计集中体现了两点:一是多元理解,紧扣文本,突出学科特性。这是本教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孙老师非常巧妙地提出“什么样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具有可多元理解林冲”“什么样的洪教头”

  特性与价值。孙老师向学生渗透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物是丰富的、立体的观点。更为可贵的是,老师把学生的多元理解与语言文字的品味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的理解有根有据,在这种寻根问底的探究中进行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二是教学设具有生成性。什么样的林冲,什么样的洪教头,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框定一个僵化的路线,预设唯一的答案,而是相机依据学生的学路来推进。这样,课堂教学会显得自由、自如、自在,丝毫也没有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弊端。多元理解不离本文,个性飞扬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不胡思乱想,

《水浒传》教案8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拨草寻蛇满面羞惭杀鸡宰羊劈头打来流配恼恨踉跄厅堂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学生可能填:谦虚、礼让、机智、勇敢、武艺高强、含而不露、刚正不阿、镇定自若)

  学生每填一个词后,即让学生讲出填这个词的原因,然后通过感情朗读相关的句子来强化印象。

  2.我们研究了林冲,自然要研究另一位人物--洪教头。你认为洪教头是个怎样的人呢?

  板书:的洪教头

  (学生可能填:目中无人、心胸狭窄、傲慢、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小鸡肚肠、见钱眼开、有眼不识泰山)

  教学“洪教头”一处,可相对略一些,以便集中时间研究林冲,一详一略,一正一反,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练习朗读,有滋有味品文章。

  1.全文写得最精彩的是第七自然段,这一段集中表现了林冲武艺高强、武德高尚的好汉形象,我们一起来朗读欣赏。

  方法:

  (1)学生练读;

  (2)指名朗读;

  (3)师生评点;

  (4)教师示范;

  (5)全体朗读。

  2.名学生上台演一演这场戏。

  方法:一生旁白,一生演林冲,一生演洪教头,众人演观众。

  三、延伸拓展,激发兴趣读《水浒传》。

  这篇课文是从《水浒传》里节选出来的,《水浒传》里像这样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如“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水浒传》,一个月后,班级举行《水浒传》故事演讲会,评出班上的故事大王,好不好?

《水浒传》教案9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自读自悟,知道"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从中感悟"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读书收获(能拟出小标题更好)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2)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3)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4)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5)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

  (6)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2.小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作者就是这样写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楚。

  3.质疑释疑。

  二、引导精读,自读自悟

  1.那么"我"究竟是怎么读《水浒传》的呢?请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2.重点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回答,‘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3 )课件出示语句,品读感悟:

  ①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有些内容还不理解,我仍然津、津有昧地看下去。

  (从中感悟到作者非常喜欢《水浒传》这本书)

  ②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灯下看,放学回来的路上,还坐在草地上看个没完。 师生配合读这句话,学生谈体会。(作者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抓紧一切时间看,说明沉迷其中,对《水浒传》的达到痴迷的程度)

  3这一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从"反复"一词中,你又体会到什么? (读的次数多,读得细致)

  (4)把这些语句反复读一读,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是怎么读《水浒传》的。

  三、引导质疑,感悟表达方法

  1、结合课题,引导质疑。

  课题是:童年读《水浒传》那么课文只写第4,5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不就行了吗?课文的第1、2,3,6自然段与中 t关吗?

  2、学生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 摞文通过写童年的"我"读(水浒传》的情形,表达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之情。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能体会 安丁才《水浒传》的喜爱。第1,2自然段是"我"爱上《水浒传》的前因;第3自然段写了"我"为《水浒传》而哭笑,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第6自然段是"我"读《水浒传》后的好处,交代了"我"爱读《水浒传》的后果。文章围绕中 浑然一体,所以少了哪一段,都不完美。

  作者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描写,来反映"我"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这种表达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延伸

  1.爱读书吧!读书会让我们受益无穷。请大家课外读一读《水浒传》这一名著。

  2.童年的你读过哪些文学书?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武松打虎,百听不厌;

  盼望长大,能读《水浒传》;

  答应买书,破涕为笑;

  买来新书,爱不释手;

  细读《水浒传》 ,无比喜悦;

  成绩提高,读书有益。

《水浒传》教案10

  教学目标: 认读、理解生字词,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标出不懂的内容,准备质疑。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喜欢读书吗?说说你曾读过了哪些有趣的'书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介绍自己童年读 浒传》的文章。

  (板书课题:童年读《水浒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2.思考:全文写了什么?

  3.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1)生字词:读一读下列词语。

  水浒传特别 搬 秦叔宝 身材魁梧 赤手空拳 破涕为笑 毕竟 生辰纲

  (2)读准下列多音字:

  水浒传好奇 吞没 答应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3)理解下列词语:

  百听不厌破涕为笑迫不及待豪情壮举毕竟赤手空拳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分观摩

  (4)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我"童年读《水浒传》的故事,表达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更好。

  2.想一想,从这些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默读。边读边做笔记或批注,以备交流。

  四、熟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本课生字,抄写生词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25童年读《水浒传》

  水浒传好奇 吞没 答应 曲折 天分 赤手空拳

《水浒传》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录音、灯片。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 《水浒传》教案】相关文章:

水浒传好词好句11-18

水浒传的伤感句子08-13

水浒传读书笔记04-11

水浒传读书笔记05-27

水浒传好词好句摘抄09-03

《水浒传》读书笔记06-27

水浒传歇后语04-25

《水浒传》读书笔记06-13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