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9-08 10:46:08 教案 我要投稿

(合集)中班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合集)中班教案10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的跳跃。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同伴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胸牌(青蛙,兔子,母鸡,小朋友等);

  3、小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蹦’的声音

  师:听到了什么?

  多媒体课件:“蹦”的声音

  关键提问:你觉得这是什么声音?

  重点关注:幼儿对声音的合理猜测。

  小结:这是青蛙跳起来,“蹦”的声音。

  二、感知模仿“跳”的动作

  过渡:除了青蛙,还有很多动物会跳呢?

  (一)动物跳

  多媒体课件:小猫,兔子,母鸡及其他跳跃的动作

  关键提问:看看,谁来了?它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图片的观察,能否用语言表达不同动物的'跳。

  小结:小猫张开胡子跳跳跳,兔子竖起耳朵跳跳跳,母鸡张开翅膀跳跳跳。

  (二)小孩跳

  过渡:看到动物们跳跳跳,小孩也想来试一试。

  关键提问:小孩是怎么跳的?谁来试试?

  你看到小孩是怎么跳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跳跃动作;同伴之间的互动。

  小结:小朋友会各种各样的跳,有的单脚跳,有的双脚跳,有的会转圈,有的分开并拢跳……

  (三)一起跳

  过渡:跳一跳,心情也变得更加快乐啦,让我们心情跳起来吧。

  说明:

  1、教师出示不同动物的胸牌,幼儿模仿其跳跃动作;

  2、教师用“XX跳,XX跳,XX跳完XX跳”等语言组织;

  3、第一遍无音乐,第二遍有音乐。

  三、拓展体验:“动物跳”的游戏

  过渡:我们来玩个“动物跳”的游戏吧

  (一)看视频

  关键提问:录像里的小孩是怎么玩这个游戏的?

  重点关注:幼儿能否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并表达游戏规则。

  小结:游戏规则是4名幼儿每人选择一个动物胸牌,代表一种动物;教师指定一幼儿开始,被指定的人根据其身份,边跳边说:“XX跳,XX跳,XX跳完XX跳”;被叫到的那名幼儿,跳起来重复指令,以此循环,没接上的幼儿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的幼儿胜出。

  (二)玩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的肢体表现及反应力

  延伸: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跳呢?等会儿把你们想到的小动物也加入到游戏中玩一玩吧。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传来传去的快乐》,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学说短句“你笑嘻嘻的xx真漂亮”。

  3、体验同伴间传递快乐的感受。

  二、活动准备:

  PPT故事《传来传去的快乐》、小鼓一个、音乐《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价值分析:通过游戏幼儿体验传递的快乐,引出故事内容。)

  1、介绍游戏内容,与幼儿一起玩《传来传去》的游戏。

  今天张老师想带你们玩一个“传来传去”的游戏,好吗?

  2、说说什么叫传来传去?

  什么叫传来传去呢?就是一个东西传给我,我再传给他,一个一个地传下去,这就叫传来传去。

  3、游戏击鼓传花

  教师击鼓鼓,幼儿开始传丝巾,鼓一停,丝巾传在谁的手里,就不能继续传下去。

  4、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传来传去?

  刚才我们玩了一个传来传去的游戏,那除了这个丝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传来传去?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传来传去;如果我们有了好吃的`东西,也可以分给别人吃,那么好吃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分给别人吃呢?哪些好吃的东西可以传来传去呢?

  小结:许多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可以传来传去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的。

  二、欣赏故事

  (价值分析:通过欣赏故事,理解快乐也是可以传递的,并学说短句“你笑嘻嘻的xx真漂亮”。)

  那么今天,张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说的传来传去的故事,那这个故事里它传来传去的是什么?

  1、播放PPT,完整讲述故事。

  说说什么是快乐?

  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朋友?

  它们是怎样把快乐传来传去的?

  2、再次欣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小鸡看到小熊说了什么?

  小鸭看到小鸡说了什么?

  小猫看到小鸭说了什么?

  学说短句“你笑嘻嘻的xx真漂亮”。

  小结:故事里,小熊把快乐传给了小鸡,小鸡把快乐传给了小鸭,小鸭又把快乐传给了小猫,最后他们又把快乐传给了小狗。原来快乐也是可以传来传去的。

  三、体验快乐

  (价值分析:通过音乐游戏引导幼儿体验在同伴间传递快乐的感受。)

  1、说说什么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快乐?

  2、你的快乐怎样才能让好朋友知道呢?(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小结:我把快乐传给你,你把快乐传给我,我们大家真呀真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

  2、尝试看简单的地图,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地图(数字地图、水果地图)各一份。

  2、设置各种不同的障碍物。

  3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两条不同的'路线,路线中分别贴上与地图相对应的标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今天魔法宫里面的魔法仙子给我们班的小朋友送来了一封邀请函,魔法仙子想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到魔法宫里做客,魔法仙子本领可大了,她手里的魔法棒可以变出好多好玩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幼:想)怎么去呢?老师这里有两张去魔法宫的地图,上面标有怎么样才能到达魔法宫,可是去魔法宫的路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物,要一个一个跨越障碍才能到达那,我们小朋友能不能越过障碍克服困难到达魔法宫呢?(幼:能)

  2 、学会看地图

  教师在老师就将小朋友分成两队,一队是数字队,一队是水果队,分别选出队长,将地图交到队长处,要求每队组员需看懂地图,出发后必须整组队员全部到达魔法宫,大门才会打开。(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看懂地图)

  3、冲向魔法宫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

  2、能够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两个布袋的宽度)的物体。

  3、体验布袋游戏带来了快乐。

  【活动准备】布袋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伴随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2、老师介绍今天的新朋友:魔法布袋。魔法布袋被大巨人偷走了魔法,失去了魔力。请小朋友们闯关打败大巨人,重新拥有魔力。

  二:闯关游戏

  1、幼儿利用布袋收集新的魔力,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玩法,一旦发现幼儿有新的,好玩的.玩法就像大家展示,大家也跟着一起做。

  2、幼儿展示布袋的新魔力。

  3、幼儿练习本领,准备闯关。

  用布袋做成一条比一条更宽的小河,让幼儿练习怎么样渡过小河。窄的小河幼儿会跨跳过去,宽的小河幼儿会助力跑跨过去。

  4、闯关:大巨人把魔力藏在了四个山洞里,山洞在两条河的那边,幼儿要想夺回魔力就必须渡过两条小河,进入山洞,但不要被大巨人发现,拿回魔力沿路返回。

  三:整理放松游戏

  小朋友们帮助布袋从大巨人手里夺回了魔法,我们来学学小布袋的魔力吧。把小布袋找一个空地躺在地上,围着布袋转圈走,边走边念咒语:“变、变、变”吸吹气三次,布袋从胖子变成瘦子,然后高个子变成矮个子,最后矮个子变小个子,把小个子送回家。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及幼儿经验分析:在小班的数学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一一、一二一二交替排序活动。此节数学活动中,重点学习用玩具卡来复制AABAABAAB模式并尝试来扩展新模式ABABAB、ABBABBABB。

  活动目标:

  1.能识别相对复杂的排列模式AABAABAAB。

  2.尝试用玩具卡来复制、扩展该模式。

  活动重难点:

  掌握AABAABAAB排列模式。

  活动准备:

  模式小蛇(玩具卡)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察教师已经串好的两条模式小蛇,识别模式AABAABAAB。

  教师出示已经串好的小蛇,模式是AABAABAAB。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小蛇身体上的规律是什么,如:

  1.这条小蛇的身体颜色有规律吗?是什么规律?

  2.这条小蛇的身体是按照黄黄绿、黄黄绿、黄黄绿的规律串起来的。

  再出示另一条小蛇,模式仍然是AABAABAAB,颜色分布为绿绿黄、绿绿黄、绿绿黄,同样让幼儿观察并思考,如:

  1.这条小蛇的身体颜色有规律吗?是什么规律?

  2.这条小蛇的身体颜色是按照绿绿黄、绿绿黄、绿绿黄的规律串起来的。

  3.两条小蛇和身体上都有黄色和绿色,但排列方法却不一样。

  (二)幼儿使用玩具卡做出几条模式小蛇,复制并扩展模式AABAABAAB。

  请幼儿拿出各自的玩具卡,取下材料。先模仿教师制作的`一条小蛇,如黄黄绿规律的小蛇,至少串出9节身体,即3组。同组幼儿相互验证是否和老师做得一样。如:

  1.你的这条小蛇和老师的一样吗?为什么?

  2.它的身体也是一节黄一节绿,和老师的一样。

  幼儿完成后,再模仿制作另一条蛇身体颜色规律为黄黄绿的小蛇。同样至少串出9节身体,同组幼儿互相验证。

  (三)幼儿识别并复制模式AAB之后,鼓励幼儿扩展该模式或者创造新的模式。

  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时间,使用余下的材料继续完成两条模式小蛇的操作,即扩展该模式。

  鼓励幼儿拆除已经串好的小蛇,使用黄绿两种颜色的材料重新创造新的模式,如ABABAB、ABBABBABB等。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遇到突发事件时.幼儿能及时快捷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增强安全意识,培养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家长和教师共同收集报刊、杂志。电视报道中有关紧急撤离的事例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危险?遇到危险你该怎么办?

  二、情景1

  1. 一个陌生人要带你们去玩,或给你们吃东西,这时你们该怎么办?

  2. 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处理办法。

  3. 讨论求救方法的合理性

  4. 应对策略:

  (1)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过多地于陌生人交谈。

  (2)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3)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小结:没有告诉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小结和陌生人走的危险性。

  如果大人不在场,你们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的相信陌生人的话。

  三、情景2

  1.一群小朋友在户外玩游戏,.一个陌生人突然闯过来,他蒙着脸,手里拿着一把刀,他抱起一名幼儿转身就跑,这时你该怎么办?

  2.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行动表达自己的处理办法。

  3. 讨论求救方法的合理性

  4. 应对策略:

  (1)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慌。

  (2)就近跑到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5.教师小结。

  四、总结性谈话。

  1.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 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 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想出各种办法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动背景:

  表情是表现在人的脸部的一种艺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中读懂他的心情是开心、生气或是难过,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人们常说“察言观色”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幼儿园的孩子是最真实的,他们的喜、怒、哀、乐完全写在自己的脸上,开心时会哈哈笑,委屈时会哭鼻子……正确引导孩子从别人的表情了解别人的心情,能够减少活动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脸部表情。

  2、理解各种表情所表达的心情,知道可以从人的表情中了解别人的心情。

  3、结合游戏,通过画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三、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

  2、自制表情娃娃魔方。

  3、操作卡片:小朋友活动情景图片(脸部表情为空白)、记号笔人手一支。

  四、活动过程:

  幼儿听《表情歌》进入活动场地。

  (一)谈表情

  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你们看刘老师高兴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高兴时脸上的五官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观察回答)

  教师小结:哦,眉毛笑弯了,眼睛眯起来了,嘴巴往上翘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师在笑了,笑是一种表情,除了笑你还知道有哪些表情?

  我们一起来看表情相册,观察表情。

  (二)说表情

  出示表情相册,每出示一张,幼儿观察五官,教师画出表情。

  1、高兴:什么事让你高兴?高兴时你会做什么?

  2、哭:你哭的时候谁来安慰你,小朋友哭的时候怎样安慰她。

  3、生气:幼儿模仿一下生气的样子,讨论生气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伤害,当别人生气时,你怎样让别人消气?

  4、伤心:讨论伤心时你想什么办法解决?

  5、吃惊:幼儿模仿一下吃惊的样子。

  6、滑稽:什么样的表情会很滑稽可笑,做一个滑稽的表情让别人开心一下。

  (三)看表情

  教师做出各种表情让幼儿猜,如:酸甜苦辣的`味道

  (四)做表情

  出示表情娃娃魔方,幼儿游戏。做出和表情娃娃一样的表情。

  (五)、猜表情

  (1)听故事《碰碰船》。

  师:这些表情都藏在一个故事里,你们想听吗?(结合故事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全体幼儿听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表情图讲述故事结尾。

  师:小强和小语的船碰到了一起,小强很开心,可是小语会怎么样呢?请你选出一个表情图片和好朋友来讲。(幼儿操作讲述。)

  (3)集体讨论,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选择,并能讲讲为什么。

  师:谁来告诉大家小语会怎么样?(结合自己所选的表情图,填图讲述。)

  幼a:小语会哭,因为他们两人的船撞了,水溅到了她的眼睛里。

  幼b:小语会笑,因为碰碰船撞到一起很好玩。

  幼c:小语会很生气,因为小强撞到了她的船。(评:图片上小语的表情没有表达出来,留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幼儿讲述的各种表情都符合逻辑,使孩子们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且懂得可以通过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4)扩散性思维:丰富幼儿对表情的认识。

  师:小语除了会哭、笑、生气外,她可能还会怎么样?

  幼a:她可能还会尖叫,因为她太害怕了。

  幼b:她还会做鬼脸,因为太好玩了。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添画表情。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小蚂蚁赶路》。

  2.懂得帮助别人能给他人带去温暖和欢乐。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小蚂蚁赶路》。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蒲公英(大石头、花生壳、鹅先生)是怎么帮助小蚂蚁的?

  3.讨论故事内容。

  小蚂蚁遇到下雨,都有谁帮助了他?

  你愿意帮助小蚂蚁吗?为什么?

  如果遇到下雨,你会怎样帮助身边的人?为什么?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和快乐。

  4.说说自己怎样帮助别人。

  说说自己最想帮助谁?为什么?

  用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帮助别人的计划表现出来。

  故事:《小蚂蚁赶路》

  小蚂蚁在野地里赶路。

  不知什么时候,天黑了下来。伴着闪电,隆隆的雷声震碎了满天乌云,雨点噼噼啪啪的落了下来。

  蒲公英摇着翠绿的叶子,朝小蚂蚁喊道:"你快钻到我的叶子下避避雨吧!"小蚂蚁感激地对蒲公英说:"谢谢!"便转过身,钻到了蒲公英的叶片下。

  雨越下越大,离蒲公英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他对小蚂蚁说:"雨水马上会将你冲走的,快爬到我的身上来吧!""谢谢你!"大石头的话让小蚂蚁赶到心里热乎乎的。他匆匆地向大石头爬去。不多会儿,雨水便淹没了地上的花花草草……雨还在不停地下着,眼瞅着就要漫过大石头了。小蚂蚁吓哭了,唉,要是周围有棵大树多好啊!

  "小蚂蚁弟弟,你别哭。"一个花生壳儿飘过来,"快爬到我的壳儿里来吧!""谢谢你!"小蚂蚁擦着眼泪,爬进了花生壳儿里。

  花生壳儿在水面上一摇一晃地漂着,小蚂蚁就像坐在小船里一样……花生壳儿漂到了河边,恰巧与鹅先生相遇了。鹅先生见小蚂蚁在花生壳儿里冷得缩成了一团儿,便说:"快钻进我的羽毛里,我送你回家!""谢……谢谢……"小蚂蚁不知是冻的,还是激动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钻进鹅先生那白白的羽毛里,觉得浑身暖暖的。小蚂蚁想,自己一路上遇到了多少热心的朋友啊!要不是他们,自己就别想见到家里的亲人了……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不是我擅长的领域,特别是有故事表演的环节,但我特别想尝试一下。在活动前我也做了很多的'准备,但对表演这个环节心里还是没有底。活动执教下来,我感觉用图片和ppt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开放的提问使幼儿去大胆的想象,对于幼儿的回答能进行归纳和提升。我觉得最失败的就是故事表演的环节,虽然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要举手参加表演,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而且在第一教时要求中班孩子当场进行表演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导致老师一个人忙着唱独角戏的场面,这也说明老师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估计不够,如果将环节设计为由大班幼儿来分角色表演效果应该会更好一点。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会用多种方法让大家多开心,学习关心体贴他人。

  2、知道愉快的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1、布置、营造俱乐部的场景(张贴不开心和开心的表情照片及开心口号);创设“音乐吧”、“玩具吧”、“运动吧”; 事先布置好的“心情墙”。

  2、事先安排情景表演:肥胖的兔小姐。

  3、“受伤的小猪”课件、活动音乐《幸福拍手歌》、《健康歌》等。

  活动过程:

  一、参观“消气俱乐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做律动《幸福拍手歌》带入活动室,激发幼儿初步感知生气和快乐的情绪。

  2、引导幼儿参观“消气俱乐部”。

  提问:

  (1)你看到什么?这些照片有什么不一样?

  (2)你喜欢生气的孩子还是快乐的孩子?为什么?

  (3)生气对身体好不好?

  小结:生气对身体不好。我们要少生气,做个快乐的'宝宝。“消气俱乐部”就是能让生气的人变得快乐起来的地方。

  二、自主尝试 体验快乐

  (一)情境设疑,引导幼儿在玩中体验快乐。

  引导语:瞧!消气俱乐部里还有“运动吧”、“玩具吧”和“音乐吧”,我们赶快进去玩一玩。玩完后告诉开心姐姐:你都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二)自主选择,探索操作,教师循回指导。

  ▲音乐吧:激发幼儿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

  ▲玩具吧:引导幼儿玩一玩、说一说、演一演,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运动吧:鼓励幼儿动一动,体验运动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1、提问:你刚才玩的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2、小结:听音乐、玩玩具、做运动都能使我们感到快乐。

  三、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幼儿探索“由生气变快乐”的多种方法。

  (一)情景表演:肥胖的“兔小姐”。

  1、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兔小姐”消气,变得快乐起来。

  2、播放《健康歌》,和“兔小姐”一起做运动。

  3、“兔小姐”小结:谢谢小朋友。做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让我不生气,变得开心起来。消气俱乐部真好!

  4、通过续编故事,提醒幼儿心灵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二)接收“邮件”:受伤的猪小弟。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猪怎么了?

  2、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小猪消气,让他变快乐。

  引导语: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好办法,小猪谢谢小朋友。猜一猜开心姐姐想的什么办法?

  3、播放课件:快乐的小猪。

  4、引导幼儿为小猪送祝福。

  5、小猪小结:谢谢小朋友。收到你们的鲜花和祝福,我不生气了,变得开心起来。消气俱乐部真好!

  6、小结:帮助别人真快乐!

  (三)“心情墙”展示,启思讨论。

  1、教师展示“心情墙”,引导幼儿观察。

  2、讨论:你为什么生气?怎样让自己变快乐?怎样让同伴变快乐?

  (四)课件演示,提炼方法。

  1、知识汇总。

  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生气了别闷在心里,这样对身体不好。生气时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唱唱歌、跳跳舞、吃点好吃的。

  2、知识拓展。

  四、游戏:快乐传递。

  引导语:快乐娃娃手中拿,把快乐传递给你、我、他。

  游戏规则:

  1、教师出示“快乐娃娃”,请幼儿一个一个依次传递。

  2、将它抛起来,哪个幼儿接住就继续来抛,游戏依次进行。

  活动延伸:

 在班级中继续开展游戏“快乐传递”,将快乐传递给更多的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及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故事纸偶:狐狸、兔子 故事DVD、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手指游戏

  二、导入环节:出示狐狸和兔子的纸偶,狐狸和兔子都要去种菜,猜猜会发生什么事?谁种的菜会更好呢?

  三、学习环节:

  1、师生共读:

  ----第一次种菜是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要蔬菜的那部分?(地面上)兔子是 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

  -----第二次种菜时,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蔬菜的那部分?(地面下)兔子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

  -----第三次种菜时,狐狸是怎么说的?它蔬菜的那部分?(叶子和根)兔子又是怎么做的?最后采收时,狐狸得到了什么?

  2、利用图片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完整地欣赏图片4、集体讨论-----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

  -----红萝卜、菠菜、玉米哪些地方可以吃/-----除了红萝卜、菠菜、玉米,你还分别知道哪些吃根、茎、叶的蔬菜。

  四、结束部分: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地去看蔬菜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11-06

[经典]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经典)12-01

(经典)中班教案01-13

【精选】中班教案09-20

(精选)中班教案08-22

中班教案【精选】04-02

中班教案(经典)04-24

中班教案[经典]05-13

中班教案(精选)09-04